民间大型讽刺文学故事

在蒙古族民间故事宝库中,《巴拉根仓的故事》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大型讽刺幽默故事群,是蒙古族民间讽刺文学的代表作。

“巴拉根仓”是人名,蒙古语意为“丰富的语言”或“智慧的宝库”。巴拉根仓并非实有其人,他是蒙古族劳动人民根据自己的想象虚构出来的理想人物。其人其事在我国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科尔沁、鄂尔多斯和青海、甘肃、新疆的蒙古族聚居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故事中,巴拉根仓同情人民疾苦,到处替被侮辱被损害的贫苦牧民伸张正义,他同凶残暴戾、腐朽没落的僧俗统治者勇敢斗争。官僚、牧主和喇嘛给他加上“流氓”、“骗子”的罪名加以迫害,但每次都被他机智地斗败。

在穷苦人民中间,巴拉根仓到处受到欢迎和称赞。“风能刮到的地方,人们都知道巴拉根仓的名字。巴拉根仓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哪里就有许多朋友”。

《巴拉根仓的故事》基本框架是从蒙古族古老的民间故事《答兰胡达勒齐》演变而来的,历史悠久,有近千年的历史。它的产生、发展、形成大致经过3个阶段。

《巴拉根仓的故事》产生于13世纪至14世纪,发展于14世纪至16世纪,形成于17世纪至20世纪。据不完全统计,该故事群约有长短不一的故事200多篇,其中大部分反映农业文化出现以来的蒙古族社会生活。

该故事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受到蒙古族其他民间文艺的影响,也受到过印度和我国藏族民间故事的影响。

《巴拉根仓的故事》每一篇篇幅都不长,人物也少,语言大众化,单独看,每一篇都是首尾连贯的独立故事,但是,各篇又可以串成一个长篇讽刺幽默故事。

从整体上,可将《巴拉根仓的故事》分为几个类别。

一类是藐视权贵。这类故事主要表现为如下情节:因为巴拉根仓聪明机智,美名远扬,一些权贵恶官就故意找到他,用一些看起来不可能回答的疑难问题刁难他,结果,往往被巴拉根仓捉弄得威风扫地,自讨没趣。

流传较广的有:《让王爷下轿》、《摔锅》、《智慧囊》、《惩治宝日勒代巴彦》、《自找没趣》、《种羊难产》、《雨淋挑战者》、《抽签比赛》、《抗争额么乎勒代诺颜》、《欺骗哈盖诺颜》、《修理县官》、《穿单袍九九寒天在打谷场过夜》等。

故事《让王爷下轿》讲道:王爷自认身份高贵,聪明伶俐,故意让巴拉根仓想办法把他骗下轿子。

巴拉根仓不慌不忙地恭维王爷道:“不敢,不敢,我怎么能把王爷赶下轿子来呢?如果王爷下了轿子,我倒是有办法让您上轿子。”

王爷心想:巴拉根仓是一个平民百姓,怎么也不敢把我赶下轿子,请我上轿子还差不多,但是只要我不上,他又奈何得了我?

当王爷从轿子上下来,双脚一着地,巴拉根仓就笑着说:“聪明的王爷,这不是把您骗下轿子了吗?”

王爷才知上了当,马上又钻进了轿子。此刻等于巴拉根仓没说一句话,又让王爷上了轿子。

羞愧的王爷让轿夫抬轿快走,轿子刚抬起,巴拉根仓又大喊一声:“站住!”

王爷以为又出了什么事,急令轿夫停下。巴拉根仓哈哈大笑,王爷又一次上了当。这一轮的下轿、上轿、停轿,王爷完全败给了巴拉根仓。

一类是惩治奸商。这类故事主要有《还本付息》、《井底捞鼻烟壶》、《打官司》等。

《还本付息》讲的是:巴拉根仓为了惩罚放高利贷者,去他家借虱子,放高利贷者为了戏弄他,真叫佣人找了一把虱子给了巴拉根仓。

没过几天,巴拉根仓拿来一袋虱子、臭虫倒在放高利贷者的面前,还慢悠悠地说:“这是按你家规矩还本付息。”吓得放高利贷者狼狈逃窜。

一类是戏弄吝啬鬼。故事《为吝啬鬼打工并坚持了三个习惯》讲道:有个吝啬鬼虽然牛羊满山坡,但对雇工很苛刻。

巴拉根仓为了给雇工们报仇,特意去应聘,并提了三个要求,即干活不说话、做生意一定要占便宜、干活从早到晚不休息。

吝啬鬼很高兴,录用了他。结果是吝啬鬼的孩子掉进井里时,巴拉根仓不报告,使孩子出了意外。让他去买棺材,他买回两个,因为买两个比买一个占便宜。为孩子办葬礼,让他去宰一只羊,他去山里,一宰就是一天,把吝啬鬼的羊宰了一大半。

一类是嘲弄伪善者。这类故事有《当场揭底》、《吃双俸禄的诺颜》、《试探信徒的信仰》等。

这类故事主要是讲,在旧时代,无论是诺颜还是大喇嘛,都想信佛行善,希望通过假仁假义来获得民众的尊重和爱戴。但是,巴拉根仓却看透了这些伎俩,并当面揭穿了诺颜和喇嘛或尼姑的伪善。

在巴拉根仓的故事里,有一组是特意描写和阎王斗智的,如《巧用智慧劝退阎王使者》、《让牛头鬼和马头鬼推磨》、《让牛头鬼和马头鬼把犁种地》、《给光头鬼生头发》、《红辣椒治小鬼眼病》、《把鬼魂关进膀胱里玩》、《让阎王七使者见到人世》等。

在这些故事里,巴拉根仓的大胆无畏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直至他最后当上了阎王。

另外,也有一些惩戒色魔的故事,流传最广的就是《黑猫和黄猫》。

巴拉根仓充满智慧,每次和封建僧俗恶势力交锋,都能取得胜利。他的智慧是通过他的讽刺和幽默表现出来的,其中善于说谎是他的最大特点。

巴拉根仓的说谎充满了哲理性,表面上是在撒谎,其背后则往往揭示了事实的真相或事物发展的趋势,使故事不仅趣味横生,更让人觉得真实可信,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普遍的喜爱。

巴拉根仓故事不仅思想上能给人以启示,艺术上也具有鲜明的特色。基调粗犷质朴而明朗,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形象表现和叙述方法独特,语言清新、质朴、锋利。

情节结构具有谜语式的特点,往往把画龙点睛的伏笔设在关键所在或故事的末尾,一经点破,妙趣横生,让读者在笑声中悟出深刻的道理。这些因素使巴拉根仓故事充满了艺术的魅力,深深吸引了广大读者。

《巴拉根仓的故事》是蒙古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部充满积极进取精神的讽刺幽默故事群。这些故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其讽刺幽默的文学风格至今在文坛上仍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其故事仍在很多地区被传颂。人们往往把一些幽默而机智的人,称之为巴拉根仓,或把一些好说谎取笑的人称之为巴拉根仓。

[旁注]

藏族 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人种属于蒙古人种。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藏族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方、安多三种方言。现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

鼻烟壶 盛鼻烟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携带。我国鼻烟壶,作为精美的工艺品,集书画、雕刻、镶嵌、琢磨等技艺于一身,采用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运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俸禄 我国古代朝廷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主要形式有土地、实物、钱币等。我国古代俸禄制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商周时期因官职同爵位相一致,并且世代相袭,俸禄实际上是封地内的经济收入。即俸禄表现为土地形式。春秋末期至唐初主要以实物作为官吏的俸禄。唐初以后,主要以金银钱币作为官吏的俸禄。

[阅读链接]

在辽宁阜新蒙古族,有一本故事集名叫《瑞应寺传说》。这本书中收集了阜新地区流传的20个关于巴拉根仓的故事。

故事中的巴拉根仓,七八岁时出家到瑞应寺,拜一高僧为师。一天,师傅外出诵经,巴拉根仓无事逗趣,头戴纸帽子,反穿羊皮袄,手持红缨枪,又蹦又跳。

在玩得高兴时,正值落日黄昏,师傅回来进门一看,惊呼“宅院里闹鬼啦!”便昏倒过去。因惊吓师傅,巴拉根仓被赶出了寺庙。在寺庙期间,始祖活佛赐名为“巴拉根仓”。

阜新地区流传的关于巴拉根仓的故事,多为同情人民疾苦,替被侮辱被损害的贫苦农民伸张正义,与那些作威作福的王爷、地主等斗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