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千年历史的呼麦艺术
呼麦是图瓦文的中文音译,又名浩林·潮尔,原义指喉咙,即为喉音,一种由喉咙紧缩而唱出双声的泛音咏唱技法,又称蒙古喉音。
作为一种歌咏方法,呼麦主要流传于我国内蒙古、新疆阿尔泰等地区。
呼麦有千年的历史,是蒙古族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产物,在全世界独一无二。相传蒙古族先民在深山中活动,见河汊分流,瀑布飞泻,山鸣谷应,动人心魄,声闻数十里,便加以模仿,就产生了原始的呼麦。
后来,蒙古族人又经过长期探索,终于创造出呼麦这一奇特的声乐形式。呼麦演唱艺术的内涵是颇为独特的,体现了人和大自然的和谐、交融,相互作用、渗透,并使人们的心灵得到纯化、升华,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呼麦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看成是蒙古族音乐发展进步的产物,是其在声学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方面所作的一个重大突破。
早在13世纪蒙古草原盛行英雄史诗说唱艺术时,呼麦就已经已十分盛行了,据考证,我国诸多古籍中记载的北方草原民族的一种歌唱艺术——“啸”,就是呼麦的原始形态。
西藏密宗格鲁派的噶陀、噶美两寺,有使用低沉的喉音来唱诵经咒的传承。新疆阿尔泰山区的蒙古族人中尚有呼麦流传。
呼麦唱法是在特殊的地域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下产生的,其发声方法、声音特色比较罕见,不同于举世闻名的蒙古族长调的唱法,声乐专家形容这种唱法是“高如登苍穹之巅,低如下瀚海之底,宽如于大地之边”。
呼麦是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呼麦发声原理特殊,有时声带振动,有时不振动,是用腔体内的气量产生共鸣。假声带也随之震动。
高音部的高音与口型有直接的关系,口型扁音就高,口型圆音就低。低音声部与高音声部之间的距离有时可以达到6个八度音程,高音声部的旋律有时类似口哨声,或金属声。
呼麦演唱时的方法是首先把声带放松,利用口腔内的空气振动声带产生共鸣,发出基础低音,然后巧妙地调节舌尖的空隙,用一股气息冲击发出高泛音。
于是形成在持续低音的基础上,不断地产生高音区的曲调。用这种方法演唱,可以清晰地听到一个人同时发出两种声音,即高音区的曲调和低音区的持续音。
技术高超的“呼麦”演唱大师可以用二声部来演唱徐缓的长调、急速的快板或世界名曲。一般来说,“呼麦”的低声部是一个持续的低音,但有时也可变化音高,而高声部是一条波浪起伏的旋律线,它有时有词,但常常是无词的。这种唱法能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
蒙古族音乐家将“呼麦”分为抒情性的和硬性的二类,其中抒情性的称为“乌音格音呼麦”,又可将其分为鼻腔呼麦、硬腭呼麦、嗓音呼麦、咽喉呼麦、胸腔呼麦五种。
呼麦的曲目,因受特殊演唱技巧的限制,不是十分丰富。大体说来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咏唱美丽的自然风光,诸如《阿尔泰山颂》、《额布河流水》。
二是表现和模拟野生动物的可爱形象,如《布谷鸟》、《黑走熊》等,这类曲目保留着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音乐遗存。
三是赞美骏马和草原,如《四岁的海骝马》。
从其音乐风格来说,呼麦以短调音乐为主,但也能演唱些简短的长调歌曲,此类曲目并不多。
呼麦不仅是一种独唱的艺术,而且也可用来伴奏,其在独唱中的伴奏效果十分良好,越来越多的歌唱家将呼麦融进自己的演唱中,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旁注]
说唱艺术 用来讲唱历史、传说叙事及文学作品的一种艺术体裁,可单口说唱,可多口说唱;可乐器伴奏,可无伴奏。由于我国各民族以及民族内部各地区语言不一致,形成的说唱音乐也就有多种多样的曲调,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啸 我国古代的一种歌吟方式。啸不承担切实的内容,不遵守既定的格式,只随心所欲地吐露出一派风致,一腔心曲。历史上的魏晋时期多有名士之啸,亦有妇女之啸。
快板 我国民间曲艺的一种,早年叫“数来宝”,也叫“顺口溜”、“流口辙”、“练子嘴”,是从宋代民间演唱的“莲花落”演变发展成的。词儿合辙押韵,说时用竹板打拍,节奏较快。
[阅读链接]
“潮尔道”是蒙古族独具特色的多声部演唱方式,由两人或多人进行演唱,其高声部是著名的长调歌,而低声部则是被称为“潮尔”的中低音伴唱形式,即是低音或中音呼麦。这种演唱形式,传承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的北部一带。
“潮尔”是和声之意,“道”为歌唱,“潮尔道”的意思就是“和声演唱”。“潮尔道”的内容,主要是以赞颂为主,歌颂自然宇宙、民族英雄。
根据蒙古族的习俗,“潮尔道”是不能随便演唱的,只有在严肃、庄严、隆重的场合才能演唱,也不能与酒歌、爱情歌曲等混杂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