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久远的祭敖包活动
敖包,蒙古语,意即“堆子”,也有译成“脑包”、“鄂博”的,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
原来是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草原人民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
在敖包上插有柳枝,此谓神树,神树上插有五颜六色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在草原上,鲜艳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唤着远方的牧人。
据说,敖包上面最先插的是成吉思汗、忽必烈用过的刀枪,代表着开疆扩土的辉煌。在刀枪上系上哈达,以此表达子孙献给祖先的敬仰。
蒙古族祭拜敖包历史悠久。在古代,蒙古先民把一切万物都看作神灵来崇拜,进而也崇拜山川及大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管这些部分的神灵。这种圣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个别的两类。敖包就是其中的圣地之一。
蒙古族虔诚祭祀圣山与成吉思汗有着重大关系。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在早期被蔑尔乞特人追赶时,藏在不罕山里。蔑尔乞特人绕山三圈没有抓住成吉思汗。
蔑尔乞特人远去,成吉思汗下山后说:不罕山掩护了我,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将每天祭祀,每日祝祷,让我的子孙都知道这件事。说完,即“挂其带于颈,悬其冠于腕,以手椎膺,对日九拜,酒奠而祷。”
元代,元世祖忽必烈将这种习俗写进典籍,命令封建皇帝与蒙古诸王,每年必须致祭名山大川。由于有的地方没有山或离山较远,群众就“垒石像山,视之为神”。这种山只是“像山”,不是自然的山,是人用石头或土堆起来,因此,蒙古语称之为“敖包”。
敖包在草原牧民的心目中,十分神圣,象征神在其位,世袭传颂。内蒙古大草原的各地都有敖包,敖包一般建于高坡或丘陵之上,形状多为圆锥体,高达数丈。从远处看,好像一座座尖塔,傲视苍穹。敖包均有名称,其名大部分以所在的山名或地名确定。
蒙古族敖包种类繁多。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成年人崇拜的敖包,专供男人祭祀的敖包,专供女人祭祀的敖包;地区性集会的盟级敖包,旗级敖包,苏木级敖包;归一屯所有或归数屯所有乃至归一家私有的敖包。
从敖包的组成数目上看,有的是单独的一个敖包,有的则是敖包群。敖包群是7个并列,中间大的为主体,两旁各陪3个;有的一个大敖包居中,东、西、南、北各陪衬3个小敖包,成为13个小敖包群。
敖包多数用石头和树枝修筑,之所以多数选择石头和树枝建筑,是与蒙古族的崇石、崇树的习俗密不可分的。蒙古族有人自石出的神话传说。
将石头与生命联系在一起,这说明蒙古族人自古以来就有崇石的习俗。蒙古族先民还崇拜各种树木,特别是崇拜那种树干挺拔、绿荫葱郁的大树。因此,敖包多用石头和树枝修筑。
最初都以部落为主修筑“敖包”。牧人每逢外出远行,只要路上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向“敖包”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上几块石头或几捧土,然后跨马上路。
客人每到敖包前,一般都要按蒙古族习俗顺时针绕敖包三周,同时心中许愿,并在敖包上添加石块以求心愿得偿。石头一般都要添三、六、九块,表示六六大顺或吉祥如意。
随着喇嘛教在蒙古社会传播,到了清朝时期,有了以部落为单位,每年举行一次“祭敖包会”的习俗。祭祀一般都在农历五月中旬举行。
祭祀敖包,是蒙古族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祭祀敖包的历史悠久。据《汉书·匈奴传》记载:
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
《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九》记载:
鄂博随在皆有……其形圆,其顶尖,颠立方角蒙经旗,其上下则埋哈达一方,粮食五种,银数钱,每年必一祭。
蒙古族人祭敖包就是延续这种古俗而来。祭拜敖包时,远远近近的牧民,无论男女老少都前往参加。
祭祀由当地德高望重的喇嘛或长者主持,于日出之前开始,祭祀场面隆重、肃穆和热烈。参加祭祀的人员先绕敖包默转三圈,方向自左向右,边转边向敖包滴洒鲜奶和酒。
接着在敖包正前方叩拜,祈祷神佛纳福,风调雨顺,人畜两旺。最后将带来的石头添加在敖包上,并用柳枝、哈达和绸布等将敖包装饰一新。这些活动都要在喇嘛念太平经下进行。
祭祀礼仪一般有四种,即血祭、酒祭、火祭和玉祭。
蒙古牧民游牧为生,以牛羊为食。牧民认为牲畜乃天地所赐,祭祀时宰杀牛羊以谢天地,故称之为血祭。
据传天地诸神不仅喜食肉,也喜欢饮酒、喝奶,因此,蒙古族人把鲜奶、奶油、奶酒一滴滴洒于敖包前,祭祀天地诸神,祈求幸福平安,称为酒祭。
蒙古族崇尚火,认为火是最洁净的,用火可以驱邪逐恶,因此要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牛粪。各家各户走近火边,念着自家的姓氏,供上祭品,并将羊肉投入火中,火烧得越旺越好,称为火祭。
玉祭则是用玉石作供品,因玉石极为昂贵,古时仅有王公贵胄使用,一般人家使用不起。后来不再以玉为祭品,多以宝珠、硬币或炒米代替。
祭祀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牧人们拉起优美动听的马头琴,和着琴声唱出悠远的长调,琴音和瑟,沁人心扉。
有的牧人三三两两围坐一起开怀畅饮,吃着羊肉,叙说起各自的故事。青年男女趁此时机,溜进草丛,避开人群,互诉衷肠,这就是所谓的“敖包相会”了。
[旁注]
《蒙古秘史》一部记述蒙古族形成、发展、壮大历程的历史典籍,是蒙古族现存最早的历史文学长卷。原书用古蒙文写成的,成书地点在蒙古高原的克鲁伦河流域,年代大约是13世纪。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下至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包括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共100篇,共80万字。
太平经 又名《太平清领书》,道教的主要经典,成书于东汉时期。全书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原书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部,每部17卷,共170卷。
长调 蒙古族在长期游牧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几种民歌的总称,也是蒙古族音乐草原风格的标志。长调主要流行于牧区。音乐特点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多采用复合式节拍。
[阅读链接]
一般对敖包有一下几种说法:
一是认为,敖包是历史上蒙古族各部落为纪念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雄们而用石头垒成的石堆,敖包里一般存放英雄的遗物。
二是说法认为,各部落打仗的时候,都要极力抢占山头。胜利的一方,就把他们战死的将士的遗体埋葬在山头上,用石块将坟墓覆盖,以作纪念。久而久之,石块越垒越高,人们便把它称之为“敖包”。
三是说法认为,敖包是当地蒙古族牧民祭天求雨的祭坛。
四是说法认为,敖包是远行的商人们用石块垒起来作为马队、驼队的路标。
五是说法认为,敖包是部落作为打仗时传递信息用的,与古战场的烽火台的作用类似。
史学家将敖包分四种类型:第一种是用来标明界标的;第二种是为了镇鬼敬神、保佑旗民平安幸福而设置的;第三种是用来安葬人们心目中英雄人物的;第四种是作为道路的标记的。清人姚元之写过这样的话:“夷人每出必骑,骑必驰骋。垒小石于山巅,谓之鄂博,以志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