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化中的奇葩阴山岩画
阴山山脉东西绵延千里,横亘在内蒙古中西部,它的南北草原广阔,气候条件宜人。我国北方许多游牧民族,如:北狄、匈奴、鲜卑、突厥、敕勒、党项、契丹、山戎、蒙古族等相继在这里生活过,并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阴山岩画就是这些灿烂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从年代上看,阴山岩画属于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的石刻艺术。它凝结了古朴、粗犷、凝练的画风和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
5世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发现了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磴口县境内的阴山岩画,并把它写进了《水经注》里:
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
这些记载是世界上对阴山岩画最早的记录。按照《水经注》提供的线索,在西起阿拉善左旗,中经磴口县、潮格旗,东至乌拉特中后旗的东西长约300千米,南北宽约40至70千米的阴山狼山地区,发现了近万幅的岩画,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年代之悠久,令人叹为观止!
内蒙古阴山岩画分布非常广泛,最多的地方在乌拉特中旗南部的地里哈日山的黑山上,东西延伸5000多米。仅此一处,岩画就在千幅以上。
在地里哈日山东北不远的山南坡和山顶部也有大量岩画和地里哈日山岩画毗连一起,成为一个岩画分布区。地里哈日山西南约8000米的瓦窑沟北山,每隔2至10米或稍远一些便有一处岩画,总数在900幅以上。
其次在磴口县的北托林沟山地的黑石上,一般两三米就有一幅岩画,最远间隔不超过10米,其总数在500幅以上。
最密集的岩画群在默勒赫图沟一处迎北的崖壁上,东西约50米、高约20米,约有80个人头像组成。另一个在格和尚德沟中段的一块迎西的石壁上,宽约5米、高约15米,由50个个体画组成。
岩画面积最大的是乌拉特后旗大坝沟口西畔石头上的正方形岩画,面积约400平方米。
阴山岩画质朴、生动,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岩画多以写实为基础,记录了人类童年及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
题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再现作者亲身所处的自然环境。在构思、技巧和表现力等方面,均显示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朴实健康的美学观和惊人的艺术才华。
阴山岩画并不是对自然原封不动地照搬,作者往往把从生活中捕捉来的形象给予想象性的加工,把表现对象简化到不能再简化的程度,并竭力突出作者的意图,因而使作品非常生动。
许多动物像动感强烈,或引颈长嘶,或回首短呜,或慢步缓行,或四蹄腾跃;有的彼此含怒欲斗,有的相与舔吻亲昵。
为了强调某一事物,运用夸张、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表现的中心,如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斗争的图画,均在构图和比例上往往突出胜利者的形象,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阴山岩画的作画方式主要有敲凿法和磨刻法两种。敲凿法是利用比画面石料硬度高的金属器或石器,在画面上打击成点,点连成画。用敲凿法制成的岩画,线条深浅不一,疏密不均。磨刻法也称研磨法,用此法做成的岩画,痕深面光,断面成弯曲形。
此外,还有划刻法,即用金属工具划刻,其划痕细而浅,这类作品多为晚期作品。
岩画中还有颜料岩画,即用石灰和动、植物油调作颜料涂于岩石上的岩画。这类画数量不多,多为近代作品,且与喇嘛教有关。
阴山岩画大体分为4个时代:
第一代岩画,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时代中期原始氏族部落的岩画。这是岩画的鼎盛时期,数量多,分布广,制作认真。
第二代岩画,是春秋时期至两汉时期匈奴人的岩画。
第三代岩画,为两汉时期至元代期间的岩画。这些岩画又可分为两个时期,即:北朝至唐代突厥人岩画和五代至宋代回鹘、党项人的岩画。
突厥人岩画数量较少、内容以表现家畜为主,其中山羊占有突出地位。回鹘岩画的突出特点是用铁刃画刻而成,线条细而浅,题材多为仿前代作品,并有少数植物图案和回鹘文字。党项人岩画大都是敲凿而成,做工粗糙但色泽新鲜,多如新作一般,并伴有西夏文字。艺术特点是形象性很强。
第四代岩画,是元代以后蒙古族的作品,称为近代岩画。岩画分敲凿岩画和颜料岩画两种。颜料岩画为蒙古族所特有,岩画内容除一部分反映生活、生产之外,多数是与喇嘛教有关的图案。
阴山岩画的主要类型有动物图像、放牧行猎图、车辆图、征战图、舞蹈图、生殖崇拜图等。
阴山岩画中,动物图像占的比重最大。其中有马、牛、山羊、长颈鹿、麇鹿、狍子、罕达犴、狐、驼、龟、犬、鹰等各种飞禽走兽。对这些动物的刻画,大都采取了写实手法,形象生动,有很多达到了写实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在游牧民族生活中,行猎、放牧是他们维持生存的手段。在狩猎上,有单人行猎、双人行猎、集体围猎。
猎人所用武器主要是弓箭、棍棒。行猎图中突出的一点是猎人必有所获。他们追捕的动物,每每带箭着伤,反映了作画者祈求收获的愿望。放牧图,一般布局匀称,动物排列有序,形状优美。
磴口县托林沟的一块岩石上有一幅“围猎图”。4个手持弓箭的猎人成扇形围住了一群野山羊,惊慌的山羊群朝一个方向奔逃而开。画面气氛热烈而紧张。“双人猎”中,两个猎人拉满了弓,将箭射向一只长角羚羊。
长角羚羊被技艺高超的射手追捕,自然无法逃脱,飞出的箭正中其头部、胸口。猎人们已经是胜券在握,只等着挣扎的羚羊耗尽体力倒下。
车辆是山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生产水平。阴山岩画中,反映车辆的画面也为数不少,在磴口县西北的一座小丘下,凿刻有一幅车辆图,很具代表性,车辆的结构尚可辨认,由辕、轮、舆、轴构成,两轮大小稍有不同,左轮辐条8根,右轮辐条9根,舆作圆形,两毂间贯以车轴,辕在舆底轴上。
古代部落间的战争,在历史上是很常见的,阴山岩画对此也有反映,在磴口县和乌拉特后旗的交界处发现了一幅颇为生动的征战图。这幅图对胜败双方刻画得很明朗。
胜者一方,士兵们披坚执锐、挽弓搭箭,向敌人前后夹攻。他们都头留双辫,有些人头上还插着长长的羽毛。败者一方,光头居多,有的已身首异处,有的正在逃跑,整个画面胜败对比鲜明,可能是某部落为纪念一次战争胜利而特意刻下的记功图。
阴山岩画中反映舞蹈场面岩画的随处可见。舞蹈是游牧民族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舞蹈对于他们来说,不只是一种娱乐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与巫术有关。岩画中舞蹈的形式,有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蹈。
在磴口县发现了一舞蹈图就与巫术相关密切。中央有3个舞者,皆有尾饰,靠其后有一舞者手持牛尾,舞者上方,有一被砍掉头颅的尸体,头颅弃于舞者脚下。
阴山岩画中还有多幅关于生殖崇拜的图像。过去,人们对生殖的道理还没有完全了解。或者为了祈求部落昌盛、人丁兴旺,产生了生殖崇拜。
在乌拉特中旗发现的一幅岩画,所描绘的是三对男女在交合,它侧面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祈求生育、繁衍人口的要求。
阴山岩画是不同时代由不同民族共同缔造的北方草原古文化艺术,它从多角度、多侧面地直射或折射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
[旁注]
北狄 古代华夏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北狄的称谓最早起始于周代,周朝人自称华夏,便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
党项 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有“党项族党项羌”的称谓。据载,羌族发源于“赐支”或者“析支”,即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汉代时,羌族大量内迁至河陇及关中一带。此时的党项族过着原始游牧部落生活。他们以部落为划分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党项八部。
《水经注》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成书于6世纪北魏时期。全书30多万字,详细介绍了我国境内1000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
喇嘛教 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藏传佛教是以大乘佛教为主,其下又可分成密教与显教传承。
回鹘 突厥的分支,我国古代北方及西北的少数民族。原称回纥,唐德宗时改称回鹘。回纥人使用突厥卢尼文字,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回纥汗国从646年建立,到840年灭亡的近200年里,和唐王朝保持着十分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促进了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阅读链接]
阴山岩画内容极其丰富,除了文中所描述的类型外,还有各种动物足印、英雄画像、天文图等。
“蹄印图”散落在各地,其中能够辨识出来的有30多种走兽蹄印和4种鸟类爪迹。古老的年代有这样一种狩猎风俗,捕获到野物以后,猎人们一定欢呼雀跃,然后将猎物抬到石壁上留下一只蹄印,再由岩画“艺术家”加工成画,留作纪念。也或者是某个猎手见到或猎获过一种动物,于是就在发现这种动物的地方刻下它的巨大蹄印,向其他猎手指示它的踪迹。
在磴口县西北默勒赫图沟的崖壁上还有80余个人头组成的“圣像”岩画。据推测,这些圣像可能是一个部落中受人尊敬的已故长者或部落英雄的画像。
它们寄托着人们的怀念,也向后人讲述着部落的历史。此外,还有用西夏文、回鹘文、藏文、蒙文记载的“书法图”、描写祭祀场面的“祈祷图”、描绘日月形象的“天文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