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文化盛会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娱乐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可译为“娱乐、游戏”,表示丰收喜悦之情。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在蒙古族人民心中,“那达慕”古老而又神圣,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记载“那达慕”活动的是1225年用畏兀儿蒙文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

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了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七八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届时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举行比赛活动。

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简称这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元朝时,那达慕已经成为军事体育项目。元朝规定,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摔跤、骑马、射箭这三项基本技能。

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其规模、形式和内容较以前均有发展。

当时的蒙古族王公以苏木,即相当一个区、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那达慕”大会,并对比赛胜利者分等级给予奖赏和称号。

过去那达慕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诵佛,祈求神灵保佑。后来,这些祭祀活动已经取消。

蒙古族人把骑马、射箭、摔跤称之为“草原三艺”,这三艺是那达慕大会比赛的主要项目。

射箭是那达慕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射箭最早是由“打布鲁”演变而来的。远古时代的蒙古族祖先,在草原上以射猎为生。

布鲁为问号样弯形木棒,下坠以尖状石块或铁块。在骑马追逐野兽时,把布鲁打出去,以击中野兽。这种原始的打猎方法,为后来的弓箭所替代。

800多年以前,蒙古族人分为许多不同的部落,他们的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和狩猎经济两种。

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没有牲畜的贫苦牧民则仍依赖弓箭捕杀动物维持生活。

射箭比赛分近射、骑射、远射三种,有25步、50步、100步之分。近射时,射手立地,待裁判发令后,放箭射向箭靶,优者为胜。

骑射时,射手骑马上,在马跑动中发箭,优者为胜。比赛不分男女老少,凡参加者都自备马匹和弓箭,弓箭的样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长度和重量均不限。比赛的规则是3轮9箭,即每人每轮只许射3支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3名。

在蒙古族中,摔跤被称为“搏克”,是蒙古族男子体力和智慧的角逐。摔跤手多为身材魁梧的小伙子,称为“博克庆”。

上穿镶有铜钉的昭德格,下着肥大的摔跤裤,足蹬传统的布利阿耳靴,头缠红蓝黄三色头巾。穿上这种摔跤服,无论脚力怎么激烈,任凭撕、抓、揪、勾、绊,都不会伤到人或扯坏衣服。

摔跤手穿的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驼皮制作,皮坎肩上有镶包,也称泡钉,以铜或银制作,便于对方抓紧。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

摔跤手的摔跤裤用十五六尺长的白绸子或各色绸料做成,宽大多褶,裤套前面双膝部位绣有别致的图案,呈孔雀羽形、火形、吉祥图形,底色鲜艳,图呈五彩。

比赛前,双方高唱挑战歌,以助声势。三遍后,双方跳跃而出,做雄鹰展翅式进入会场。比赛开始,摔跤的双方相互致意和向观众敬礼后,开始较量。

顷刻间,争斗相扑,盘旋相持,腿膝相击。凡胜者,到裁判台双手捧出事先准备好的果子、奶食等,边跑边撒向围观人群,与观众共享胜利果实。

获胜者胸前挂上一条彩条,被称为“色音布和”,意思是勇敢的摔跤手。荣获全旗冠军的摔跤手,被称为“纳钦”,享有极高的声誉。

摔跤技巧很多,可以用捉、拉、扯、推、压等十三个基本技巧演变出一百多个动作。可互捉对方肩膀,也可互相搂腰,还可以钻入对方的腋下进攻,可抓摔跤衣、腰带、裤带等。最后以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者为负。《宦海沉浮录》记载:

布裤者,专诸角力,胜败以仆地为定。

蒙古马能跑善战,耐力极强。自古以来,蒙古族人对马就有特殊的感情,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都以自己有一匹善跑的快马感到自豪。驯练烈马,精骑善射是蒙古族牧民的绝技,通常把是否善于驯马、赛马、射箭、摔跤作为鉴别一个优秀牧民的标准。

赛马参加者有时全是少年,有时不分年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一起上阵。

赛马项目包括:快马赛,主要比马的速度,一般为直线赛跑,赛程一般为20、30、40千米,先达终点为胜。走马赛,主要是比赛马步伐的稳健与轻快。颠马赛,是蒙古族特有的马上竞技表演项目。

为了减少马的负荷量,不论老少,大都不备马鞍,不穿靴袜,只着华丽彩衣,配上长长彩带,显得格外英武。

那达慕于每年农历六月初四,阳历为七八月份开始举办,为期3天。除传统的技艺比赛外还有热闹的歌舞以及贸易等活动。

节日期间,男女老人骑马乘车,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来参加比赛和观赏。会场上,彩旗飘扬,人闹马嘶,平日宁静的草原,顿时变成繁华的彩城。

那达慕是草原文化、经济和信息的盛会。那多姿多彩的民族杂技、服装、蒙古族舞蹈和蒙古族歌剧把蒙古族的风土人情集于一台。

既展示了草原人民勤劳勇敢、豪爽热情的性格,又展现出广泛、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蒙古等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旁注]

蒙文 我国蒙古族通用的一种拼音文字,是在回鹘字母基础上形成的。早期的蒙古文字母读音、拼写规则、行款都跟回鹘文相似,称作回鹘式蒙古文。元世祖忽必烈1269年颁行“蒙古新字”,不久改称“蒙古字”,今通称“八思巴文”。

蒙古汗国 由蒙古族领袖努尔哈赤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后,于1206年,建立于漠北的政权,国号“大蒙古国”。蒙古汗国领土辽阔,与中亚、西亚、东欧和我国中原地区相接。

龙 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异动物,具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的形象,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传说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在封建社会,龙是帝王的象征,也泛指与帝王有关的物品。龙与白虎、朱雀、玄武一起并称“四神兽”。

蒙古马 世界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主要产于内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马种。蒙古马体格不大,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牢固,肌腱发达。背毛浓密,毛色复杂。它耐劳,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

[阅读链接]

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记载:成吉思汗征服了花刺子模,在返回途中,为庆祝胜利,在布哈苏齐海地方,今新疆、甘肃边界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会上进行了射箭比赛。这次比赛中,成吉思汗的侄子叶松海洪霍都尔射中了目标。

13世纪中叶成书的蒙古族第一部文学历史巨著《蒙古秘史》中,也有几处提到射箭比赛的场面。

小型比赛中的摔跤冠军,一般奖一只羊或几块砖茶,中型比赛的摔跤冠军,奖一匹全鞍赛马。有512名摔跤手参加的盟级大型比赛,则奖给冠军以鼻带银环、背驮珠宝、绸缎等物的银白色骆驼。授予“像狮子一样勇猛的摔跤手”、“似大象一样力大无比的摔跤手”、“如老虎一样勇猛过人的摔跤手”等美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