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使人生气的批评——谈说话艺术
既然是好朋友,当然彼此应该开展批评。看到对方有缺点,有毛病要诚心诚意地指出,要不怎么能算是好朋友呢?
但生活里的情况却令人费解,有时我们出于好心给朋友提了很中肯的意见,本以为对方会“闻过则喜”,不料对方很不高兴,从此关系疏远,甚至从此反目成仇了。是人们不愿接受批评,不能接受批评吗?还是什么其他原因呢?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这是大家都承认的现实,所以从根本上来说, 人们并不会完全否认缺点。但指出优点,是一种肯定,使人感到顺利,自然是愉快的,而指出缺点是一种否定,使人感到挫折,会产生心理冲突。所以接受赞扬毫无困难,而接受批评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了,这就告诉我们注意方式,讲究说话艺术。这在赞扬他人时虽然也必要,但在批评中就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了。批评的方式不好,对方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不但影响接受,而且还可能伤了感情,给对方留下恶劣的印象。想起那些好批评而不讲方式的人,人们会说:“他不管有没有就胡说一气。”“他专门爱揭人家的短,整天挑毛病、找茬儿,好像自己多高明”。所以,批评要讲求效果,就是要考虑对方的心理反应,这就不仅有动机问题,还有方法问题。也就是说并不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环境,对任何人都可以用“竹筒倒豆子”办法的。高明的批评不仅在于使人不生气,还能冷静地考虑你的意见,事后充满感激之情。
那怎样批评才能使对方乐于接受呢?你可以试试以下的方式: 1.批评要在没有第三者的情况下进行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使对方改进,更好地进步,而不是让对方害怕、退缩, 所以照顾对方的自尊心是最重要的。不管你的意见多么正确,只要是当着第三者的面指出来,对方就会觉得你不给他留一点儿台阶,让他在众人面前丢了脸、露了丑,因此发现了对方的缺点后,最好找两个人单独在一起的机会, 私下里谈。
- 批评之前,先肯定对方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优点都是主要的、大量的。我们不但要想到这点, 而且也要让对方知道我们深知他的优点和成绩,所以在批评之前应先就对方的优点成绩指出来,予以褒奖,这样可以使双方谈话气氛和谐、亲切,使对方安心,知道自己不是在遭受攻击。如果我们上来就叫住对方:“嘿!李立, 听着,我对你有意见,你太差劲了⋯⋯”被叫着名字指责的人,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对立反应来维护自我。一旦产生了这种自卫态度,他就千方百计地来抵挡外来的攻击,也就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了。如果改一个方式,说:“李立,你近来真为班里干了不少事,大家都很佩服你。⋯⋯只是有一点,如果再改进一下就更好了。”后面的意见,李立是一定乐于接受的。
- 就行为本身评论,不要人身攻击
批评对方只是评论他的一个行为、举止,而不要从行为举止扯到人格上, 威胁对方的自找。例如,王玉的课桌面因为螺丝松动掉下来了。放学时,他悄悄地把课桌和别人换了一下。第二天他的这个行为引起了同学们的议论。
老师找到王玉问了情况,然后说:“你的桌子坏了想换个好的可以理解,可是你想想你把它换给别人,人家不是很不方便了吗?你课桌坏了可以报告教导处,请学校里的木工师傅修一修,或者自己动手修一修。你现在的做法是把自己的困难推给别人,用别人的不方便换自己的方便,这是不好的!”王玉很好地接受了,走回教室想把桌子再换过来。这时同学们正议论纷纷,班长看王玉进来,走上前去说:“王玉,你怎么能干这种缺德事,你真是个自私鬼!”“我怎么是自私鬼了!你不自私!你的桌子没坏就便宜你。你不自私,把你的桌子献出来⋯⋯”王玉的行为是只考虑自己的结果,但老师的批评没有触及他的人格,所以他能接受,而班长的话则太刺激了 ,王玉难以接受。
- 就事论事不翻旧帐
现在的问题可能在过去以不同形式地出现过。过去的问题可能已经提过了,或者没提过,不管提过没提过不应旧事重提。有时人们觉得这样提意见为了说明对方是老毛病了。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对方承认一贯如此, 使他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没有信心改进,对于他改正现在的行为不会很有效。更多的情况是,对方感到你在给他记黑帐,算旧帐。他无法体会到你在帮助他改正缺点、消灭错误,而只会觉得又被抓住一次,又被记上一条,又多一个话柄。即使懊悔也是懊悔不小心又被你抓住了,而不是对行为本身的认识。
批评的方式是重要的,但动机更重要。正确的批评动机是为了对方,而不是为了自己。也就是说,批评对方不是为了表现自己。有的人不断地找别人的毛病,折损人家,说人短长,在贬低别人中使自己的自尊心得到满足, “自我陶醉”。这些人嘴上也说“我是为了你好才说”,其实是为了自己。这种动机决定了他们不可能采取立确的方法。
让我们学会朋友之间诚心相待的交往方式,建立起高尚的友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