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往善始还要善终——谈近效应

前面我们曾向大家介绍了著名的首因效应的实验研究,证明了最先接受的信息作用最大。接着,还是同一位心理学家对上述实验作了改造,发现了另外一种现象。

实验者向第三组大学生讲述吉姆是个热情外向的人,中间掺插数学练习活动,再讲吉姆是个冷漠内向的人。第四组先讲吉姆是个冷漠内向的人,中间也掺插数学练习活动,再讲吉姆是个热情外向的人。结果第三组大学生认为吉姆是冷漠内向的人,而第四组大学生认为吉姆是个热情外向的人。两组都是后一种印象占优势,这说明最后接受的信息也有较大的作用,这是一种“近因效应”。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不乏这种事例。王刚从小学就是个好学生,从初一到初二上半学期,还是班上的数学尖子,三好学生。可是那年寒假不知怎么一下子迷上了电子游戏,学习成绩一天天走下坡。下了课就赶快跑了,连值日也不作,期末考试时因作弊受了处分。现在再提起王刚,谁也想不起那个班上顶呱呱的数学尖子了。个个同学都毫不犹豫地说:“太糟了!” “太坏了!”老师们对王刚的印象也不再是“好学生”,而是“坏学生”了。

有的同学可能要问,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不是矛盾了吗?不矛盾。首先, 首因效应主要发生在对陌生人的认识上,近因效应主要发生在对认识的人的认知上。也就是说,对陌生人的认识第一印象起决定性作用,而对熟人的认识最近的印象起决定性作用。第二,这两个效应的共同特点都是对中间信息有所损害,也就是忽略了中间的、大量的信息。

近因效应同样是一种自然的心理偏颇,不利于我们全面认识一个人。我们主张要全面地、历史地看待一个人,而不能因一时一事就下结论。所以在对待他人上我们要注意克服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影响。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一种认知上的心理现象,它本身没有什么好或坏的问题,只有我们如何处理它的问题。我们主张要建设性地利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那就是在看待他人时要有意识地避免首因效应或近因效应的影响,而在与人交往时要善于利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给人留下好印象。

考虑到首因效应,我们在初次与人交往时,在跨入陌生环境的第一步时都要给人留下好印象。例如进人新学校第一天,我们应该衣着整洁,发型规范,有礼貌,守纪律,和老师同学交谈真诚,谦虚。上好第一天的课,作好第一次值日,完成好第一次作业,等等。好的第一印象并不能代替一切,我们更不主张制造假象,欺骗别人,而是说,第一印象决定了以后的交往是否

会继续下去,怎样继续下去,所以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不要因为不必要的不当行为给不了解自己的陌生人留下坏印象,从而障碍甚至堵塞了以后进一步交往的道路,所以与人交往要“善始”。同样,考虑到近因效应,我们在熟悉的环境里也要迈好每一步,甚至马上要离开这个环境了,也应该有好的表现,给人留下美好的最后印象,所以不但要善始还要“善终”。有的同学快到毕业了,心想马上就离开这里了,还什么礼貌不礼貌,还什么值日不值日。于是见了老师也不打招呼,值日也不做了,甚至任意地破坏公物,发泄不满。其结果给人们留下了很坏的印象,自己的行为把自己以往的成绩、优点全部抹掉了,使周围的人发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感叹。

一生中我们会与许许多多的人交往,而这些交往绝大部分都是断断续续的,有的会长时间的中断或终止。不管持续时间的长或短,任何一段交往都会在自己和对方的生活中留下记忆。美好的记忆对自己对他人都是珍贵的, 都会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所以我们主张珍惜一切已有的交往关系,哪怕马上就会结束的关系。对于那些断断续续的关系来说,善始善终就更重要了。当朋友之间恋恋不舍分手之时,总是许下“多联系,有什么困难我们应该互相帮助”的诺言。因此,这一“善终”正是下一次交往,下一次共事的“善始”。我们都有体会,好朋友中断联系几十年后,仍然“一见如故”,互相理解,坦诚相见。

青少年朋友,你想建立起好的人际关系吗?那么,记住,对人对事都要做到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