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则徐自题匾额“制怒”谈起——如何避免你和他人的冲突

在电影《林则徐》中,查禁鸦片重任未酬的林大人在闻听地方官员与洋人勾结而大动肝火时抬眼看到自题匾额“制怒”,立即持重起来,将愤怒转成明智的措施和高明的策略,果然,查禁工作顺利进行,洋商和污吏均未逃脱。

以上情节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人们在碰到令自己气愤的事情时,如果头脑不发热,便能急而不躁,怒而不发,在冷静中寻找处理的办法,想出对策,这样会取得较好的结果的。

这在心理学中可以找到解释和说明。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带有情绪的色彩,而且以不同的形式显露出来。像前面所提到的发火、愤怒、急躁等,在心理学上可归为是“激情”。这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却又短暂的情绪状态。引起的原因多是在生活中发生了特殊意义的事件,产生了相互矛盾的愿望,过度的抑郁,缺乏文化和道德教养等。一个人在激情状态下,总是伴有内部器官活动的激烈变化和明显的动作。如愤怒时拍案大叫,暴跳如雷,全身发抖,紧握拳头;恐惧时,大吃一惊, 毛骨悚然,面色如土;狂喜时,手舞足蹈,欢呼跳跃,捧腹大笑;绝望时, 目瞪口呆,形若木鸡,心灰意冷,头脑昏迷。人在激情的情况下,对周围事物的理解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显著下降。在这时,往往作出平时所不能作出的大胆的或鲁莽的行为,有时行为慌乱。

对于处在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来说,这一点就更为明显。因为青少年很容易动感情,情绪、情感比较强烈。他们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激动起来, 或者振奋、激动,或者动怒、呕气,甚至跟别人争吵打架或者感到泄气,变得消极起来。青少年的情绪来得快,平息得也快,常常如急风暴雨式的。因此,他们有时由于盲目的狂热或一时的冲动而干蠢事。这正是心理学家所称的“疾风怒涛”时期。

懂得了这一点后,就可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在知道自己情绪、情感的变化及依据之后,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掌握自己,控制自己,“‘改变”自己,主宰自己情绪、情感的变化,而不是听凭它的任其发展。

北京某中学高三班李刚同学是位个性很强的同学。他平日表现不错,能听从班主任老师的教导,学习态度积极,就是脾气不好,有时很不冷静。他常说,我不做错事,也不惹别人,但谁要找碴“挤兑”我,我也决不客气。就因为这一点,在难免发生的矛盾中,他还的的确确和别人干过仗。班主任于老师耐心地对他反复教育,起了作用。一次有个外校学生径直找到他,张口就辱骂李刚,并扬言到校外较量较量。李刚个子比那人高,块头也大,按他往日的脾气,不但准和那人打起来,而且一定会占上风。但他当时很冷静, 他压住自己的火,对那学生说,我不管你是不是想打架,反正我不能为这事犯错误,你如果有什么事要找我,最好先找我们老师,实在不行还有学校教导处。说完他甩下那个来人,自己跑到办公室找老师汇报了情况。班主任和教导处的老师闻讯后,及时拦住那个外校学生。经询问,原来那外校学生误听了另一个人的挑拨,并自持身后有“哥们儿”支持而前来寻衅。李刚的临阵冷静和自我克制的态度,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事件。他受到了学校的表扬。事后,当同学们问起他当时的想法时,他说,我真有心一拳把他打个跟斗,可在攥拳头的一刹那,我猛然想起了老师的教育,想到打架不是个办法, 还是按《守则》去做吧!有同学问,这是不是软了?他说,拳头并不是真理,

同学们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北京某职业高中的三名男同学,因学校的饭堂临时修理炉灶,便到一家个体户餐馆吃午饭。因饭馆的饭菜价高而质次,他们便对老板提出意见,说得老板理屈词穷。不知是老板耍手段,还是老板的狐朋狗友们“打抱不平”, 当三位同学返校的路上,从胡同里出来一个年轻男人,大骂他们“吃就好好吃,别找不自在”。言语刻薄而污秽,当三位同学斥责时,那人竟掏出刀子, 将其中两个同学的衣服划破。他们三人当时真是怒火万丈,如果真打起来, 那恶少决不是对手。但三位同学没这样做,他们摆脱后,马上向派出所报案。一星期后,民警在调查的基础上,将那肇事者传唤来,进行了有力的教育, 并责成那人向三位同学赔礼道歉,还对破损的衣服负责赔偿。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三位同学也得到学校的充分肯定。

这是两个真实的故事。它说明:青少年的情绪是可以人为地加以控制的。即便到了“愤怒的火山将要爆发之际”,也还是有减缓和抑制的可能。这需要理智,需要觉悟,需要修养。一位著名的西方学者塞尼其说过,“能自制的人是强有力的人”,这话是有道理的。青少年情绪来得快,易起火,这是符合生理心理的规律的,然而不一定是合理的和应该的。这与一个人应该恨我所恨、爱我所爱、疾恶如仇、从善如流的正常情感的表现并不矛盾。我们并不提倡那种逆来顺受、不知痛痒、麻木不仁的懦弱精神状态,但在可以避免的事件发生之前,还是应权其轻重、择其利害而理智处置,使矛盾缓解, 使问题顺利解决。像前面两个例子,如果几位同学情急火起,结局可能是另一种样子,也许会出现令人痛心的后果。

道理好说,行动不易。要做到这一点会有思想矛盾的。青少年朋友应该认识到,整个世界充满了矛盾,很多情况下,我们对世界的万事万物的理解与想象,与客观现实总是有出入的,甚至相去很远。一厢情愿的事不一定有, 自己主观设想的如何如何,不一定会发生;人与人之间也并不都是平和的、无私的、相亲的,当然也不都是尔虞吾诈、恃强凌弱。各种情况都会发生, 这要有思想准备。问题不是该有什么,不该有什么,而是如何对待,怎样处理得更好。一般地说,在熟悉的环境里,在自己生活的单位里、集体中,由于同学间、同事间彼此比较了解,因此遇到偶发事情,还能平和处置;如果与自己发生矛盾的另一方是非亲非故、面孔陌生,且没有利害关系者,如果周围环境复杂,起哄者、旁观者、支持者、反对者尽有,讥讽、嘲笑、声援、受责皆全,此时,往往头脑不冷静。如吵架则有理不让人,无理狡三分,如动手则拳脚相加,竭尽全力,必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不出“漏子”的。须知,问题的最终解决不是力而靠理。暂时的忍让也不是软弱,而是有理有修养的表现,最终你将是一个胜者、强者。反之,即使你将对方致残,自己又如何呢?那些在马路上为两车相撞,甚至相蹭就导致大打出手;为在公共汽车上谁踩谁一脚就兵戎相见;为在水龙头前谁先打上水而争执不休,为一句玩笑动真所造成严重后果的事还少见吗!他们的矛盾结局难道不是生动的教材吗?

愿我们的青少年朋友,中学生朋友们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以圣贤的教诲,以老一辈革命家的风范要求自己,以高雅的文化艺术陶冶自己, 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文明有素养的人。果真都如此,社会风貌将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