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友谊之花更加艳丽芬芳——谈中学生的友谊及特征

友谊,这是一个拨动青少年心弦的字眼。在朋友间的促膝谈心时,在同学们的相互鼓舞中,在战火纷飞年代的革命队伍里,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建设大军中,友谊像我们中间的一位忠诚伙伴,彼此依靠密不可分;友谊又像一支动听的歌,激励的歌,鼓舞我们奋勇前进。

友谊,更是青少年的话题,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青少年朋友们谈论它、歌颂它、追求它、创造它。从中品味着幸福和愉悦,也吸取着营养。那么,青少年的友谊有什么特点,如何建立崇高的友谊?

友谊是建立在利益一致和相互依恋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中一种优美的感情。正因如此,它成了古今中外哲人们谈话的内容,成为难以计数的诗文的主题。唐代诗人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吟咏友谊的千古佳句。美国著名的政治家林肯曾说过:“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他同别人的友谊。”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有多层次的需要。除了为保证自我生存和种族繁衍的生理需要和求得机体安全需要外,还有较高层次的需要,这就包括社交需要,也就是希望和同事们、同学们保持友谊并得到信任和友爱的需要。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他的青年时期,曾以“二十八划生”即毛泽东三字的笔划总和的名义,向长沙各校发出《征友启事》,文中引用《诗经》中“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的句子,意思是嘤嘤鸣叫的鸟儿都在求得友声,何况人们就更应求得朋友了。以此表达自己迫切寻求志同道合的同志和朋友。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培根说过:“凡是天性不配交友的人,其性情可说是来自禽兽而不是来自人类。”此话虽过分尖刻且如谩骂,但仍具有一定的道理。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由于精力旺盛、社会活动量大,心理和生理日渐成熟,他们的友谊有着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显著特点。其一是寻求朋友、建立友谊的愿望和要求极为强烈。有人做过抽样调查:在一百名被访的青少年中,84%的人都有朋友,其中 49%的人有两个至三个朋友,而没有朋友的只占 16%。另一个统计说明:在被问及的一千名青少年中,约有 56

%的人属于在中学时结交朋友最多。还有一个对成年人的调查,与自己保持朋友关系最密切最牢固的是属于中学和大学时期结交的,约占 43%。其次, 青少年的友谊从深度上大大超过儿童。儿童期的友谊从性质上讲属生活的朋友,而青年期则要求是心灵的朋友;前者交友有所选择,后者则严格选择; 在交友的契机上前者为接触程度和良好行为,后者则是对人格的尊重和有共鸣。由此可见,青少年对朋友在心理上的亲密、理解以及真诚和坦率都达到了最充分的程度,较之儿童期来说友谊的稳定性已十分明显。如果儿童期的朋友之间由于环境变化,如搬家、转校以及两人发生矛盾而终止来往有可能分离的话,那么青少年期的朋友将不容易出现类似问题,相反,可能形成持续性的永久朋友。这说明青少年在心理和思想上较之儿童期大大成熟了。他们在交友上是讲究志同道合的、个性心理上是相似的。他们认为对朋友要理解,要尊重,要谅解,要宽容,因而态度更趋相对稳定。其三是青少年的友谊有明显的个别差异。一般地说,性别不同,在友谊方面的表现也不同。女孩子比男孩子对深厚而密切的友谊的要求的产生要早一年到两年,交友中更

富于感情,喜欢个别接触,而男孩子交友略晚,交友条件粗略、实在,带有冲动色彩。另外,性格气质的不同在交友方面也不同。一般来说,外向型的青少年朋友多但不易成为深交,内向型的人则所交朋友虽不多但却情深似海。当然,世界上纯属单一类型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为混合型。因而,性格气质对交友的影响只是就典型而言,具体到某个人时,还要受思想水平、知识程度、周围环境等多方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要提醒青少年朋友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正确看待友谊,建立崇高的友谊。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在友谊中获取力量、汲取养分,更加完善自己、修正自己,使友谊成为人生前进中的一股动力。那么,什么样的友谊才是健康和崇高的呢?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马·高尔基曾说过:“在惊人的、没有欢乐的生活的糊涂的混乱里,——闪烁着一颗灿烂的、快乐的星,它显示着‘将来’ 的火花,这就是那个简单的、深刻得心一样的字眼:‘同志!’”中国民主革命时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血腥统治“拍案而起”的斗士闻一多先生说过: “对我的家庭,我很满意⋯⋯我爱他们,但是这种爱不能使我满足;我要求的是另一种爱,如今我找到了它,那就是同志爱。啊!同志爱是人间最崇高、最真挚、最深刻的爱。”两位先哲都明确地提出了同志和同志爱。这也就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中国青少年建立正确、健康、崇高的友谊的根本内容和标准。可能有的青少年会说,这是不是太高不可攀了,是否有必要呢?

古语曰:“高山仰止,景行行之”,对先哲们的千古铭训应努力去体味, 去仿效,去实践,因为他们说的乃是真理。既然交友,既讲友谊,就应当掌握住友谊的真谛才行,所以我们应努力使友谊升华到同志爱的高度。

具体些说,首先要以共同的、远大理想和追求作为基础。前面所提到毛泽东同志发出有名的《征友启事》中,明确提出“邀请对爱国工作感兴趣的青年和我联络,并特别提出要艰苦有决心而能为祖国牺牲”。这就是毛泽东周 志交友的条件。这是怀抱救国之心,以天下为己任作为交友的基础和前提。自然,抱有同样追求、怀有同样理想的青年必然与他走到一块儿,这是革命者的必然结合。事实也正如此,一大批中青年革命者何叔衡、蔡和森、罗学瓒、陈昌、张昆弟等与毛泽东不仅是至交,更是革命的同志。他们之间始终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在共产主义旗帜下,不仅谱写了悲壮的革命曲, 也抒写了同志爱和友谊歌。他们在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斗争中壮烈牺牲, 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同样,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也是我们的楷模。他们两人虽家庭出身不同、民族有别、经济收入不同,然而,共同致力于无产阶级的解放大业把他们紧紧团结在一起。马克思在从事革命活动中,由于反动派的迫害,生活拮据,甚至有时买不起邮票。恩格斯为了全力支持马克思,曾有一个时期宁愿去从事他最厌恶的商业去赚钱来支援马克思。两人共同为革命奔波,共同写出了震撼旧世界的《共产党宣言》,共同携手向机会主义者斗争。马克思去世后, 恩格斯发表了最为动人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他们之间的友谊是无产阶级的光辉范例。只有建立在高尚理想基础上的友谊才是崇高的友谊。

崇高的友谊还应体现在朋友间的相互信任上。有了共同理想只是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朋友之间还要相互信赖。做到不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彼此心心相印。见解可不同,态度可不一,但不应有猜忌和疑虑。那种“他是不是变心了”、“他是不是要算计我了”等等疑虑不应产生。信赖的条件是

双方的真诚,而且必须是双方,只一方是不成的。真诚又必须无私。那种在朋友中说得满是好听,行起来总有个人一套,甚至连朋友都算计一下,绝无真诚可言。当然,不能说只要真诚无私,朋友间的信赖就完全有保证了。这当中还有个相互间主动沟通思想、交流信息的问题。作家曹禺说过:“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这番话对交友之道讲得是多么深刻而辩证啊!所以我们和朋友相处,就应将自己的真情实意坦诚托出,像水晶般透明敞亮,真正做到让人家看到你的内心。西汉李陵说:“人之相知, 贵相知心”就是这个道理,反之,俗语说的“知人知面不知心”是与真诚的友谊大相径庭的,是为挚友所不齿的。

崇高而正确的友谊还应体现在朋友间有直率的进言。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在一首诗中写道:“难得是净友,当面敢批评。”这净友是人人都懂的,但却未必人人能做到,因为它要表现为当面敢批评。不少青少年朋友之间就缺少这一点。他们往往能同吃饭、同干活,花钱不计较,可谓不分你我,但朋友中一个人做错了事,甚至违法乱纪,别人却不能当面直言批评或劝阻。甚至明知不对,也不肯劝谏,恐怕伤了“哥们儿”的和气,毁了交情。这一点要特别提醒中学生伙伴们,不少教师对此印象很深。常有两个好朋友在错误面前互相包庇,彼此都对老师守口如瓶,谁也不揭发谁的问题。有的是一人犯错误,另一个也决不“出卖”朋友。结果只能是在错误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直至酿成大错而不能挽回。这既从根本上伤了朋友,又亵渎了友谊的纯洁含义。让我们反复领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作者,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批评不能使我灰心,相反的,它将告诉我:我是处在朋友中间,朋友们帮助我拖重载。”

应该说,上述三个方面都做到了,就标志着我们的友谊是正确的、健康的、崇高的。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数以千万计的青少年们和广大中学生们,正以“崇高的友谊”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他们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争做“四有”新人,这为建立崇高的友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不断地以历史上和今天的崇高友谊事例为榜样,在批判腐朽的旧社会遗留的种种有害观念和习惯势力中,树立正确的友谊观,以我们的理想之水、奋斗之光、真诚的雨露,去培育那绚丽多彩的无比芬芳的友谊之花吧!

让友谊之花开遍神州乐土,开在我们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