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大流好吗? ——谈从众行为

从众,也叫随大流。这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只要你留神,处处可见。水果摊、菜摊上只有几个人买,紧接着买的人越来越多。开会,心里本不想发言,看到许多同志都发表了意见,觉得不说几句,不好交待,于是也勉强地说几句。有的同学借故不上操,如果不加制止的话,不几天,就会有许多人跟着不上操。在社会行为的影响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想法,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行动的现象,就是从众现象。

有关从众现象,心理学家阿西做了科学的实验。他请大学生参加视觉判断的从众实验。实验是用 18 对卡片。每对左边一张卡片画有 1 条线段,右边一张卡片画有三条不同长短的线段,其中有一条与左边的线段相等(见图)。8 个被试为一组,按顺序围桌而坐,坐在最后的人是真正的被试。其他 7 人

事先商定好,口径一致地说,右边的线段 1 与左边的线段 0 相等,故意作出

错误判断。当真被试听了前面 7 人的回答后,陷于迷惑之中,难以作出判断。结果,受暗示性强的人,每次都附和别人,造成错误的判断,这些人占真正被试的 32%。在这容易的比较判断中,占有这么大的比例,是个不小的数目。

实验结束后,通过与被试谈话发现,有些被试尽管开始很确信自己的判断,但在众口一词的影响下,信心就动摇了。有的说:“如果他人有所怀疑的话,我可能会改变盲目情况。但他们都是如此确信而不容你置疑。”也有的人承认自己的心里并不相信他人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怕在别人眼中显出自己的愚蠢。有趣的是,如果自己的判断得到另一个人的支持,从众的人数就会从 32%降到 5%。

可见,从众是一种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的“随大流”或“人云亦云” 的心理现象。记得小时候,老师讲,一个人跟在另一个人的后面走叫“从” 字。前面一个人,后面跟两个人,就是“众”字,大概“从众”就是这样来的吧。那么,为什么会有从众心理现象呢?

(一)团体压力。这种压力可以来自实际压力,也可来自想象中的压力。一位新转来的插班生,到了一个学习用功、秩序井然、团结友好,互相帮助的班级,迫于实际集体舆论的和集体气氛的压力,也往往会跟着大家学,不迟到,不早退,上课专心听讲。如果不这样的话,心里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一位好学生,安排在学风不正、纪律松弛的班级里,如果他安分守己, 努力勤奋,就会受到小团伙的冷遇、讽刺、打击,在小团伙的压力下,可能变得和他们一样荒废学业。

又如,有的班级课间时,女生留在班内看书、谈天,男生在室外,男女界线分明。如果有名男生留在教室里,就想:“我一个人呆在教室里,其他的男同学会怎样议论自己呢?”结果,决定还是不在教室为好。

(二)心中无数。信息缺乏,对事物认识不清,心中无数。信心不足的情况下,人们往往把多数人的意见,做法或知情者、行家的话作为自己的参考而出现从众行为。如,有的学生,经过自己冥思苦想,终于把一道难题做了出来。对不对?心里没把握,就问周围同学,发现自己的得数与他们都不一样,于是怀疑起这道题是不是算错了?经过反复修改,得数终于与他们一样。实际上周围同学的答案是错的,自己原先的答案才是对的。

从众、随大流好不好?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这要看从众的是什么样的行为。如果说多数人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有利于社会风气,班级舆论和良好习惯的形成,这种从众行为就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有的教师和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利用从众心理,培养集体正确的舆论,形成同学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为了刹住给老师和同学起外号的风气,他们动员积极分子在会上谈认识,讲危害,并表态,落实在行动上。部分经常有这样行为的同学,看到大家踊跃发言,觉得不说几句,表表态,实在是说不过去。于是全班就会统一认识,形成舆论,今后只要谁再起外号,就要受到谴责。

如果众人的舆论、行为不利于形成团结奋斗的良好风尚,就是一种消极的从众,如,有些人上课不举手发言,我也不发言;他们上课说话,我也说话。这种消极的从众心理对集体有很大的腐蚀作用。

不经独立思考的从众,容易上当受骗。如,在农贸市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人在一个水果摊上买苹果,不知价格与质量是否合适?正当犹豫不决时,挤进几个“顾客”边捡边说:“好苹果,便宜!”于是,这人就想, 这么多人买,价钱一定合适。结果也随着称了满满一书包又贵,质量又差的苹果。其实,刚才这些人是扮成“顾客”的摊贩的同伙。如果买之前多问几家,心里就有了数,就不易上当。

青少年是爱思考,不盲从的一代,愿你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盲目地随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