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社交素质——谈交往风度的培养

在社会交往中,一个人能否为别人所接纳,其自身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起着重要作用。生活中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与某人初交便印象不佳,而且长时间内难以改变;反之,有的一见面就印象很好,相识恨晚。可见,人的自我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交往程度。因此,为了广泛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注意优化个人形象,培养自己良好的社交风度。

社交风度是一个人各种心理品质和修养的外部表现。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风度中,窥视到其内心世界的真善美丑和涵养程度。任何风度,无不是内心世界的外部展现,要想使自己具有高雅的风度,必须从加强自我修养,提高心理素质入手。良好的风度是成功交往的基本条件,不仅能吸引、制约交往对象心中对你的印象,而且制约着对方以何种方式作出反应。比如,与别人无意中妨碍或触犯了你,而你却以宽容大度的态度表示没什么时,你会在对方心目中产生一种敬慕的印象,从而对你做出十分抱歉的反应。如果你在任何交往场合,都能礼貌待人、落落大方、热情开朗,那么,你就会给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取得人们的喜爱和亲近。人与人之间若都能以这种彬彬有礼,相互体谅的风度交往,世间许多不必要的人际矛盾就可以大为减少。良好的风度不仅可以消溶矛盾,还可以增加相互的吸引力,使人际关系

更为融洽。十年动乱时期,为了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极力批判“温良恭俭让”。然而,在社会主义内部的人际关系中,为了安定团结,大家多讲一点温良、谦恭、忍让,又有什么不好呢?何必非要因一点小事,像乌眼鸡似地斗而不停,争个不休呢?难道在现实生活中,因在汽车上争座位,在公共场所相互拥挤而争骂不休,甚至大打出手的现象还少吗?这些庸俗的吵闹,岂

止是缺少风度,简直是在贬低自己的人格价值。

青少年朋友们,只有珍惜自己的人格价值,培养自己的思想品德,净化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才能培养起良好的交往风度,产生人际吸引效应。切不可单纯去追求时髦的外在的所谓翩翩风度。我们不是常常看到有些青年男女,衣着华丽,仪表堂堂,可是当他(她)们张嘴污言秽语,举止粗俗不雅时,不是立即给人一种俗不可耐、令人生厌的感觉吗?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要是人没有美的心灵,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人们在心理上总是倾向于把外在美与内心美作为一个整体联系在一起的,而当人们发现美丽的外表竟成为实现丑恶动机的工具时,人们就会倍加憎恶其人品。可见,社交风度绝不是单纯由外表决定的,而主要是由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和人格修养决定的。

那么,怎样培养自己良好的社交风度呢?

第一,诚恳的待人态度。中国自古就有与人交要“忠而信”的教导。在社交中应以诚恳、坦率、平等的态度待人。既不俯仰讨好“位尊者”,也不藐视冷落“位卑者”,为人正直,一视同仁。正如孔子说的,“上交不馅, 下交不渎”,采取一种坦诚相见,不卑不亢的态度。同龄、同辈人交往,更应平等相待,端庄而不矜持,谦逊而不造作。总之,不管对待什么交往对象

(同学、朋友、长辈、兄妹、领导、同事等)都要奉献出一颗诚挚、火热的心。这样,你就会对人产生一种极大的吸引力,使人喜爱、敬慕你,愿意接近你。这种诚恳的待人态度,正是一个人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品德的外在表现。

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列有 550 个描写人的形容词的表格发给被试者,让他们指出自己最喜欢的品质。统计结果发现,被试评价最高的品质是“真诚”。此外,在 8 个评价最高的形容词中,竟有 6 个(真诚的、诚实的、忠实的、真实的、信得过的、可靠的)与“真诚”相关。而评价最低的是“说谎”、“装假”和“不老实”。

这个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人总是喜欢结交诚实可靠的朋友,而痛恨和厌恶口是心非、虚伪狡猾的假朋友。俄国寓言作家克雷洛夫曾提醒人们:“选择朋友一定要谨慎!地道的自私自利,会戴上友谊的假面具,却又设好陷阱来坑你。”

青少年朋友们,培养自己的社会风度,必须从真诚待人做起,对待他人要坦诚、友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助人为乐,急人之难。切不可尖酸刻薄,自私自利。如能这样,“侏儒”也可成为大丈夫,否则,“大丈夫”也可变成侏儒。请看《北京晚报》登载过的一篇报道,因篇幅不长,现全文抄录如下:

侏儒“大丈夫” 何仁

一位战士在昆明湖救了一名落水男孩儿,上岸后不慎将泥水溅在一对男女身边的一只熟鸡上,不料竟遭辱骂,被迫掏出一张“大团结”予以赔偿。这位索赔的男士还摆出一副大丈夫的架势,摸出一块钱找给这位战士,“冲你救了人,再找你一块”。

不知这位“大丈夫”收了战士的赔偿费以后是否受良心谴责?

见义勇为是解放军战士的专利吗?当然不是。人人应该见义勇为!那么, 战士在舍己救人之后,还得向因为泥水弄脏了这位男士的食品而付出赔偿, 真够怪的了。

面对这尴尬的情景,我觉得这位战士的形象很高大,而那位“救鸡不救人”的“大丈夫”不禁矮半截了。

青少年朋友们,看了这篇报道小议你有何感想?同样是逛公园,舍生忘死的救人者,反倒向见死不救的旁观者做出赔偿,岂非咄咄怪事,令人愤慨。难道战士高尚的品格竟不如一只熟鸡,而那个索赔男士的人格却仅值一只熟鸡吗?一个无耻索赔,一位不屑与争,这巨大的反差,正映出“男士”风度之卑下、战士风度之高尚!愿青少年朋友们努力修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像战士那样,成为受人景仰、倾慕的人,切不可学那索贻的男士,利欲熏心,遭到人们的谴责和唾弃。

第二,饱满的精神状态。就一般人的正常心态来说,都比较喜欢精神焕发,神采奕奕的人。这种人会给人一种精明能干,充满活力的印象,使人心理上产生一种愉快的信任感。因此,一个人精神上应该充实、饱满,经常保持乐观开朗、心胸豁达的心境。这样,在与人相处时,才能给人带来欢乐和舒畅,激起对方的交往动机,像磁石一样,把人们吸引到你的周围。如果总是无精打采、老气横秋,会使人觉得空气沉闷,即使你有交往诚意,人家也会感到索然乏味,引不起交往动机。

要想使自己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就要热爱生活,正确对待生活。每个人由于对人生的看法和处世态度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心境。积极的心境, 使人对生活充满信心,表现为精神振奋,积极进取,不畏挫折和困难;消极的心境,会使人丧失生活勇气,表现为精神萎靡,悲观厌世,害怕困难和挫折。可见,正确对待生活,保持良好的心境,对维系人的良好精神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青年朋友们,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幸福与不幸,获得与丢失等总是交织在一起的。对此,强者与弱者,乐观者与悲观者,常常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关键是正确对待人生有人曾请教一位哲学家“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区别是什么”?那位哲学家指着杯中的半杯水说:“乐观主义者会说杯中还有半杯水,悲观主义者则会说杯中已失去了半杯水。” 这一回答,形象地道出了乐观者和悲观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看问题的着眼点不同。在面对生活的坎坷时,乐观者更多地看到的是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因而总是以一种奋进的精神和勇气去追求;而悲观者,更多地看到的是生活中灰色的一面,从而总感到命运在捉弄自己,向命运屈服。

总之,要使自己的精神饱满,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生活,正视现实。善于在逆境中看到光明,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积极攀登人生的阶梯, 就会发现一个五彩缤纷的美好世界。法国作家大仲与说得好:人生是一串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这正是人生中的大将风度。

第三,礼仪和神态。洒脱的仪表、得体的礼仪、温雅的神态,常会产生使人乐于同你交往的魅力。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个人的仪表不在穿着是否华贵,只要衣着得体,与自己的气质仪态相称,就会显得俊逸大方,具有吸引力。反之,缺乏礼仪和内在深沉的气质者,即使穿着再时髦,则只能给人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只要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注意提高自身气质的魅力,即使粗衣布履,顺其自然,也会给人风仪秀整的印象。更何况青少年正处在青春焕发时期,本身就有一种青春的魅力,

又何必去过分的修饰打扮,掩盖自己的自然美呢?!

神态表情是沟通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人交往风度的重要标志。神态表情是表情达意的副语言:面带微笑,是一种亲切友好的表示,冷若冰霜则令人望而生畏;举止文雅常给人以美感,举动粗俗则令人生厌。当然,神态表情要发自内心,是内心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切不可矫揉造作, 给人以虚假轻浮的感觉。

神态表情要视对方与你关系的亲疏而掌握分寸。交往不深的人,不可过分地表示亲热或冷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特别是在异性交往中,尤应注意分寸。即使是恋人之间,也不可举措失当。马克思曾告诫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 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呢。”

总之,交往风度是人在交往活动中,一切言行举止概括的总称。它是人内心世界的外部体现,反映着一个人思想感情、道德品质、气质性格、学识修养以及处世态度等全部精神面貌。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使自己的交往风度进入到一个高雅的层次,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