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场上的“智多星”

——记前苏联最佳足球运动员米哈伊利琴科姜永伟 编译

来自苏联基辅“迪纳摩”俱乐部足球队的阿列克谢·米哈伊利琴科,以482 分的绝对优势当选为 1988 年苏联最佳足球运动员,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但是,只要回顾近几年来米哈伊利琴科驰骋沙场,为苏联足球事

业立下的丰功伟绩便会使人顿开茅塞,赞叹不已。1988 年 6 月欧洲足球锦标赛开赛前夕,米哈伊利琴科共参加了 99 场甲级队比赛,进球总数 31 个,为

苏联队争夺冠军的决赛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同年 9 月在奥运会冠军决赛中, 他作为苏联奥林匹克足球队的主力队员,一球敲开了巴西队的大门,使苏联足球队重新捧回了阔别 32 年的奥林匹克冠军奖杯。

米哈伊利琴科既不像一些球星有着神奇般的传说,也不像一些球星有着千载一时的机遇。虽然他的足球生涯最初是十分艰难曲折的,但他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过来。也许是生在著名球星布洛欣故乡的缘故,米哈伊利琴科从小就对足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当在电视屏幕上见到布洛欣踢球的身影时,他的脚就发痒,渴望一天能在苏联基辅“迪纳摩”队与布洛欣同场表演。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慧眼识才的苏联前国家队著名前锋贝绍维茨看中。在贝绍维茨的熏陶下,米哈伊利琴科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了足球的基本知识, 为进入基辅“迪纳摩”队打下了扎实的功底。1981 年 17 岁的米哈伊利琴科, 由贝绍维茨推荐到苏联基辅“迪纳摩”队担任候补队员。当时,在俱乐部队担任主教练同时也在国家队执教的洛巴诺夫斯基,对聪明、伶俐的米哈伊利琴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洛巴诺夫斯基认为,虽然米哈伊利琴科基本功扎实, 但技术发挥不够稳定,赛场经验不足,缺乏沉着冷静、坚韧不拔和顽强拼搏的作风。为此,洛巴诺夫斯基花费了不少的心血,但在与米哈伊利琴科交谈时,从不提足球队员应具备哪些素质这一问题,而是让米哈伊利琴科从实际训练和生活中感受到教练的意图。他常常给米哈伊利琴科部署一些训练课题,要求米哈伊利琴科坚决地有条不紊地完成好。

米哈伊利琴科的高超球技,是在 1986 年即墨西哥世界杯足球赛后才显露出来的。当时,他作为基辅“迪纳摩”队核心队员参加了全国足球甲级联赛, 并为俱乐部夺取本届甲级联赛的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当他亲自将奖杯高高地举过头顶时,眼里流出了幸福的热泪。1986 年是米哈伊利琴科足球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被吸收为国家队的正式队员,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

近几年来,在洛巴诺夫斯基的精心指导下,米哈伊利琴科的球技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他在国家队、奥林匹克队和基辅“迪纳摩”队效力,担任不同的角色。他技术全面,速度快,基本功扎实,头脑清醒,临门一脚果断、准确,是一位难得的能攻善守的足球新秀。

如果说 1986 年之前,米哈伊利琴科还是一位不十分成熟的新秀的话,那么现在他已是继布洛欣、达萨耶夫、巴扎洛夫、别拉诺夫和扎瓦罗夫之后的又一颗苏联足坛冉冉升起的新星。米哈伊利琴科从未把任何一场足球比赛当作是“有必要的”或“没必要的”,“重要的”或“普通的”,只要是比赛, 他都认真对待,努力踢好。这也许是米哈伊利琴科成功的秘诀。

欧洲冠军争夺战之前,欧洲的球迷对米哈伊利琴科还不甚了解。比赛后, 他的名字和荷兰三剑客(古利特、范·巴斯滕和里杰卡尔德)、南美三杰(马拉多纳、卡雷卡和阿莱芒)、西班牙国脚维克托和联邦德国的马特乌斯等明星的名字一起在球迷中广为传播。欧洲的一些报刊称米哈伊利琴科是苏联足球的希望。

米哈伊利琴科奋斗多年,已功成名就,但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反对一些报刊和杂志对他的随意评价和过份的吹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