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车手”塞纳黎明京 编译

在争夺激烈的世界一级方程式汽车赛场上,涌现出一位年轻的车手,他就是巴西的埃里顿·塞纳。

1990 年,对塞纳来说是他走入鼎盛的一年。他在全年的 16 站比赛中,6 次夺得冠军,2 次获亚军,3 次位列第三,以无可争议的 78 分总成绩,再度登上世界冠军宝座。

塞纳 1960 年 3 月 21 日出生在巴西圣保罗的一个富有家庭。虽然少年时期的塞纳就显示出赛车天赋,13 岁时,曾获得了印地名拉斯少年赛车冠军, 但在他周围的人眼里,这不过是一般富家子弟寻求刺激、玩乐的游戏,谁也没有把他赛车看做一件重要事,而去鼓励他、支持他。后来塞纳进入圣保罗大学主攻商科,走到了一条似乎是命中注定他应该走的道路上,并且将来很有可能成为众多富翁中的一个新成员。但是,塞纳已经被赛车所充分展现的高速度、强刺激,冒险拼搏的魅力深深吸引。1977 年,也就是他 17 岁时, 夺得泛美赛车冠军后,塞纳终于决定弃商,改为职业赛车手,将自己的命运,

投入到充满风险的赛车场上,要完全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一赌输赢。巴西是个热爱足球运动的国家,赛车运动在巴西并不发达。1981 年,大

学毕业后的塞纳离开家乡,到赛车运动的发源地欧洲一展身手。他来到英国, 在举目无亲的困境中,完全凭着自己的刻苦和精湛的车技,使傲慢的英国人大为叹服。在欧洲,仅仅用了两年,他就赢得了“天才车手”的称号。

赛车,特别是一级方程式赛车,对车手的要求,犹如对赛车本身要求一样严格。在赛车以 300 多公里的时速风驰电掣在跑道上时,车手生理和神经上的每一个零件都和赛车一样经受着几乎达到极限的考验。所不同的是,赛车在这考验中被不断地磨损、摧毁直至彻底崩溃,而车手却被不断地锤炼, 锻造成一个坚强勇敢的不惧怕任何困难险阻的“超人”。塞纳正是这样,在频繁的赛车争夺战中,他日趋成熟,不仅练就了一手弯道抢位的绝活,而且培养出一种越是遭遇到高手,越是处于不利的困境中,他的精神就越兴奋, 越具有强烈的拼搏欲望,因而他的技术和智慧越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塞纳出色的表演,使一些实力强大的一级方程式车队经理们对他格外垂青,几经辗转之后,1988 年他加盟欧洲最著名的万宝路麦拿伦车队。这样他与著名的法国车手普罗斯特成为队友。但一山不容两虎,他进队第 1 年,就

在 1988 年度比赛中取得 8 站冠军,打破了占美·奇恩保持的 7 站胜利的世界纪录。取得了当年世界冠军称号。这一连串辉煌的战绩,让有“赛车博士” 之称的普罗斯特感到十分不悦。他私下与塞纳订“合同”,双方在第 1 弯道前不准相互攻击。但塞纳一旦进入赛车,就会浑然忘掉这一切。经常把普罗斯特抛在后面。最后,普罗斯特无法忍受塞纳对他的咄咄挑战,转会到意大利的法拉利车队。

1990 年 9 月 9 日,在意大利蒙沙进行的第 12 站比赛上,赛纳与普罗斯

特又“冤家”相遇了。这一场赛事对他们两人格外重要,可以说就是 1990

年度赛车世界冠军争夺战。在此之前,塞纳与普罗斯特同胜 4 场,积分不相上下。这场比赛是在普罗斯特所在的费拉里车队大本营进行的。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利于塞纳。

蒙沙赛车场,每圈长 5.8 公里,比赛要进行 51 圈。这个场地有弯道 10 处,但直道又长又直,这对善于弯道的塞纳和长于直道的普罗斯特机会都是均等的。

比赛一开始,普多斯特的 1 号车首先冲出,塞纳紧随其后。赛前赛纳为自己赛车换上较软的轮胎,目的是想在比赛前半程领先,普罗斯特则采用硬质轮胎,他不愿进维修站换胎而打乱自己的节奏。上万名拥护普罗斯特的意大利观众在场外为 1 号车加油,马达轰鸣和观众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十几圈过去了,塞纳仍紧紧咬住普罗斯特,显得很有耐心。而普罗斯特凭借着对场地的格外熟悉,也将车开得极为漂亮,一路领先。谁知,就在最后几圈的关键争战中,普罗斯特最不愿发生的事终于发生了——他不得不驶进维修站更换轮胎,但不是 1 个,而是 4 个,真是忙中出错,以往熟练的技师用 8 秒

钟就能换好,这天却用了多一倍的时间。此刻,塞纳抓住战机,把 700 匹马

力的引擎开足,以 350 公里的时速扑向终点。

终于,塞纳再一次夺得了赛车世界冠军。有人曾问询他成功的秘密。他回答说:“当我将车开到最高速时,我感到那是人生最完美的时刻,那时已不存在任何障碍,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