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 年)是 18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初欧洲最伟大的作家。他生于法兰克福,父亲是中产阶级,当过当地参议员,母亲是市长的女儿。歌德曾观看法国随军剧团演出的莫里哀、高乃衣、拉辛等作家的戏剧。年青时,他到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同时他自己还学习了自然科学和古希腊艺术。后来因病回家休养。1770 年,歌德到斯特拉斯堡学习, 研究了斯宾诺莎的唯物论与泛神论思想。在这里歌德还认识了狂飚突进运动的理论家赫尔德尔,他引导歌德阅读了莎士比亚、英国启蒙运动的作品。歌德开始了文学创作,并成为狂飚突进的参加者。歌德完成学业回到家乡,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很多戏剧、小说作品。1775 年,他到瑞士旅游。回到魏玛公国,当过枢密顾问、部长、宰相等。在从事政治的生涯中,歌德希望通过他的社会改良实现理想,历经 10 年,最终以失败告终。1786 年,他改名换姓离开魏玛,到意大利遍访文化古城,研究了古代艺术遗迹,创作了

《伊菲革涅亚在陶洛斯》、《哀格蒙特》与《浮士德》。两年后,歌德从意

大利回到魏玛,专心文学创作与自然科学研究。法国大革命暴发,歌德开始歌颂这场革命,但随着革命深入,又恐惧革命的暴力。1794 年,他与席勒结下友谊,开始了“魏玛古典主义”繁荣时期。他完成《浮士德》第一部,写出了《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等作品。歌德的晚年创作生命仍然旺盛, 不仅写出《浮士德》第二部,而且还写出了《亲和力》等小说。这一时期发生欧洲的工业革命,法国革命引起的全欧的革命,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浪漫主义等运动接连产生,歌德的思想更为积极。1832 年 3 月 22 日,歌德病逝。

歌德的文学创作遍及诗歌、小说、戏剧、理论著作,每一形式都取得瞩目的成就。歌德的抒情诗是德国近代抒情诗的真正开始,《五月歌》、《欢迎和别离》等是千古传诵的名诗。这些诗歌是学习民歌的结晶,朴素、明快、自然,表现了真实的感情。《西东合集》(1819 年)是一部抒情诗集;歌德曾研究阿拉伯文学、波斯文学,深受启发,创作了这部诗集。诗中多用东方素材,表现了对时代、历史、生命的探索,也表现了作者对东方世界的向往。叙事诗《赫尔曼与窦绿苔》(1797 年)是以古希腊六步格诗体写的。写了饭店主的儿子赫尔曼与在战乱中逃亡的窦绿苔相爱,表现了德国小市民对革命的恐惧情绪,也表现了他们企盼安定的心理。歌德一生都在创作诗歌,诗歌是他文学创作最主要的形式之一。

小说方面,歌德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 年)是引起强烈反应的作品。小说由维特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写的十几封信组成,写了维特与绿蒂之间的爱情悲剧。维特出身平民,是已经觉醒的知识青年,有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向往平民自由,肯定现实生活的享受,追求爱情的幸福。他有才华,有理想,但在封建专制社会之中无以施展。他的最大烦恼是对绿蒂无望的爱情。绿蒂已经许给了门当户对的贵族青年阿伯尔,而阿伯尔是一个庸俗的封建市侩,冷酷自私。这使维特陷入无以解脱的烦恼。为了摆脱爱情的烦恼,他投入到实际工作。但人们只是给他以卑视的冷眼, 最终他自杀了。这是苦闷的必然结果,是对封建社会的不平等、偏见、习俗的控诉。这部小说是德国文学第一次走向世界的作品。小说给无数青年以深广的影响,维特的言行举止为青年仿效,形成维特热。《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1796 年)是德国第一部教育小说,主人公维廉·麦斯特是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市民,他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而醉心于文学艺术,特别是戏剧。后来他随一个剧团流浪,走遍全国。在经历种种生活遭遇之后,他成熟起来。作者在小说中建立了克制自己,培养个性,形成完整的人去生活的人生理想。《维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1829 年)是作为《学习时代》的续篇来写的。小说由一系列的故事组成。维廉外出漫游,认识了现实生活,也有了改造生活的理想。小说涉及很多社会问题,主要探讨了如何把人民培养成有益于社会的人。最后维廉选择了医生为职业,并拟定了建立自由平等的劳动社会的计划。《诗与真》(1811—1833 年)和《意大利游记》(1816

—1817 年)是歌德的自传性作品,在他自己生活经历的描述中,再现了社会面貌,还探讨了文学艺术、美学、自然科学问题。

在戏剧方面,歌德的创作活动也十分活跃。《葛兹·冯·伯利欣根》(1773 年)是歌德早年狂飚突进时代创作的作品。葛兹是参加农民起义的骑士,在他身上表现了资产阶级青年的奋斗精神。在结构与人物刻画上,借鉴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手法,运用了人民的语言。《普罗米修斯》是一部未完成的诗剧, 取材于古希腊神话,表现了青年歌德强烈反封建的精神。《哀格蒙特》(1788 年)是歌德在意大利时创作的悲剧。悲剧背景是 16 世纪尼德兰人民反对西班牙统治的解放战争。哀格蒙特是尼德兰人民起义的领袖,被西班牙俘获之后处以死刑。歌德把哀格蒙特写成反抗暴君、争取自由的悲剧英雄形象。哀格蒙特的恋人克蕾尔欣是一个非常感人的形象,在哀格蒙特被捕之后,呼吁市民起义,但没有得到响应,于是在哀格蒙特被处死刑的前一天服毒自杀。

《伊菲革涅亚在陶洛斯》(1787 年)是取村于古希腊神话的故事。伊菲革涅亚居身于异国,她以自己的博爱言行感化国王,改变了那里的野蛮习气,建立了人道的原则。这是一部表现人道主义思想最完整的作品。《托夸多·塔索》(1790 年)是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诗人塔索作为主人公,写了他与宫廷大臣之间的冲突。这一冲突终以塔索自己的克制来消除,表现了理想得不到实现的苦闷,也隐约地表现了歌德自己在魏玛时的愤懑心绪。

歌德的代表作《浮士德》是一部伟大的悲剧巨著。歌德为创作这部悲剧, 用了长达近 60 年的时间。早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期间,歌德便创作《原浮士德》。此后陆续创作这部悲剧,直到临死之前才完成第二部。

《浮士德》取村于 16 世纪关于浮士德的传说。浮士德原来实有其人,

约生活于 1480—1540 年之间,是文艺复兴时期探索知识的代表人物。在民间传说中,他天文地理无所不晓,还懂得炼金术、魔术。他死后,人们把人和魔鬼订约的故事,都集中到他身上。后来很多作家都利用这个题材创作过文学作品。德国曾经出版过民间故事集《约翰·浮士德博士的生平》。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马娄曾创作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肯定知识是最伟大的力量。歌德笔下的浮士德,继承了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的内容,但也更加丰富了浮士德的形象。

《浮士德》全长 12110 行诗,分为两部:《悲剧第一部》和《悲剧第二部》。“天上序幕”是全剧的总纲,写了上帝与魔鬼打赌,魔鬼认为浮士德永远探求,决不满足,因此可以引他走上魔路。上帝则相信,人在努力追求的时候难免遇到迷津,但终会找到光明,接着又引出魔鬼和浮士德的赌赛, 浮士德的条件是只要说:“你真美呀,请你暂停!”灵魂就归魔鬼所有。在此之前,魔鬼将充当浮士德的仆人,满足浮士德的要求。魔鬼靡非斯陀与浮士德来到地下酒店;随后浮士德又喝了返老还童药汁,恢复青春,与少女葛丽卿相爱。葛丽卿过量使用安眠药,毒死了母亲;葛丽卿的哥哥又因阻止他们相会,死在浮士德的剑下。葛丽卿则由于神经错乱溺死了自己的孩子,被

关进死牢。浮士德救她出来,但她甘愿受死。这是第一部。第二部写浮士德到一个封建国家,发行纸币,为朝廷解决财政困难。又因皇帝要求,召唤古希腊美女海伦和巴黎斯;当他们相恋时,浮士德把魔术钥匙触到巴黎斯身上,精灵爆炸而灭。浮士德回到他的书斋,帮助瓦格纳做人造人。人造人把浮士德带到古希腊神话世界。后来浮士德与海伦结合,生下欧福良。欧福良追求无限高飞而陨逝。海伦随即也回到阴间。浮士德回到他曾效力过的那个国家,突发填平海滩、开疆辟土的想法。当填海有了成效之后,浮士德想在此建立乌托邦式的乐园,靡非斯陀以战争、贸易、海盗兼用的办法发财致富。这时浮士德已经一百岁,忧愁使他双目失明。当他听到铁锹、铁铲的声音, 以为正在依他的计划施工。其实是靡非斯陀在为他挖墓。浮士德憧憬人民的自由生活美景,不由叫到:“你真美呀,请你暂停!”便倒地而死。天使驱走了魔鬼,接走了浮士德的灵魂。

《浮士德》是一部极为独特的戏剧作品,是歌德创造的“史诗戏剧”, 他把“史诗”与“诗剧”结合起来。其中还包融了希腊式悲剧、中世纪神秘剧、巴罗克寓言剧、文艺复兴时期的假面剧、意大利的行会剧、现代活报剧等等形式,运用了诗体、散文体。诗体又有双行押韵体、自由体、颂诗体、合唱体、八行体、三行隔句押韵体、三音格诗体等。作品以各种形式表现了极为广博的内容,涉及到政治、哲学、神话学、文学、音乐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不仅展现了资产阶级三百年发展的精神史,而且还写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本质。浮士德的不断奋斗与破灭的生活经历,正是展示了生活世界的各种悲剧。

学者们一般都认为浮士德经历的第一个悲剧是知识悲剧。浮士德是一位学者;对他来说,生命意义就是发现创造有意义的知识,为此,他用全部生命的精力去学习各种知识,希望能够找到有意义的知识,然而他根本没有找到可以体现生命意义的知识,学到的完全是无用的东西。这就构成了知识悲剧的冲突:有意义的知识寻求与现实知识的贫乏的对立。浮士德找不到解决冲突的途径,内心世界充满了痛苦。悲剧开始时他已是年过半百的老学究, 冲突在极度的焦虑体验中表现出来,悲剧第一部开始就写了浮士德的焦虑:

“唉!我到而今已把哲学, 医学和法律,

可惜还有神学,

都彻底地发奋攻读。

到头来还是个可怜的愚人! 不见得比从前聪明进步;

⋯⋯

我牵着学生们的鼻子

横冲直闯地团团转⋯⋯”冲突在浮士德“团团转”的焦虑体验里显现出来,焦虑使他“心内如焚”,“通宵不寐”。他的焦虑并不是因为没

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产生疑惑和犹豫。他知道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原始有为”。然而如何“有为”才算是具有生命意义呢?他在知识的世界里游历, 然而封建社会认为最有意义的四大学识哲、医、法、神,除了耗费人的生命之外毫无意义。因此他转向被认为是邪说的魔术,希望在魔术里找到真正有意义的知识。可是仍然不能摆脱焦虑的痛苦。于是他绝望,甚至想自杀来解脱无法排遣的痛苦。这时他与魔鬼靡非斯陀订约,靡非斯陀将帮他达到他的愿望。知识悲剧到此结束。

靡非斯陀是一个魔鬼,能够呼风唤雨,具有超越现实的强大力量。然而他是恶的力量化身。他自我介绍说:

“我是经常否定的精神! 原本合理;一切事物有成就终归有毁;

所以倒不如一事无成。

因此你们叫作罪孽、毁灭等一切, 简单说,这个‘恶’字

便是我的本质。”靡非斯陀的否定力量代表原初的虚无,也是一切事物之始。他以为黑暗才是万物之初,光明是从黑暗中升起,并与黑暗相对抗。其实靡非斯陀与浮士德原本为一体,浮士德代表光明进步的力量,他们二人相生相克,二律背反,因而他们之间构成了不可解决的冲突。这一冲突的关系决定了他们只有在死亡与毁灭中才能结束。然而冲突又是推进情节与人物发展的动力和结果。

浮士德的第二个悲剧是爱情悲剧。浮士德喝了药水、返老还童之后,与靡非斯特走进了爱情世界。浮士德与一个小市民的姑娘葛丽卿相爱。葛丽卿是一个美丽温柔、纯洁无瑕的姑娘,心地善良,对宗教有着无比的虔诚。在爱情的世界里,浮士德知识悲剧是近于衰竭的生命,焕发青春的活力。他在这里找到了生命意义:“崇高的神灵,你给了我,/给了我所求的一切。/你不枉在火焰中对我显示形迹,/把庄严的自然作我的王国,/并赋与我以感觉和享受的能力。”然而浮士德感受到的生命欢乐却是昙花一现,恍然如梦, 与后来迅即降临的灾难相比显得那么虚幻。葛丽卿被关进监狱,浮士德则因命案逃之夭夭。爱情之火很快就被扑灭。浮士德与葛丽卿他们爱得真诚,爱得自由。然而自由的爱遇到了现实的障碍,使爱情与生命跌入毁灭与死亡: 一、当时的社会不能容忍不同等级之间的婚姻,一个是贵族(浮士德作为年青贵族出现),一个是平民,他们的爱情遭到葛丽卿哥哥的反对,结果葛丽卿的哥哥与浮士德、靡非斯陀在拼杀中死去。二、自由的爱超越了社会道德规范,葛丽卿的怀孕为社会鄙视。三、在没有爱的自由的世界里,他们为了躲过葛丽卿母亲的眼睛,竟然误杀了母亲。他们的孩子也被溺死。四、浮士德与葛丽卿之间也存在不可逾越的冲突。浮士德具有进步的启蒙主义思想, 他相信无神论,而葛丽卿是一个真诚的教徒。他们的不同使葛丽卿感到恐

惧。葛丽卿与浮士德只能陷入令人战抖的恐惧、焦虑、毁灭、死亡的体验。“如果有坟墓在外,

死亡在等待,那我就来! 从这儿走进长眠的棺材,

多一步我也不走开!⋯⋯”

爱的毁灭也摧毁了生命的意义。浮士德来救葛丽卿出狱,可是她一心只求死。让死亡来解决不能解决的冲突。

政治悲剧是浮士德的第三个悲剧。在爱情世界里的追求破灭之后,浮士德又进入了政治领域。浮士德希望在政治世界里能够建立人的意义,实施他的政治理想。靡非斯陀把浮士德领到了一个封建王国。这里到处都是腐败和没落:政治家个个结党营私,官吏无人不贪,军队无物不抢,宫廷大臣尔虞我诈,骄奢淫逸。国家最大的困难是财政危机。浮士德与靡非斯陀建议皇帝发行纸币,从而解决财政的困境。纸币发行之后,国家财政得到解决,宫内大臣个个喜笑颜开。然而他们依然故我,手里有了钞票便又开始淫逸贪欲的生活。对此连皇帝都说:“我本希望你们有干新事业的兴趣和勇气,/可是认识你们的人容易猜透你们的心意。/我看得分明,尽管宝物的光辉闪闪,/ 你们一个个到头来还是故我仍然。”浮士德的政治理想在这些皇帝大臣身上必然毁灭,不仅如此,当浮士德利用魔术,为他们召来古希腊美女海伦和美男巴黎斯,让他们相亲相爱,为皇帝与大臣们更为极欲尽情的感官享乐时,他已经成为封建皇帝寻欢作乐的工具。那一声爆炸,一切化作烟雾,随风而去,浮士德昏死过去。一切都毁灭了,在这一次的毁灭体验中出现的冲突,是现实黑暗无耻的政治与浮士德理想的政治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只能在毁灭之中得到不可解决的解决。在政治悲剧之中,通过“神圣罗马帝国” 的描绘,再现了德国的兵荒马乱、落后腐败社会现实。

政治悲剧的失败,并没有使浮士德停止奋斗,他从政治的世界里又走进了美的世界。在美的世界里再一次进行人的存在意义的求索。魔术中海伦的出现使浮士德久难释怀。作为美的化身的海伦,使浮士德又产生了在美的世界里建立人的生命意义的冲动。浮士德在美中看到了永恒、伟大、崇高,生命的意义在美的显现中体现价值。浮士德再一次为此憧憬感动不已:“她那永恒的品质堪与诸神相比,/伟大而又温柔,崇高而又婉丽。/⋯⋯/美到令人销魂,美到使人着迷!/我的心灵和肉体都被牢系:/得不到她,我宁愿一死。”海伦的美是永恒的,超越权势,一切在美的面前都将成为虚伪,并且能够化育一切。但是美的绝对与生命的意义之间仍然存在冲突。这一冲突来自绝对美自身。美自身是善的,然而美又可以引起善的对立面恶,永恒的美引起永恒的丑,这两者源于那绝对的美。海伦一方面给人带来无限的欢乐,另一方面她又成为战争、仇恨、嫉妒等丑恶现象的根源。只要美存在, 就会产生两种对立的现象。欧福良是海伦与浮士德的爱情结晶,他的意义是无尽的冲动,不尽的飞翔,然而他却是被自身的冲动击落丧身。他身上也具

有二律背反的冲突。这一冲突恰恰是建立在美的自身冲突基础上。在绝对美的冲突中,“一切的一切只能等于零”,“生命与爱情的联系”只能断绝, “幸福与美丽并存的日子不能久长”。浮士德的探索也只能以悲剧告终。

美的悲剧又摧毁了浮士德的生命历险,浮士德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求索。只要生命不息,生命意义的探索便不会停止。浮士德最后进入了事业悲剧阶段。浮士德的事业是填海造地,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理想王国。然而他的理想与实现理想的方式之间又发生冲突,他要给人民建造“天堂”,可是却让人民流尽了血泪。由此说明他的事业理想没有实现的现实途径。

《浮士德》有一个中国悲剧式的大团圆结局,出现了情节冲突与意义冲突(内在冲突)的不一致性。歌德对东方文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中国戏剧也给予高度评价。由于结局的原因,《浮士德》常常被称为是一部悲喜剧, 尽管歌德自己已经标明是悲剧。从戏剧的情节冲突而言却实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序幕的两个赌局可以说是情节的出发点。浮士德在发出那赞美的感叹之后便死了,他的灵魂将归魔鬼所有,但是却被天使接走,因此这是一个悲喜剧的结局。但是另一方面意义的结构并没有解决冲突。浮士德听到锹铲的声音,眼前出现他所追求的意义的画面:自由的人民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然而事实上却是魔鬼们为他挖掘坟墓。浮士德追求的意义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不仅没有解决,甚至意义结构的冲突使意义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更远,这一冲突成了永恒的不可解决性。既然悲剧的冲突没有解决,那么《浮士德》仍然是一出悲剧,它的结尾仍然能够显现悲剧体验,这里可以显现毁灭、死亡、怜悯、崇高等悲剧体验。浮士德一生都在探索人的意义,知识、爱情、政治、美等世界之中所有的探索皆以毁灭告终。最后事业悲剧里,他发现和创造了人的最妙的意义在于“人必须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他甚至看见人民自由生活的画面。可是这却是虚幻的景象。浮士德却在这虚幻的景象中心满意足地死了。连靡非斯陀都感到怜悯:

“没有快乐使他称心,没有幸福令他满足, 他不断追求变换不停的东西;

连这晦气而又空虚的最后瞬间,

这个可怜人也想紧抓在手里。”浮士德带着他创造的意义与世界“历千百载而不淹没”的信念死了。他的死亡体验显现的是对立冲突的极致:他相信的意义之永恒性与永恒的不可能。两个永恒的冲突也毁灭了浮士德创造的人的意义本身,留下的是虚无而已。在这最后的瞬间,浮士德仍然带着创造意义的信念与死亡、毁灭抗争,显现出崇高的体验。崇高体验中显现的是浮士德生命的力量与价值。他一生都在探求人的意义,最后得到的也只是一个虚幻的意义。因此,对于人类而言,上下求索生命意义,并不在于得到一个确定的意义,其实也不可能得到确定完美的意义。在冲突的不可解决性之中,意义总是处于毁灭与诞生的变动不居状态。如果说有完美的生命意义,那就是求索的过程,因为生命的本质正是过程,而不是结果。然而悲

剧的结果才真正显现出意义就在于过程。由于这个原因,浮士德的崇高也不仅仅在于最后的毁灭,他的永无休止的探求过程即是生命的意义。他创造的生命正是不断的奋斗,不断的毁灭,又不断的奋斗,循环往复,无穷无尽。无尽的悲剧毁灭与死亡,给人的只能是不止的奋斗,人类历史的发展正是在悲剧的毁灭中发展。冲突的解决消灭了悲剧的毁灭、焦虑、孤独、恐惧等痛苦体验,但是也消灭了生命本身,因为生命本质就是冲突的不可解决性。那没有冲突的安祥宁静只在于天国,然而天国中的无冲突性、虚幻性,与现实的冲突性、真实性,又构成了冲突,这强化了悲剧体验,而不是淡化或转移悲剧体验。“不断努力进取者,吾人均拯救之。”天使的台词道出了悲剧的主题。歌德自己曾说“浮士德得救的秘诀就在”这里:浮士德“日益高尚化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然而要从悲剧中解脱出来,“单靠自己的努力还不能沐神福,还要加上神的恩宠才行”。可见在现实之中冲突是不可解决的,只有依赖于超现实的力量,人才能从悲剧中得救。这反而证明了悲剧冲突的本质。《浮士德》是一部揭示人类悲剧性历史发展本质的伟大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