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是近代欧洲一个主要文学思潮之一。它产生于法国,并在法国取得灿烂的成就。后来古典主义流行于整个欧洲大陆,统治欧洲文坛长达 200
余年,直到 19 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才成为一种落后文学思潮从文坛退出。古典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的基础,首先是政治上的王权统治的建立。17 世
纪的法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封建专制的国家,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在欧洲占有巨大的优势,成为在欧洲举足轻重的国家。然而这是经过一系列政治、经济的改革取得的。从 16 世纪亨利四世时代起,采取了两方面的策略:对封建主做出一定让步,依靠城市资产阶级。这一策略既利用资产阶级削弱封建领主势力,又可以拉拢资产阶级,阻止资产阶级与人民的联合。其结果缩小了封建领主独立的政治活动范围,加强了全国范围内的君主专制统治。由于利用资产阶级,就重点发展商业和国内生产,因此为经济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同时资产阶级又可以用金钱买到官职,分散了一部分权力。到了路易十三时代,经过黎塞留实际执政的 18 年,终于建成了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国家的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由统一的政府机关管辖,各省又由一个政治中心管辖,设立特别行政长官,执掌行政、司法、财政大权。在封建王权达到极盛时,已经消灭了封建割据,政权集中在君主手里。而这个具有无上权力的国王与统治者支持古典主义,使之成为官方的艺术创作方法。黎塞留以及后来的统治者也给古典主义的艺术大师一次或终身的津贴,以兹奖励。因此古典主义在法国发展得极其兴盛。
其次,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唯理性主义。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哲学以为人类思想、理性是判断生活的准则,理性与抽象理论是探求真理的源泉, 因而反对盲目信仰宗教。他提出的命题“我思故我在”,强调理性的力量。法国的另一位哲学家彼尔·伽桑狄也为古典主义开辟了思维的空间。伽桑狄和笛卡尔一样,反对中世纪的烦琐哲学、宗教禁欲主义,发展了古希腊罗马的伦理观,主张人的幸福在于享乐,在于善行。善行首先是为自己,这样能够使自己精神上得到满足。莫里哀的喜剧作品内容与伽桑狄的哲学有联系。英国哲学家霍布士也对莫里哀产生了影响,他认为客观的存在才是真实的, 宗教是无知和恐惧的产物;还以为君主集权制是国家组织的最好形式。
其三,古典主义还有文学本身发展的基础。从文艺复兴时代起已经产生了学习古希腊罗马的热潮。在戏剧方面最初是以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戏剧,来对抗中世纪的宗教戏剧,把古希腊罗马的戏剧当作艺术完美典范,并且加以学习模仿。但这时是简单抽象的模仿,完全不顾时代与民族的特点。在理论上,意大利的学者们研究亚理士多德、贺拉斯的美学著作,提出了戏剧创作的三一律问题。这都为古典主义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古典主义发展了已
有的学习古希腊罗马的热潮,其不同之处在于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与法国现实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文学思潮。
古典主义的政治与美学原则:其一,古典主义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他们拥护王权,歌颂国王,创作活动要为封建国家利益服务。作品常常以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为核心展开。在冲突之中克制个人情感,服从国家的利益。王权成为作品情节发展趋向的一个基本原则。高乃依的作品虽然具有鲜明的拥护国王的政治立场,但他在作品中描绘的国王是仁政治国的国王;拉辛则谴责封建专制的暴政;莫里哀以为王权应当支持反封建、反宗教的斗争。可见他们虽然不反对王权,但每个人的立场有所不同。在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应当承认集权制的君主制度具有一定进步性,因为长久以来国家处于封建领主割据的四分五裂状态,这种状态显然不利于国家、社会的发展。封建君主制度虽然根本上是代表封建贵族,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当时还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的发展。与支持王权有关系的是古典主义推崇宫廷文学,轻视民间文学。布瓦洛曾提出要“研究宫廷”的号召。
其二,古典主义在美学价值的追求方面,极力肯定理性的力量,在作品之中大多描写理性的胜利。古典主义理论家布瓦洛劝告作家:“首先须爱理性:愿你的一切文章,永远只凭着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①在他看来只要得到理性,文章就会是美的。因为理性不仅创造了美,而且理性是绝对而普遍的最高艺术审美力。他认为文章不管是什么主题,都不过是理性与音韵的结合,“在理性的控制下韵不难低头听命,韵不能束缚理性,理性就得韵而丰盈”②。作家们在创作活动之中,把笔触深入理性与感情、理性与人欲之间的冲突,不是理性战胜了情感,就是理性被人欲所吞没,或者那些不合理的行为被嘲弄。不论情节如何发展变化,在其底层都会发现清楚的理性。把理性作为艺术的绝对美的结果,古典主义作品表现出清醒的精神与现实,毫无神秘主义色彩。因此作品的思想主题明确,情节脉胳清晰,语言符合规范。另一方面,也使作品出现片面性和概念化,其人物形象类型化,缺乏个性, 而且性格往往是固定不变。其原因是艺术的绝对美和理性的普遍性的理论, 引发了关于人物性格的典型概念。古典主义者认为人类的典型有主要的几种类型,这类型是永恒不变的。作家刻意描写生活现象之中永恒、普遍、绝对的东西,删除那些暂时、偶然、特殊的东西。
其三,古典主义在唯理性主义的基础上,以学习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宗旨,并规定了一系列的艺术规范,作为学习的基础。古典主义者认为,古希腊罗马的文学大师是以理性的法则进行创作,因此不仅提供了理性创作的典范,而且还为艺术创作树立了具体楷模。这样古典主义在具体创作上也以学习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原则。古典主义作家大多选取古希腊罗马文学或历史作为题材,利用原来已有的人物、情节再创作。然而古典主义作家在作品之中表现的则是当时社会的思想情感,而不是历史的真实。古典主义对古希腊罗马进行研究,认为他们的创作之中存在着一些规则。于是根据这些原则又制
定了古典主义的创作规范:一、对文学体裁的严格界定,规定每一种体裁的特点与明确界线。悲剧是崇高的艺术,人物必须是英雄、大臣、贵族等等; 题材选自古代文学或历史、传说;动作严肃悲痛;结构紧凑;语言要用韵文。喜剧则是低级庸俗的艺术,人物是小人物;题材选自现实;动作滑稽可笑; 结构松散;语言可用日常口语。古典主义认为每种体裁古代已经创造出来, 作家要遵守已有的理想范例。二、规定了戏剧创作的三一律,即动作、时间、地点的一致性,一部剧必须是一个情节,情节又只能发生在一个地点,时间不能超过一昼夜。古典主义追求完善的艺术形式,表现出典雅的审美取向。但是古典主义又把创作规定视为不可更改的原则,这样落入了形式主义的樊篱,不利于文学创作。
古典主义在语言上要求准确清晰,合乎逻辑。因此古典主义的语言显得非常纯净,不仅在当时成为法国民族语言的楷模,而且对法国民族语言的形成、规范起到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