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外贸政策

印度自实行经济改革以来,外贸政策有所放宽,其外贸政策的改革旨在确保出口竞争力,取消出口津贴,以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印度早期的贸易体制特点是对进口和关税量进行大范围的控制。现在除消费品外,对“量”的控制已全部取消。机械和中介货物可以在缴纳规定的关税后自由出口,最高关锐已从 300%逐步减少到 65%。印度准备今后两三年内继续降低关税,逐步淘汰对进口量的控制。1994 年宣布的进出口政策,放宽了范围, 特别是进口许可证的范围。同时扩大不受许可证限制的进口消费项目。随着大范围地降低关税,对进口数量限制也已取消。

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印度对进口政策作出了必要的修改,为对外贸易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加强了出口结构,简化了出口手续,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竞争力,提高质量和技术,增加出口产品。

印度的贸易策略是要脱离特别补贴和不必要的形式控制,转为宏观财政控制和现实的兑换率管理。其策略包括制定与进出口有关的措施,减少办理进口许可证的程序,鼓励出口,采用由市场决定的兑换率,扩大低息出口贷款,降低及调整进口税,加强基础设施。印度五年(1992~1997)不变的进出口政策,已经摆脱了谨小慎微的控制,使贸易大见成效。1993~1994 年度开始,兑换率从双轨制改为由市场调节的统一单轨制。卢比存款可以兑换, 兑税及营业税已进一步降低,更趋于合理。

印度正继续努力按国际竞争的利率为出口商提供足够的贷款,现在已做

到在出口商品装运前向出口商提供外币贷款,还实行了出口支票在国外贴现的做法。

印度把出口作为全国优先考虑的重点问题,政府决心竭尽全力帮助和鼓励出口商向世界各国出口印度商品,尤其是一些粮食制品。为此,印度已采取行动,进一步审查有数量限制的规定,撤销有碍贸易的政策。对农业进一步实行宽松政策,扩大劳务输出,建立机制以确保印度在一些国家的特殊市场,如独联体各国、中国、以色列、中亚各国和南非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