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进中的自治区在准东油田难忘的日子里

阿不都外力·艾白文

郭美玲译 1996 年 8 月 12 日,在乌鲁木齐市人民广播电台前,我们同电台领导合

了影,电台领导表示了对我们所寄托的希望并宣告“1996 年少年记者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自 1993 年初,乌鲁木齐市人民广播电台从各个学校挑选了一些在各个方面起表率作用的学生,组建了这个团以来,1994 年在全市范围内,1995 年在首都北京进行了实践活动,受到了国家领导人及首都人民的赞扬和支持。因此,今年再次组建了这个团,准备采访准噶尔东部油田、新疆广播电视厅、乌鲁木齐高新技术开发区、白杨沟旅游区等地。我们30 位少年记者同近 10 位从各新闻单位和电台来给我们当辅导员的记者叔叔、阿姨们一同踏上了去准噶尔东部油田的征途,我们相互之间不一会儿就像兄弟姐妹般亲密了,车上歌舞不断。我们在这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就走完了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当大轿车开进准噶尔东部油田的街上时,我们都无法掩饰自己的惊奇了。我们原以为这里不过是戈壁滩,只有开采石油的井架罢了。可是看到这里的景色后,我们感到自己错了。这个地方宛若一座小城市, 有柏油路,路两旁植的树给这个小城又增添了特殊的色彩。一路上汽车、骑自行车的人、散步的人随处可见。我们坐车前行,沿途还看到了商店、娱乐场所、学校、公园。

我们安排好宿舍,吃完午饭后就前去采访油田的领导。我们进入舒服凉爽的会议室后,不一会儿,油田的一位领导就进来了。当一位少年记者向公司的副经理吐尔逊江·阿布都叔叔询问油田的实际情况时,他向我们介绍道: “现在你们见到的这个地方,原本是个人迹不到的戈壁滩,是我们顽强的石油工人们使这里变成了绿洲。为此,我们老一辈石油工人在准噶尔盆地付出自己的心血。他们从 50 年代初就开始寻找油田了,然而直到 1985 年以前也

没有看到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到了 1985 年才发现了火烧山油田。自那以后,先后发现了彩南、北治等油田。今后开发油田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了, 我希望你们能来我们油田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采访结束后,我们到外面同油田领导合影留念并在胜利完成了第一天的采访任务后回了住地。

那天晚上,我们同准噶尔东部油田的汉族孩子们一起举办了“手拉手” 联谊活动。他们为了今天的活动特意作了一个星期的准备工作。活动开始后, 他们先表演了自己准备的节目。虽然我们准备的没有他们那样扎实,但我们毕竟本来就能歌善舞,便也表演了一番。在活动期间,他们组织了各种游戏性质的比赛活动。我们不要说是玩就连玩的规则都不懂。尽管我们只在比赛前 5 分钟一知半解地了解了一些玩的规则就上场参加了比赛。出乎预料的是

5 项比赛中我们竟拿了 4 项冠军。由于我们在此同他们相处得非常亲密,以至到走的时候都舍不得离开了。当辅导员叫我们上车的时候,我们正忙于互留地址、电话号码呢。车启动时,我们从窗口伸出头,同他们握手告别。在那天晚上的联谊活动中,有一位汉族儿童告诉我:

“我们没有见过像你们这样的孩子,当老师告诉我们‘小记者要来’时,

我还以为你们是大城市来的,一定架子大,瞧不起我们。可是你们虽然从不认识我们,但你们一进大厅同我们就像十年未见的老朋友似的亲密了,我们太感动了。在假期,我觉得今晚过得最有意义。从今后,你们一定要常到准噶尔来,我们随时会欢迎你们的。”

第二天,我们要采访准噶尔油田的几个主要油田:火烧山和彩南油田, 一早就乘车出发了。180 公里的路,我们颠簸了 4 个小时才到彩南油田的管理站,接待我们的是彩南油田的副指挥司马义叔叔。我们进了舒适的大厅后, 司马义叔叔给我们简要介绍了油田的情况:这个油田是 1991 年 5 月 11 日发

现的,每天可开采 4000 吨石油,这个油田的石油工人们在国务院的关怀下, 制定了“以油田为家、不讲私利、效益第一”等三项条例,采用美国波控设备,222 个人管理 326 口油井,60 几口水井共计 397 口井。所以,这个油田是全疆唯一的一个时间短、投资少、效益高的油田。

我们从这里出来后,为亲眼目睹油井和艰苦工作的石油工人们,我们来到了油井跟前,在那里我们亲眼看到了石油。由于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看见石油,看得我们都入了迷。有些人还从石油管中接石油到手里看。我看着这流淌着的石油不由想到:“嗨,强有力的石油啊!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工具都离不开你。总之,人类离不开你啊!”我的思路被辅导员的叫声打断了。就这样,我们参观了几口油井,从而了解到石油是怎样从地下开采出来的。

晚饭我们在彩南油田职工食堂吃完后,向基地方向驶去。虽然汽车在黑的夜晚以一种平稳而有节奏的速度行驶在柏油路上,但我的思绪却还停留在石油上人那里。今天我们有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是在戈壁滩上度过的。但在这两个小时内,除了油井之外,什么也没有,甚至连一棵像样的树也没有。放眼望去到处是令人厌烦的戈壁荒滩,以至我想快点回到住地去了。然而坚强的石油工人们一个月中有 20 多天都是在那戈壁荒滩度过的。再加上他们的工作又是那么辛苦!另外在食堂里工人们也没有可口的饭菜。由此看来,石油工人的确是坚韧的、刚强的。

返回住地后,我们都写完了当天的采访记录。虽然谁也没有下命令,但是大家都自觉地集中到了水房。不会洗衣服的同学看着洗衣服的人,不知是想比赛了呢?还是感到羞愧,总之,水房里一下子挤满了少年记者。这就是说,少年记者们在这次活动中不仅学习了当记者,而且还学习了怎样生活。第 3 天,我们结束对准噶尔东部为期两天的采访,启程返回乌鲁木齐。

我们的准东采访之行就此结束了。而今我们的眼睛盯着乌鲁木齐的几个采访点了,我们在那些地方的采访一定会使更多的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