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随笔

吴力

比较是提高艺术鉴赏力的一个好办法。把若干题材相同、风格各异的诗篇用比较法来欣赏,可以充分领略诗境的千姿百态,获得丰富的审美愉悦。唐代诗人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和孟郊的《闻砧》, 同是以月夜听砧为题材来抒发情怀的作品,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李白的《子夜吴歌》仅 6 句: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孟郊的《闻砧》也不过 8 句: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 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 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李作自然流丽,情景交融。我们不难想象起这样的画面:秋夜,轻寒袭人,月光如水,沐浴着千家万户,然而,砧声隐隐, 此伏彼起,打破了夜的宁静。夜不宁静,不仅仅是砧声不断,更因为万千闺中的妇女们心中躁动不安。诗人由砧声中听出了她们共同的愁思和心愿。冬天快到了,得赶快把寒衣做好给远征在外的丈夫寄去。思恋之情犹如袅袅秋风,绵绵不绝。什么时候丈夫才能回来共享这秋夜的美景呢?捣衣声,既是对远征在外的丈夫的呼唤,也是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无言的控诉。这篇诗作,音调徐缓醇厚, 感情含蓄委婉,沉寂、清朗的秋风秋月与喧阗、压抑的砧声成了鲜明的对比, 意境浑成,纯是天籁。

《闻砧》则不然,处处可见诗人刻意求工的匠心。本来,鹃啼、猿鸣都是令人悲伤的,但诗人却从反面着笔,故作惊人之语,以为鹃啼不哀, 猿鸣不切。开头两句,给人以突兀之感,先声夺人,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 一下子就披露了诗人凄楚、激越的感情,自然而然也为三、四句作了渲染和铺垫。三、四句正面点出砧声使人肠断。问句句式增强了感情的回旋起伏, 又为进一步的迸发蓄积了势能。末二句,诗人用了两个排比句,层层递进, 把感情的倾泻推上了高潮。这种一波三折、一浪高过一浪的写法,使感情的发抒具有一泻千里而又戛然而止之势。另外,这首诗在音调上也很有特点。一是采用了重复字、词的手法。八句诗中竟用了四个“不”字,两个“客” 字,“杵声”一词用了两次。看似不工,实则有千钧之重,使全诗节奏鲜明、强烈。二是押韵的突然转换。这首诗不是五言律而是古风,可以换韵。首六句押了“切”、“绝”、“白”三个仄音韵,音调急促紧迫,而末一句转押了“衣”、“归”两个平声韵。押韵转换的突兀与起句的突兀遥相呼应,十分别致。它似乎是诗人余恨未尽的一声长叹,又像是诗人悲痛欲绝的哀号, 读起来震人心魄。

从思想性看,两首诗是有高下之别的。李白之作反映了当时边塞地区战争不断、民不聊生的现实情况,唱出了广大妇女的心声,寄寓了诗人优国忧民的思绪,显示了诗人渴望拯时济世的博大胸怀。孟郊之作只不过发抒了他或与之类似的不得意知识分子的个人情感,远不如李白忧思之深广。但从艺术上讲,则各擅胜场,各有千秋。不同的卓越的艺术表现,皆值得我们

学习借鉴。

“月”是我国古往今来的诗人们最爱歌咏的题村之一。杰出的诗人, 无不想在艺术上有所创新,标新立异。因此他们在艺术上的竟长争高,争奇斗艳,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月亮就留下了千姿百态的倩影。

下面,是随手拈来的一些诗句: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温庭筠《菩萨蛮》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李贺《南园十三首》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贾岛《宿山寺》

蒸沙铄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苏轼《中秋月》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

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粘天独自行。

——杨万里《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陈与义《临江仙》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速《山园小梅》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黄庭坚《登快阁》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

吟诵这些美妙绝伦、意味深永的诗句,不能不惊叹诗人体物之传神入微。体物,不仅是要善于观察某一事物的特征,更要善于观察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联系的特征。事物都是发展变化、变动不居的。诗人往往只有把握住某个特殊的角度,才能捕捉到若干事物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处于某个特殊的位置的联系中形成的具有美的特性的瞬间情景。单独看月,无论是圆月、缺月、残月,都不可能具有美的意味。月必须与山、水、云、树、雁、花等事物联系起来,才能构成美的形象和意境。进一步说,诗人描摹事物,并非照相式地摄取,而要以情和意为主,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比喻、象征、夸张等手法,使现实中的事物在主观想象中经过剪裁、综合、变形,在删繁就简之后构成美的图画。如果不是这样,“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月亮,就只有凝固不变的一两副面孔,而不会人见人殊、千变万化了。由此可知,要做到观察事物细致入微,能把握住本质特征,必须擅长“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不如此,写不出好诗。

与月亮相比,太阳在人的生活中具有更重大的意义,但是,诗人对

于太阳的歌咏,数量上远不如月亮多,太阳的艺术形象也不及月亮的丰富多彩。这也许与人们的生活、与中国人的思维定势有关吧。白天,人们劳作不息,为生活而奔忙着,很少有时间与太阳保持一定的距离来静观太阳的美。而烈日当头,咄咄逼人,也很难与周围的事物组成美的关系。所以,人们即使欣赏、描绘太阳,也多在日出和日落的时刻。这时刻,太阳与周围事物的关系比较和谐、均衡,能相得益彰。杜甫《羌村三首》中有这样的诗句:“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写得很传神,很美, 道理也在这里。至于月亮则不然。月出之时,正是人们得以休憩的时候。人们安静下来了,思想松弛了,有机会来思考和想象了,有欣赏美的悠闲了。深邃的天空,本就引人遐想,夜幕笼罩之时更有神秘感,而晶莹、姣洁的月光则是那么迷离、缥缈,使大地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于是,人与物两相契合,美感就产生了,美就被发现了。

(选自 1995 年第 9 期“艺林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