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认为男人的最好品德

——刚强

流传到我们今天的对马克思青年时代的所有文字描述中,都用最富有表现力的线条来着重表现他的刚强性格。在燕妮信件的字里行间竖起的爱人形象,也是一个“杰出而刚强的人”,在这个人身上,魁梧的体魄和超群的才智那样和谐地融为一体:使你感到他俨然是位英明统帅,在指挥他那“勇敢而威严的”,“思想上的百万精兵”冲锋陷阵。一个大学时代的同学这样描写“这位浪漫主义天才”的容貌:“他前额很高,浓黑的眉毛下闪烁着炯炯有神的目光,还有一个轮廓分明,略带刚硬的口形。这种面貌证明了一种强烈地表现出来的严肃、坚定而果敢的性格。”

22岁的恩格斯用下列诗行表达了他对马克思的最初印象:

是面色黝黑的特里尔之子,一个血气方刚的怪人。

他不是在走,而是在跑,他是在风驰电掣地飞奔。

他满腔愤怒地举起双臂,

仿佛要把广阔的天幕扯到地上。

不知疲倦的力士紧握双拳,

宛若凶神附身,不停地乱跑狂奔[1]

几年后,自由主义者安年柯夫应邀以来宾身份列席了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会议。在会上他结识了马克思。他认为,马克思“是能力、意志和坚定信念的结晶”,这个人必将众望所归。“他行动不灵巧,但却豪迈自持,他待人接物完全不顾人间的烦琐礼节,而且有些骄傲,甚至有点轻视别人。他的声音非常洪亮,对人和对事物的判断,斩钉截铁,异常坚决……”[2]

保尔·拉法格是后来才认识马克思的。他向我们介绍他的岳父时这样说:“马克思是一位体魄健壮的人。高于中等身材,肩膀宽阔,胸部十分发达,仪表匀称。”作为医生的拉法格证明:“如果他在年轻时多做体操的话,他会成为非常强壮的人。”[3]众所周知,马克思放弃了他天赋的条件,选中了智力体操。马克思到壮年——50岁的时候,拉法格经过多年观察后指出:“他经常做的唯一的运动是散步。他能够一连走几个钟头,甚至攀登小山,还不断谈话和吸烟,一点不感觉疲倦。我们可以这样说,他在书房里散步时就是在工作。他为了把漫步时所想到的东西写在纸上,才在书桌前稍坐一会儿。”[4]

但是,曾受30岁的年轻马克思考核过的威廉·李卜克内西回忆说:“这位‘红色博士’既爱好击剑,也爱好手枪射击。”在伦敦,他们常到牛津街的拉脱本广场上法国人为自己建造的“武器馆”里去练习击剑。看来,李卜克内西为补偿他在学术争论的“语言击剑”中因“倒霉”而遭到的失败,在这里想冒冒险。他强调指出,马克思在击剑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不是靠技术,而是靠他的“极认真态度”。“他尽力以猛攻来弥补自己技术的不足。要是马克思碰上一个不够沉着的对手,有时候他就把对手击出场地之外。”[5]

应该顺便提一下,马克思的真正品德是独具风采的……恩格斯、马克思的女儿和亲密的人都亲昵地称他“摩尔”——这个大学时代的绰号。这个绰号跟他本人很贴切,看来他从心眼里喜欢。有一次恩格斯曾解释说:“假使我对他用另一种称呼,他就会以为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需要和解的事情了。”[6]马克思在一生中,有过对这个绰号的赞美时刻。

那是在他暮年到阿尔及尔治病时发生的事。他不得不在那魔镜上欣赏一下自己浪漫主义的影像。……有一天,早晨散步后,他被黑人在花园里演出的喧闹声吸引到游廊去了。他意外地看到,在手舞足蹈的黑人身后露出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这个人带着严肃的表情和高傲的微笑说:

“这是摩尔人……在阿尔及利亚,有一小部分阿拉伯人——就是离开沙漠和自己的住所,到城里和欧洲人住在一起的那一部分阿拉伯人,叫做摩尔入。他们的个头比中等身材的法国人高,长长的脸儿,鹰钩鼻子,眼睛大而有神,头发和下颏须黝黑,皮肤有各种色调——由近乎白色直到古铜色。他们的装束——哪怕是穷人,也都很考究和别致……甚至一个最穷的摩尔人在讲究披斗篷和用自然、别致、充满风趣的目光看人方面,也能超过欧洲最伟大的演员……”

刚强!马克思赞赏这种品德。他本人具备这种品德。他一生的成就多半也应归功于这种品德。只有身躯强健的人,才能忍受这任何人都难以忍受的重荷——半个世纪来苦役般的工作和饥寒交迫、穷困潦倒的生活。就是在他“处于困境”,各种疾病从四面八方向他袭来、妄想把他包围起来的时刻,他仍然以一种超人的奇异的力量打退它们的进攻,摆脱了悲惨的被俘的命运。他渴望“重新成为强者,结束这种弱者的令人讨厌的处境”。他担心:“工人们看到我无所事事该有什么想法呢?”于是,马克思重新拿起笔,像一名勇士拿起他那神奇的宝剑一样,给被压迫和无依无靠的穷人开辟通向幸福的道路。

当新的继承人——第三代人来接班的时候,马克思正为补充了“刚强的一半”而感到高兴。他向大女儿庆贺生了一个儿子马赛尔时,面带善意的微笑指出:

“我们家的‘女性那一半’都希望,‘新来的人’增加人类‘最美好的一半’,而我却宁愿在历史上的这一转折关头出生的孩子们是‘男’性。他们面临着人类未曾经历过的最革命的时期。糟糕的是现在人‘老’了,只能预见,不能亲眼看见。”[7]

让我们再来看看他的《家庭纪念册》,翻阅一下其他人的自白,那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马克思家中大部分人都回答了这个调查“优秀的一半”的问题,而且,这些答案在某种程度上都印证了马克思本人的品德,因为他在家里一向是有权威的。

请看他们对“男人最高尚的品德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吧:

20岁的燕妮的答案是:道义上的力量;

19岁的劳拉的答案是:正义感;

9岁的爱琳娜的答案是:勇敢;

她们的母亲——40多岁的燕妮的答案是:坚强。

是的,对马克思的亲戚、朋友及最亲密的战友、革命老兵和国际无产阶级同盟全体盟员来说,再没有比马克思本人所具有的坚如磐石的精神力量更可信赖的了,再没有比他学说的威望更能成为他们生命的坚强支柱的了。

当你最亲近的人,一旦被绝望的困苦、凄惨的生活、造谣者的琐事纠缠和敌人的可耻诬陷折磨得耗尽全部精力,马克思将会永远忠实地同你在一起。

当任何一个不走运的相识者“惊恐地发现”她是“纵火犯头目的女儿”,而坚决同她断绝关系这种不幸,会使那柔弱的年轻心灵的敏感的琴弦遭到意外打击时,马克思对她表现得总是那样体谅和温存……

当革命失败后从街垒里撤下来的战士需要帮助和支持时,他总是有求必应,做他们的坚强后盾。国际该怎样设法保护那些被敌人追捕的、无依无靠的巴黎公社社员,该怎样给予他们最实际的关照——这一切问题,马克思都时刻挂在心上。“他不仅要同统治阶级的政府进行斗争,而且,还要同肥胖的、白皮肤的40岁的女房东进行白刃战,”他大女儿说,“这些人往往逼迫某些没能付房租的公社社员……”

是的,马克思本人就是正义的化身:正义对他来说,不仅是一个品德,也是一个目标,一面旗帜。马克思和恩格斯青年时代参加“正义者同盟”[8]的宗旨是:联合真正的人民战士;驱散“神秘学说”、乌托邦制度和浪漫主义幻想的迷雾;通过自觉参加正在发生的革命变革的历史过程,给人类指出达到正义的真正途径。正义,对马克思来说,他的锋芒不仅是射向资产阶级头颅的“一颗威力巨大的炮弹”,而且也是他精神世界和个人荣誉的支柱。在关键时刻,面对检察长和密探,面对造谣者和告密者,面对分裂分子和叛徒,面对有意和无意制造混乱的人,面对所有自命为“革命的炼金术士们”,他毫不动摇地进行论战,捍卫真理和保卫光荣的事业。他那“揭露性论文”的愤怒篇章都是维护正义的庄严记录。马克思证明自己从事的是正义的事业。他坚决地相信:“我们的党是以其纯洁而受尊敬的。”

是的,向整个资本主义专制独裁世界——黄金、监狱、刺刀和充斥着恐怖镇压手段的世界宣战,是要有特殊胆量的。人类发现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科学的先驱者,是一个大无畏的革命勇士。记得在1848年3月1日那天夜里,他刚开完中央委员会回到家,布鲁塞尔的警察就闯进了他的住宅,进行搜查、威吓和侮辱,并把他——这位共产主义者同盟的主席押进监狱。面对警察的刺刀和监狱的铁窗,他从未动摇。不管是普鲁士国王的阴谋[9],还是法国政府的霸道声明;不管是保皇党恐怖分子对他的报纸[10]——科隆的革命堡垒的冲击,还是以遣送他去英国的手段进行隐蔽的谋杀;不管是资产阶级文痞卑鄙的造谣中伤(好像在“揭发”马克思主义者伪造纸币一般),还是对最杰出的科学名著——《资本论》保持阴险的沉默……总之,他面对敌人制造的种种罪恶勾当从来没有退却过。他家的大门,对巴黎公社被追逐的社员,对爱尔兰芬尼亚社社员[11],对诸如格尔曼·洛帕廷那样勇敢的俄国革命家,总是大胆而好客地敞开着。洛帕廷是《资本论》第一个俄译本的译者。他曾从西伯利亚流放中拯救过车尔尼雪夫斯基。同时代人都称赞他是一位时刻准备“Vultu instantis”(赴汤蹈火)的人。

马克思在着手从事具有真正历史意义的事业——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时候,想起了伟大的佛罗伦萨派的代表但丁的话,并非是偶然的。

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

这里任何怯懦都于事无济。

大无畏的精神给他打开了通向奥秘中最奥秘的大门。

是的,坚定,可以说这正是他刚强的性格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表现。燕妮——他的最亲近的人,几乎同他并肩走过了一生的旅程。谁也没有像她那样亲身体验了每个不幸,承担了家庭生活难以忍受的重压。她与丈夫分担了每一个痛苦和每一个创伤。她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一直是钦佩马克思的刚强和坚定的。燕妮·马克思证明:“他任何时候,甚至在最危险的时刻,对未来也没有失去过信心。”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1卷,第364页。

[2]拉法格:《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10页。

[3]同上书,第8页。

[4]同上书,第8页。

[5]同上书,第56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5卷,第464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5卷,第179页。

[8]“正义者同盟”是侨民革命者的秘密组织。1836年在巴黎成立。在许多国家设有分部。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正义者同盟”加以彻底改组,于1847年创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

[9]即指“科隆共产党人案件”(1856年10月4日—11月12日)。普鲁士政府以伪造的证据,控告共产主义者同盟的11名成员“密谋叛国”,并将其中7名成员判处3至6年的要塞监禁。

[10]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科隆创办的《新莱茵报》。

[11]1858年,侨居美国的爱尔兰流亡者,秘密组织“爱尔兰革命兄弟会”。这个组织以爱尔兰古代居民芬尼(fene)来称呼自己的成员。后来,在爱尔兰本土也建立起这个组织。它的宗旨是争取爱尔兰独立,建立爱尔兰共和国。1867年二三月间,芬尼亚社社员举行武装起义,遭到镇压,许多领导人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