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高僧组织修复寺院

灵岩寺作为长江以北最重要的佛教寺院,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自从宋熙宗明确规定寺院主持由皇帝钦定以后,寺院历代主持都是由帝王钦赐的。

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更是非常重视佛教的发展,为此,灵岩寺也就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官府和社会各界的特殊关照。

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亲自任命的净肃禅师为灵岩寺住持。此后,在净肃住持主政灵岩寺的8年间,大规模地修缮了原有建筑,并增建了僧舍百余间。从此以后,灵岩寺作为北方禅宗的重要寺院,在全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据说,灵岩寺内现存建筑金刚殿、天王殿等建筑均始建于元代。

其中,金刚殿是灵岩寺的山门,为此也被称为山门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硬山式屋顶,约始建于元代,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遗物。

殿前两侧置清初石狮一对,殿门上面的匾额上写着“灵岩寺”几个大字。

金刚殿里面有护法金刚,俗称“哼哈二将”,“哼”为婆罗贺摩,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创造之神,据传,他出自盆胎即佛教中所说的卵生,卵壳分为二,创造了天和地。“哈”为释迦提桓因陀罗,“释迦”是姓,“提桓”意为天,“因陀罗”意为帝,合称“天帝”。“哼”、“哈”后来被佛教界吸收为护法神,塑在山门里,守护佛法寺院的安全。

灵岩寺的天王殿也叫二山门,因殿内塑有护法四天王而得名,该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硬山顶,约创建于金末元初,现存为明代重修。

天王殿殿东侧塑的是持宝剑的增长天王和持琵琶的持国天王,西面塑着持伞的多闻天王和手绕一龙的广目天王。根据四天王手中所持法器有“风、调、雨、顺”的意思。

天王殿的中间还塑有坐北朝南笑口常开的胖弥勒佛,为此天王殿亦被人称作弥勒阁。在这胖弥勒佛的背后,还塑有一尊韦陀像。

在天王殿外的东侧,有几通灵岩寺重要的碑刻。

一是唐垂拱造塔记碑;二是灵岩寺敕牒碑;三是灵岩寺田园记碑;四是元圣旨碑;五是元国师法旨。

这里的元圣旨碑,立于1295年,是元成宗下诏确立灵岩寺桂庵长老为灵岩住持及寺庙财产的规定。

元国师法旨碑则立于1341年,是元顺帝颁诏并立的。碑文中是保护灵岩寺财产的规定。额篆“大元国师法旨”,碑阳上层刻藏文十二列,字如钩丝,下层刻汉文,藏文和汉文同刻一碑,在我国古代是罕见的。

通过这些碑文上的内容可知,当时灵岩寺的寺界东至棋马岭,南至明孔山,西至鸡鸣山,北至神宝寺。寺境东西20里,南北10里。

由于历代帝王利用佛教为其统治服务,对灵岩寺的保护和税收均有敕赐。如宋代“免服差役,止纳税粮”。金、元、明各代均免税和徭役,并明文规定,“寺户籽粒全为供奉香、烛之用,官定瞻寺地35顷”。灵岩寺因此拥有众多的田产,附近六律庄,灵岩村、小寺、野老庄的农家均属寺院的佃户。

[旁注]

硬山式:硬山式-常见古建筑屋顶的构造方式之一。屋面仅有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将檩木梁全部封砌在山墙内,左右两端不挑出山墙之外的建筑。

碑阳:即碑的正面,刻有正文。一般而言,碑文刻在碑阳,倘碑文较长的话,碑阳容纳不下,可刊刻于碑侧,甚至刻在碑阴即碑的反面内。

徭役:我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徭役始于先秦,《诗经》、《春秋》中已有许多有关记载。

元世祖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元朝的创建者。是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尊号“薛禅汗”,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

[知识链接]

在印度佛教中,传说在须弥山腰有一座山叫犍陀罗山,山有四峰,各有一王居住,各护一天下,四天王所居之天称作四天王。

我国内地佛教寺院中一般均有四天王塑像,他们各是:东方持国天王,其塑像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身为青色,持宝剑;西方广目天王,身为红色,手绕缠一龙;北方多闻天王,身为绿色,右手持伞,左手持银鼠。

他们各有一个从者,顺次是乾闼婆,鸠荼、龙、夜叉,还各有91子辅佐四王守护十方,据称四天王各有八大名将,代为管理所属各处山河,森林及其他地方的小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