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高僧慧崇竭力扩建

灵岩寺经过法定大师的重建后,名气一天比一天大,到了唐代,灵岩寺迎来了发展中的全盛时期。据寺内现存的田园记碑记载,当时,灵岩寺西起鸡鸣山,东至棋子岭,南起明孔山,北至神宝寺。南北10里,东西20里。香火旺盛时,僧侣多达500多人。

在武德年间,慧崇高僧来到灵岩寺,对寺院进行了扩建。

这一期间,灵岩寺在慧崇的带领下,修建了“阿阁”,也就是后来的证明功德佛龛。从现存的证明功德佛龛中的造像可以看出,功德佛龛中造像大多是当时修建的。

唐高宗时期,高宗皇帝和皇后武则天到泰山巡视,他们经过灵岩寺时,发现这里的景色独特,便在此停留休息。巡视完灵岩寺以后,唐高宗便下令大建灵岩寺。

慧崇禅师领旨后,带领着众僧在灵岩寺修造了大悲观音阁,舍利之塔、报身佛卢舍那等大殿,以及六祖禅堂、山上造长明灯、护法金刚等造像。

现存于灵岩寺内由唐代大书法家李邕撰写的灵岩寺碑颂并序残碑中,记录着高宗皇帝敕令大修灵岩寺的经过。

李邕碑云:

高宗临御之后,克永光堂。大悲之修,舍利之口,报身之造,禅祖之崇,山上灯口口切宇内;舍那之构六身铁像。次者,三躯大口金刚口口增袤。远而望之,云霞炳焕于丹霄;继而察之,日月照明口口道。此皆帝王之力,舍以国财……。

经过扩建后的灵岩寺,规模宏伟,各地的高僧名师纷纷慕名而来,灵岩寺的名声因此更大了。不久,灵岩寺便跻身于全国“四大名刹”之列,与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江苏南京栖霞寺齐名,被誉为天下寺院四绝。

当然,不得不说,灵岩寺能够获得这一荣誉,与其直接参与组织修建的唐朝高僧慧崇禅师是分不开的。

据说,这位慧崇禅师主持灵岩寺共50余年,可算是参与唐高宗时代灵岩寺大建设的一位高僧。并且,现存的灵岩寺格局也是那次扩建后留下的。

所以,现存于灵岩寺内的唐代文物最多,有千佛殿、御书阁、般舟殿遗址、功德顶证明殿石窟造像、鲁班洞、辟支塔、慧祟塔、李邕撰书的灵岩寺颂碑等。

其中,千佛殿是灵岩寺的主体建筑,也是寺内保存最完好规模较大的一座古建筑,因殿内供养千佛而得名。此殿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后多次重修,现存为明的木结构建筑。

千佛殿建于寺内高大的台基之上,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檐下置疏朗宏大的斗拱,错落美观,木棱彩绘华丽,檐角长伸高耸,大有展翅欲飞的雄姿。前檐八根石柱,柱础雕刻有龙,凤、花、叶、水波及莲瓣、宝装荷花等纹样,雕工精美,匠心独具,有明显的唐宋风格。殿门上的对联是:

甘露洒诸天现清净身说平等法;

慈航超彼岸以自在力显大神通。

千佛殿殿内正中塑有通体贴金的“三身佛”。中为“法身”,指佛先天具有的佛法体现于自身,名为毗卢遮那佛,由藤胎漆塑造。

东侧为“报身”,名卢舍那佛,为1477年用2500千克铜铸成。西为“应身”,名释迦牟尼佛,也为铜质,1544年铸造。佛头顶有螺形肉髻,体态雍容,眉骨高凸,目光凝重。

千佛殿的这三尊佛像皆结跏趺坐,仪容端庄,衣纹流畅,服饰简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千佛殿的西殿上还有许多高30厘米的铜铸和木雕小佛,“千佛殿”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此外,在现存天王殿外的东侧,还有一通刻于688年的唐垂拱造塔记碑。垂拱是武则天时的年号。这通碑石是灵岩寺现存年代最早的碑刻。此碑记载中所造之塔,已无从考证,但根据唐时寺院的布局,应该寺院的中轴线上,现今的千佛殿门前。

灵岩寺内的御书阁位于千佛殿东北侧。面阔三间,深二间,单檐歇山式屋顶,檐下置斗拱,单翅单昂。唐贞观年间由慧崇和尚创建。宋大观年间仁钦和尚重修,现存为明代建筑。此阁曾供奉唐太宗和宋太宗、真宗、仁宗、徽宗诸皇帝所赐御书,后因兵乱被焚,只剩空阁。

现存的御书阁阁基嵌有历代名人书法石刻。这些石刻风格各异,尤以宋代书法家蔡卞所书《圆通经》偈语碑及蔡安持的题诗墨迹为佳,其笔势飘逸,苍劲秀丽,为人所赞许。

在现存御书阁阁基的上方,有一檀树,盘根错节,若卷云升腾,似龙凤飞舞,为灵岩寺又一大景观。俗称“云檀”,也称凤檀、千岁檀。此檀的东面峭壁上还生一檀树,因形似蛟龙而谓之“龙檀”,有龙凤呈祥之说。两株檀树已有千年树龄,属青檀,是稀有树种之一。

灵岩寺内现存的般舟殿遗址位于千佛殿北面,早年被山石淹没,1995年发掘出土。

般舟殿始建于唐朝,宋代有过维修。现存的遗址有高大的台基,底部石砌部分为唐代遗迹,上部砖砌部分为宋代遗迹。

从现存的柱网布局看,唐代始建的般舟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置有三尊佛像的佛台,两侧及后部砌有罗汉台,地面布石质柱础,有两座柱础饰龙凤花纹,雕刻精湛,纹饰华美。殿前为月台。

此外,般舟殿遗址前还出土一座石塔和两座八角经幢以及部分石佛头像,均是佛教艺术精品。

其中,名叫“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经幢为753年雕造。经幢的基座为方形,每面雕一巨型铺首,凝眉瞪目,呲牙咧嘴,胡须似动,颇有神气,与河北赵县安济桥的栏板雕刻近似。

其上为圆形束腰莲座,在束腰部,刻有八面佛像,面部圆满,细目长眉,鼻翼丰肥,嘴角微翘,双目低垂,面容略带微笑。在基座上雕刻此内容尚不多见。

另一座八角经幢为860年雕造,经幢上层仰月,覆莲瓣之间的圆形束腰,有5个云头形壶门,内饰高浮雕,南向有一伎乐天,舒臂抬腿,翩翩起舞,东西两侧各雕一鹰身人首,双翼展开的羽人,一持排箫,一持檀板。南北二画面为雄雌二龙,雄龙体形硕壮,身体自然蟠绞,头大独角,双目圆睁;雌龙头小腰细,形象柔和,两条龙刚柔相济,美妙绝伦。

小石塔为735年建造,塔身正面有精美浮雕,龛楣雕成火焰状壶门,龛门两侧雕二力士,门上方中间为一铺首,凝眉瞪目,獠牙外出,两爪屈伸做捉捕状;其上二龙首兽,身体相交,回首对视;两上角为相向的双鹤,两下角有手托宝珠的二飞天。画面结构严谨,布局得当,刀法利健雄浑,颇似历城柳埠龙虎塔的浮雕,故有“小龙虎塔”之称。

般舟殿原为灵岩寺内的主要建筑之一,此处四周群山环抱,苍柏叠翠,环境甚佳。有诗称赞说:

般舟古殿最先风,

运载含灵不可穷。

生死海中波涛险,

莫教沉溺失前功。

唐代古迹证明功德龛,又名积翠证盟殿证明殿,积翠证明龛、方山证盟殿、方山证明功德殿等。踏入灵岩山门广场便抬头可见此殿。它海拔高683米,依山凿壁,建于唐初。

积翠证盟殿其实是一座石窟,俗称红门。石窟平面呈椭圆形,中间雕琢一高约5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左右两侧为二菩萨、二弟子、二狮,共七躯雕像。

殿中的主像为圆雕,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高大石台上,身着通肩式袈裟,长颈,高肉髻,面部丰腴,两耳垂肩,高鼻大眼,手施说法印,形体硕壮,神情庄严。观音、地藏立侍主佛两侧,脚踩莲花裸露上身,胸佩璎珞,两弟子为迦叶和阿难,双狮为蹲坐式,双目凝视。这种组合是隋唐时期比较时兴的做法。

证盟殿上为陡崖,因夏季多雨,长满苔藓,称为”积翠岩”。远远望去,绝壁如削,红色的证盟殿,犹如挂在翠绿的陡壁上,极为壮观,有“方山积翠”奇景之称。

遗留下来的唐朝文物鲁班洞位于灵岩寺内大雄宝殿的西侧。这是1995年发掘清理后发现的。相传,这里本为东晋十六国时前秦隐士张忠的穴居之处,又传是朗公藏骨的地方。后来,经过现代文物学者的考察认为,这里其实是灵岩寺早期进入寺院的山门。

“鲁班洞”实际是一座石砌拱券式门洞。券洞北端有七级石阶,阶上为平台,上面有顶覆盖,构成方室。辟有东、西、北三门,北门门楣上雕刻着人面纹饰,门前两侧各立一座雕刻古朴粗犷,挺胸蹲坐的雄狮,为早期石刻作品。

方室东西两门均有石阶可通顶部的山门殿。从顶部殿堂遗址残存的柱网布局看,山门殿内为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建筑,殿后为一石拱桥,桥面中央刻有纵向排列的四朵莲花,经专家综合推断,该遗址的建筑年代不晚于隋代,它应是目前发展时代最早的拱券式门洞。

洞内石壁上嵌有742年大书法家李邕撰写的灵岩寺碑颂并序残碑,及唐、宋、明时期的题记,最早为711年所刻。

灵岩寺碑颂并序立于742年。碑残高190厘米,宽100厘米,厚45厘米,此碑于清乾隆年间不知所踪,1856年,晚清诗人何绍基访得,时已断为两截,今下半部前9行文字已佚失,后10行铭文亦残近半,无法贯通文意。该碑书法豪迈奔放,是李邕的得意之作,价值极高,是碑刻中的珍品。

灵岩寺内的慧崇塔便是高僧慧崇的墓塔。据说,慧崇高僧活到120岁,他圆寂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德,便在灵岩寺内的墓塔林里,为他修建了慧崇塔。

此塔建于唐天宝年间。塔高5.3米,每面宽3.74米,为石结构单层石塔,其风格与四门塔相似。塔南壁辟真门,东西为半掩式假门,假门中雕一人像,东面半身掩进,似正迈步里走,西面半身探出,似正在跨步走出,极为生动逼真。

塔门上雕有狮头、伎乐、飞天、武士等精美浮雕。塔顶出檐两层,以石板叠涩挑出又逐层内收,上置露盘,仰莲宝珠等组成塔刹。塔心为方形内室,该塔古朴浑厚,还保留着六朝、隋代的一些艺术风格。

另外,灵岩寺内的另一胜迹辟支塔,挺立于千佛殿西北部。关于此塔的修建时间说法不一:一说是它始建于唐代;另一说它始建于宋代。

这辟支塔是灵岩寺标志性的建筑。“辟支”出于佛教,音译为“辟支迦佛陀”,略称“辟支佛”。辟支塔,也就是辟支佛塔,佛塔起源于印度,称“窣堵波”或“浮图”,是用来藏舍利子和经书用的。

灵岩寺现存的辟支塔是一座密檐楼阁式砖塔,八角九层,塔高55.7米,塔基为石筑八角,上有浮雕,镌刻着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门等故事。塔身为青砖砌就,下三层为双檐,塔檐与塔径自下而上逐层递减,收分得体。

辟支塔塔内一至四层设塔心,内辟券洞,砌有台阶,可拾级而上。自第五层以上砌为实体,登塔须沿塔壁外腰檐左转90度进入上层门洞。塔身上量铁质塔刹,由覆体露盘,相轮、宝盖、圆光、仰月、宝珠组成。自宝盖下垂八根铁链,由第九层塔檐角上的八尊铁质金刚承接,在塔内延续到地下,起避雷作用。

辟支塔造型匀称,比例适度,精细壮观,雄伟挺拔。宋代大文学家曾巩这样形象地描绘道:

法定禅房临峭谷,辟支灵塔冠层峦。

宋朝宰相李沆的题诗也写出了它的气势:

灵岩山势异,

金地景难穷,

塔影遮层汉,

钟声落半空。

明代王重儒这样赞道:

宝塔巍峨震地灵,

摩云剑阁映高屏,

应经炼石女娲手,

玉柱擎天碧海青。

辟支塔基原装饰着40幅浮雕,现存37幅。浮雕内容镌刻着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门等故事。

浮雕虽然表现的是古印度的佛教传说,但形象构图和雕刻手法,皆为我国传统的模式,构图紧凑严谨,在传统的散点透视基础上,又掺加了国外稚拙艺术的焦点透视,于程序化中又有突破。这些浮雕对研究当时的宗教、礼制、建设、服饰、社会生活、生产技术、雕刻技法、连环画艺术等诸多方面,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类似题材,保存如此完整的佛塔基座,目前,在我国仅此一处。

[旁注]

六祖:是禅宗六代祖师之统称,即一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

庑殿顶:即庑殿式屋顶,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又略微向内凹陷形成弧度,故又常称为“四阿顶”,宋朝称“庑殿”,清朝称“庑殿”或“五脊殿”。在中国是各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高于歇山式。

斗拱:是我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两者合称斗拱。

柱网布局:是确定柱子的排列形式与柱距的布局。布局依据必须满足建筑使用要求,同时考虑结构的合理性与施工的可行性。

伎乐天:是佛教中的香音之神。在敦煌壁画中伎乐天亦指天宫奏乐的乐伎。

龛楣:佛龛的龛口包括楣、梁、柱三部分,龛楣指佛龛的外檐部分,它以泥雕浮塑出来,高于墙壁平面,是龛口的主要装饰部位,其精美的装饰图案象征佛光,用以显示佛法的伟大。

石窟:是一种就着山势开凿的寺庙建筑,里面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壁画。它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

说法印:佛像姿态之一。以拇指与中指或食指、无名指相捻,其余各指自然舒散。这一手印象征佛说法之意,所以称为说法印。

拱券式:所谓拱券,是拱与券的合称。拱券式结构的建筑主要是用砖、石或土坯材料建造的。用这些材料黏结砌筑而成的跨空结构砌体,既覆盖了其下的空间,又起到了围合四壁,及承托其上屋顶的作用。

四门塔:位于泰山之阴,济南市南郊30千米的柳埠镇。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劳动生息在这块美丽的土地。4世纪后半叶,这里建起了一处佛教中心“朗公寺”,即后来之“神通寺”,为山东最早的寺庙。

券洞:简称拱,或券,又称拱券、法圈、法券。是一种建筑结构。它除了竖向荷重时具有良好的承重特性外,还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

圆光:是佛、菩萨及诸圣神头后的光圈,表示佛法的威仪。圆光内或画莲花、卷草、石榴、团花、半团花或几何纹样等,每层边饰绕着圆光作装饰,特点是对称、连续、均齐、平衡,有严整的格律而又不失其活泼。

稚拙艺术:是20世纪产生于法国的画派,又称稚拙派。代表人物是卢梭。

李邕(678年~747年),字泰和,广陵江都,即今天的江苏省扬州市人。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

蔡卞(1048年~1117年),字符度,北宋兴化仙游人。蔡京之弟。与蔡京同登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江阴主簿。元丰中,历同知谏院、侍御史。拜中书舍人兼侍讲,进给事中。哲宗立,迁礼部侍郎。使辽还,以龙图阁待制知宣州,徙江宁府,历扬、广、越、润、陈五州。

[知识链接]

传说灵岩寺的五花殿为鲁班所造,所以鲁班死后就把他埋葬在鲁班洞。其实鲁班是春秋时期鲁国建筑工匠,而朗公和尚创寺于东晋,鲁班肯定帮不上忙。可见“鲁班洞”是因鲁班修建五花殿有功而造,显然为民间传说的一厢情愿,不必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