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的体制及武器装备

红军是一支新型的军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由俄共(布)领导的,以党的宗旨、利益做为自己最根本的任务,一切服从于党的领导。俄共(布)中央于 1919 年底根据列宁提议通过的《关于军事部门政策》的决议中就指出, 党应当对军事部门的政策负全责,党的影响应涉及苏维埃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和军事行动的各个方面。

在红军刚刚成立之初即建立了政治委员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使共产党员成为红军中的核心力量。内战期间,俄共(布)曾大规模地把党员派往前线。1918 年 10 月,红军中有党员 3.5 万人,一年后达到 12 万人,1920

年时有 30 万人。在后来大规模的复员时,党员骨干仍都保留了下来。这对于红军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下来并取得伟大胜利,红军表现出来的无畏的精神和铁的纪律都有决定性的意义。

红军的最高领导机构就是 1918 年 11 月成立的以列宁为首的工农国防委

员会,由它统一领导各军事部门。在内战最紧张的 1918 年 12 月至 1920 年 2

月,国防委员会曾召开了 101 次会议,其中有 99 次是列宁主持的。一切最重要的战局的战略计划都是在这里做出的。这是红军总指挥部和各个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制定军事战役具体计划的基础。

在国防委员会下,又建立了红军总指挥部。在此之下,又根据战争的进程设立了方面军、集团军,再下为师、旅。内战结束后,战时的体制有所改变,逐步按战略地域分成各个军区。红军的最高领导机构为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陆海军人民委员会及后来的国防委员会。红军中实行的领导体制是一

种高度集中的单一首长制。

红军对军事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早在内战末期,红军中就有了 200

多个培训班和学校,共培养了 2.6 万多人。内战结束后,学校和培训班的网

络逐步建设起来,培训制度也正式确立。到 1931 年,军事院校培养的人才

数量已达到 1924 年的 1 倍。并着重加强了机械化摩托化、炮兵、化学兵、

军事电力工程、军事工程、军事运输等专业。这一时期的部队指挥人员已 100

%地受到过专门军事教育,使红军的素质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1925 年,第一个正式的《全苏兵役法》通过,规定了全体公民服兵役的义务,并规定了红军的组织编制。

红军在内战期间,武器装备是极差的。步兵主要有步枪、马克沁重机枪、手榴弹,只有少量的装甲汽车和列车。1920 年时拥有 45O 架飞机的空军和 50 艘舰艇的海军,这基本上都是沙俄军队的遗产。俄国国内当时的工业还不足以制造精良的武器。

内战结束后,苏联开始加快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步伐,同时也在加强自己的国防工业。1923 年开始制造作战飞机,到 1925 年生产了 300 多架,并停止了向国外购买。苏已开始试制新型的飞机和航空发动机。波列卡尔波夫、图波列夫等人设计研制的 TB—1 重轰炸机,已优于国外同类飞机。

海军则主要是对沙俄时代的军舰进行改装和大修,当时的海军由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巴伦支海分舰队、里海和白海分舰队组成。至 1928 年改装和修复工程才基本结束。

就整个 20 年代而言,红军的技术装备水平还是较低的,主要原因就是经济发展制约和军事工业水平低。军队中轻重机枪极缺,没有自动步枪。到20 年代末,仍只有 7000 门火炮,而高射炮、坦克炮和反坦克炮完全没有。

1928 年,红军共有 1394 架飞机,但基本上是老式的。仅有 100 辆坦克和装甲车,部队摩托化能力很差,1928 年末只有 350 辆载重卡车、700 辆轻型汽车,这是由于 1928 年以前苏联没有汽车和拖拉机制造工业。虽然联共(布)

14 大在 1925 年就提出了工业化的方针,但成果要在 30 年代才显示出来。到

30 年代初期,苏联在坦克和飞机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苏军装备了 T—24、T—26、T—28、T—35、T—37 等型号的坦克,1930 年的坦克年产量达到 740 辆。远程轰炸机和重轰炸机也都可以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1930 年飞机的生产量达到 860 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