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之师的落伍

  1. 英国战后的国防力量与防务政策

英国通过世界大战击败了竞争对手德国,战后又获得了许多新的殖民地和商业利益。因而战后英国的政治家对英国在世界上的作用和影响是极为自信的。“不列颠的旗帜已飘扬在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帝国领土上,我们的意见, 对于各国人民的意志,或是决定人民的命运,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这是前所未有的。”一位英国的议员曾如此得意地说到。但是在大战中,英国在战场上也伤亡了 200 万人以上,国民财富损失了 1/3,国力开始下降。做为曾是世界最强大的帝国,它已开始了下滑的沉重历程。

面对日渐削弱的帝国经济实力和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英国在战后实行了“十年无大战”的国际政策。根据这个“十年规则”,战后英国进行了大

规模的裁减。陆军从 300 万减至 1920 年的 37 万。陆军在 1914 年还拥有 14

万训练有素的后备军,而到 1923 年则仅有 7 万多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发 3 个月内,英军可动员 6 个步兵师、1 个骑兵师,而到 1931 年,如果战争

爆发,则在同样时间内只能动员 2 个步兵师和 2 个骑兵旅。第一次世界大战,

经过长达 4 年之久的堑壕战,英军损失了 70 万士兵才取得了胜利。因而英国的领导人和大众都认为,一次大战的作战方式是不正常的,违背了英国的传统海上战略,认为应当放弃这种 300 年来的战争经验所证明的战略。根据这一观点,英国集中陆军于本土和帝国防务,仅以强大的海军实行传统的海上封锁战略去干涉大陆欧洲的冲突,以为这样既可以保住不列颠帝国,又能减少由于大规模地面作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因此当时的陆军的主要任务就是替换海外部队,准备应付欧洲之外的小型冲突,维持国内秩序。

“十年规则”是英国在两次大战期间最重要的国际政策。这个政策的基点在于限制和削减军费。1932 年,这个政策虽然被取消,但其影响仍然是巨大的。当时的英国内阁仍一致认为,取消“十年规则”并不等于认为不顾财政和经济状况而增加国防开支是合理的。当时的英国政府把保持财政和经济稳定看成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因为这既可表现出威摄德国的经济实力, 也是可以进行持久战的可靠保证。所以这个思想始终支配着国防政策的制定。当然这与英国的国内状况密切相关。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财政损失高达 118 亿英镑。战后,英国欠美国 40 亿美元的债务,1929 年的经济危机同样给英国带来巨大的冲击,1931 年,英国外贸出口额下降了 30%;1933 年,英国失业人口达 300 万。因此英国政府认为,笼罩在英国财政和经济上的危机比战争危机更可怕。因而英国的军费开支始终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1932 年,英国军费予算只有 1.03 亿英镑,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低点。陆军的予算从 1922 年的 6200 万英镑减至 1932 年的 3600 万英镑。消极的国防政策导致了军力的下降,而军力的下降则必然导致其在外交等方面的变化,最终导致绥靖政策的产生。

英国是一个以海上贸易为中心的国家。其国家利益包括海洋利益,海外殖民地利益和欧洲大陆均势利益。因而尽管消极的国防政策对英国整体防务力量影响很大,但英国在 20 年代还是比较重视海军的发展。1921 年,英国为争夺海权,准备重整海军,计划建造 36 艘巨型军舰。在华盛顿会议上, 经过激烈讨价还价,最终决定英、美、日三国军舰比例为 10∶10∶6。英国保住了海上力量世界第一的地位,海军力量可以保持在 50 万吨,到 1922 年

签定《五国公约》规定时,英国可保持 52.5 万吨,与美国持平,与日本仍

是 5∶3 之比。规定英国可拥有航空母舰 13.5 万吨,单舰排水量不超过 3.5

万吨,舰炮在 16 英寸以下。但华盛顿会议主要目的是日美争夺太平洋的霸权,而英国则想力争保住海上霸主地位,同时利用条约来捆住别人的手脚, 因此千方百计地想要主导海上裁军的进程。终于在英国的极力主张之下,伦敦海军会议于 1930 年 1 月至 4 月召开,通过了《限制和裁减海军军备的国

际条约》,规定英美海军力量仍为第一,战列舰各为 15 艘,并规定了潜艇的总吨位数。这一时期,英国海军在总的力量上虽然仍保持着领先的地位, 但实际上从英国的国力特别是它与美国的国力相比较上看,保持第一已是勉为其难,后继乏力了。皇家海军海上无敌,独步天下的时代已经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