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突尼斯
阿拉曼战役英军的胜利和盟军成功的在北非登陆,沉重打击了德意法西斯,大大削弱了德意军事上的实力。但德意法西斯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企图利用占据的突尼斯一隅,负隅顽抗。为了保住突尼斯这个稳固的桥头堡,希特勒先后从西欧和意大利调遣了 5 个师的兵力,从海空两路迅速增援突尼斯,并任命阿尼姆为德意两国部队最高司令官。
此时驻守突尼斯的法国守军,对盟军和德军谁敌谁友的态度并不明朗, 一方面对德国存在复仇思想;另一方面却又怕违背维希政府的意志。法军司令巴雷虽然拒绝了德国要求法军撤至突尼斯边境附近一线的最后通牒,但是又自动放弃机场、据点,然后撤出了突尼斯,并没有对德军进行坚决反击。
为了消灭突尼斯境内的德军,在北非登陆的盟军同蒙哥马利的第 8 集团军相配合,从西东两面进行夹攻;在阿尔及尔登陆的盟军由英国第一集团军司令安法森将军指挥,从海陆两路同时出发,在突尼斯北部进行拦截,美国伞兵营从东南方向突击了 80 英里,占领了离加贝斯湾和通向的黎波里的咽喉要道加大萨机场。如此包围态势,使德意军队成为瓮中之鳖。
盟军抢占突尼斯的第一次战役是从 1942 年 11 月底开始的。当时,德军
的兵力十分薄弱,在突尼斯城实际只有 1000 人,在比塞大约有 4000 人,投入作战的兵力极少。但德军采取疑兵战术,貌似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盟军被蒙在鼓里,不知敌军兵力多少,不敢轻举妄动,行动谨慎小心,直到 11
月 25 日进攻突尼斯时,德军的兵力已调集增加了 2 倍。盟军从左、中、右三路发起攻势,但由于援兵未到而受挫,只好向西撤退。德军的增援部队占领了整个突尼斯。12 月,盟军又几次向突尼斯方向发动进攻,都被德军击退。后因大雨滂沱,道路泥泞,无法前进,原定的进攻计划只好放弃,使盟军在突尼斯的首次战斗宣告失败。1943 年初,法国守军加入了盟军行列,加紧对德军作战的准备。而这时从阿拉曼战场上败退至突尼斯的隆美尔的“非洲兵团”为阻止盟军反攻,抢先向美军发起进攻,美军大败,损失惨重,伤亡 1000
多人,损失 200 辆坦克,隆美尔部队乘机向前推进 150 英里。在这种困难的
境遇下,新编第 18 集团军司令亚历山大亲自到前线担任盟军指挥,稳住了
阵脚,迫使隆美尔停止向西推进。2 月 26 日,由隆美尔指挥的在突尼斯的轴心国军队在沿突尼斯北部海岸和蓬杜法赫之间 70 英里战线上向英军发起攻击,遭到顽强抵抗,德军兵力消耗很大。从此,突尼斯战场上盟军的力量占了绝对优势,兵力是轴心国军队的 2 倍,坦克是轴心国军队的 6 倍。隆美尔见势不妙,称病离开了非洲战场,把指挥权交给了其属下阿尼姆。
3 月底,盟军在突尼斯整个南部开始了总反攻。4 月 6 日,轴心国军队开始向突尼斯城撤退。4 月中旬,得不到弹药、燃料和食品补给的德、意军队被盟军围困在突尼斯北部,被迫与盟军展开决战。5 月初,法军攻克法赫斯桥,突破了轴心国军队在突尼斯的最后一道防线。随后,英军进入突尼斯城,美军进入比塞大城。1943 年 5 月 13 日,25 万德意军队被迫向盟军投降。盟军在北非取得了重大胜利。
北非战役全歼德、意军队,从根本上改变了地中海的形势,使地中海又成了英国的内海,也使盟军掌握了地中海地区的制海权和制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