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相书和独角戏的口技

四川相书是由口技逐步发展而成。宋人笔记《东京梦华录》等书多有记载。到明末清初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在北京、上海等地流传最盛。

据清代举人徐珂的清代掌故遗闻汇编《清稗类钞》记载:

口技为百戏之一种,或谓之曰口戏,能同为各种音响或数人声口,及鸟鲁叫唤,以悦座客。俗谓之隔壁戏,又曰肖声,曰相声,曰象声,曰像声。

可见口技有隔壁戏、肖声、相声、象声、像声的别称。它以“叫声、“学乡谈”作为自己的主要表演技艺,因此,《清稗类钞》中又称它为“口技”或“口戏”。

表演中,表演者摹仿飞禽走兽和市井叫卖的声音,用以表现社会生活的复杂场面和众多人物。

清咸丰时,口技与四川方言结合,成为四川相书,流行于成都、重庆等地。

四川相书在演出时,撑一顶布帐子,艺人置身帐中,用口技和折扇、铜铃、莲花落等道具模拟各种声音,描绘环境,模拟人物对话,讲述故事。一人扮演很多角色,观众则隔帐聆听,如临其境。

四川相书显著的特色是常用谐音、语误、吟诗、歇后语、打油诗等引人发笑,引人深思,回味无穷。它善于运用细小的生活片段,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四川相书以说故事为主,在说故事之前,要模仿飞禽走兽的肖声,起着吸引听众、静场的作用。

四川相书善于运用细小的生活片段,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内容有嘲笑剥削阶级愚昧无知的,有歌颂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也有意趣横生,听后使人轻松愉快,心爽神怡的。

四川相书完全凭口技演出描绘故事情节和环境,演员运用唇、齿、喉、和鼻腔等部位,迅速地变换着不同的声音造型。

虽只有一人表演,却能同时扮出人物对话,鸡鸣狗叫,器物相击等各种声音。观众隔帐聆听,如身临其境。如果人物过多时,还要运用外地方言来弥补其不足。

相书在陈述故事时,主要手段是运用生动、通俗、性格化的对白来塑造人物形象。语言富于形象性,使听众如身临其境。

相书段子里的人物,少则两人,多则十余人,要使听众通过声音分辨得出人物的性别、年龄和身份地位、性格特征,乃至在故事进行中细微的思想情绪。

李相成,人称“李相书”,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相书艺人,他能够在2.5尺见方的布帷中,模仿各种人物、动物和其他声响,借助声音描绘场景、刻画人物。

李相成的弟子曾炳坤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相书艺人,他对四川相书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卓越的恭喜。

《逗街》是曾炳坤的作品,该作品语言诙谐有趣,将老成都的街名巧妙地组合起来:

他天天清早要去“东马棚”,牵出“马镇街”,来就跑“走马街”。他的住宅么,团转一带“四维街”,皆是“红墙巷”,房上盖的“黄瓦街”,对门一堵“红照壁”,为啥有照壁?因为两辈出功名,出过“大科甲”、“小科甲”,他的公馆左边用“青石桥”……

在这段评书中,表演者清脆地一一数落,听众就会欢笑起来,心中都暗暗佩服表演者的精湛技艺。

四川相书传统曲目有《骗总爷》、《写对杀猪》、《霉登堂》、《双灵牌》、《逗街》、《花子闹街》等40余段。

独角戏也作“独脚戏”,亦称“滑稽戏”,最初指只有一个角色的戏,但后来衍变为多人的戏。独角戏流行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

20世纪初,在河南路桥堍天妃宫等处出现一种卖梨膏糖的说唱形式,是艺人为了兜售自制的梨膏糖而自创演唱一些滑稽的段子,也有即兴的“卖口”,称为“小热昏”。

此外,还有隔壁戏、苏滩等曲艺样式也含有许多滑稽谐趣的成分。这些不同的样式逐渐融合演变,形成了一种以滑稽逗笑为其特征的说唱形式,这就是独脚戏。

独脚戏的表演,讲究说、学、做、唱。这四种表演形式均为制造笑料服务,它通常运用语言上的夸张、误会、巧合、对比、诡辩、差错、拉扯、偷换、谐音、拼凑、重复、双关等,形成“逗笑”的效果。

有时也借助木鱼、三巧板之类的小道具,或者作象征性甚至夸张性的表演,以加强“逗笑”的演出效果。

独脚戏一般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以说为主的,或说一个滑稽故事,或讲一段笑话,其间学讲各地方言等。

另一种以唱为主,或唱各种地方戏曲唱腔,或唱民间小调,以叙述一个滑稽故事的,但一般情况,许多段子都是说唱相间的。

独脚戏的表演主要有说、学、做、唱四种。说,包括叙述故事、角色对白、绕口令等;学,指学说各地方言;做,指虚拟性表演,包括脸部表情,手势、动作等;唱,指学唱京剧及其他地方戏曲,以及江南各种小调等。

独角戏传统曲目有《哭妙根笃爷》、《火烧豆腐店》、《一百零八将》、《七十二家房客》、《十三个人叉麻将》、《各地堂馆》等。

【旁注】

《清稗类钞》 关于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所记载之事,上起顺治、康熙,下迄光绪、宣统。全书分92类,1.35万余条。书中涉及内容极其广泛,典章制度、社会经济、民情风俗、古迹名胜,几乎无所不有。全书事以类分,类以年次,分类详细,纲目明晰,颇便查阅。

铜铃 我国古代民间乐器之一,用铜制成,外观呈圆球状,规格大小不一。大者直径约5厘米,小者直径约2厘米,铃的上部设有环状耳,用以穿绳系挂,铃的底部有一长条形开口,口长小于铃的直径。铃内置有两个比铃口略宽的铁制圆珠。演奏时,手持圈框或绳带摇奏,铃内铁珠碰击铃壁而同时哗哗作响,音色清脆悦耳。

莲花落 一种古老的说唱曲艺,始于宋而盛于清,又称“落离莲”或“摇钱树”,原是盲人乞丐行讨而唱的民间曲艺。其内容多为劝世文,以扬善惩恶,吉祥纳福为主。用方言说唱,委婉动人,通俗易懂,生动风趣。

段子 相声中的一个艺术术语,指的是相声作品中一节或一段艺术内容,随着人们对“段子”一词的频繁使用,其内涵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人们在不觉中主观地将其融入了一些独特的内涵,泛指声乐类节目或文学作品。

苏滩 曲艺中的一个曲种,是“苏剧”的旧称,也是曲艺“苏州滩簧”的简称。原为演唱南词、弹词、文书等曲艺的艺术形式的泛称,后来在昆曲的影响之下,又演变为专门清唱戏曲的曲艺。这种曲艺形式发展为戏曲时,其表演艺术、音乐已不同于昆曲,而有了鲜明的特色。

木鱼 一种打击乐器,原为佛教宗教歌曲“梵吹”的伴奏乐器。清代以来流行于民间。木鱼呈团鱼形,腹部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背部呈斜坡形,两侧三角形,底部椭圆;木制棰,棰头橄榄形。木鱼大小不一,音高不同。

京剧 又称平剧、京戏,是我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有“国剧”之称,影响广泛。

【阅读链接】

隔壁戏的两种表演技艺,可推至宋代。据《梦粱录·妓乐》记载:“教乐所人员等效学百禽鸣,内外肃然,止闻半空和鸣,鸾凤翔集。”

另外,在宋代杭州的瓦舍勾栏中,还盛行一种学说各地方言的“学乡谈”技艺,专业艺人把“叫声”、“学乡谈”这两种技艺作为主要表演手段,躲在布幔里表演,杭人称之为“隔壁戏”,艺人行话则叫“暗春”。所谓“暗春”,意指只闻其声,而不见其人的表演。四川相书的表演就来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