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打竹板演唱的“数来宝”

明代之前,很多贫穷的艺人为了谋生,走街串巷,在店铺门前演唱索钱。由于这些艺人把商店经营的货品夸赞得丰富精美,“数”得仿佛“来”了“宝”,因此,后来把这种演唱索要钱财的方式称为“数来宝”。

数来宝又名顺口溜、溜口辙、练子嘴,流行于我国南北各地。“数来宝”一词见诸文字记载很晚。据史籍记载,“数来宝”,昔日名曰“善人知”,衣裳整破均有,供奉朱洪武,手持竹板,亦有持牛骨者。收养门徒,按户索说讨钱。

常见的情形是两个牛胯骨上面拴有13个小铃铛,俗称“十三太保”。相传有一个铜铃能吃一省,有铃13个可吃13个省。牛胯骨头上有两个红缨。行乞时,就是敲打着这样的道具念自己编的词向商号要钱。

相传,元顺帝时,北地燕京城考场开科取士,朱元璋曾北上赶考,但是没有考中。伤心的朱元璋来到良乡县土地庙内,忽患伤寒病症,病倒在殿内。傍晚的时候,有两个乞丐带着要饭的瓦罐进入这座庙里。

这两个乞丐见朱元璋倒卧在地,用手去摸他,发现他周身发烧,知道是感冒伤寒所致,就将他抬至殿后方砖之上。

两个乞丐有两张狗皮,给朱元璋铺一张盖一张,又在砖下掘洞,洞里放些柴草烧。半夜的时候,朱元璋周身出汗,筋骨止住疼痛。两个乞丐将他扶起,又将他们讨的剩菜剩饭用柴草热熟给他吃。

第二天朱元璋的病痊愈。他问救他命的两个乞丐的姓名。这两个乞丐说他们一个梭,一个姓李。从那以后,乞丐中间,都流传开了这两人的情义之事。后来,乞丐在行乞时,就分为了“梭”家门和“李”家门。

靠着数来宝讨饭生活的人在行乞时,站在门口左右都有规矩,分为“梭”家门和“李”家门,此外,还有一种叫“梭李不靠”的。

这种人要钱非达到目的不走,如果商号态度不好或出口恶言,他们便编词骂街,一定要给钱才走。但他们都很聪明,能见到什么就编什么词,虽然商家讨厌他们,但得到多数旁听人们的赞赏。

看下面这段数来宝唱词:

哎!竹板打,进街来,铺户买卖两边排。也有买,也有卖,也有这个幌子和招牌。

金招牌,银招牌,里里外外的挂出来。这边儿写:减价大赠彩;那边儿写:白送一天您快来。说你也来,我也来,大掌柜的发了财!您老发财我沾光,路过相求来拜望。一拜君,二拜臣,三拜掌柜的大量人。

大掌柜的真不错,站在门口儿一个劲儿的乐,您把铜子儿给几个,拿回家去好治饿。这位掌柜的好说话儿,他留分头、光嘴巴儿,身上穿着个蓝大褂儿。手里边摇着个白折扇儿,不扇屁股扇脸蛋儿!

商家给钱他们不用手接,而用牛胯骨去接。也有用“节子”板即七块竹板去接的,要钱的方法和唱的词句也相同。

数来宝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沿街乞讨演唱,二是“撂地”卖艺,三是舞台演出。

明初,数来宝有了师承关系和13门户。这13门户为:北京一带有索、李、朱3家;江北有丁、郭、范、高、齐5家;江南有桃、李、杏、花、春5家。

数来宝通常为一人或两人说唱。用竹板或系以铜铃的牛髀骨打拍。最初艺人沿街说唱,都是见景生情,即兴编词。后进入小型娱乐场所演出,说唱内容有所变化。部分艺人演唱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逐渐演变为快板书,与数来宝同时流行。

数来宝艺人凭借广泛的生活知识,见景生情,即兴编唱,有的还能讲今比古,引经据典,夹叙夹议,积累了一些固定的套子词。后来吸收了对口相声的表现手法,形成对口数来宝,进一步提高了艺术表现力,出现了一些针砭时弊的新唱段。

诙谐、风趣是数来宝的艺术特色之一。数来宝的基本句式为可以断开的“三三”六字句和“四三”七字句,两句、四句或六句即可换韵,即上六下七,上句六字为三三,下句七字为四三、二五、二二三。

上下句的末一个字要合辙押韵,并且同一声调。两句一组,可以一组一辙,也可以连续几个、十几个句组一辙。唱句中还可以插入一些独白,如过口白、夹白等。

清人杨静亭的《都门竹枝词》中,有一首诗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数来宝艺人数唱乞讨的情景,也是对数来宝这一形式的文字记载:

近日人情总好奇,新闻诌出解人颐。

一群人聚如蜂拥,围着狂呼一乞儿。

这里的“新闻诌出”指的是艺人现编现唱的即兴唱词,而围观的人如“蜂拥”一般,则足以证明人们对这种形式的喜爱程度。

数来宝在其演化过程中使用过多种击节乐器,如高粱竿儿、钱板儿、撒拉机、牛胯骨、三块板儿、三个碗儿、开锄板儿等,后普遍使用七块板儿。大竹板儿两块叫大板儿,称为大舀。小竹板儿五块叫做节子板儿。

表演时竹板用以击节伴唱,制造气口,衔接唱词,烘托气氛。也可在演唱之前敲击出复杂的节奏、多变的音响作纯技艺性表演。

大竹板儿有多种打法,有演唱之前的开头板儿和演唱中的小过门儿,还可以打出种种花点儿制造气氛,有时可以模拟某些音响,有助于表达唱词内容。

数来宝的表演为韵诵式的数唱。传统唱词大多是即兴编唱,依一定的程式,凭借着演员自身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即兴创作的才能,讲今说古,类编排比、夹叙夹议。

数来宝的传统曲目有《生意行》、《同仁堂》、《棺材铺》、《十字坡》、《杨志卖刀》、《诸葛亮押宝》、《董家庙》等。

《十八愁》是数来宝传统曲目,该曲目无具体故事内容,全篇以发音相似的字组成词句,衬以板式进行演唱,故又名《绕口令》。为相声演员初学时的基本训练曲目。

绕口令在说讲时有一定的难度,若演员在口齿、运气等方面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难以应付的。

清代晚期,北京天桥有数来宝场子,但不固定。皆因数来宝挣钱不多,出语粗俗,不大容易招来观众,场主不愿租给数来宝艺人。数来宝艺人见哪里有空地,就在哪里说,久而久之,也占一席之地。天桥数来宝艺人中较出名的有小海和曹麻子。

曹麻子本名叫曹德奎,由于他满脸长有麻子,因此艺名就为“曹麻子”,他经常在北京天桥靠数来宝谋生。他手使两块牛髀骨打拍,两片骨头略呈扇面形,上方各系三四个小铜铃和几绺染成红绿等颜色的麻,下端系有尺余长的五彩绸带,拍打起来呱嗒作声,铜铃亦被震得哗楞楞响。

黄白色的牛髀骨,点缀着明晃晃的铜铃铛与五彩缤纷的绸、麻等饰物,伴随着有节奏的声响不时地晃动着,令观众眼花缭乱。这种形式简单而古朴的打击乐器,内行人称之为“擓”,又名“金钱骨”。

曹德奎是善于根据历史大事件改编词句的出色民间艺人。他所说的《推倒满清》、《大实话》等许多段子,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而且思想内容也较高。

【旁注】

洪武 我国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一个年号,时间为1368年至1398年。洪武年间,实行了较开明的经济政策,鼓励生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低层民众的地位。社会迅速从元末的战乱中恢复,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开科取士 即科举考试,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隋代以前采用的是世袭制和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隋代开始改为科举制,使得任何参加者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清代科举考试逐渐僵化,被称为八股文,后废除。

幌子 商店门外表明所卖商品的标志。“幌”原指窗帘、帷幔。古时酒店用布旗招徕顾客,也称“幌子”。唐代陆龟蒙《和初冬偶作》:“小垆低幌还遮掩,酒滴灰香似去年。”后来加以引申,凡商店招徕顾客门面上展示的标志,统称为“幌子”。

招牌 挂在商店门前作为标志的牌子,主要用来指示店铺的名称和记号。招牌有竖招、横招或是在门前牌坊上横题字号,或在屋檐下悬置巨匾,或将字横向镶于建筑物上。在我国古代,招牌实际上也成为经营者的品牌标识,不少招牌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故事。

快板书 由数来宝演变而成。因沿用数来宝的击节乐器两块大竹板儿和五块小竹板儿而得名。大小竹板儿合称为“七块板儿”。快板书融合了相声、评书的艺术手段,丰富了数来宝原有的句式和板式,加强了表现力,其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击节铿锵的演唱吸引了观众。

押韵 又叫压韵,是指在诗词歌赋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这是诗歌同其他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之一。

竹枝词 一种诗体,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竹枝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民间歌谣;二类是由文人吸收、融会竹枝词歌谣的精华而创作出有浓郁民歌色彩的诗歌;三类是借竹枝词格调而写出的七言绝句。

艺名 源于俗号,这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对于街头艺人来说,能得到俗号,正说明在观众中有了一定的影响。用这样的俗号作为艺名,可以进一步扩大影响,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观众。艺名也有自定的,而不是取用俗号。自定的艺名相对比较文雅。

北京天桥 对北京宣武区永定门内大街中段附近地区的统称。在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天桥桥地区曾经是北京最大的市井娱乐中心。许多民间艺术家在天桥撂地表演,各种流行于我国北方的民间艺术形式都能够在这里找到,形成了独特的天桥文化。

【阅读链接】

旧时的艺人总想找个历史名人,奉为开山鼻祖,以便增光添彩,“数来宝”的艺人在历史上的乞丐群中找到明太祖朱元璋,奉为祖师爷。

据说朱元璋年纪不大,就因家人离世被送往皇觉寺出家,皇觉寺长老给他起名元龙和尚。长老圆寂后,僧人将他驱逐出庙,他只得挨户讨饭生活。但是附近的人不准他在门前喊叫乞讨,他就找来两块牛骨两,用这两块牛骨敲打,挨户讨饭生活。后来乞丐讨饭就沿用了敲牛骨的方式。并尊奉朱元璋为祖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