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学逗唱——相声

相声类曲种,是从民间说笑话中发展而来的,具有轻松、活泼、滑稽、风趣的特点,又能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和表演,增长知识,满足民众文化娱乐的要求。主要曲目有相声、独角戏、答嘴鼓、四川相书等。相声在相声类曲种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其他曲种如四川相书、独角戏、答嘴鼓等,则是在相对狭小的区域内流传。

无论是相声,还是四川相书、独角戏、答嘴鼓,它们的共同点是都以说学逗唱为艺术表现手段,并以此获得观众的认可。

说笑话或滑稽问答的相声

我国古代,有一种以科诨为特色,包容音乐、戏剧、歌舞等成分的表演行业,这种行业通常服务于王族、军队,更多的是游走民间,属于一个低等的行业,其艺人称为“俳优”。相声的最早形式就是由“俳优”行业派生出来的。

“俳优”行业只有男性,没有女性。“俳优”常常与侏儒、狎徒相提并论,甚至被看作“亵狎”。

“相声”一词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原指模拟别人的言行,后发展成为“象声”。到了晚清时期,“象声”逐渐从一个人模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名称也就随之转变为“相声”。

关于“相声”一词的解释,古往今来,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两类说法。一类是艺人的说法:“相声就是相貌之‘相’,声音之声。”“‘相’是表情,‘声’是说明。”这种说法在艺人中世代相传,影响很大,但以此解释“相声”的含义并不确切。

另一类说法以相声发展演变的过程为角度,把这一发展演变过程概括为“像生、像声、相声”,这是合乎实际的论断。

“像生”一词最早见于宋代文学家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等风俗书里,有三种含义:一指艺人;二指事物;三指说唱艺术。其中第三种说法与相声渊源密切,即说唱艺术的“像生”。

当时,除“像生”外,宋代百戏中还有“学像生”、“乔像生”都属于同一类型的说唱艺术。那么,它是一种什么样的说唱艺术呢?据南宋耐得翁的《都城纪胜》记载:

杂扮或名杂旺,又名细元子,又名技和,乃杂剧之散段。在京师时,村人罕得入城,遂撰此端,多是借装为山东河北村人,以资笑。今之打和鼓,捻梢子,散要皆是也。

这段记载表明:“像生”、“学像生”都属于模拟艺术,模拟对象包括对象在内。所谓“像生”就是模拟得像真的、活的,活龙活现,维妙维肖,目的在于“以资笑”,就是抓哏取笑,与相声的“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乔像生”就是以虚拟的方式模拟某种技艺,俗称“发乔”,目的也是为了取笑。“乔”有三层意思:一是模仿,二是虚拟,三是滑稽。

“乔”与“非乔”虽然同属于虚拟表演,但所采取的个体方式不同。“乔”属于假学和歪学,而这正是相声的“学”所必不可少的因素。这样“像生”就与相声挂上了钩。

明清以来,文献记载里出现了“像声”或“象声”,类似口技。表演时,用青绫围住,观众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俗称“暗春”,偏重于声音模拟。

“相声”一词见于文献是在清乾隆、嘉庆年间。这时的“相声”仍属口技范畴,内容与“像生”、“象声”类似。与后来相声含义相同的“相声”一词最早见于1908年出版的英敛之《也是集续编》:

其登场献技,并无长篇大论之正文,不过随意将社会中之情态摭拾一二,或形相,或音声,模拟仿效,加以讥评,以供笑乐,此所谓相声也。该相声,每一张口人则捧腹,甚有闻其趣语数年后向人述之,闻者尚笑不可抑,其感动力亦云大矣。

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相声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

相声在其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相声的表演方式,最初有两种,在帷幕中表演的相声称“暗春”,公开表演的相声称“明春”。后来,“暗春”逐渐废止,只有“明春”一种在继续发展。

张三禄是最早的相声艺人,被尊为相声鼻祖。张三禄原来可能是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他的艺术生涯开始于清道光年间。清代八角鼓票友、单弦牌子曲艺人司瑞轩曾经说:“学相声好似还魂张三禄,铜骡子于三胜到像活的一样。”

相声语言通俗易懂,有着多方面的体现,主要是口语化、动作化和节奏感。所谓口语化,就是贴近日常口语,像聊天、拉家常似的,用词生动,语调亲切。

所谓动作化与抽象化相对而言,是语言蕴含着表演动作的因素或者与表演动作相结合,通过观众的生动联想,构成形象、动作和画面。

所谓节奏感,指语言的变化而言。构成相声语言节奏感的因素相当丰富,比如韵散相间,长短可不拘,文白并用,书面语和口语相配合以及多种方言、多种语言成分多种语言风格等,运用起来,又有很大的随意性、灵活性,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相声具有非常浓郁的喜剧风格,这是公认的。不论什么事情,一到相声演员嘴里,就那么可乐。相声的内容并不见得都是喜剧故事,也有正剧故事、悲剧故事,但不论喜剧、正剧、悲剧,一旦进入相声,就像掉进了笑的漩涡,都变成了喜剧性的。

相声的形式共分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三种。单口相声,是一个演员表演的长短笑话。

对口相声,是两个演员表演的,叙述人甲称“逗哏”,辅助对话的乙称“捧哏”。表演时,依甲乙二人说表内容的轻重与语言风格之不同,又可分为“一头沉”、“子母哏”和“贯口活”三类。

群口相声,是三个以上演员共同表演的,甲称“逗哏”,乙称“捧哏”,丙等称“腻缝”。

一段相声一般由“垫话儿”、“瓢把儿”、“正活儿”、“底”四部分组成。“垫话儿”为即兴的开场白。“瓢把儿”是转入正文的过渡性引子。“正活儿”是正文。“底”是掀起高潮后的结尾。后来,也常有省略“瓢把儿”的。

相声用艺术手法组成“包袱儿”,表演当中通过说表而“抖响”使人们发笑。其手法有:三翻四抖、先褒后贬、阴错阳差、一语双关、自相矛盾、表里不一、歪讲曲解、违反常规等数十种。每一段相声里一般含有五个以上风趣幽默的“包袱儿”。

“包袱儿”是个形象化的比喻词,它指的是相声中喜剧性矛盾酝酿、发展的一个过程。“三翻四抖”是相声“包袱儿”常采用的结构。

其中“三翻”是指对矛盾假象反复进行渲染和强调;“四抖”是指在三翻之后揭露矛盾的真相。

相声的一个最大的特色是讽刺功能。比如,《贼说话》是个单口相声,说的是一家四壁皆空的贫穷家庭,一天夜里,居然来了一个贼。这个贼摸到墙角,发现了一只破米坛,就将衣服铺在地上,准备将米包起来带走。没想到这家主人早已经醒来。这些米对他和他的家人十分重要,是他们的活命之物。他乘贼搬米之际将贼铺在地上的衣服拎起来盖在自己身上。贼找不到衣服了,四处摸,由纳闷而出声,这就是贼说话。

作品以简练的线条勾勒了这个贼“笨而不笨,不笨而笨”的双重性格,赋予了故事和人物以丰富的生活意蕴,让人们从矛盾中想象贼所以为贼的社会根源,充满了讽刺意味。

相声有四大基本功,即“说、学、逗、唱”。“说”包括说、批、念、讲四种手法,其中以说为主。说,指吟诗、对对联、猜谜语、解字意、绕口令、反正话、颠倒话、歇后语、俏皮话、短笑话、趣闻轶事等。

“说”和民间笑话相关,早在隋、唐之间我国就有了说话艺术,当时有个笑话大师叫侯白。《启颜录》里记载了一些他的情况。

“学”指各种口技、双簧,模拟方言、市声以及男女老幼的音容笑貌、风俗习惯礼仪。模拟方言,又叫“倒口”,过去也叫“怯口”,是为表现人物的愚昧憨厚。最初大多模拟河北深泽、武强、饶阳、安国一带的方言,后来发展到模拟山西话、胶东话、天津话等。

“逗”就是抓哏取笑。甲、乙二人,一宾一主,一智一愚,以滑稽口吻互相捧逗,褒贬评论,讽刺嘲谑。晚清学者英敛之在《也是集续篇》中提到相声演员是“滑稽传中特别人才”,形象地描绘了“逗”的艺术魅力,说:

该相声者,每一张口,人则捧腹,甚有闻其趣语数年后向人述之,闻者尚笑不可抑,其感动力亦云大矣!

可见,那时候的相声已经把“说”的形式、“逗”的内容、“学”的手段熔于一炉了。

“唱”即演唱“发四喜”、“弦子书”、“太平歌词”以及“农家乐”、“算了又算”、“十二月探梅”等民间小调,还有学唱各种戏曲、曲艺,统称之为“柳活”。

传统上,相声艺人常把相声的基本功细分为十三门,分别是要钱、口技、数来宝、太平歌词、白沙撒字、单口相声、逗哏、捧哏、群口、相声怯口、柳活、贯口、开场小唱。

相声中,常有偏重运用其中一两种手段的节目,比如《改行》、《戏剧与方言》偏重于“学”和“唱”,《八扇屏》、《春灯谜》以“说、逗”为主。演员也往往以其善于运用某一些手段而形成不同的风格。

在相声的表演中,观众虽然一般不能直接与演员进行对话,却可以通过笑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另外,在许多相声中,捧哏演员的话往往代表了观众的观点,捧哏演员往往是作为观众的代言人与逗哏演员进行对话。

相声常用一些道具来加强表演,常用的道具有醒木、折扇、手绢、桌子、御子等。其中,醒木经常在长篇单口相声中用到。折扇在表演过程中可以虚拟为其他物品。手绢可以在化妆时作为道具使用。桌子在传统相声中经常用到。御子是唱太平歌词时伴奏的乐器,一般是两个竹板。

传统相声曲目以讽刺旧社会各种丑恶现象和通过诙谐的叙述反映各种生活现象为主,传统曲目有《关公战秦琼》、《戏剧与方言》、《贾行家》、《扒马褂》等,总数在两百个以上。

【旁注】

科诨 戏曲术语,又称插科打诨。“科”是指滑稽动作,“诨”是指滑稽语言。它来自以滑稽、戏谑为主的宋杂剧,但在戏曲中只作喜剧性的穿插。清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论科诨》中认为科诨应“戒淫亵”、“忌俗恶”,要运用得自然。

《都城纪胜》 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耐得翁根据耳闻目睹的材料仿效《洛阳名园记》。书内分市井、诸行、酒肆、食店、茶坊、四司六局、瓦舍众伎、社会、园苑、铺席、坊院、闲人、三教外地、共十四门,记载临安的街坊、店铺等等。

绫 斜纹地上起斜纹花的传统丝织物,是在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始产于汉代以前,盛于唐、宋。绫光滑柔软,质地轻薄,用于书画装裱、高级礼品盒,制作衬衫、睡衣等。

夫子庙 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我国四大文庙之一,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宋,位于南京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夫子庙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还是我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

北京话 狭义的北京话是指北京市区地口音,不包括北京郊区县的方言。广义的北京话,指北京官话所属的华北官话,覆盖面包括了整个北京市、河北北部、内蒙古部分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以南京官话为国语正音,清朝雍正年间确立以北京官话为国语正音。

八角鼓 古时满族人用于自娱的一种拍击膜鸣乐器,因鼓身有八个角而得名,又称单鼓。鼓体扁小,鼓面呈八角形。鼓框用八块乌木、紫檀木、红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八角鼓在明代中期以后开始流传北京。除满族、汉族使用外,还流传于云南大理、剑川等白族人聚居地区。

贯口 对口相声中常见的表现形式,也叫“背口”。贯口的“贯”字,是一气呵成,一贯到底的意思。贯口分为大贯儿和小贯儿两种。大贯儿一般上百句,小贯儿一般十几句到几十句不等。

绕口令 我国一种传统的语言游戏,又称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是将声母、韵母或声调极易混同的字,组成反复、重叠、绕口、拗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气急速念出。由于词汇巧妙重组并要求快速念出,所以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

戏曲 我国汉族特有的民族艺术,历史上也称戏剧,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门传统艺术。戏曲历史悠久,剧目难以数计,其中京剧、豫剧、越剧被人们誉为我国戏曲三鼎甲。

太平歌词 是一种从属于相声艺术的曲艺形式,约形成于清代初叶,其曲调是从莲花落演变成的,流行于北京和天津两地。其演唱形式为演员一边数唱,一边用左手持两块竹板击节。太平歌词一直被作为相声的基本功,也是相声艺人招揽观众的主要手段之一。

【阅读链接】

相声的基本功“说、学、逗”,其因素早就在古代各种民间技艺里孕育着。相声中的“说”和民间笑话相关。早在隋唐之际,我国就有了说话艺术。唐代俗讲里有“说诨经”。

宋代的说话里也有“说诨话”。宋代都市繁荣,勾栏、瓦肆场所林立,民间艺术活跃、繁荣。传说“百业皆通”的纽元子就会“学象生叫声”。他不仅善于模拟俗曲、小调、市井吆喝,还善于模拟方言,这可能就是相声“学”的先声。“逗”孕育在古代“俳优”和宋代的杂剧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