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话的丰富多彩与繁荣发展

除了苏州评话、福州评话、扬州评话外,湖北评话、四川评话、宜春评话也是比较重要的评话曲种。它们有着与苏州评话不同的艺术特色,同样丰富了我国评话曲艺宝库。

湖北评话是用湖北方言讲故事的一种评书形式。由一人表演,只说不唱,以一块木头为道具,称为醒木。情节每到关键时刻,猛击一下醒木,听众为之一振。

湖北评话约形成于清初,流行于湖北武汉、沙市、宜昌等长江沿岸城市。与之相近的荆州、孝感、黄冈、宜昌等地区,也有一些艺人从事演出活动。

湖北评书的兴起,据说是在明崇祯时期。1635年,湖北汉阳通判袁焻在夏口督修拦水长堤期间,有艺人胡某在民工、船夫中说书,很受欢迎。从此说书在那里打开了门户。

还有一说是明将左良玉兵驻武昌,招江南大说书家柳敬亭为幕客,在军中说书。据清初诗人钱谦益诗《左宁南画像歌为柳敬亭作》载:

宁南既老而被病,惟怏然一榻,柳生敬亭者善谈笑,军中呼为柳麻子,摇头鼓舌,诙谐杂出,每夕张灯高坐,谈说隋唐间遗事。宁南亲信之,出入卧内,未尝顷刻离也。明亡,柳曾在黄鹤楼等地说过书。

因为柳敬亭书艺非凡,所以南派说书艺人尊他为本行业始祖,称为“柳祖”。

清同治年间,湖北评书的开始繁荣,山东艺人丁海州、龚柏庭由河南先后来武汉演出打鼓说书。

他们敲击堂鼓、钢镰,用北方语言讲唱。他们推出了一批大书,如《五女兴唐》、《八窍珠》、《大红袍》、《薛刚反唐》等。市民称他们的演出为“打鼓京腔”。

丁海洲、龚柏庭在汉传艺,所收的学徒都是本地人,当他们入主书坛以后,顺应听众的要求,改用地方语言,同时根据自己说优于唱的条件,干脆放下鼓、镰,以说为主,遂开湖北评书之滥觞。

在此期间,武汉三镇的茶馆都争相邀请评书艺人演出。当时汉口以说书闻名的有任春山、顾轩南,后来他们各收艺徒,各立门户,流传范围逐渐扩大。

湖北评书讲述风格幽默酣畅,语言流畅、华丽。艺人善于模拟书中的各种人物,并借助手势、身段、口技等渲染气氛。描绘景物时常用韵律回旋有致的骈体,与叙述、对话时使用的生动口语辉映成趣。

湖北评话善于塑造玩弄权贵豪强于股掌之间的草莽英雄形象,每部书中都有一个或几个这种类型的重要人物。

湖北评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两类书目,即“底子书”和“雨夹雪”。前者是根据演义小说来讲述的评书,后者是在第一类的基础上加工发展的评书。

湖北评书早期著名民间艺人有童雪松、王丹普、刘维舟、夏秀峰,这四人被称为评书“四杆旗”。另外,还有孝感的何玉山、天门的蒋春山、应城的徐振山,这三人被称为湖北评书的“三大山”。

四川评话又称白话演说、评话,是四川民间曲艺品种,流行于四川各地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表演者用四川方言夹议地讲说故事,道具仅一张桌、一把折扇、一方醒木。开讲前拍醒木可以提醒听众,烘托气氛。折扇用作模拟物体。

四川评书源于唐代的“说话”及明代的“评话”。清咸丰后盛极一时。最早的四川评书,是在市井搭棚设台,台上置灯笼。说书人手扬折扇、退开弓步,讲述将帅交锋、两军对垒、呼喊吼叫、短打擒人,给人以筋响骨炸之感。

依据表现手法的不同,四川评话有“清棚”和“雷棚”之分。清棚以说烟粉、传奇之类的风情故事为主,重在文说,讲究谈吐风雅,以情动人。

雷棚以讲史和金戈铁马一类的书目为主,重在武讲,讲究模拟形容。金鼓号炮、马嘶虎啸,都通过艺人之口来表达,使听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此外,还有熔“清”、“雷”于一炉,文武兼备的一派,书路宽广,并编演了一些表现新生活的书目。

四川评书的传统书目,经过历代艺人的积累和艺术加工,异常丰富,有“墨书”与“条书”之分。

墨书即根据演义和小说改编、敷衍的书目,有《三国》、《水浒》、《隋唐》、《包公案》、《济公传》、《聊斋》、《说岳传》、《文武榜》等。

条书即艺人创造的书目,有《王三槐反达州》、《金鸡芙蓉图》、《铁侠记》等。

宜春评话是流行在江西宜春民间一种独具特色的曲艺品种。自明末清初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民间盲艺人口头传唱于宜春一带农村集镇、屋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宜春评话作为一种说唱形式的曲艺,是隋唐说唱文学发展成元、明、清的鼓调中派生出来的,形成于清乾隆年间。最早流传于袁州府的宜春、分宜、萍乡、万载、铜鼓境内。

评话是只说不唱的,宜春评话却既唱又说,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在大段唱词之后点缀几句“说”词,起画龙点睛之作用。

评话筒、小竹片或筷子,构成了宜春评话的说唱道具。艺人在演唱时,左臂托评话筒,左手指夹小竹片或筷子敲击竹筒,右手则拍击筒底,以掌握节拍,烘托气氛。

袁州地方艺人在创作时,均以选择宜春评话表演形式为主,但内容并不局限于宜春当地,而是写天下之精华,唱天下之人事。因此,宜春评话题材广泛、内容夯实。

宜春评话简便灵活,通俗易懂,特色鲜明,幽默辛辣,启迪智慧,植根人民,带有鲜明的地方性、群众性、传承性,因此,深受当地的普遍欢迎。

【旁注】

通判 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简称。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郡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知州向下属发布的命令必须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

幕客 古代依靠权贵人家生活的食客,相当于后世做官之人的私人秘书。古代以西东分宾主,家塾教师和做官僚们私人秘书的“幕客”,都称为“西宾”,又称“西席”,主人称为“东家”。

黄鹤楼 古代著名建筑,位于湖北武汉武昌长江南岸蛇山峰岭之上,原址在武昌蛇山黄鹄矶头,始建于三国时期的223年,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享有“天下绝景”之称。因与对岸晴川阁隔江对峙,相映生辉,被称为“三楚胜境”。

骈体 即骈文,一种文体,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唐代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

说话 唐宋时期民间艺人讲说故事的专称,相当于近世的说书。说话技艺繁荣兴盛于两宋时代。与南宋同时,北方的金朝也有不少说话艺人。到了元明两代,说话技艺仍很流行,但以讲史为最盛。说话技艺注重诗、词、赋赞的运用。

折扇 又名撒扇、纸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摺叠扇、聚头扇、聚骨扇、櫂子扇、旋风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扇面上有题诗作画,表现出了中华诗词的至真至美的意境。

《聊斋》 又叫《聊斋志异》。我国一部记录奇闻逸闻的著作。作者是清代学者蒲松龄。“聊斋”原是蒲松龄的书斋名。在书斋中,蒲松龄设一茶棚,专门询问一些奇闻逸闻,然后把听来的这些事情加工润色之后记录下来,“聊斋志异”便由此而生。

说唱文学 文学体裁名,也叫讲唱文学。说唱艺术的文学底本。说唱文学要根据说唱艺术的特点,编制故事、描述环境,塑造形象,尤其要注意语言的音乐美,除应明白晓畅,令人一听就懂外,还要能上口数说,或能合调说唱。一般分为有说有唱、以说为主、以唱为主三类。

【阅读链接】

相传宜春旧时曾有两股乞丐曲艺帮派“东行”和“西行”,两行都有各自的技艺,“东行”唱评话,“西行”打莲花落、打花棍等。

“西行”的乞丐后来逐渐转成其他行当的劳动者,于是这个组织也随之很快解体。“东行”里多盲人,这个组织有管理乞丐的头人,有传授技艺的师傅,还有掌管收支的账房。盲人学艺,全按这个行规章法办事,长期以来经过许许多多民间艺人的创作、加工和教习,逐渐形成了具有宜春地方独特风格的曲艺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