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韵铿锵——评话

说唱是我国民间表演艺术的一种形式,是用来讲唱历史、传说叙事的一种艺术体裁。这种艺术形式集音乐、表演和戏剧情节为一身,深受百姓喜欢,具有良好的娱乐功能。评话类曲种是说唱艺术中重要的种类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蕴含丰富,方法上只说不唱,单凭说来品评人物,论述历史。

随着历史文化的更替、演进,评话类曲种在地域分布、表演特征及流派发展等方面有了诸多的分化,可分为评书、苏州评话、福州评话、湖北评话、四川评话等。

口头讲说历史故事的评书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状况复杂,多个诸侯国为了称霸一方,颁布并施行了一系列措施。当时的诸子百家也积极游说诸侯,他们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获得诸侯们的认可和支持,以达到发展壮大自己实力的目的。

在诸子百家的这些论说中,形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像“怒发冲冠”、“刻舟求剑”、“滥竽充数”等,这成为早期评书的雏形。随着进一步的发展,评书最终得以形成,并延续下来。

评书,又称说书、讲书,古代又称为“说话”,是一种传统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至宋代时开始广泛流行。形式上通常由一人演说,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讲说历史及现代故事。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评书是“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

在南方,评书多称为“评话”,也有称“评词”的,广东粤语地区俗称“讲古”。

在北方,作为一种独立的说书品种,评书大约形成于明代之前,是以北方语音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调的普通话语说演。

到了明代,北方评书已臻于成熟。在明末清初,评书名家辈出,柳敬亭是其中的佼佼者。关于他的生平经历,清代沈龙翔在《柳敬亭传》中记载道:

敬亭名逢春,字敬亭,面多麻,人皆以柳麻子呼之。本姓曹,泰州曹家庄人也。李公三才开府泰州,缉地方不法,长吏以逢春应,时年十七八岁一恶少耳。开府轻其罪,乃出亡,云泰兴,佣于某,久之意不乐,遂去。游四方,至宁国,醉卧敬亭山下,垂柳拂其身,遂慨然曰:“吾今姓柳矣,即号敬亭可乎?”于是名逢春,号敬亭焉。偶闻市中说弹词,心好之,辄习其说,遂以说闻。

柳敬亭从师善于说书的莫后光,颇得真传,擅长说《水浒》、《三国演义》、《精忠岳传》等,技艺卓绝,炉火纯青。《春酒堂文集·杂忆七传柳敬亭》载:

癸巳借敬亭于虞山,听其说数目,见汉壮缪,见唐李郭,见宋鄂、蕲二王,剑戟刀槊,钲鼓起伏,髑髅模糊,跳掷绕座,四壁阴风旋不已,予发肃然指,几欲下拜,不见敬亭。

在观众眼前,但见说书人物,不见说书艺人,像莫后光说的:“听者倘然若有见焉;其竟也,恤然若有亡焉。”说书说到这般境界,可谓出神入化。

评书虽然是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但其艺人来源却多为“唱曲”的转行。

相传形成于北京的评书艺术,其第一代艺人王鸿兴,原来就是表演一种叫做“弦子书”的“说唱”艺人。后来,又有许多北方乡村表演“西河大鼓”和“东北大鼓”的“说唱”艺人进入城市后,纷纷改说评书。

评书的表演形式,早期为一人坐于桌子后面,以折扇和醒木为道具,身着传统长衫,说演讲评故事。后来,多为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是站立说演,衣着也不固定为专穿长衫。

评书因使用口头语言说演,在语言运用上,以第三人称的叙述和介绍为主,并在艺术上形成了一套自身独有的程式与规范。传统的表演程序一般是:先念一段“定场诗”,或说段小故事,然后进入正式表演。

正式表演时,以叙述故事并讲评故事中的人情事理为主,如果介绍新出现的人物,就要说“开脸儿”,即将人物的来历、身份、相貌、性格等等特征作一描述或交代。讲述故事的场景,称为“摆砌末”。

对主要情节要精心设计“摆砌末”,巧妙地把书中需要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形象地“摆”在观众眼前,使观众感到身临其境,引起欣赏的兴趣。

如果赞美故事中人物的品德、相貌或风景名胜,往往会念诵大段落对偶句式的骈体韵文,这称作“赋赞”。“赋赞”富有音乐性和语言的美感。

说演到紧要处或精彩处,常常又会使用“垛句”。“垛句”也叫“串口”,即使用排比重迭的句式以强化说演效果。

在故事的说演上,为了吸引听众,要把制造悬念及使用“关子”和“扣子”作为基本的结构手法,从而使表演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而又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表演者要做到这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养,正如一首《西江月》词所说的那样:

世间生意甚多,惟有说书难习。评叙说表非容易,千言万语须记。

一要声音洪亮,二要顿挫迟疾。装文装武我自己,好似一台大戏。

评书有众多的行业术语,如:“使短家伙的”是指说评书,“丘山”是指《精忠传》,“浑水子”是指《于公案》,“丑官儿”是指《施公案》,“神册子”是指《封神榜》,“大黑脸”是指《包公案》,“提搂把子”是指书馆伙计,“择毛儿”意思是观众为说书人指正,“浑碟子”意思是外省人用乡音说书等。

评书中这样的行业术语有很多,形象直观,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市井文学特色。

评书以长篇大书为主,所说演的内容多为历史朝代更迭及英雄征战和侠义故事。后来也有篇幅较小的中篇书和适于晚会组台演出的短篇书,但长篇大书仍为其主流。

传统评书有《精忠传》、《封神榜》、《施公案》、《明英烈》、《三国演义》、《包公案》、《小五义》、《杨家将演义》等。这些都是长篇大书。

《三国演义》是评书中的重头戏,它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汉末至晋统一的100年间历史,描述了领导集团内部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

说书家以独特的视角,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演义和评说。因为说书人文化水平不同,艺术功力不同,表现上也有所不同,因而呈现出书坛三国百花齐放的局面。

明代初年,产生了一部描写杨家将的中篇小说,书名就叫《杨家将》,是讲史类的“袍带书”,其中有些事实有史可查,有些则真假相混。明代中期,又有文人把民间传说、话本、戏文中的杨家将故事集中起来,编成长篇小说。

清代晚期,许多说书艺人将杨家将故事改编成评书、鼓书,代代传唱。评书和鼓书中的《杨家将》又名《盗马金枪》,主要描写杨继业、杨延昭、杨宗宝三代英雄的传奇故事。

传统评书多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征。它汇集了群众的智慧,既是历代评书艺人的心血结晶,也是群众性的艺术创作成果。它通过“册子”和口传心授方法流传下来。“册子”也叫“梁子”,是一部书的详细提纲。

不同流派、不同演员对一部书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尤其在“评议”方面,因人而异,具有很大的可变性。评书艺人既是演员又是作者,他们的表演过程,往往就是精心构思和不断创作的过程。

评书有众多的流派,各种流派的表演特征不同。流行于北方地区的评书,大约是明末清初江南说书艺人柳敬亭来北京时传下来的,也有人认为是清代北京鼓曲艺人王鸿兴去江南献艺时,拜柳敬亭为师,回北京后改说评书,并于1735年在掌仪司立案授徒,流传到现在的。

【旁注】

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诸子百家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诸子百家文化典籍极其丰富,其思想不但影响了我国,甚至影响到与我国相邻的国家。

成语 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习性用的固定短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闲情偶寄》 我国古代戏曲理论专著,是我国最早的系统的戏曲论著。清代李渔撰。《闲情偶寄》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8部,内容较为驳杂,戏曲理论、养生之道、园林建筑尽收其内。

西河大鼓 北方较为典范的鼓书暨鼓曲形式,又名西河调、河间大鼓。以说唱中、长篇书目为主,也有少数演员专工短篇唱段。西河大鼓的前身,是清代中期流行于河北中部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弦子书以小三弦伴奏,演员自弹自唱;木板大鼓没有弦索伴奏,演员自击简板和书鼓说唱。

醒木 也叫惊堂木,在评书讲说中使用的一种方寸大小,可敲击桌面的木块。常在开始表演或中间停歇的当口儿使用,作为提醒听众安静或警示听众注意力,以加强表演效果,故名“醒木”。

韵文 有韵的文体,与散文相对。韵文是讲究格律的,甚至大多数要使用同韵母的字作句子结尾,以求押韵的文体或文章,如诗、赋、词、曲和有韵的颂、赞、箴、铭、哀、诔等。格律是指一系列古代诗歌独有的,在创作时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

西江月 词牌名,原为唐朝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以北宋词人柳永词为准。双调50个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市井 含有“街市、市场”之意。它所产生的市井文化是一种生活化、自然化、无序化的自然文化,是指产生于街区小巷、带有商业倾向、通俗浅近、充满变幻而杂乱无章的一种市民文化。市井文化反映了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和心态。

话本 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用通俗文字写成,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如《清平山堂话本》、《全相平话五种》等。

口头文学 口口相传的文学作品,是民间文学的主要流传方式,其内容可以包括诗歌、故事等。在民间口头文学中,打油诗、民间歌谣、民间故事是数量最多的三类,如我国很多民间传说就是由口头文学慢慢成型的。

【阅读链接】

柳敬亭是说书第一大家,祖籍江苏南通余西场,生于江苏泰州。原姓曹,名永昌,字葵宇。柳敬亭15岁时因触犯当时法律而流落在外,以说书为业。后渡江南下,改姓柳,名逢春,号敬亭,因面部长了许多麻子,人称“柳麻子”。在上海云间得到莫后光的指点,书艺大进。

柳敬亭说书技艺很高。明末清初史学家黄宗羲对柳敬亭说书有生动描绘:“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净空;或如风号雨泣,乌悲暮骸。亡国之恨,檀板之声无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