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什么像什么的口技表演

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属于说演艺术的一种,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在古代,口技又称为象声、象生、口戏。

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术。表演者用口摹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中的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运用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俗称“隔壁戏”。

口技表演者除了可以用人体发声器官来模拟和表现人们在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中发出的各种声音外,同时还可以配以丰富、适当的表情动作进行表演。

口技的历史久远,其起源甚早,甚至可以一直追溯到上古时期。在上古时期,人们为了狩猎,经常要模仿鸟兽的叫声来引诱它们,或以恐吓的吼叫声驱赶围猎野兽,以利于捕获。

那个时候,还有一种神乎其神的“寻声问路”口技,就是用不同的吼叫声在山涧森林里寻找、区分同伴,它也是人类最早的语言表现形式之一。但那时的“寻声问路”只是口技的前身,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技。

史书记载了公元前298年的战国时期《孟尝君夜闯函谷关》的口技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战国时期的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是齐国贵族,养食客3000多人,其中有很多能人异士,为他排忧解难。当时的秦国国君秦昭王一向很仰慕孟尝君的才能,就派人请他到秦国做客。

见面后,孟尝君给秦昭王送上一件名贵的纯白狐裘,作为见面礼。秦昭王对于孟尝君的才华也非常敬佩,因此就想拜他为相。

秦昭王的这个举动引起了秦国大臣的嫉妒,于是有许多大臣就向秦昭王进谗言。最后,孟尝君终于被软禁起来了,秦昭王甚至打算杀掉孟尝君。

孟尝君遭到软禁后,设法派人去求秦昭王的宠妾燕妃帮忙。但是燕妃却对孟尝君派去的人说:“如果孟尝君送我一件和皇上一样的白狐裘,我就替他想办法。”

孟尝君不禁暗暗叫苦:“白狐裘就这么一件,现在要到哪里再去找一件白狐裘呢?”

就在孟尝君为难的时候,他的一位食客自告奋勇地对孟尝君说:“我有办法,明天以前我一定可以弄回一件白狐裘来。”

这天晚上,这位食客偷偷进入王宫,学着狗叫把卫士引开,顺利地偷回当初献给秦昭王的那件白狐裘。

孟尝君利用白狐裘收买了燕妃,燕妃果然替孟尝君说了不少好话。过了没多久,秦昭王就释放了孟尝君。

孟尝君害怕秦昭王反悔,因此一被释放就马上乔装打扮,趁着月黑风高的夜晚,来到了秦国的边界城关函谷关。只要通过了这道关口,秦昭王就难以奈何他了。

函谷关是秦国军事要塞,守备森严,尤其是在深夜,城门紧闭,所有人不许出入,只有等到天亮鸡鸣时城门才会开放。孟尝君一行人焦虑万分,心想如果等到鸡鸣时分,秦昭王的追兵也就到了。

就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候,忽然有位食客拉开嗓子,学着鸡叫:“喔——喔喔——”,一时之间,全城的鸡都跟着一起鸣叫起来。

守城门的士兵一听到这么多鸡在鸣叫,以为天亮了,于是就按照规定把城门打开。孟尝君一行人快速通过了城门,就这样平安过了函谷关,离开秦国,回到了齐国去。

这个记录是关于口技的最早历史记录,从这个记录可以判定口技起源于战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那时的口技还未用于演出。

口技作为表演艺术不晚于宋代。宋人《杂记》中说在京城的游艺场里,有“学乡谈”和“百鸟鸣”,指的都是口技。宋元戏剧中的“犬吠”、“鸡叫”之类的舞台效果,大多是表演口技的人在后台完成的。

到了清代,口技从单纯模拟某一种声音,发展到能同时用各种声音,串组成一个故事,被列为“百戏”之一,即“口戏”,俗称“隔壁戏”。其“军旅狩猎”、“群猪争食”的表演,无不惟妙惟肖。

清代文学家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中有一篇林嗣环写的《口技》,可以说道出了口技的神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大意是:远远听到长长的巷子里传来了一阵狗叫,随即就有一个妇人惊醒后打呵欠,伸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不久小儿子醒了,大声啼哭。丈夫也醒了。

妇人抚摩着小儿子,给他喂奶,小儿子含着奶头啼哭,妇人拍着小儿子,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接着大儿子也醒了,连续不断地说话不停止。

在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小儿子的声音,嘴里哼唱着哄孩子入睡的声音,小儿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儿子刚刚醒来说话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儿子的声音,同一时候一齐发出,各种声音都摹仿得极像。

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眼旁视,微露笑容,默默赞叹,认为好极了。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撤去屏风一看,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而已。

这样的口技可以说神乎其神,各种声响学的惟妙惟肖,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境界,虽然只隔着一个屏风,但依然让人如亲临另一个世界。

随着口技技术的不断成熟,口技的用途越来越广,逐渐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文艺表演体裁形式之中,被视为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

口技既可以作为杂技节目表演,也用于相声、小品、评书、四川相书、东北二人转等曲艺和地方剧种节目中,还被使用在手影戏、皮影戏、音乐广播剧、影视剧的配音、拟音等艺术形式中。此外,还被经常使用于即兴表演。

好的口技作品,其作用和意义就是能使听众产生丰富的联想和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欢乐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教育和美好的艺术享受。

口技是一种绝活,能学好、表演好口技的人并不多。学猫叫狗叫,人人都会,算不了什么,要达到能登台表演的水平,就要把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河里游的,草棵里蹦的都学好、学像,这就不容易了。

比别人模仿的声音种类多,别人模仿不了、模仿不像的,你却能模仿,达到“以假乱真”的境界;你与动物对话,动物只知多了一个同类,却不知是人模仿的。这样的口技,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口技。

【旁注】

百戏 我国古代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百戏秦汉时已有,汉代称“角抵戏”。包括找鼎、寻幢、吞刀、吐火等各种杂技幻术。《汉文帝篡要》载:“百戏起于秦汉曼衍之戏,技后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寻幢等也。”

屏风 我国古时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屏风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由来已久。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它与古典家具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成为家居装饰不可分割的整体。

战国四公子 战国末期,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养“士”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食客 古代寄食于贵族官僚家里,为主人策划、奔走的人。“食客”之风起于春秋战国之际。“食客”型的算命术士同样也是依附于某个主人,通常都是投靠到王公贵族之家,或是周游于士大夫官僚之间,为他们预卜前程,趋吉避凶,或者充当“谋士”、“军师”。

函谷关 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位于河南灵宝市北15千米处的王垛村。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千百年来,朝圣祭祖者甚多。

笔记小说 泛指一切用文言写的志怪、传奇、杂录、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内容广泛驳杂,包括天文地理、朝章典制、草木虫鱼、风俗民情、学术考证、鬼怪神仙、艳情传奇、笑话奇谈、逸事琐闻等等,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

《虞初新志》 短篇小说集,是收集明末清初人的文章汇编,共20卷。其中所收集的不少篇章用小品文的笔调,写不平凡的人物故事,引人入胜。代表作有《琵琶艺人》、《义虎计》、《八大山人传》、《毛女传》、《奇女子传》、《雷州太守》、《核舟记》等。

二人转 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北方地区的一种二人搭档载歌载舞、分包赶角、转进转出,以东北方言声韵演唱短篇故事的走唱形式曲种,又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

手影戏 杂技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表演者在屏障后边用手的组合表演各种人物、动物的造型。它的表演全部靠手部动作投影的改变,幻化形成各种不同的形象,而不靠任何另外的附加东西去修饰它。

【阅读链接】

据说,古代优秀卓著的口技表演者在表演口技时,还经常用到腹语术。腹语术就是腹语表演者巧妙地运用其声音,使它听起来像从身体其他部位发出来的。腹语术常使人以为声音是从腹部发出来的,但是实际上腹语仍旧是用声带发音,只不过表演者借由练习使得其口部看似完全没有动作,再配合一定的技巧,使观众产生一种声音从别的地方发出的错觉。

优秀口技表演者运用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再加上腹语术的运用,定然会让观众有一种神乎其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