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唱说做花的福州评话

福州评话是以福州方言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的独特说书形式,流行于福建的福州、闽侯、永泰、长乐、连江、福清、闽清等地及我国的台湾。东南亚的福州籍华侨集居地也流行福州评话。

福州评话起于何时无法确定,据元代学人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记述,宋末元初,临安,即杭州,著名说书艺人丘机山来到福州讲书,以吟诵“诗赞”开篇,然后转入夹说夹吟的“正话”,最后又以诗赞作“结台吟”,并以“扇响钹”作间奏。

有人认为这和唐代变文的结构形式十分相似,其结构顺序是:押座文、经题名目、正文、解座文,并据此认为福州评话是说唱变文的遗存。

另有人认为,福州评话与词话、钹子书有关。比较公认的是,福州评话与明末大说书家柳敬亭弟子居辅臣两次来福州说书传艺有密切关系。明末清初,柳敬亭的大弟子居辅臣确曾两次到福州的双门楼,辅导苏州的评话艺人邱梧椿说《武松杀嫂》。

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末江南著名说书艺人柳敬亭不肯降清,南奔入福州,他所授门徒用福州话演唱,借历史故事评论时局,逐渐形成有说有唱的独特风格。

总之,福州评话最晚形成于明末,清初已经流行开来。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福州评话刻本《七星白纸马》来看,清雍正、乾隆年间福州评话已经十分盛行了。

清道光年间以及其后,随着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之后,商贸发展、经济繁荣,促进了文化娱乐的需求。福州评话从艺人员大增,出现了一批著名艺人。

清末,福州评话由走乡串里、高台应聘逐渐走入书场、茶馆演出。在福州出现了一些有名的评话馆,如舌耕社、文榕轩等。

福州评话演员多为一人,不用化装,不需布景,仅用一只铜钹、一块醒木、一把纸扇、一条手帕,搭一座高台摆一张桌子就可演出。

福州评话讲究唱、说、做、花,唱词多为七字句,常用的曲牌有《一枝花》、《滴滴金》、《浪淘沙》、《节节高》等。道白语言生动通俗、个性鲜明。

表演时唱词与说白交替,曲调优美,抑扬动听,并通过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突出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以铙钹敲点和醒木击桌来加强气氛,扣人心弦。

福州评话中常穿插一些“花”。“花”指表演中的噱头,有“夹骨花”和“插花”之分。夹骨花是在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中突出笑料,取得喜剧效果;插花则是穿插些与故事无关的小笑话。

福州评话的唱调分为序头、吟唱和诉牌三类。序头用以演述正书之前的短篇书赞,类似古代说书的“入话”;吟唱是基本唱腔,可用于表唱,也可表现人物的内心独白和人物之间的对话;诉牌指吟唱采用曲牌形式。

诉牌的曲调包括《高山流水》、《浪淘沙》、《连珠》、《滴滴金》、《泪句》等。诉牌的音乐性较强,在人物表白身世和倾诉冤情时使用,唱时以筷子敲铜铙钹来间奏。

另外,也还有一些结合故事情节采用的民谣曲调,如《贺年歌》、《真乌仔》、《三十六叫》、《五字叠》等。

福州评话名家辈出,清道光稍后时期,艺人阮红枣将他的书艺传给儿子阮乌枣,孙子阮澎湃、阮庆庆。阮氏评话世家与当时的邵氏闽剧世家在群众中很有影响,时人传有“阮家评话邵家戏”的民谚。

清末,福州评话艺术得到了较大发展,名家流派不断涌出。其时知名者,有被誉为“三鼎甲”、“三总管”的阮庆庆、徐炳铨、赖德森;有被誉为“八部堂”的百宝营、黄菊亭、林细悌、徐天定、徐天生、林德康、高底三、细九作。

“三总管”和“八部堂”的艺人们对福州评话艺术的发展从不同方面做出了贡献,如阮庆庆创欢快跳跃的庆庆调,徐炳权创制了《平和调》、《滴滴金》等;百宝营自创激越高亢、行腔流畅、韵味独特的《百宝营调》。还有林细俤创的《波浪叠唱调》等。

这些艺人所创的唱调,使福州评话的吟诵腔愈加丰富优美。擅长武书文说的徐天生,击打铙钹为一绝,自创了许多钹点儿,其中以飞钹技巧最为精彩,被听众称为“飞钹仙师”。他与擅长讲武书的胞弟徐天定被赞为“文武两状元”。

福州评话在伴奏乐器的形制、吟诵表演的方式、独特的曲本体裁和传统的话本题材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被称为古老曲艺的“活化石”。

福州评话的题材丰富多彩,主要分为历史故事的“长解”、武侠传奇的“短解”、半长短书、清官断案的公堂书、才子佳人的家庭书五种。

长解书有《三国》、《隋唐》、《精忠岳传》等;短解书有《七侠五义》、《彭公案》、《施公案》等;公案书有《王公十八判》、《珍珠被》、《长泰十八命》等;家庭书有《甘国宝》、《双玉蝉》、《玉蝙蝠》等。

评话艺人们还将福州一带历任府县官中的包公式人物王少兰夫妇等智断公案的传说,编成“王公十八判”系列书目。

由于福州评话以高台演出为主要方式,观众是流动的,为此,艺人必须要在一至三场演出的时限内说完一个故事,因此,书目中以中短篇为主。

其话本也就具有结构严谨,情节发展不拖沓,不作大段铺叙,行书节奏快,不卖关子的特点。优秀的艺人还往往用即兴发挥的表演,调动听众的情绪。

福州评话书目中有许多具有福建特点的方言俚语、民俗谚语,使当地观众倍感亲切。

【旁注】

《南村辍耕录》 有关元代史事的笔记,亦名《辍耕录》。元末明初人陶宗仪著。该书共30卷,585条,20余万字,记载了元代社会的掌故、典章、文物及天文历算、地理气象、社会风俗、小说诗词等。

钹子书 江南吴语区特有的曲艺形式。据《松江县志》记载,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演唱者以竹筷自击钹子掌握节拍,曲调简单,具有吟诵风格,句末略有拖音。演出有说有唱,唱词基本上为七字句,通俗易懂,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刻本 亦称刊本、椠本、镌本,均指雕版印刷而成的书本。我国雕版印刷术发明很早。唐代已经有雕版印刷的书籍流行。五代时期已由政府指令国子监校刻“九经”。至宋代,雕版印刷的书籍大盛。直至元、明、清,前后盛行1000余年。

钹 古称铜钹、铜盘,民间称镲,古代一种铜质圆形的打击乐器,两个圆铜片,中心鼓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绸条等用以持握,两片相击作声。我国古代把铜钹、铜铙或铜盘、镲等,统称为铙钹。

浪淘沙 一种词牌名,原为唐时教坊曲名。词句即咏江浪淘沙,原为28字,即一首七言绝句。至南唐李煜,因旧调另制新声,乃变作双调,每段仅存七言二句,而所咏亦变得宽泛而不必切题。

闽剧 又称福州戏,福建汉族戏曲之一,也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闽剧历经数百年的变革,形成了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艺术风格,最终成为福建主要的地方剧种之一。

铙钹 寺院法会时所用法器之一。铙与钹原为两种不同的乐器,后来混而并称为铙钹。铙钹是一对金属圆片,中间凸起,各有一条钹巾系在中央,演奏时手持钹巾将两片对击。铙钹的外形、尺寸与声调高低有很多种,现多用于民乐演奏。

俚语 指民间非正式的、口语化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俚语地域性强,较生活化,通常用在非正式的场合。有时俚语用以表达新鲜事物,或对旧事物赋以新的说法。

【阅读链接】

清光绪年间,福州评话艺人队伍中出现了名叫叶三嫂的第一位女性艺人。叶三嫂登上书坛时已是少妇,她说书清新雅致,吟唱优美,落落大方,台风高雅,令听众倾倒,使原先清一色男性的书坛顿然生辉,开创了女子说评话的先河。

叶三嫂擅长的书目有《金玉奴》,其中《浪淘沙调》的吟唱尤为精彩,她的《百蝶香紫肩》、《珍珠串》也是受人欢迎的“家庭书”。自叶三嫂始,女性福州评话艺人成名者有被誉为福州评话“女中三杰云紫艳”的周云卿、郑紫英、陈艳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