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打拍——快板

快板类曲种,多以击节乐器来伴奏,普遍用七块板儿,以不同的打法来制造气氛,烘托表现唱词的内容。代表曲种有数来宝、快板书、山东快书、说鼓子、四川金钱板、锣鼓书、萍乡春锣等。

“快板”一词出现较晚,早年叫做“数来宝”,也叫“顺口溜”、“流口辙”、“练子嘴”,是从宋代贫民演唱的“莲花落”演变发展成的。起初是乞丐沿街乞讨时演唱的,后发展为艺术表演形式。历经漫长的发展,快板类曲种越来越丰富,曲种均有各自的特征。

打七件子伴奏的“莲花落”

莲花落大约始于宋朝,可谓历史悠久。莲花落,原来叫“莲花乐”,是佛教劝善和募捐的一种演唱形式。佛祖的塑像坐在莲花宝座上,莲花是佛家的花,“乐”与“落”音近,因此可通用。

莲花落又称“落离莲”或“摇钱树”,也叫落子。

在江西新干,莲花落被当地称之为瞎子戏,是当时盲人乞丐行讨而唱的民间曲艺。

当时,盲人演唱时大都是两人一伍,一唱一帮,各手执一常青树枝,上缀许多红色纸花,为“莲花”状,枝丫间用线串明钱,用于摇动,“嗦、嗦”作响,助打节拍。

久而久之,人们只晓得瞎子戏而忘了曲种的原名“莲花落”。为忌讳瞎子之名的不雅,斯文一点的人就改称为光子戏,因此,“莲花落”又有“光子戏”之名。

宋代开始,莲花落在民间开始流行。其内容多为劝世文,以扬善惩恶,吉祥纳福为主。用方言说唱,委婉动人,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具有寓教于乐,淳化民风的功能。

莲花落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所谓七件子乃是分执于两手的竹板,右手所执两片大竹板,左手所执五片小竹板。

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说唱之词则随着板眼节奏进行表演。

莲花落的说唱词,基本上是七言四句为一段,多用方言来合辙入韵。表演之时,先扣大竹板,间配小竹板,打板三巡之后,开始说唱,以唱为主,间以夹白,边唱边说,抑扬顿挫,尾音稍长。

演唱莲花落共分三种角色:扮演坤角叫“包头”也叫“打里儿”;扮演男角叫“画面儿”;扮演老太太叫“画底儿”。

演出阵容大小有“行话”:单底儿、单面儿,至少四个人;双底儿、双面儿,至少八个人。就实质而言,人多人少都可以演。相对而言,人多方便于多演节目。

莲花落的表演方式是边舞边唱,走8字、笸箩圈儿、编黄瓜架……

清朝时,莲花落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

竹龙又替水龙船,斗巧争奇色色鲜,笑煞城东王老爷,听人齐唱落离莲。

这里的“落离莲”指的就是莲花落。清乾隆以后,出现了职业艺人,同时满族八旗子弟中也有不少爱好者,遂与民间流行的另一艺术形式“十不闲”合流,成为民间花会形式之一“天平会”,曲种名为“十不闲莲花落”,又称“十不闲”或“莲花落”。

“十不闲莲花落”内容多为写景抒情和演述民间故事的俗曲。演出时,先由全体人员敲击十不闲的打击乐器,做舞蹈动作,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曲调,做为序曲,然后演唱莲花落节目。

莲花落的曲调比较简单,只有上下句。常用板眼有“慢三眼”、“垛板”、“散板”等。腔调有“平调”、“悲调”、“太平年”、“喇叭腔”、“五更调”、“路长断”、“耍孩儿”、“叠断桥”、“靠山调”等。

另外还有“哭柳”、“云里翻”、“海底捞月”等特定曲调。通常一段唱腔开始时,必先有一“摔斗”,也叫“喊落”。

“十不闲莲花落”演出形式有单曲、彩唱两种。单曲只由一人演唱故事,唱词采用叙述体;彩唱是由歌者二、三人,分饰为旦、丑两种角色,分包赶角,略如戏曲,重插科打诨,以资笑乐。

十不闲莲花落的传统曲目,单曲有《摔镜架》、《秋景天凉》、《百虫名》、《大西厢》等;彩唱群曲有《十里亭》、《小化缘》、《夜宿花厅》、《赴善会》等。另外还有《打花鼓》、《刮地风》、《捕蚂蚱》等小曲。

在民间,由于演唱者的身份及演唱的形式不同而有派别之分。凡是子弟票友所演唱的组织,称为“清门”;而职业艺人的班社则称为“浑门”。

“清门”和“浑门”这两派又统称“小口莲花落”,此外,还有乞丐所唱的“大口落子”或“大板落子”。

清朝道光和嘉庆时,绰号称“长手指甲”之张姓艺人,自家乡“下三府”,即杭嘉湖一带,来浙江绍兴卖唱,并在此定居,先后收上虞松厦沈阿发、绍兴坡塘唐茂盛为徒。

那个时候,莲花落唱词信口编造,无固定内容,演唱亦无固定基调。

后来,唐茂盛受越剧呤嗄调及宣卷调的影响,开始采用接调方法,创造出一套基本唱腔。

其演出形式亦由沿街卖唱而改为登台演出。演出内容多为反映农村家庭生活短篇唱词,俗称“节诗”,如《娘家节诗》、《养媳妇节诗》、《分家节诗》、《看相节诗》、《百虫节诗》、《劝夫节诗》等。

后演唱艺人深感接调演唱费力、单调,又不便演唱长本书目,遂开始以四胡伴奏,并加用笃鼓、竹板、三翘板击节。

演唱时,一人拉四胡,一人击鼓打板,演唱者手持三翘板,随音乐过门灵活打击,一直沿用发展。

绍兴莲花落曲目众多,代表性的传统长篇节目有《闹稽山》、《马家抢亲》、《天送子》等,以后借鉴和吸收戏剧及其他说唱文艺的本子,又出现了《何文秀》、《百花台》、《顾鼎臣》、《游龙传》、《后游庵》等书目。

清末时,新干“莲花落”开始广为流传,出现了专门从事唱戏文的叙事性“莲花落”的职业盲艺人。

演唱民形式在原来单曲清唱或两人对唱的基础上,变走唱为坐唱,由“耍花棍”发展成有胡琴、板鼓伴奏,兼容“说书”的一种演艺形式。

这些盲艺人不仅走村穿巷,而且步入了县城的茶楼、酒楼卖艺演唱,并逐步形成了盲人曲艺组织——“行会”。

他们以“八仙挂图”作为祖师供奉,订规立矩,收徒传艺,相继出现了金川镇水磨上朝村帅有辉、瓦桥翠湖村张道龙、神政桥乡罗家坊易坑村熊继生和界埠乡黄家村黄宝荪等“名角”,演技甚佳。

新干“莲花落”以“曲艺本调”、“曲艺哭调”为主要曲牌,同时吸收了民间小调、采茶戏音乐,唱腔婉转、流畅,善于叙事,宜于抒情,且用方言说唱,加之拍击胸、肚、臂、腿,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引人入胜,特别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新干“莲花落”传统曲目有《天宝图》、《丝带记》、《罗帕宝》等。

莲花落品类众多,除了上面所说的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十不闲莲花落,流行于浙江的绍兴莲花落,还有江西的新干莲花落外,比较著名的还有太原莲花落、和汉中莲花落以及山东洛子等。

清朝道光年间,莲花落传入山西。那时,河南闹水灾,许多难民逃到山西文水、交城和平遥一带,同时,他们把莲花落也带到了山西,于是在山西晋中一带就有了唱莲花落的流浪艺人。

一些当地人用晋中方言来演唱莲花落,被称为“晋中莲花落”,太原莲花落就是在晋中莲花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最初的山西莲花落是用晋中方言表演的,因此曲种韵味杂乱,难以普及和流传。为了更好地继承、发展莲花落,一些艺人以太原方言为基础,结合普通话发音,在认真研究晋中莲花落的基础上,从语言、唱腔、表演、节奏等方面对莲花落进行了重大创新和改革。最终创造了全新的太原莲花落。

太原莲花落表演者常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

太原莲花落的传统曲目,多以当地人熟知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长篇的有《五女兴唐传》、《万花楼》和《呼延庆打擂》等;短篇的有《小两口打架》《夫妻挑水》等。

汉中古称南郑、梁州、兴元,是汉江之源,位于陕西地区的西南部。

汉中莲花落节奏明快,通俗易懂,语言精练,韶脚响亮,有板有眼,见啥说啥,即兴编词,饶有风趣。

汉中莲花落的表演分单人双人两种。在他们的行道中又分为“文戳”和“武戳”两类。干“文戳”的串子,即竹片是七块竹片,两根绳从一头穿进,两块竹片中间夹的是铜麻钱。

干“武戳”的串子上带一口铁或者铜打好约半寸长的小关刀。据说:干“文戳”的只能就地开花,意思是只能在当地表演莲花落。干“武戳”的则可以走南闯北遍游天下。

山东洛子也称山东落子、“莲花落”,又名“咣咣书”,创始于隋末唐初,是一种源于宗教,逐渐过渡到世俗化说唱的民间曲艺形式。

到了宋代,出现了穷困之人乞食歌唱的莲花落,到了明代又在一般莲花落基础上产生了叙事莲花落。清朝中后期,山东落子具有了明显得说书特性,但从其保留曲目中,仍能看出浓郁的宗教色彩。

山东落子的唱腔曲调单纯,半说半唱。一般多采用“一串铃”式的垛句,按词意将段子化分成若干段落,多则十几句,少则几句,即拉一个长腔,打一个简单的钹点作为过门。

唱词多为上下句结构的七字句或十字句。因落子的唱腔过于单调,艺人吸取当地姊妹艺术的曲调,丰富了演唱。

山东落子的演唱各具特色,其明快有力的风格非常鲜明地表现了山东人直率强悍的性格特点。

山东落子属于吟唱型的板腔结构体,演出形式简单,以单页铜钹、竹板为伴奏乐器。散韵相间,唱白自由,平顺开阔,风格粗犷。

基本句式上下两句反复吟唱,伴奏过门亦无定格,演唱者可根据情节气氛与情绪表达需要,自由决定其长短。演员演唱至激昂处常将铜钹高高抛起,风格粗犷强悍,具有强烈的震憾力。

山东落子以其流行地域、语言、唱腔不同,又分为三种口。泰安以南流行的为“南口”,影响较大;流行济南及鲁西北的为“北口”;流行于潍县、平度一带的称“东口”。

演唱时一人左手自打铜钹,右手以大竹板击节演唱的叫“荷叶吊板”;一人敲钹,一人打竹板演唱的,叫“擎板”。“老口”落子腔慢,较为婉转动听,后适应说书需要演变为“平腔”快口。

山东落子的传统曲目有长篇书《千里驹》、《包公案》、《奇巧传》;小段有《宋江坐楼》、《王庆卖拳》、《白蛇表情》等四十余段。

莲花落为众多姊妹曲艺奠定了基础,受其影响较大的曲艺有蹦蹦戏、二人转、快板等。

【旁注】

劝世文 也称《警世录》,是劝诫人向善一类的文章。劝世文源远流长,语言简练,内容蕴含教益和哲理,通俗易懂,亦诗亦歌,脍炙人口,既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有官样文墨色彩。

八旗 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即1601年正式创立,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统率满、蒙、汉族军队。

“十不闲” 一种曲艺表演形式,指用木架上锣鼓镲,一人居中,连拉带打,左手夹两鼓锤,敲打单皮及大鼓。右手拉绳,敲小锣及小镲,其大镲之绳系于地,用脚踏之使响。之所以叫十不闲,是说其手忙脚乱,口中唱词,没有闲着的。

彩唱 一种曲艺表演形式,又称“彩扮”。通常二三个演员先以第三者身份叙述故事,然后临时化装,扮演人物。其中可随时恢复演员身份或化装扮演节目中其他人物。许多曲艺向戏曲发展时,往往经过彩唱阶段。

越剧 我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亦为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剧种的成就。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

八仙 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8位神仙。明代之前,名称不一,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代八仙,明代时始定,分别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8人。

韶脚 在诗词歌赋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

板腔结构体 板腔结构体简称板腔体,或称“板式变化体”,是戏曲、曲艺音乐中的一种结构体式。以对称的上下句作为唱腔的基本单位,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变体原则,演变为各种不同板式。通过各种不同板式的转换构成一场戏或整出戏的音乐。

【阅读链接】

晚清时期,在京城地区演唱莲花落的老前辈是“髽髻赵”。“髽髻赵叫赵奎垣,他曾进皇宫给西太后唱过。

赵星垣扮相俊美,艺术精湛,尤擅唱悲调,登台必梳两个髻,观众因此称他为“髽髻赵”,艺名便由此而来。一次他在宫中唱《丁香割肉》,因为剧情凄惨,据说慈禧太后也为之落泪,立刻传谕太监捧上提盒,内装什锦饽饽两盘,太监高声喊道;“这是老佛爷赏给丁香吃的。”一时王公权贵纷纷邀他演出。他常演出的曲目有《小化缘》、《十里亭》、《双锁山》、《逛南顶》、《丁香割肉》等。最擅长演唱《王二姐思夫》,一个人独唱十三道大辙和两道小辙的唱词,全部唱完长达两个小时,中间得换三个打竹板伴奏的人,而他自己却能轻松自如地一气呵成。每演此曲,观众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