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术的专著——尹文子

那是在战国时期,赵国一带的马匹流行传染病,导致大批战马死亡。秦国战马很多,为了严防瘟疫传入秦国,秦国就在边境函谷关口贴出告示:“赵国的马不能入关。”

这天,战国时期哲学家公孙龙骑着一匹白马来到函谷关前。关吏说:“人可入关,但马不能入关。”公孙龙辩道:“白马不是马,怎么不可以过关呢?”关吏说:“白马是马。”公孙龙讲:“我公孙龙是龙吗?”关吏愣了愣,但仍坚持说:“按规定不管是白马黑马,只要是赵国的马,都不能入关。”

公孙龙说:“‘马’是指名称而言,‘白’是指颜色而言,名称和颜色不是一个概念。‘白马’这个概念,分开来就是‘白’和‘马’或‘马’和‘白’,这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譬如说要马,给黄马、黑马者可以,但是如果要白马,给黑马、给黄马就不可以,这证明,‘白马’和‘马’不是一回事吧?所以说白马就不是马。”

关吏越听越迷糊,被公孙龙这一通高谈阔论搅得晕头转向,如坠五里雾中,不知该如何对答,无奈,只好让公孙龙和白马都过关去了。

这就是著名的公孙龙“白马非马”论。公孙龙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名家”,他有个学生叫尹文,把老师辩论的技巧学得炉火纯青,成为名家发扬光大的人物。

尹文流传于世的《尹文子》一书,是名家的代表作品,成语“狐假虎威”的寓言典故就来自此书。

自道家至名家,由名家而至法家,《尹文子》上承老子,下启荀子、韩非,阐述了法家的社会政治思想。全书分《大道上》和《大道下》两篇,语录与故事混杂,各段自成起止,主要论述术和形名。

尹文是战国时期齐国人,为“稷下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与当时的著名学者宋钘齐名,二人共同成为宋尹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具有调和色彩,对后期儒家思想有深刻影响。

尹文认为在名法制度明确的情况下,才会政清人和、各得其所的法制社会。他主张每个人说话做事都应以名法为依据,不追求超出分外的理论和才能,一切以是否有益于社会治理和实际事务为准则;凡无益于社会治理和实际事务的理论和才能,应虽知而不言,虽能而不为,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尹文学说的中心思想是希望天下太平,社会安宁,人民安居乐业,达到温饱的小康水平。他认为每个人在社会上都能够养活自己,同时还可以供养一下别人,就足够了,不要有太多的欲望,达到于心无愧,“见侮不辱”,既能对得住别人,也能对得住自己。尹文认为这就是治理天下的大道理。

在尹文看来,要做到“无为而自治”,名实相副,就要坚持做到“仁、义、礼、乐,名、法、刑、赏”这8条。这9条都是“五帝三王”的“治世之术”。

他认为掌握了这8个标准,就能够达到天下大治,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以政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

尹文思想特征以名家为主,综合道法,也不排斥儒墨。《尹文子》的形名论思想,为研究中国逻辑思想史者所重视,其对语言的指称性与内涵等关系的思考,颇值得研究。

[旁注]

公孙龙 我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名家代表人物。战国末年赵国人。能言善辩。他提出了“离坚白”、“白马非马”等命题。他观察事物,虽然把个别与一般用“离”的观点绝对化,只见离而不见合,不符合辩证法的“个别存在于一般之中”的观点,但他能够开辟逻辑领域,建立逻辑学的理论体系,有助于百家争鸣的发展。

名家 是先秦以思维的形式、规律和名实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派,战国时称“刑名家”或“辩者”,西汉始称“名家”。名家以善于辩论,善于语言分析而著称于世。由于种种原因,名家这个学派后来几乎没有了继承人。

形名 指事物的内容和名称。古代思想家常用作专门术语,以讨论实体和概念的关系、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春秋时期刑名之学的兴起,首先是由于社会变革导致政治伦理秩序的混乱。当时要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就要革除旧名,建立新名,这就是“正名”,因此百家之学莫不言“名”。

宋钘 又叫宋荣子、子宋子。宋国人,生卒年均不详,讲学稷下时,非常出名。孟子等都很尊敬他,呼之曰“先生”,或称“宋子”。尹文有可能是宋钘的学生。宋钘鼓吹“见侮不辱”“情欲寡浅”的人格救国,他在稷下著的书已亡失。

法家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申不害、商鞅、韩非等。主张法制,反对礼治。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代制定各项政策提供了相当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代继承了秦代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五帝三王 中华文化中,“五帝”一般是指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明君主。通常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王”则指夏禹、商汤、周武王及他们分别开创的夏王朝、商王朝和西周王朝。在我国历史上,五帝三王多方面的功绩是开创性的。

[阅读链接]

《尹文子·宣王好射》里有个故事说,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夸耀他能够拉开强弓,其实他使的弓只用三石的力气就能够拉开了。他把这张弓交给左右的人传看。身边的人都试着拉,但只把弓拉到一半,就装着拉不动的样子,恭维地说:“这张弓没有九石的力气拉不开。除了大王以外,谁还能够使用这张弓呢?”齐宣王听了非常高兴,以为自己真有千斤之力,于是得意忘形,完全不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

这篇寓言的启示是:好大喜功的人,必然是务虚名而不讲求实际,本欲欺世盗名,反落得被人欺骗。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知己知彼,洞察秋毫,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