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论性圣贤之道——中论

那是在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争权,军阀割据,士风沦丧,学子们在动乱中无所适从。时局混乱中,却有个读书人专心学习,不参与政治。他的名字叫徐干。

徐干自幼受家教熏陶。14岁开始读“五经”,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以至于父亲担心他过于勤奋搞坏身体,常加以禁阻。20岁之前就已能背诵“五经”,并博览传记。言则成章,操笔成文,后来成为东汉末年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

当时州郡长官仰慕徐干的才名,想要请他出山。但徐干态度轻慢,不愿为官,他过着极贫寒清苦的生活,却甘之如饴,从不悲愁。

当时已经做了汉丞相的曹操,认为徐干的才华与众不同,特加礼聘,几次要他出来做官。第一次徐干因病推辞,第二次虽然接受了上艾县令的任命,却还是因病未就。后来曹操平定北方,统一全国有望,徐干这才出仕,做了司空军谋祭酒掾属,后来官至五官将文学,主要工作职责就是曹操的文学侍从。

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都爱好文学并喜欢奖励文士,在他们周围汇集了许多文人墨客,形成了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的“建安七子”为代表的作家群。这些人饱读诗书、文辞华美,各具其才,他们共同创造了“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充满理想和激情,富于创造意气和英雄精神的文学时代。当时汇集邺下的文士不下百余人,曹丕精选七人为代表,徐干排名第四,足见他的才华和品格出众,受世人尊重。

徐干最终还是不能适应内有权臣,外有群雄的政治格局,他无意仕进,辞职归乡,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授门徒。

徐干教学擅长循循善诱,针对学生特点取长补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快速成长。同时,他开始写作政论著作《中论》,其意旨为“阐发义理,原本经训,而归之于圣贤之道。”此书因徐干病故而成未竟之作,现存20篇,共2.1万字。为北宋学者曾巩校馆阁群书时编。

《中论》全书分上下2卷,从《治学》至《爵禄》10篇为上卷,《考伪》至《民数》10篇为下卷。篇目有:治学、法象、脩本、虚道、贵验、贵言艺纪、覈辨、智行、爵禄、考伪、谴交、历数、论夭寿、务本,审大臣、慎所从、亡国、赏罚、民数。

徐干以儒家圣道为本,杂取百家,一一批驳,大至国家之乱、君臣之道、礼仪道德、天文历学,小到个人修身、为人处世。是一部现实性很强的议论性著作。书中针对当时文人崇尚华丽辞藻,而不注重阐发大义、弘扬圣贤之道和传播教化的陋风而作,目的是“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

徐干继承儒家重学的传统观念,调理人的精神、思维、情感和本性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学习就像照亮内心的太阳,可以启蒙开智。

徐干对东汉后期朝政废弛、道德沦丧以至学风败坏的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他指出,由于是非混淆、黑白颠倒,致使士人离开故土,四方交游。不修德行道艺,而是夸夸其谈,矫饰其行,沽名钓誉,致使拜师交友只为结党营私,互相吹捧、提携。

《中论》力图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矫正时弊,重建理想的社会政治制度。有关教育方面的论述,也是在阐明圣贤治学之道的同时,批判当时的不良学风和士风。清代学者龚自珍说:“徐干《中论》,论儒者之蔽,既见要害,击而中之。”这是该书的一个显著特点。

[旁注]

外戚 也称“外家”、“戚畹”。指帝王的母族、妻族。历史上,帝王年幼时,外戚往往干政擅权,甚至有改朝篡位者。这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完善后宫制度不断探索的结果,对以后不断完善后宫制度起了深远的影响。

掾属 佐治的官吏。人员由主官自选,不由朝廷任命。州、郡、县各级地方机构中长官之下的属吏。魏晋南北朝时期,其设置大致沿袭汉末之制,但在人员编制、名称、职权等方面各朝又有增减变易。各级掾属的选授,一般由地方自置。隋统一以后,改由吏部任免。

建安七子 也称“邺下七子”。是东汉献帝建安年间7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作者,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做出过很大的贡献。

邺下 古地名,指今河南省安阳市和河北省临漳县,汉献帝建安时,曹操据守邺城建安七子及其他诗人环绕在他的周围,在创作上形成一种“梗概多气”的诗风。故建安七子又称“邺下七子”。

馆阁 北宋以后掌管图书、编修国史之官署。宋沿唐制,置“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通称馆阁。明代将其职掌移归翰林院,所有也叫翰林院为馆阁。

[阅读链接]

东汉末年,大多数知识分子不得不在政治漩涡中沉浮。“建安七子”中除了徐干,排名第二的陈琳在汉灵帝时,做过大将军、国舅何进的主簿。当时,宦官擅权,何进欲诛宦官,何太后坚决反对,何进欲召集地方豪强,引兵来京城咸阳,以此恫吓、劫持太后。陈琳清醒地看出引狼入室的恶果,可惜力谏不成,最终何进导致董卓之乱,造成国家长期的分裂和战乱。

何进去世后,陈琳一度避难依附于地方军阀袁绍,后来又归附曹操。担任与徐干类似的官职司空军谋祭酒,为曹操统一北方的大业做出了贡献,但是学术成就终究无法与徐干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