抨击时政得失——潜夫论

那是在东汉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始终围绕着洛阳、长安等中原地区,全国各地的文化学子纷纷奔赴繁华京畿,以求在精英荟萃之地扬名立万,或者是在诸侯王封地周边的文化圈中,寻求机会。但也有人独树一帜,这个人就是王符。

王符住在与匈奴、羌人邻近的边远偏僻的甘肃。由于他的才华非同凡响,虽居边地,却与当时天下闻名的经学家马融、文章大家窦章、历法算学家张衡、书法家崔瑗四人相交笃厚。

当时平定羌乱的度辽将军皇甫规是王符的同乡,皇甫规告老回乡,当地官吏来见他,他都不怎么在乎,可是王符来时,他却衣不及带,倒履出迎,同坐极欢。

王符虽有才华名望,但因为是家中庶出,没有舅舅家的支撑,在家乡很受歧视。汉代嫡庶十分严明,庶出不但没有继承权,若是母系来路不清,更是要遭人轻贱。因为王符庶出,当时和后世都说他“无外家”。

王符性格耿直,不苟于俗,所以外出游宦数年,未获升迁。最终愤而隐居,终生不仕,用毕生的才学著出《潜夫论》,对后世影响较大。

《潜夫论》共36篇,多数是讨论治国安民之术的政论文章,少数也涉及哲学问题。他对东汉后期政治社会提出广泛尖锐的批判,涉及政治、经济、社会风俗各个方面,指出其本末倒置、名实相违的黑暗情形,认为这些皆出于“衰世之务”,并引经据典,用历史教训警告当时的统治者。

王符把社会的黑暗动乱的根源归之于管理不明,把治理乱世的希望寄托在明君和贤臣身上,希望明君能任贤使能,忠信纳谏,天下就能太平。他建议采取考功、明选等办法,来改革吏治,反映了当时寒门庶族参政的强烈要求。

王符的政论文中有同情人民、重视人民的思想,他强调“国以民为基,贵以贱为本。”这是对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在经济政策上,他要求重本抑末,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爱惜民力,重视对边远地区的防御和建设。他反对谶纬迷信,大量揭露官吏豪强奢侈浪费和迫害人民的罪行。

王符于《潜夫论·务本》篇中,明确地提出“为国者,以富民为本”的观点。他认为富民必须使民安心勤事生产。但在社会动乱、劳役繁重、刑罚扰民的情况下,百姓难以正常从事生产,富民就难以指望。

王符还提出要以考绩来检验官吏的能力水平。他的《考绩》篇,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他提出按考功之虚实,就可鉴别官吏之贤奸,还可以促进政治。考核官吏,要求“各居其职,以责其效”,即从实际出发,观察名实是否相符。

《潜夫论》中,格外关注教育,一方面要重德化,加强道德的社会教育作用,使德政加于民,另一方面又要重礼义,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意义,明礼义以为教,只有这样,作为教育的基本作用便可达到。

书中指出,学习要重方法。学习时尽量凭借有效的手段来学习。这犹如再能跑的人,不如乘车快,所以,学习如果忽视了方法,那么虽智力相差不到百倍,而成效则差于万倍。

书中还提到,学习要重互助。而学问是人与人的经验与成效的结晶,非任何一个人所能为,所以学习时要与周围人交换其所知,切忌闭门读书,不相往来。

王符一生精粹,全部贯注在他的《潜夫论》里,这部书不显于当世,直到《隋书·经籍志》才被列入了目录,使得天下更多的人了解了这部著作。

[旁注]

嫡庶 也指嫡庶制度,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其差别就是嫡庶之分。嫡是指正妻及其所生子女,庶指姬妾及其所生子女。嫡庶的差别在唐宋以前比较重要,经元明清而逐代减弱。

游宦 远离家乡在官府任职。春秋战国时期,士人往往离开本国至他国谋求官职,称为“游宦”。西汉初和东汉中后期宦游制度的发达和影响力越来越兴盛。从汉武帝时起,汉代文学活动的中心由地方转移到了中央,游宦也从诸侯王封地转到了长安。

庶族 又称“寒门”、“寒族”。东汉士大夫中出现了一些世家大族,他们累世公卿,专攻一经,门生、故吏遍天下,在察举、征辟中得到优先,是一个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占据了特殊地位的阶层。这种阻塞寒士仕进之路的情况,至科举时有所改变。

谶纬 我国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一类书,被汉光武帝刘秀之后的人称为“内学”,而原本的经典反被称为“外学”。谶纬之学也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的学说。

《隋书·经籍志》 唐代魏征等撰。是继《汉书·艺文志》后,我国现存最古的第二部史志目录。此书原是唐贞观年间《五代史志》的原稿,后并入《隋书》,既反映隋代藏书,又记载六朝时代图书变动情况,是现存最古的“四分法”目录书。

[阅读链接]

相传,王符爱柏如痴,在故乡镇原潜夫山种了360棵柏树。每次新种了柏树,王符必定下荫沟挑水,途中遇到求水者,不论贫富,总是慷慨赠饮。等求水人走后,他再绕路重挑。

传说有一年陇上大旱,土地神化身为白须老翁,几次在王符挑水路上求水,但土地神喝完之后就避开王符。王符担心老翁故意回避自己,便四处呼叫。土地神被王符的善良感动了,上奏给玉皇大帝,天降甘霖解除了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