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古论今——隋唐宏论

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统一,南北儒学逐渐融合。秦汉的黄老之学和魏晋的玄学已成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励精图治的现实政治主张,社会批判思想,儒家的礼治伦理思想和佛、道的宗教思想。

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儒家占据主导地位,但这并没有妨碍其他各种思潮流派的光芒和传播。比如,王通的《中说》,李世民的《帝范》、武则天的《臣轨》、吴兢的《贞观政要》、赵蕤的《长短经》等,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统御之道,产生了深远影响。

理学教育先驱——中说

那是在隋代时,有个儒学大师叫王通,15岁时就开始从事教学活动,18岁时游历四方,后来面见隋文帝,呈上《太平十二策》,主张“尊王道,推霸略,稽古验今,运天下于指掌”,深得隋文帝赞赏,被召之为官。

后来,王通辞官归乡,将兴王道的志向付诸于著述《六经》和聚徒讲学的文教事业上去。他决心以古代隐逸贤才为榜样,“退而求诸野”,以著述和教学来为弘扬儒学作贡献。

王通用了9年的时间著成《续六经》,也称《王氏六经》,包括《续诗》、《续书》、《礼论》、《乐经》、《易赞》、《元经》等,共80卷。

《续六经》完成后,王通名声大噪,求学者纷至沓来,盛况空前,有“河汾门下”之称。不仅弟子多达千余人。他还结交了许多朋友和名流,其中学生薛收、温彦博、杜淹等,友人房玄龄、魏征、王珪、杜如晦、李靖、陈叔达等,都是隋唐历史舞台上的主要角色。

王通教学,分门授受,他的学生窦威、贾琼、姚义授受《礼》,温彦博、杜如晦、陈叔达授受《乐》,杜淹、房乔、魏征授受《书》,李靖、薛方士、裴晞、王珪授受《诗》,叔恬授受《元经》,董常、仇璋、薛收、程元授受《六经》之义。通过“通学”和“兼学”两种形式,培养出一大批各门类人才,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学术的繁荣提供了新鲜了内容的儒学理论。

王通去世后,学生们私下为他上谥号为“文中子”。为了纪念他,同时弘扬他在儒学发展中所做的贡献,众弟子模仿孔子门徒作《论语》而编《中说》一书,又称《文中子中说》、《文中子》。王通的《续六经》在唐代失传,只有《中说》流传下来。

《中说》用讲授记录的形式保存下王通讲课时的主要内容,以及与众弟子、学友、时人的对话,共为10个部分,是后人研究王通思想以及隋唐政治思想发展的主要依据和参考。其中包括王道篇、天地篇、事君篇、周公篇、问易篇、礼乐篇、述史篇、魏相篇、立命篇和关朗篇等。

《中说》虽在形式上仿效《论语》,但在内容上却有所创新,并有明显的时代特点。首先,王通以昌明王道、振兴儒学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要依靠各种人才,而人才的养成必经学校的培养,有了合格的人才,王道才能倡明,儒学才能振兴。

王通处于儒、佛、道三教争衡碰撞的思想动荡时期,传统儒学教育的正统地位受到严重威胁,而且儒家思想本身也出现陈旧和僵化的现象。为了振兴和发展儒学,王通认为一味排斥佛道并非良策,而应探索一条融合三教的合理途径。

王通明确提出了“三教可一”的主张,以积极的态度吸收佛道思想及方法之长,为儒学的改造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养料。

王通在一生为振兴儒学奋斗的同时,非常重视道德伦理方面的建设,尤其重视道德修养问题,并提出了有关的原则和方法。他首先说明了“人心”与“道心”的矛盾,以及如何防止“人心”泛滥和“道心”扩充的问题。在他看来,人的道心即是人类性善的本源,由此善性便可派生“仁、义、理、智、信”五常。

此外,王通还主张“正心”、“诚”、“静”、“诫”、“敬慎”、“闻过”、“思过”、“寡言”、“无辨”、“无争”等。

一方面,王通是在儒学讨论的传统问题上加以强调与发展的,如主张“正心”、“诚”、“闻过”等。另一方面,又吸收了老庄、佛释的某些思想,主张“无辨’、“无争”、“寡言”、“静”、“诫”,使传统的儒学道德修养的理论更加丰富。

除了一般道德修养的问题之外,义利关系这个自孟子以来长期争论的问题也受到王通的关注。在他看来,仁义道德是与功利私欲相对立的。在《中说》中,他从多方面、多角度探讨了仁义道德与功利私欲的关系,突出表现了他要存道义、去私利的主张,以及卫道精神。尽管魏晋以来,名教衰落,但王通对儒学及道德伦常的复兴颇有信心,打算放弃世人的焦点,“取其所弃”。

王通针对魏晋以来士风的腐败和道德的沦丧,斥责和讥讽那些只知“聚财”,不知“聚德”的豪门贵族和“靡衣鲜食之士”。赞扬了那些“重道义,轻王侯”,能“恶衣薄食,多思寡欲”的君子。

虽然从王通讲学和著述的形式上看,是简单地恢复和振兴传统儒学,但这一恢复和振兴的对象并非汉魏儒学,而是孔孟等儒学始祖,要从传统儒家的经典中寻找出适合当时社会政治需求的,能与佛道思想影响相抗衡的内容。因此,王通的努力就是唐代儒学改革的滥觞,是宋代理学的先驱。

著名的启蒙读物《三字经》把王通列为诸子百家的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排序仅次于儒学大家荀子和杨雄,到了宋代,理学中道学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程颐曾盛赞王通,并认为他超过荀子和杨雄。

[旁注]

六经 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6部先秦古籍:《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这6部古书,从远古留存下来,在孔子之前,为王室贵族所有,深为历代治国者所看重。

河汾门下 河指黄河,汾指汾水。“河汾门下”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隋末大儒王通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而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时称“河汾门下”。

李靖 (571年~649年)。隋末唐初将领,是唐代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南平萧铣、辅公祐,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

《论语》 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20篇。

道心 指“人心”的对称。意为人天生的仁、义、礼、智、善之心。朱熹理学认为:道心是天理,是“天命之性”。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讲求天人合会,豁然贯通。故道心也是人心。

义利关系 也称义利之辨。指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作为我国古代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的争辩。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利,指利益、功利。

《三字经》 南宋学者王应麟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我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杨雄 (公元前53年~公元后18年),一作“扬雄”,西汉蜀郡成都人。西汉后期著名学者,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在哲学史上留有《太玄》、《法言》,在语言文学学史上留下巨著《方言》,在文学史上也有《反离骚》、《太玄赋》、《解嘲》、《解难》以及《甘泉赋》、《河东赋》、《校猎赋》、《长杨赋》四大赋等传世。

[阅读链接]

我国成语博大精深,其中“白首北面”是关于尊师重道的最著名的成语之一。古代以南面为尊,北面为卑,学生要站在北面,向南面坐着的师长行礼,意为敬师之礼。“白首北面”除了尊师之外,也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含义。

这个成语故事的出处就是《文中子·立命》:“夫子十五为人师焉,陈留王孝逸先达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岂以年乎?”意思是:王通15岁开始从事教育,连陈留王孝逸这样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以他为师。做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师长和弟子只以学业为尊,不以年龄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