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结合君主论——慎子

那是在战国时代,楚襄王做太子期间,曾在齐国当人质。他的父亲楚怀王驾崩后,他向齐王告辞准备回国,齐王不答应,说:“给我楚国东边的土地500里,你就可以回去;不给,你就别想走。”

楚太子没办法,便去请教太傅慎子,慎子说:“答应是为了能回国继位,如果为了爱惜土地不为死去的父亲送行,是为不义,臣认为可以答应献地。”

于是楚太子答应了齐王。齐王同意楚太子归去。太子归楚后,即位为王,就是楚襄王。很快,齐国派兵车50辆来向楚国索取土地。

楚王问慎子怎么办,慎子却让大臣们在朝议时献计。在朝议时,上柱国子良说:“大王您是金口玉言,已经答应把边地献给强大齐国,如果不给就是不讲信用,以后也难以和其他诸侯缔约结盟。依我看,先给土地而后再向他进攻,给地是信,进攻用武也有理由,所以,还是先把地给他。”

武将昭常却坚决地说:“不能给!万乘之国是因为土地广大才能称为万乘,现在我国去掉东边疆土500里,是等于割掉我国的一半了。这样就只不过有万乘的称号,而连千乘之用都没有了。臣认为不能给割地。我请求去镇守东边的土地。”

另一个大臣景鲤说:“不能给他们。不过,楚国也难以独自守住它。大王身为至尊,金口玉言,答应将土地给万乘之强齐,如果不给,天下人会说不义。可是楚又无力独守,臣请去求救于秦国。”

楚襄王把3位大臣的主张都讲给慎子,问:“你看我用谁的办法呢?”

慎子胸有成竹地说:“三计可以并行,大王都可以采用。大王可以让上柱国子良带车50乘向齐献地500里。第二天,派昭常去东地守卫,第三日,再派景鲤带50乘战车去向秦求救。”

楚襄王按着他的策略,派子良到了齐国去献地,暗中吩咐昭常坚守东地。

齐王高高兴兴地派人去接受东地,昭常站在城墙上对来者说:“我奉命守东地,同东地共死生,我是五尺男儿,年龄60岁,麾下30多万的楚国士卒,虽然武器装备不好,但愿为守东地而献身。”

使者回报齐王,齐王对子良说:“大夫您亲自来献地,可是昭常又镇守在那儿不走,这是怎么回事?”

子良按照楚王教给他的话回答说:“臣亲身受楚君的命令,昭常是假传王命的,请大王进攻东地讨伐昭常吧!”

于是齐王大举兴兵去讨伐昭常,可是还没有到楚国的疆界,秦国的50万兵就到了齐的边界。秦国统帅右壤说:“齐阻止楚太子归国,这是不仁;又要攻夺楚国的土地500里,这是不义。如果退兵那就罢了,不然,我们也就不客气了。”

齐王听了大为惊恐,就放子良归楚,又向秦派出使者求和,以解除齐国的危难。

楚国因为运用了慎子的计谋,不但没有背上“背信弃义”之名,还保全了土地和使臣。

这个故事中的慎子,名叫慎到,原本是赵国人。齐宣王时期,他游学稷下,在稷下学宫讲学多年,有不少学生,在当时享有盛名。在稷下时,他还与齐人田骈、接子及楚人环渊等有较多的交往。他们一起被齐王命为大夫,受到尊敬。

齐湣王时,他离开齐国,到了韩国,做了大夫。不久,他转赴楚国,为太子傅相。太子即位为楚襄王,他继续留在楚国参与政治谋划。公元前279年,他告老归赵,并著有《慎子》一书。

《汉书·艺文志》说《慎子》为42篇,《风俗通义·姓氏篇》说《慎子》为30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引《集解》说《慎子》有41篇。后来,《慎子》仅存残本5篇,《群书治要》卷3、卷七保存有2篇节本。

在先秦的法家代表人物中,慎到、申不害和商鞅分别重视“势”、“术”、“法”,但都是在提倡法治的基础上提出的不同观点。“势”主要指权势,慎到认为,君主如果要实行法治,就必须重视权势,这样才能令行禁止。

慎到主张百姓、百官听从于君主的政令,而君主在做事是必须完全依法行事。而且,立法权也要集中于君主之手,各级的官吏只能严格地遵守法律和执行法律,即“以死守法”。

百姓则要接受法令的规定,按法做事,即“以力役法”。慎到认为这样才能实行法治,并取得功效。在君主具体执法的过程中,慎到提倡法治,做到公平执法,反对人治。主张立法要为公,反对立法为私。用他的话说,就是“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他认为法治比人治优越,甚至说不好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好。

慎到提倡“势””。重“势”是为了重视法律,君主只有掌握了权势,才能保证法律的执行。慎到把君主和权势分别比喻为飞龙和云雾,飞龙有了云雾才能飞得高,如果云雾散去,飞龙就是地上的蚯蚓了。

如果有了权势,即使像夏桀那样的昏庸残暴,命令也能执行,即“令则行,禁则止”。如果没有权势,即使像尧那样贤德,百姓也不听从命令。所以,慎到反对儒家主张的“德治”,认为那样不可能使法律贯彻执行,会产生很多弊端。

在无为而治方面,慎到和韩国著名思想家申不害相似,只是论述的角度不同。慎到认为,如果国君什么事都自己亲自去做,不但会筋疲力尽,还会使大臣旁观,不积极做事,等一旦有了过失,大臣会把责任推到君主身上,君臣矛盾激化甚至可能会导致谋反篡位。

慎到还主张“抢法处势”,“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他把法看成了国家的根本,是维系社会秩序,伦理道德的可靠保证。慎到认为,有了法,就要真正以法治国,不能只是摆设。

《慎子》提出“廊庙之材,非一木之枝;狐白之裘,非一狐之腋”。意思是集众材而构筑庙堂,集众狐之腋毛而成珍裘。因此,治理国家要集众思广议而谋大事,集百家之长而成学问。同时也说明只有有量地积累才会达到质的变化。

《慎子》认为“海与山争水,海必得之”,意思是竞争中的事物谁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谁就具备了取胜的条件。

《慎子》的“势治”理论,既是战国后期专制主义政治加强的反映,也是他对专制主义政治学说的理论概括,对后来的法家理论体系以及封建专制主义政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旁注]

上柱国 是自春秋起为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汉代废止。五代复立为将军名号。北魏、西魏时设“柱国大将军、上柱国大将军”等,北周时增置“上柱国大将军”。隋代有“上柱国”、“柱国”,以封勋臣。唐以后,“上柱国”逐渐成为功勋的荣誉称号。

万乘之国 指能出兵车万乘的大国。亦泛指国家。“乘”是当时军队的基本编制,以战车为中心配以一定数量的甲士和步卒,再加后勤车辆与徒役编组。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千乘之国即诸侯国。

战车 我国古代用于战斗的马车。一般为独辕、两轮、方形车箱,驾4马或2马。车上有甲士3人,中间1人负责驾车称为“御者”,左边1人负责远距离射击称为“射”或“多射”,右边1人负责近距离的短兵格斗称为“戎右”。

齐宣王 (公元前350年~公元前301年),战国时期齐国国君,妫姓,田氏,名辟疆,齐威王之子。他着意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惜耗费巨资招致天下各派文人学士来到齐国稷下学宫,使稷下学宫进入鼎盛。他用淳于髡、田骈、荀子、孟子等人。

稷下学宫 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学校,始建于齐桓公。稷下位于齐国国都临淄稷门附近。在稷下学宫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稷下学宫完全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真正的第一所大学,第一所学术思想自由学科林立的高等学府。

《汉书·艺文志》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简称《汉志》。属于史志书目。《汉书》十志之一,该书是作者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的,完成后刘向、扬雄、杜林3家于西汉所撰写的著作。总共著录图书38种,596家,13269卷。

《风俗通义》 汉唐人多引作《风俗通》,东汉泰山太守应劭著。原书30卷、附录1卷,后仅存10卷。该书记录了大量的神话异闻,是研究古代风俗和鬼神崇拜的重要文献。清代校勘专家卢文弨《群书拾补》中辑有《风俗通逸文》多条,系11卷补之所逸,中有“女娲造人”、“李冰斗蛟”等神话,皆为首见于记录者。

无为而治 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一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靠万民的自为实现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实现无治无不治。西汉初年将“无为而治”确立为国策,可见这一思想的影响。

黄老 也称黄老学说、黄老之术。“黄”,指传说中的黄帝;“老”,指春秋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黄老学说是战国时的哲学、政治学派。后世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熙盛世”,以及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等,都与黄老思想有密切关系。

[阅读链接]

《慎子·老子问疾》中记载了老子与老师商容的一段对话。商容得了重病,老子去看望。商容张开嘴问:“我的舌头还存在吗?”老子回答说:“在。”商容又问:“我的牙齿还存在吗?”老子说:“牙掉了。”商容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老子说:“这不是说刚强的东西丧失了而柔弱的东西还存在吗?”商容说:“嗯,天下的事理全在这一句话中。”

这则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老子悟出一个哲学道理:柔能克刚,柔弱胜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