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福地——光福古镇

光福古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地处太湖之滨,邓尉山麓。光福是一座嵌入太湖的半岛。

光福古镇既有铜观音寺、司徒庙、圣恩寺、石嵝庵、香雪海等著名景点,更有光福核雕等一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光福自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之美称,四季有果,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享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光福是传统工艺之乡,苏绣的发源地之一,精湛的雕刻工艺巧夺天工。光福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密集,吴文化内涵深厚,是国家太湖名胜风景区之一。

因九真太守舍宅为寺得名

光福镇山清水秀,景致如画,可谓是四季如春,花果遍地。南朝梁大同年间的九真太守舍宅为寺,取其“光福”两字,故名。

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积,为这里增添了迷人的典故和神秘的传说,而光福则在扑朔迷离之间越发显得魅力无穷,令人心驰神往。

光福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距今六七千年以前,考古学家在东太湖水域底部发现了六七千年前的稻谷、瓦片、绢片、丝绒、竹器和纺轮等遗物。

光福镇相传是春秋时期的吴王养老虎的地方,萧梁时期在龟峰建有光福寺,于是镇以寺名。至梁朝,光福镇新增了两处著名的寺院,一处是铜观音寺;一处是光福寺。

铜观音寺坐落于光福镇龟山南麓的下街,原名光福寺,始建于503年。这里曾作为高僧讲经授道的地方,在唐朝达到其鼎盛时期。因寺内原供奉有铜观音像,又名铜观音寺。

后世保留的建筑有大殿、西方殿、寺桥及光福塔。作为吴地最古老的寺院,它与寺前宋代的石桥、寺后山顶光福古塔、寺院内廊壁古香古色的碑碣古刻都已成为苏州重要的珍贵文物瑰宝。

光福寺的前身是私家住宅,是当时侍从皇帝、传达诏命要职的黄门侍郎顾野王,把自己的宅院无偿舍出,建成寺院。唐代武则天当政时期改为光福寺,香火十分鼎盛。

1040年6月,有位村民在光福寺旁取土,挖出一尊铜观音像,随即敬赠给光福寺。此事在当时轰动了吴郡各地,朝拜的佛教徒络绎不绝,人流如海,人们改称光福寺为铜观音寺。

铜观音寺历经风雨,几经废兴,后存的大雄宝殿和西方殿都是1832年后修建的。

光福寺塔,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光福镇龟山。建于535至546年间,也就是梁朝大同年间,本名舍利佛塔。据传,塔内原收藏有大方广佛华严经和光福寺开山祖师悟彻和尚的舍利。

846年,也就是唐代会昌末年,光福寺塔毁于大火。860年至874年间,铜观音寺的方丈四处化缘,筹资后重建寺塔。塔檐木毁于清代嘉庆年间雷击大火,后又屡经毁修,久历沧桑,饱受风雨剥蚀。

维修后的寺塔矗立在寺后龟山之巅,高27.95米,四面7级,平面呈正方形,是砖木混合结构楼阁式佛塔。

底层西北面设券门,二层以上四面置有壶门,各层门的内壁左右都置有佛龛,共陈列49尊佛像。

塔的顶部设有方形、圆形和八角形等各不相同的藻井。各层置腰檐平座,建筑手法简洁朴素。塔底层设迥廊,各层均按有楼板,可拾级而上。该塔外观古朴。由于位置得当,加上周围景物衬托,颇有“不在画中已入画”的意境。

登临光福寺塔的塔顶,天宽地阔,美不胜收。

在光福镇铜观音寺前有一座光福寺桥,该桥是一座梁式石桥,也称天寺桥或香花桥。因与寺门前石阶连成两个凹形的轴对称图案,民间俗称“翻转桥”。

桥的栏杆、锁口石和压顶石都是以武康石精凿而成,扣之有声,铿锵作响,故光福寺桥又称琵琶桥或响石桥。桥上有石雕云龙和万字纹图案,古朴遒劲,线条流畅。

古朴的寺桥桥长16.1米,宽3.05米,梁式,两侧沿口为武康石质,雕琢着双龙戏珠和万字纹饰,琢工精良,是宋代旧物。

光福寺桥也是不可多得的宋代石桥的实例。

[旁注]

藻井 我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藻井纹、雕刻和彩绘。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藻井是我国古代殿堂室内顶棚的一种独特做法。因其外形像个凹进的井,“井”加上藻文饰样,所以称为藻井。

观音 观音菩萨,又称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他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普救人间疾苦。在佛教中,他是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西方三圣”之一。

舍利 舍利子,原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人死后经过火葬所留下的结晶体,形状各异,色彩各异。

[阅读链接]

光福寺塔历来就被文人墨客所钟情。无数文人雅士,慕名前来,都要登临塔顶,一览众山的风采。站在塔顶,放眼天平和灵岩各座山峰,仿佛近在咫尺。登塔眺望,远山峰峦连绵,东西崦湖交相辉映。

据说,明代苏州文人、“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周曾多次登上光福寺塔,写了《登光福塔》一诗,生动地描述了他当时登塔赏览的风光:“山围水抱开农桑,乐土风光真画里,三年潢潦我无家,恨不携书亦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