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郁文化气息的古镇民宅

沈宅是甪直教育家沈柏寒先生的故居,建于1873年,距今有130年历史,原建筑面积为3500平方米。沈氏拥有众多的产业和财富,清朝末期以来,俗语“沈半镇”就广为流传。

宅内建有仪仗厅,曾经作为摆放官帽、花轿之用。这原是沈家便厅,招待一般客人的茶厅,后来被辟为“吴东水乡妇女服饰展”的展厅。

在这里,人们沉浸于充满水乡特色的民俗文化之中。生活在苏州以东的甪直、胜甫、唯亭、陈墓一带的农村妇女,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民俗服饰,富有江南水乡特色,故有“苏州少数民族”之美称。

沈宅的精华部分是乐善堂。这座三开间正厅是甪直镇上最豪华的建筑,不仅高大宽敞,雕饰遍布,且因前后做重轩,东暖夏凉,四季皆宜。

沈柏寒是甪直人,光绪年间重建甫里书院的沈宽夫就是他的祖父。沈柏寒7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因沈柏寒是沈家长子,其祖父特别疼爱他,从小就得到名师的指点,打下了旧学根底。

21岁时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教育系攻读,在日本,他学到了新知识,接受了新思想,并且开阔了视野。23岁,沈宅大家庭内部发生了严重纠纷,沈柏寒只得辍学回家,回到家乡,他痛感古镇风气的闭塞,认为必须启迪民智,于是确立了教育救国的思想,把甫里书院改为甫里小学,从事教育事业。

在堂内有两副抱柱联:

经济有成,事业俱自苦志起;读书最乐,俊彦都由名教来。

和气祥光,请声美行;尊德乐义,合泽戴仁。

前一副对联是教育子孙的话,后一副对联则是跟堂名有关,是希望由“乐善”而达到的至高境界。

在堂东面有一楼一底原来是沈先生的书房,楼底是灶间,保留了当时大户人家的炊膳陈设。宅内还有两口古井,一口位于乐善堂前的天井里,上有武康石井圈,据传是宋代井;另一口井位于楼厅前的阶石东角,传说是明代井。

100多年的宅院内怎么会有宋代和明代两口古井呢?因为富家买下别人房产改建新宅时,为保留风水和图“财源滚滚”的好口彩,对老井一般都保留在原处。后面天井之北是7间带厢房的楼厅,东西两边都有楼梯,是当时沈家女子活动的地方。

古镇另一处著名宅院是萧宅。萧宅位于和丰桥南约30米处,建于1889年,占地1000多平方米,是古镇保存较好的清代民宅。

此宅原由清代武举人杨姓所建,后来卖给了萧冰黎,故称萧宅。萧冰黎在“五高”任教,为地方公益作出过贡献。

萧宅共五进,4间开阔,朝东面西,依次是门楼、茶厅、厢楼和饭厅,都建在一条中轴线上。萧宅南侧有一条长约150米的备弄,俗称萧家弄。

茶厅和楼厅前各有一座砖雕门楼,楼额分别是“积善余庆”、“燕翼诒谋”,均由清末名士尤先甲题书。

“积善余庆”为旧时常用的颂语,“燕翼诒谋”典出于《诗经·大雅》,意思是要善于为子孙后代谋划,富有警醒深意。

门厅上刻有浮雕荷花柱,花板上有云凤图案的浮雕,茶厅的梁上有浮雕和镂刻图案。楼厅梁垫上也有花卉雕饰。楼厅为主建筑,楼上起居室,楼下会客宴请,主厅前后做重轩,具有典型的江南厅堂特色。

整宅五进,结构紧凑,布局巧妙,宅基一进比一进高,寓意“步步高升”,充分体现了苏派建筑独特的艺术风格,可谓江南私家住宅建筑的精品。

宅后原有大马厩,这在江南民居中极为少见。因原宅主是武举人,考虑到要练习骑马射箭,养马为必需。北后门是大院子可遛马,人称杨家花园,后来成为民居群。

除了两所著名古宅,古镇的王韬纪念馆也非常出名。

王韬纪念馆在甪直中市下塘街6号,是一座具有清代建筑风格的住宅,占地800平方米。坐东朝西,共分王韬生平事迹陈列室、王韬故居和韬园三部分。

门楼上书有钱君陶先生题写的馆名,宅中为面阔3间的鸳鸯厅,上悬匾额“蘅花馆”。大厅正中竖有高大的木雕屏风,屏风前置有王韬半身铜像,厅柱上分别镌刻着王韬自撰的对联:

短衣匹马随李广;纸阁芦帘对孟光。

以及当年康有为题赠给王韬的对联:结想在霄汉,即事高华嵩。最后是一个小花园,名为“韬园”。

王韬是早于“康梁”力主变法自强的人。他的思想和主张在当时是颇有影响的,他曾提出“富强即治国之本”,提倡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要求发展工商业和新式交通事业,主张改革封建的科举制度、学校制度。

王韬是近代著名思想家、清末改良主义政论家,甪直人,出身于书香门第,18岁以第一名考中秀才。1849年,从事编译西学书籍达13年,广泛接触了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

王韬曾经与人翻译了《诗》、《春秋》、《左传》等古籍,闲暇之时兼治经学。

1884年,王韬获得李鸿章默许,移家回到上海,结束了长达23年的流亡生活。随后,他被上海中西董事举为格致书院掌院,并担任《申报》编纂主任。此后不再远游,在沪西构筑韬园,潜心著述,有《韬园文录外编》、《韬园尺牍》、《蘅华馆诗录》等数十种著作。

后来,甪直镇人民政府为纪念思想家王韬,弘扬他的爱国思想和开放意识,筹建了王韬纪念馆。

新中国成立后,甪直镇政府对古镇进行了大量的修旧工作,恢复了古镇沿街河棚和沈宅、万盛米行、萧宅等一大批古民宅和历史景观,整修了古街道和古桥、驳岸,使古镇的风情、风貌得到了崭新得体现。

[旁注]

沈柏寒 名长慰,又字伯安,吴县甪直人。同盟会会员、教育家。光绪年间重建甫里书院的沈宽夫,就是他的祖父。沈家是镇上有名的后起富户,在甫里书院设有家塾,并请昆山名士方还来教族中子弟。沈柏寒从小得到名师指授,打下了深厚的旧学根底。

举人 本意是指被荐举的人。汉代实行取士制度,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期设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都被称举人。到了明、清时期,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也称大会状、大春元。

科举 科举制度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607年开始实行,至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

光绪(1871年~1908年),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4岁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慈安崩逝后由慈禧一宫独裁,直至光绪帝18岁亲政,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李鸿章(1823年~1901年),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也称李合肥。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阅读链接]

在甪直古镇,有一家百年老字号,它就是万盛米行。万盛米行的原型是甪直镇南市的万成恒米行,位于甪直镇南市河的西岸。它地处甪直古镇南大门。

万成恒米行是甪直镇一家老字号店铺,始于民国初年,由镇上沈、范两家富商合伙经营。米行规模宏大,有近百间存放米食的廒间,是当时吴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大米行,是甪直镇及周围10多个乡镇的粮食集散中心之一。

米行的格局为“前店后场”,前面是做买卖的店铺,后面是大米加工的工场和储存粮食的廒仓。米行的河埠头当地方言叫“河滩头”,是装卸谷米的码头。每到新谷登场,这里就舟船汇集,极为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