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浙江南浔
南浔镇位于浙江省北部,湖州市东部,东北部与江苏省苏州市毗邻,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南浔镇居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腹地,是我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
南浔镇建于1252年,名胜古迹众多,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占地面积141.3平方千米,著名景点有小莲庄、张石铭旧宅等。
南浔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家辈出。据宋、明、清三朝统计,南浔籍的进士就有41人,南浔镇京官56人,明清两代任全国各地州县官57人。南宋至清末,在全国有影响的浔籍学者有80多人,故南浔有“诗书之绑”、“镇志之绑”的美称。
宋代建镇后经济飞速发展
南浔古镇是江南水乡名镇之一,地处杭嘉湖平原北部,太湖之南,东与江苏省苏州接壤,西距湖州市区32千米,是湖州市接轨上海浦东的东大门。
南浔历来是江南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和“文化之邦”,具有“东方莱茵河”之誉的长湖申航道贯穿全区。
南浔镇历史悠久,从南宋开始就是水陆要冲之地,农业发达,在浙江一带位居首位。
南宋初期,本地仅是一处村落,称浔溪村,后称南林。南浔因滨浔溪河而名浔溪,后又因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而名南林。直至1252年开始建镇后,南林、浔溪两名各取首字,改称南浔。
有史料记载,当时的南浔,“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土润而物丰,民信而俗朴,行商坐贾之所萃。”此后直至明万历中期,南浔的蚕桑种植经济和家庭手工缫丝日益发展起来。
南浔七里村民在1383年前后曾多次改进缫丝方法,在1573年至1620年间又对育蚕、植桑、缫丝等又进行技术革新,如培育了名闻中外的莲心种,制成了三绪丝车等,因而七里湖丝声名鹊起,杭、嘉、湖、苏所产的生丝均冠以七里之名。
清代乾隆和嘉庆年间,七里丝行销范围除了江南以外,经广州大量外销日本和欧美。进入明代,蚕桑独盛,一郡之中,尤以南浔第一。
当时,南浔镇境内“家家门外桑阴绕,不患叶稀患地少”。可见蚕桑种植经济的盛貌。而七里丝的畅销,又与蚕桑业、手工缫丝业形成了良性循环,共同促进了镇村经济的繁荣,南浔成为江南名镇,被誉为“江浙之雄镇”。
1842年以后,上海辟为通商口岸,湖丝贸易以南浔为重要集散中心,在全国生丝出口贸易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道光初及同治末年,南浔人先后摇成丝经,这两次革新,改变了出口“有丝无经”的状态,以致对外贸易激增,并促进了缫丝业的大发展。
七里丝以质优量多,而畅销海内外,南浔经济由此空前繁荣,它以江南蚕丝名镇载誉国际。至清代,南浔因经营蚕丝贸易而成为富豪的达到数百家,他们所积累的财富在江南各镇中首屈一指。
他们除了致力发展蚕丝外贸外,还投资盐业、铁路、房地产、典当业、银钱业和现代企业,其范围包括江、浙、皖等地,特别是他们雄厚的商业资本在近代上海商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们发家致富后,在故里建筑了宏大宅第,置田地房产,筑庭园书斋,以及捐资筑路造桥,兴办教育等社会公益。这些民族资本家,是伴随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应运而生的,他们不仅为本地,乃至我国初期的民族资本主义繁荣和文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这一历史阶段,整个中国社会资本主义从萌芽到发展的时期。南浔蚕桑、手工制丝业发达,百业昌盛,市场繁荣,已是名噪江南的典型商业性市镇。
清末的史学家称之为“整个湖州城,不及南浔半个镇”,概括地表明南浔镇在湖州府的经济地位。
[旁注]
缫丝 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称缫丝。原始的缫丝方法,是将蚕茧浸在热盆汤中,用手抽丝,卷绕于丝筐上。盆和筐就是原始的缫丝器具。缫丝是制丝过程的一个主要工序。根据产品规格要求,把若干粒煮熟茧的茧丝离解,合并制成生丝或柞蚕丝。缫丝方法分浮缫、半沉缫和沉缫三种。
道光 清宣宗道光皇帝的年号名爱新觉罗·绵宁,后改为爱新觉罗·旻宁,满族人。嘉庆皇帝病死以后,他继位,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在位30年。病逝后,葬于河北省易县西的墓陵。
嘉庆(1796年~1820年),清朝入关以来的第五位皇帝,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前后共25年。在对外交涉中,嘉庆皇帝力主严禁鸦片,对英国侵略者的无理要求,严词拒绝。而他闭关锁国的观念,也使他对外来事物采取盲目的排斥态度。
[阅读链接]
南浔作为湖丝贸易重要集散中心,当时全镇至少有60%以上的农民以纺经为业,丝经行最盛时达56家。清末时期,丝栈达42家,上海的91家丝经行中,70%是南浔人开设的。从出口贸易看,1847年,南浔出口数占总出口贸易的63%。
在短短20年,我国蚕丝出口量又翻了一番,其中大部分还是湖州辑里丝,辑里湖丝从此名闻遐迩。1851年,在英国伦敦首届世界博览会上,产自南浔的“辑里湖丝”荣获金奖,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国际大奖的民族工业品牌。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辑里湖丝”再获大奖。百年世博一丝牵,七里丝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居主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