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丰富内涵的古镇建筑

黄姚古镇作为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艺术殿堂,既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又有浓郁的人文气息。最能代表古镇文化气息的就是古戏台、兴宁庙、佐龙祠、石跳桥和司马弟等。

古戏台始建于1576年。戏台在清朝乾隆年间、道光年间都曾进行过维修。

古戏台左与“宝珠观”庙堂为邻,右有百年古樟的绿荫遮蔽,背后是日夜奔流的“小珠江”,整个环境幽雅宁静,是看戏的极好场所。

整个古戏台呈“凸”字形,分前、后台、厢三部分。8根一抱粗的大木柱支撑着整个戏台,宽敞的舞台在前面,演员的化妆室和休息室在后面,布局合理、规范。戏台雕梁画栋,并写有工整的对联。

如第二道的台柱上就刻有令人叫好的一副对联:

闻其声乐则生矣,不妨既竭耳力;

观其色入焉瘦哉,必须继以心思。

屏风中镶有“可以兴”3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凝练地道出了戏台当时起到的作用。后台的左厢房门楣上,写着“飞燕”,右厢房门楣上写着“惊鸿”。

门楣上端各有一画,分别是《古松寿鹤图》和《梅花鸟语图》。前台的天花板中央又有一幅画,为《双凤奔月图》。走进戏台,这些书画作品令人目不暇接,给人以高雅的艺术享受。

在戏台的表演区,古人运用了水缸共鸣的原理,在单层厚木板铺成的戏台下面,放着4口大水缸,可使演员的演唱及锣鼓声产生共振,具有扩音的效果。

据当年看过戏的老人说,每当戏台上鸣鼓、击锣,不仅镇上回荡,就连7500米远的大风坳也能听见这鼓声和锣声。我们祖先在400年前就有了这种“音响”意识,确实使人们时黄姚古戏台刮目相看。

兴宁庙在黄姚古镇的东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756年对其重修,并添建真武亭和护龙桥。庙背靠隔江山,面向真武山,左有鼓乐亭,壁上画有八仙醉酒图。右是牌坊,青砖墙,琉璃瓦盖。

真武亭柱上有对联:“别有洞天藏世界,更无胜地赛仙山”,是清代举人林作揖撰写。

前面石柱上对联为:“襟带河山,形腾甲出”,旁书“巨川林作揖题”。中间石柱上的对联为:“山峙水停渔鼓浪,春华秋实鸟争鸣”,旁书“云纪莫官生题”。里面的石柱上也有一副对联:“帝网万年垂保障,仙山千古仰声灵”,旁书“玉田何其璋”。

护龙桥下是石溪与姚江汇合处,溪水从庙门前蜿蜒流过,越过护龙桥10余米,左有天然石门,进入石门是一大石板平铺的露天石台。右有怪石无数,石旁有翠竹一丛,一石顶上长有榕树一棵,甚为奇趣。其风景之幽雅,足以令人陶醉,故历代诗家题咏颇多。

佐龙祠位于黄姚古镇安乐街宝珠巷西南,紧靠佐龙亭,黄姚古镇景点之一。该祠建于清代乾隆初年,光绪年间得以重修。

佐龙祠为砖木结构,高2.8米,面宽2.41米,进深3.7米。祠与亭相连,方石须弥座,单檐。亭为重檐,歇山顶,方形结构,四柱上有对联。

中联“佐起文明新运会,龙扶博厚铁山河;”前联“傍水四围山蕴藉,洞天一品石玲珑”;左联“此地有碧流黄石,其间皆翠绕珠围”;右联“乾坤风月无双价,廊庙山林一等人”。

亭的上方有一圆形篆体“寿”字,另有一幅鱼头蝙蝠身的图案,据说是作者根据祠前的“鲤鱼跳龙门”之景而获得的灵感。

石跳桥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也就是1796年至1820年间,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

整座桥是由31个石头墩子排列而成,高石墩露出水面,矮的石墩埋在下面,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31个石墩间距按人行走的步伐排列,既方便人行,又不影响泄洪。

200多年前的古人就可以造出这么实用又富有美感的桥,着实令人惊叹。

石跳桥是黄姚古镇中最具特色的桥。在黄姚青石板铺就的桥不止一座,大大小小加起来有15座之多,这些石桥把黄姚的河水悉心装点了起来。

“司马第”是黄姚古镇代表性景点之一,位于黄姚龙畔街,是黄姚民宅的典型代表。

司马第作为清代建筑,是一座沿着地势递进式的老宅院。沿着古镇小路拾级而上,可以看到司马第大门口非常完整的石鼓,它与宅院一起被保留下来。

宅院通透,面阔3间,进深3间。前座中为门厅,两旁为耳房。中座正中为天井,两边为厢房。后座是正房,正厅里放置着隔扇和案台。司马第的建筑格局是黄姚其他民居的缩影。

[旁注]

屏风 古时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屏风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来已久。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和协调等作用。它与古典家具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成为家居装饰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呈现出和谐、宁静之美。

乾坤 八卦中的两爻,代表天地,衍生为阴阳、男女、国家等人生世界观。是我国古代哲人对世界的一种理解。《系辞上》认为乾卦通过变化来显示智慧,坤卦通过简单来显示能力。把握变化和简单,就把握了天地万物之道。古人以此研究天地、万物、社会、生命和健康。

八仙 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中的8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众说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代吴元泰在《八仙出处东游记》即《东游记》中把八仙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和曹国舅。

[阅读链接]

古戏台是指清末民初以前修建的以戏曲表演为主要功能的有顶盖的建筑。

戏台作为传统戏曲的载体,联系我国古代多样的宗教习俗和戏曲民俗,负载着在传统戏曲艺术形态中表现出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

我国遍布城乡数以万计的古戏台见证了我国戏曲的形成,促进了戏曲的发展和繁盛,体现出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绚丽和辉煌。

然而,由于各种天灾和人为的原因,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遭到了严重的损毁。调查显示,相较于上世纪50年代的10万多座,目前古戏台只剩下了10000多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