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商埠——赤坎古镇

赤坎古镇位于江门市辖下的开平市中部,有着350多年的历史。赤坎前后经历过宋、元、明、清以及法国殖民统治和民国时期,每个时代独特的建筑风格,都是历史的印记。

赤坎有着各种各样的建筑,有古典民族风格的建筑,有欧陆风格的建筑,还有南洋风格、民国风格的建筑,甚至前苏联风格的建筑也存在,因此被称为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在这些建筑中,拥有典型的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除了五大会馆外,在大通街、中兴街一带,还有许多旧时客商的宅第、商铺。这些建筑中厢房天井布局严谨,屋檐桁梁结构精致,雕梁朱漆依然斑驳可辨,集中体现了赤坎古埠民居的特点。

司徒氏家庭最早在赤坎设墟

赤坎古镇位于广东省江门市辖下的开平市中部,是一座具有350多年历史,具有浓郁岭南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镇。

潭江横贯全镇,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乡村,北岸是市镇,清一色的骑楼,庞大的洋楼群。古镇上也有碉楼,而远近闻名的关族和司徒氏图书馆,堤西路的骑楼建筑群更是侨乡一绝。

古埠赤坎,前后经历过宋、元、明、清等时期。最初开发赤坎的是关氏和司徒氏两大家族。

关氏、司徒氏两大家族在赤坎一带经过几百年的农耕,改变了当地水草芦苇茂盛、滩涂荒凉、渺无人烟的旧况,商贸流通直至明末清初逐渐繁盛起来。

最早进入赤坎镇设墟的是司徒氏家族,他们大致于清朝顺治年间开始在赤坎东端潭江边建立了一些临时的摊位,互通有无。

关氏家族利用潭江开展商贸活动的时间可能比司徒氏家族要早一些,但是他们最初没有选择赤坎镇,交易的地点是在驼驸东南的横头岭附近,逢二、七日开市。大约在1673年左右,关氏家族也将他们开设的墟集迁移到了赤坎镇的西端。

1673年的《开平县志》“舆图志”记载:“赤墈墟,趁三、八日。”可见,赤坎最初叫“赤墈”,因当地多红土而得名。此时,已经有了稳定的交易日期,逢三、八日开市,关族也放弃了原来逢二、七日开市的习惯,适应了赤坎的要求。

后人很难弄清楚开墟的日期是从司徒氏开集时就确定下来的,还是后来两族约定的。然而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在清朝早期,赤坎墟集就已经是一个稳定的乡村贸易集市了。

当时进入墟集交易的多是周边乡村的民众,交易的物质也基本上是农副产品。在这里设固定摊档的少,流动的小贩营生多。平时的日子购销少,墟日就比较旺盛。一般是早晨开市,晚上收档。

如果从司徒氏家族设墟集算起,赤坎古镇距今约有350年的历史了。

想当初司徒和关氏两大家族在清朝初年不约而同地选择赤坎开设墟集,一定是从地理位置的因素考虑较多。司徒氏集中居住的堤南北两面被潭江包围,是一个江中的洲滩。

不论他们在南边还是北边建立墟集,与外界的联系都不太方便,远来的货物或商人想以此中转他处,就必须两次渡过潭江才能实现,这对一个以小本交易为主的墟集来说不仅交通不便而且成本也高。

因而,在这一带开设墟集既要利用潭江之便又不能增加交易成本,是一个基本的原则。20世纪初期的《开平县志·建置志》对此做了清楚的记载:“旧有二、七市,在驼驸东南之横头岭附近,其货物由牛淹水涉头起落,因直步头距市远,转运不便,乃迁建今市。”

关族墟集的位置移动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在赤坎设墟的基本规律。赤坎镇正好位于潭江与一条河涌交汇之处,宽阔的河涌行船方便,又可以避开潭江的风浪,而这段潭江江面河道顺畅,水流涨落平稳,水质清澈,江中没有沙洲,便于交通和运输。

此外,在康熙年间以前,赤坎镇所在之地已经开辟为沟通潭江南北的渡口。所以,1673年赤坎设墟的同时,清政府在此设置驿所,加强了对交通的管理。

赤坎古镇当时能够成墟还有一个地貌方面的优势。赤坎周边一带基本上是冲积平原,地势低洼,潭江及其支流每年都会造成这一带的洪涝之灾。

赤坎镇所在的地方是一个东西向的长条状台地,有利于防御洪涝之灾,适合作为定期交易的墟集选址。赤坎是以商贸立镇,形成了商业文化,经商的气息浓厚,家族的影响和他们相互之间的竞争也随处可见。

赤坎古镇从清朝就出现的卖牛场,20世纪初期发展成为广东省内几个重要的耕牛交易市场之一。

每逢墟日,县内各地和台山县白沙镇、三八镇以至新会、恩平、新兴、阳江、阳春、中山等县的牛贩和农民都会聚集到赤坎进行耕牛交易买卖,进场出卖的耕牛多达两三百头,镇上的大小旅馆常常挤满了说各种方言的牛贩。

随着赤坎市政建设的扩展,牛市也由道光年间在上、下两埠之间的场地,转移到下埠中华东路北面的街巷,街巷还叫“牛墟”,后来这条街巷便不再卖耕牛了,又转到了堤东路司徒通俗图书馆的对面,规模远远小于当年。

上埠则是珠江三角洲西部和粤西的两阳地区鱼苗的中转站。

鱼苗一方面来自肇庆、南海的九江、顺德和本县的长沙和水口一带,另一方面是本镇以打鱼为生的蛋民在潭江捕捞的,销往本县各地以及台山、新会、恩平、阳江和阳春。

鱼苗的春季交易期是从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二十三,肇庆、九江、顺德的鱼苗船将鱼苗运来,由鱼苗商号收购出售。夏季交易期是农历八月由赤坎的鱼苗商号去肇庆等地采购,运回出售。交易时期,往来商客络绎不绝,充分体现了赤坎渔业经济的发达。

[旁注]

骑楼 一种商住建筑,骑楼本身就是描述它沿街部分的建筑形态。骑楼沿街部分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红线处,用立柱支撑,形成内部的人行道,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因而取名骑楼。

墟集 旧时,我国农村中定期市集的通称,是为了适应农民以及其他小生产者之间产品交换的需要而自然形成的。墟集最早称市,唐宋时期多称草市,以后的名称开始多样化,南方多称墟或圩,北方多称集,西南等地则称街或场。墟集的起源很早,在《周礼·地官·遗人》中就有记载。

驿所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历史虽长达3000多年,但留存的遗址、文物并不多。邮票上的两处驿站遗址,均属明代。河北怀来的鸡鸣山驿是我国仅存的一座较完整的驿城。

蛋民 蛋家人,清光绪《崖州志》称为蛋民。蛋民因祖籍是汉族,风俗习惯与当地汉族相同,宗教信仰为佛教,但也有其特点,他们更信奉龙皇。蛋民职业多以渔业为生,其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更偏爱于玉器。

碉楼 一种特殊的民居建筑特色,因形状似碉堡而得名。在我国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它综合地反映了地域居民的传统文化特色。在我国不同的地方,人们出于战争,防守等不同的目的,碉楼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追求也是不同的。其中,最具特色的碉楼有藏区高碉和广东开平碉楼。

[阅读链接]

20世纪初期,由赤坎到肇庆是经过开平县城所在地苍城。

运销繁忙的季节,每天往来赤坎、肇庆的鱼苗数以百担计。赤坎上埠的关族在堤西街也因此出现了10多家鱼苗商号,生利、胜利、合利、水利等4家交易额最大,它们还专门在镇外修建有池塘放养鱼苗,或有专门的船进行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