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嘱探“西事”

1841 年 8 月一天黄昏,京口(镇江)城边码头上一对好友重逢了。一位是因中英战争遭贬革职,即发配新疆伊犁的林则徐,另一个中年人就是魏源。

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金潭乡人,1794 年 4 月 23 日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他从七岁起入私塾读书,学习十分刻苦,常常挑灯夜读;20 岁的时候, 离开家乡,随父亲来到北京。他拜许多学者为师,学问大有长进。特别有意义的是他结识了学识渊博的龚自珍,他们时常在一起切磋琢磨,越来越关心社会情况。

他生活的时代,封建社会已入末期,危机四伏,农民起义不断爆发。这些农民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却给统治者以极大的震动,使其中少数有识之士开始面向社会现实。作为一个封建知识分子,魏源曾为镇压农民起义出谋划策。但这也使他比那些迂腐书生对社会的动荡有更深刻的了解,对社会的危机有更敏锐的感受。他一反有清一代士大夫流行的脱离实际、烦琐空疏、皓首穷经、埋头故纸堆的学风。他要补封建社会之“天”,要改革,提倡经世致用。在实践中,他逐步形成了改革政治的进步思想。

1822 年,魏源考中举人。1826 年,他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的聘请,编辑

《皇朝经世文编》。在编辑这部清代政论文集的过程中,他仔细地研究了前人的著述,汲取合理的东西,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他尖锐的批评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汉学“锢天下聪明智慧使尽出于无用之一途”。他大胆地认为被历代统治者,封建土大夫们视为正统的六经只是历史文献而已,不能成为万古不变的教条。时代不断变化,也就没有万古不变的金科玉律,法令制度要随时而变:“三代以上,天皆不同今日之天,地皆不同今日之地,人皆不同今日之人,物皆不同今日之物”。后代要胜过前代,后人要胜过前人。他举例说,弹琴弹得好的并不看谱,善识好马的根本不按图索骥,所以,善于统治的人不纽于成法。当然,他是站在地方阶级的立场,要求革故鼎新,奋发自强。这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在那万马齐喑,死气沉沉的氛围中,魏源的呐喊毕竟打破了一些顽固腐败的观念,吹进一丝新的气息。

35 岁时,魏源在北京任内阁中书舍人,也就是内阁中掌写机密文书的官员。因职务关系,他便熟悉了清代典章制度,皇朝掌故,深入研究了各种典籍。他与龚自珍、林则徐、黄爵滋等友好结成宣南诗社,时常在一起饮酒赋诗,反复唱和,议论时事,探讨学问。不久,因父丧而至江苏。这期间,他积极帮助两江总督陶澍改革淮北盐政,筹划东南水利诸事。

魏源在鸦片战争之前虽有经世致用、为民除弊的进步思想,但从思想总体来看,未超出中国传统封建思想的藩篱。

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给进步的中国人以极大的刺激,开始追寻中国挨打的原因,探索中国进步的道路。西方的资产阶级文化也开始逐步传输进来, 在魏源的思想中,最可贵、影响最大,放出灿烂异彩的是他认真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首先提出要向西方学习来反抗西方的侵略,具有强烈的反抗外国侵略的爱国思想。

1841 年,当英军再次挑起战火时,魏源便投到临督浙江防务的钦差大臣裕谦的幕府工作,积极参加筹划防御。不久,林则徐被贬流放新疆伊犁。魏

源闻讯,在江苏镇江迎送林则徐。两人相见,百感交集,一吐衷肠。他们相互勉励,却又对未来忧心不已。魏源愤激地说:“林公,一年来的战局如此, 令人愤慨。朝廷中当权者在大敌当前不作准备,战败后又缩手无策。御侮之道何在?救国之路何在?”

林则徐深沉地思索着。这一年多来的政局变化,不由他感慨万千。但他坚信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说:“这次我在广东抗英,深感洋人得势的重要条件是船坚炮利。要反侵略,我必须要了解敌情。只有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接着,林则徐随手打开一个布包,捧出一大捆书报,交给魏源,并语重心长嘱咐说:“这是我在广东时派人从海外报上译辑的全部材料。如今我即将远去,不知何日才能返回,这些东西就交给你吧!望你能编写一种介绍海外各国情况的书,以使国人广开眼界,悟出御侮之道。”

原来,林则徐为了要抗击侵略者,很重视了解西方各国情况,派人从外国书报译辑有关情况。其中最著名的《四洲志》,是根据英国人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辑的;《华事夷言》是英国人德庇时写的《中国人》一书的摘译;还有一种《各国律条》,是瑞士人滑延尔著的部分条文。还些材料对于了解西方各国的历史、政治、地理和现状,都很有参考价值。

这一夜,魏源和林则徐两人同宿一室,对榻倾谈。值此国家和民族忧患的重要时刻,互相勉励,消解胸中的忧思,砥砺爱国的志气。

魏源在年后写了两首诗,追忆了这次不平常的相晤。诗中写道: 万感苍茫日,相逢一语无。

风雷憎蠖屈,岁月笑龙屠。方术三年艾,河山两戎图。乘槎天上事,商略到鸥凫。聚散凭令夕,欢愁并一事。与君宵对棍,三度两翻苹。去国桃千树,忧时突再薪。不辞京口月,肝胆醉轮囷。

魏源的诗表达了他与林则徐之间的真挚感情。他珍重林则徐的委托,恋恋于仓促的聚散,欢愁交集,却又无适当语言可以告慰对方,而对国事依然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