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洋枪队的农民英雄

——李秀成

1860 年盛夏的一天凌晨,上海城外青浦一带枪炮齐鸣,杀声震天。英雄的太平军战士正在与美国流氓华尔组织的“洋枪队”激烈交战。这是太平天国第一次在战场上与帝国主义较量。“洋枪队”依仗武器优势向太平军阵地猛扑。太平军不畏强暴,奋勇反击,终于把“洋枪队”打个落花流水。这一仗共歼灭洋枪队六、七百人,缴获洋枪 2000 余支,大炮 10 多门,华尔身中

5 伤,仓皇逃命。“青浦之战”的指挥者,就是太平天国杰出领导人忠王李秀成。

李秀成 1823 年出生于广东藤县一个雇农家庭。8 岁开始随舅父读了两年书,后因家贫,不得不辍学回家,帮工务农。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农民头上除了封建主义这座大山外,又加上外国侵略者这座大山;更加压得透不过气来。李秀成一家终年劳累,仍然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他盼望着苦难生活的结束,盼望无灾无难,人人平等的美妙的“天堂”的到来。当他得知洪秀全等人创办的拜上帝会要在人间建设“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小天堂”时,立刻与全家人一起参加了拜上帝会。1851 年 9 月,太平军路过藤县, 他又率全家参加了起义军。

虎在山上行,龙自潭中生。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农民斗争此伏彼起,为李秀成这样的人物提供了施展抱负的用武之地。他作战勇敢, 又渐渐显露出军事才能,攻占南京后,担任右四军帅,带领 1 万名新兵驻守在太平门外。不久,随石达开去安庆安民,镇守庐州。他与活动在江淮之间的另一支农民起义军——捻军建立联系,说服捻军领袖张洛行接受太平天国

领导,壮大了革命的力量。

正当革命胜利发展之时,天京城发生令人痛心的内讧,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相继被杀。翼王石达开也负气出走。翼王是李秀成的直接领导,翼王出走时要求李秀成同行。李秀成对石达开的文韬武略十分佩服,但是他顾全大局,不同意出走。1857 年底,天王封陈玉成为前军主将,李秀成为后军主将,主持军务,陈、李二人成为太平天国后期两根顶天支拄。此后,陈玉成主要在上游作战,李秀成则活动于天京周围及江浙一带,在东南富庶地区建立根据地,支持和拱卫天京。

李秀成是一位忠诚的战士。1859 年他驻守天京对岸浦口时,陈玉成先封为英王,李秀成尚未受封。他自己处之泰然,部下却议论纷纷。叛徒李昭寿乘机挑拨离间,来信劝降,不料此事为天王知道,产生怀疑,下令封锁江面, 断绝交通,防止李秀成叛变。李秀成内为天王所怀疑,外受敌人威逼诱利, 但是他立场坚定,不为所动,继续与来犯的清军作战。如此 10 多天,天王终于受到感动,亲自在一块黄缎子上书写“万古忠义”四字,赐给李秀成,封他为忠王。

受封以后,李秀成更加积极地为革命奋斗。1860 年初,清政府重新建立的“江南大营”在饮差大臣和春的指挥下,在天京周围修筑 100 多座营垒,

还挖了一条 100 多里长的工事,号称“万里长壕”,把天京城团团包围起来。李秀成仔细分析敌情,决定不与敌人在天京决战。他率领精锐自芜湖出发, 昼夜行军,突然于 3 月 19 日日攻克杭州。和春见后方失守,大惊失色,急忙

抽调“大江大营”清兵 1 万多人救援杭州。李秀成探知和春中计,立刻放弃杭州,退至安徽,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分五路进击“江南大营”。和春毫无准备,从梦中惊醒,仓皇披衣上马,狼狈逃跑。李秀成指挥大军内外夹攻,踏破敌营 50 多座,彻底摧毁“江南大营”。

再破“江南大营”后,李秀成乘胜前进,挥军东向,十几天内连克常州、无锡,苏州等重镇,解放苏南大片土地,最后以苏州为中心,建立太平天国苏福省。1861 年底,李秀成率军再克杭州,又在浙江开拓大片疆土,与苏福省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地域广大的根据地。

在建设江浙根据地的过程中,李秀成与帝国主义干涉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攻克苏州不久,李秀成率军继续东进,攻占昆山、嘉兴、青浦、松江等地,直逼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基地——上海。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歪曲

《南京条约》有关条款,在上海建立大片租界。英法侵略者俨然似主人自居, 威胁太平军“勿攻上海,否则还击”。此时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正在京津一带与英法联军作战。但是上海的清朝官吏却“忘记”了英法是敌国,居然无耻地向敌人请求援助。1860 年 6 月,清政府苏松太道吴煦和买办杨坊出钱,由美国流氓华尔出面招募一批外国的亡命之徒组成“洋枪队”, 专门与太平军为敌。7 月,华尔率“洋枪队”偷袭太平军占领的松江,接着又在万名清军的配合下,进犯驻守青浦的太平军。李秀成在青浦大败“洋枪队”之后,乘胜进逼上海城下。英法联军公然协助清军作战,用山炮、来福枪猛烈扫射太平军,停泊在黄浦江上的英国军舰也炮轰太平军阵地。太平军义愤填膺,奋起反击,与英法干涉军激战 4 天。因后方告急,不得不退离上海。

1862 年 1 月,李秀成乘攻占杭州的余威,再次进攻上海。太平军从四面八方抵达上海郊区后,李秀成发布文告,严正警告外国侵略者不要干涉中国

内政,如敢继续助清军为逆,那就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但是这时帝国主义通过《南京条约》从清政府手里取得更多的殖民特权,它们蓄意加紧勾结清政府,与太平军为敌。帝国主义强盗一面从天津调来英法联军 1000 多人,一面把“洋枪队”大大扩弃,改编为“常胜军”,同时还用军舰把李鸿章的淮军从安庆运到上海。中外反动派互相勾结,向太平军阵地疯狂反扑, 相继侵占嘉定、青浦,向太仓进犯。李秀成立刻从苏州集中 1 万多名精兵赶

到太仓,迎头痛击敌人,经过两天激战,太平军连破敌营 30 多座,歼灭外国

侵略军几百人,清军 5000 人,俘获洋枪大炮不计其数。李秀成堂弟侍王李世贤在南桥击毙法国干涉军司令、海军上将卜罗德。接着李秀成穷追猛打,收复嘉定,又在青浦全歼“常胜军”一个团,活捉“常胜军”二号头目法尔思备。“常胜军”残余被紧紧包围在松江城内,惶惶不可终日。正在这时,凶恶的湘军由曾国藩弟弟曾国荃率领,自安庆顺江而下,包围天京。天王一天连下三道诏书,命李秀成赶快回师救援。李秀成不得不再次放弃对上海的进攻。进攻上海的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是太平军在上海外围狠狠教训了外国侵略者,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力量和决心。

安庆失守,英王牺牲以后,太平天国已进入极困难的阶段。“大厦将颓兮,一木难支”。但李秀成在极艰难的环境下,独立支持,顽强奋斗,使革命又坚持了两三年。

撤离上海后,李秀成在苏州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太平军 30 万人,兵分三路救援天京。10 月 13 日,他亲自率主力向湘军盘踞的雨花台发动进攻。在长达 40 多天的战斗中,太平军轮番作战,昼夜猛攻,打得湘军恐惶万状、胆破心惊。

太平军虽然勇敢顽强,但在整个战场上毕竟处于劣势。此时外援断绝, 既无粮食,又无棉衣,不得不下令撤退。不久,苏州也在中外反动派联合进攻下失守,天京两面受敌,粮食断绝,形势极为险恶。李秀成不愧为“忠王”, 他不顾别人劝阻,毅然回到天京,指挥太平军与敌人浴血奋战。1864 年 7 月19 日,天京终于失守。李秀成保护幼天王突围,他把自己的战马让给幼天王,

自己不幸于天京东南山被捕。1864 年 7 月在南京被杀,终年 42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