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古代园林与珍稀古建筑遗存

讲山西现存的古代园林遗迹与珍稀古建筑遗存,可能不会像谈著名的苏州园林或明清时期的北京皇家园林那样有一个完整周密的理论系统,或是有个前后连贯、传承有序的历史发展系统。这主要是因为,今天我们有幸还能见到的山西古代园林遗迹和珍稀古建筑遗存,它们都具备了一种特征,这就是它们数量太少称得上是国内绝无仅有的稀世孤品。

绛守居园池——这是一座原始地貌与始建时期造园面积基本完整保存至今的隋代初期的园林遗址。该园池的确切始建年代是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 年),距今已有 1400 年的历史。绛守居园池在历史上有根高的知名度, 像王勃、岑参、欧阳修、梅尧臣、司马光、范仲淹等唐宋文学大家,均曾慕名寻访于该园,而且都留有诗文作品以为纪念并长久传世。绛守居园池的稀奇珍贵之处在于,它是中国现存唯一一处最为古老的隋代园林实物遗存。1960 年,国家文物局原局长王冶秋先生曾专程赴此考察,事后又为《人民日报》撰写专文《拨开涩雾看园池》,热情介绍这处稀有文物遗迹,并高度评价它对研究我国隋唐园林艺术的重要价值。

恒山悬空寺—这座举世无二的高空崖作式特大型木结构建筑,创建时间约在北魏孝文帝至北魏宣武帝时期(约公元 471—515 年),素来被世人称

为北岳第一景。明崇祯六年(公元 1633 年)夏, 47 岁的旅行家徐霞客经五台山来到恒山,在其衣历八月十日的旅行日记中曾写到“西崖之半,层楼高悬,曲榭斜倚,望之如蜃吐重台者,悬空寺也。五台北壑,亦有悬空寺, 拟此未能具体。仰之神飞,鼓勇独登。入则楼阁高下,槛路屈曲,崖既矗削, 为天下巨观,而寺之点缀,兼能尽胜,依岩结构,而不为岩石累者仅此。”

①古时我国名山中悬空崖壁木构建筑曾经不少,其中山西境内尤众,如徐霞

客在日记中提到的五台山悬空寺(今已无存)、宁武管涔山悬空寺、大同焦山悬空寺、和顺县寺庄头村太行山悬空寺等均是。但无论从悬空高度、寺体规模、架构技巧、寺址环境选择和知名度哪一方面看,其他的悬空寺都无法与恒山悬空寺相比。恒山悬空寺建筑物所依附的恒山翠屏峰峭壁“为古老的寒武奥陶系石灰岩,距今约有 5 亿年。由于构造运动强烈,大面积基岩裸露, 其势陡峭险峻”,①且壁间多有天然形成的崖壑石隙与风蚀水蚀窟穴,这给建寺的古代工匠们创造了一个利用天成山势进行工艺创造的很好条件。虽然整个寺体从南到北长约 30 余米,而且悬空高度多在 1520 米以上,但给人们的感觉却是惊险之处而又不失宏伟庄重。

恒山悬空寺的悬空附崖建筑面积尽管极为有限,但其整体容量却特别丰富多采,计有雷音殿、三官殿、三佛殿、太乙殿、纯阳宫、观音殿、释迦殿、

① 蒲仁、新辉:《咏晋散文游记选》,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65 页。

① 曹安吉、赵达:《雁北古建筑》,东方出版社 1942 年版,第 126 页。

伽蓝殿、三教殿、钟鼓楼、地藏殿等 40 余处,铜铸、泥塑、木刻、石雕的

各种神佛之像 80 余尊。除各种殿堂楼阁以外,还有院落栈道等其他形式的建筑内容。须知这偌大的一座梵宫禅院若论其悬空重量,又何止于千吨计? 但它都能或巧借数十根碗口粗的斜插飞梁,或是暗托崖间凹凸岩石,竟贴立此壁达 1500 年左右。这 1500 年间,为此人间奇迹慨叹歌颂者真可谓大有人在。其中最著名者当为唐代诗人李白,他曾在云游代北时为恒山悬空寺写下“壮观”二字,后悬空寺则为“壮观碑”创立太白祠。近 20 年来,恒山悬空寺随着国际旅游业的逐步兴盛,其声名已经远达世界许多国家与地区,中国政府于 1982 年将其列入了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中。

南禅寺大佛殿—1981 年,时值“文化大革命”10 年浩劫结束后的第 5 个年头,鉴于我国文物界当时所面临的繁重的古建筑保护任务,特别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木结构建筑的许多保护技术亟待普及,国家文物局委托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举办了一期有 16 个省市参加的古建知识培训班。也就在这次培训班上,主持此次培训工作的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柴泽俊先生,在其主讲的内容中公布了这样一系列数字:

到目前为止,山西已发现宋代以前的(13 世纪以前)木结构的古代建筑 106 座,其中唐代的 4 座(即五台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平顺天台庵正殿), 五代的 3 座(即平顺龙门寺西配殿、大云院正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宋辽金时期的

99 座,占全国现存同时期木结构建筑的 70%以上。这些建筑的分布之广,数量之多,以晋东南为最(70 多座);规模之宏伟,以大同和雁北地区为冠(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和应县木塔,是国内辽金建筑中最大的佛寺殿宇和木构佛塔);时代最早者,以五台南禅寺为先例(唐建中三年建,即公元 782 年,距今已 1200 年)⋯⋯①

也就是从这次培训班柴泽俊先生作过此次讲座后开始,以上我们所引用的柴先生的这段话,特别是其中的几个权威性数字,随即就成为许多山西人讲话写文章必引之内容。晋人藉此以自豪,而晋地以外的人则感到惊异与新鲜。五台山南禅寺,由此也一举名声非凡。因为若以保存时间计,它确实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现存古建筑此项遗产“金字塔”的“塔刹”。更因为有了它的存在,我们今天的人才有幸得以目睹到 1200 多年前中唐寺院建筑的实物。对从事宗教史、建筑史和生态史等专业研究工作者来说,它的存在其意义则更大。他们可以通过南禅寺大佛殿这栋在当时来讲极为普通的佛寺建筑实体

(曾经主持南禅寺大修工作的柴泽俊先生说过,南禅寺由于当时地处偏僻, 规模小且声誉小,所以后来的州府县志上均无记载),去探索唐代的佛教传播、建筑技术发展或者是华北山地的气候与生态环境的种种变迁。正是由于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五台山南禅寺理所当然地被列入了我国政府公布的第

① 柴泽俊:《山西古建筑概述》,《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集》,中国展望出版

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中。

九龙壁——龙壁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并不少见,然而以九龙饰壁则有严格的限制。这是因为它象征着封建帝王的至尊至贵地位,所以依照封建礼制的规定,九龙壁常常在有皇帝固定起居的地方出现。例如现在仍完好保存在北京故宫皇极门外的九龙壁,和原为明清两代皇家园林的北海公园天王殿西的另一座九龙壁等。为什么“九龙”能和皇帝拉扯到一起来,这可能和《易经》中的乾卦有些关系。《易·乾》曰:“九五,飞龙在天。”隋唐时的经学家孔颖达解释这句话说:“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飞龙在天⋯⋯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而早在孔颖达之先,九和五这两个数字很久以来就有了祥瑞的含义,如东汉时的经学家郑玄就认为“王有五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就是说当皇帝的当然是五行皆通或无所不能行的至圣。所以从孔颖达之后,皇帝就又有了一个被称作“九五之尊”的名义。九龙壁最终的形成, 可能就是这样逐步地由历代经学家们穿凿附会出来的。

奇怪的是山西大同也有一座九龙壁。这座九龙壁原来是朱元璋的第 13 个儿子朱桂到大同做代王时在自己的府门前做的影壁。明代以前是否已经有了九龙壁这种建筑形式,或者明朝时在其他什么地方还有没有出现过同样的九龙壁,这些我们今天都已无法知道。因为目前全国仅存的三座九龙壁,处于北京的两座均是清代建筑,只有大同这座九龙壁是明代的建筑实物遗存。与北京的两座清代九龙壁相比,大同明代王府的九龙壁不但建筑年代早出了200 余年(大同九龙壁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四年,即公元 1391 年;北京北海公

园九龙壁建于清乾隆十一年,即公元 1746 年;北京故宫九龙壁建于清乾隆

三十六年,即公元 1771 年),而且体积规模也大出很多(大同九龙壁长 45.5

米,高 8 米,厚 2.02 米;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长 25.52 米,高 6.9 米,厚

1.42 米;北京故宫九龙壁长 29,4 米,高 3.5 米,厚约 1 米)。三座九龙壁的相同之处是它们的正面壁体均为七彩琉璃的质地,只不过由于壁面的大小有异,所以各自烧制的琉璃数量也就不同(大同九龙壁用 426 块,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用 424 块,北京故宫九龙壁仅用 270 块)。除此之外,三座九龙壁的壁顶与壁基座建筑样式也基本一样,即均为庑殿顶和须弥座。凡见到过全部三座九龙壁的人们,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直觉的心理感受,那就是在整体环境衬托方面,大同明初代王府的九龙壁显然比清代北京皇家宫苑中的两座九龙壁更费了一番匠心。大同九龙壁前多了一个与壁体长高基本相等面积的倒映龙池,而北京的两座九龙壁都没有。在建筑格调上,这显然又是一个画龙点睛之笔。九龙遇水,想得更深一些,立意之深远,确是棋高人一筹。而所有这些,毫无疑义地也就形成了大同九龙壁独有的特色。

《明史》上讲,明太祖朱元璋共有 26 个儿子,除太子朱标和第 26 子朱

楠早死,第 4 子朱棣后来做了皇帝(即明成祖)外,剩下的 23 个儿子均被

封了藩王,其中封在山西的有第 3 子太原晋王朱棡、第 13 子大同代王朱桂

和第 20 子潞州(今长治)沈简王朱模。在朱元璋诸子中,代王失桂的脾气

最为骄横暴躁,而且对封地百姓横征暴敛,所以向朝廷告他状的人尤多,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在位期间(公元 1399—1402 年),代王朱桂曾被削掉王爵,废为庶人。明成祖朱棣继位后,朱桂的代王爵位又被恢复。代王朱桂与明成祖朱棣关系亲近,因为朱棣的皇后是明初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长女, 而代王朱桂的王妃则是皇后的亲妹妹。《明史》上说徐达的这个小女儿性情与代王一样骄妒。俩口子在大同搞得乌烟瘴气,告御状的人一直不断,明成祖将他们的罪状一共列出 32 条之多,几次三番召他入朝,但代王充耳不闻, 拒不回京。一个是皇帝的亲弟弟,另一个是皇后的亲妹妹,明成祖几次警告都不奏效,最后碍于各种关系,还是没有给代王朱桂治罪。这些是否即是大同代王府九龙壁的建造背景呢?明成祖给代王朱桂敕列的 32 条罪状有没有关于建九龙壁之类的内容呢?如果说这在明代时均不算什么异常,那么到清代时,乾隆皇帝又怎么能够允许在其京城之外保留这样一处比他建的两处九龙壁还大得多的九龙巨壁呢?看来,这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历史之谜。

应县大木塔——辽道宗清宁二年,此时正是中原地区北宋仁宗至和三年

(公元 1056 年),在辽西京道应州(今山西应县)建起了一座高 67.31 米,

底层直径 30.27 米的全木结构大木塔。塔为当地佛宫寺的一部分,第一层中

即是一尊高约 10 米的释迦牟尼坐像,所以被称为释迦塔。这座造型奇特的木塔使多少后来人惊叹不已,然而翻遍了多少典籍或地方文献,此塔的起建背景仍然是无可稽查考证。不管怎样说,后人不会相信一个远离京都(辽的上京在今内蒙古东部巴林左旗,中京在今内蒙古东南宁城老哈河西,南京在今北京市,西京在今山西大同),毗邻前线(应州城西南不足 50 公里即内

长城与雁门关)的偏远州县会突然建筑这样大规模的一座佛塔。此塔建成 350

年后,即明永乐四年(公元 1406 年),明成祖朱棣北巡至此,惊叹之余为

木塔留下了“峻极神功”的 4 字御笔;明正德三年(公元 1508 年),明武宗朱厚照登此木塔时则又亲题了“天下奇观”4 字大书。后来这两位明代皇帝的题字都制成了巨幅匾额,分别悬挂在了塔的三四两层的南向迴廊间。清代乾隆年间,有一位乘独轮车游遍了五岳,被学者毕沅称作“海岳散人”的湖北才子张开东,他见多了名山大川,竟未曾料到在这塞北之地能出现像应州大木塔这样壮美的宏观巨制,于是禁不住就吟出了一首奔放异常的《应州木塔歌》。歌曰:

君不见应州木塔高佛宫, 下视利舍四万八千皆儿童。五十六丈摩苍穹,

朱槛八面开玲珑。

突若黄河砥柱嵯峨峰, 又若沧海尾闾气溟濛。不知见自何年始,

但见石幢注辽清宁中。元顺之朝地大震,

塔旁屋瓦同飞蓬。

唯有此塔屹然不动如山岳, 宁非神鳌蟠踞赑屃负其雄? 我来振衣登绝顶,

两腋飒飒扬天风。南望雁门北恒代, 河流一线西复东。呼仙子,招云鸿,

我欲乘之八极凌虚空!①

可以看出,诗人是在一种极为激动兴奋的状态下写出此诗的。因为能这样用情放歌吟出如此流云涌浪般诗句者,非亲登木塔绝顶而不可得。尽管他遣辞用句已经十分夸张,但绝不失自然真实之情趣。尤为珍贵的是,诗人在诗中恰到好处地夹进了一段真实的,曾发生在元顺帝至元三年(公元 1337 年) 八月大地震的描写。关于这次大地震,《元史》中记之甚确:“壬午,京师大地震,太庙梁柱裂,各室墙壁皆坏,压损仪物,文宗神主及御床尽碎;西湖寺神御殿壁仆,压损祭器。自是累震,至丁亥方止,所损人民甚众。”② 从“壬午”至“丁亥”,这次大地震一共持续了 6 天。震中虽然看样子不在山西应州一带,但对当地一般民居建筑破坏较大。令人惊异的是,大木塔丝毫未受到影响,仍旧巍然耸立着。近千年来的大地震当然并不止元顺帝时期的这一次,这座高耸入云的大木塔却一直安然无恙。包括像 1976 年唐山那

样的大地震,它也依然安全度过了。 1926 年军阀混战期间,曾经有数十发炮弹直接打到本塔之上,除了留下许多坑坑凹凹的弹痕之外,竟也无伤大雅。

应县木塔是以它独有的木结构建筑技巧与塔体高耸伟岸的艺术形象,以及悠久的遗产保护历史等多项在世界范围内取得的文化科技指标,而被载入当代人类文明史册的。我们无法估计它近千年前初落成时是否拥有今日如此殊荣,但是即使是在历史的脚步就要跨入新的 21 世纪时,无论从哪一方面

讲它都仍然是最好的和举世无双的。 1961 年 3 月 4 日,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制度刚刚诞生时,应县大木塔即被列入共和国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4 年文物部门又在应县木塔内的佛像整修过程

中,突然发现了一批辽代经卷。这些珍贵的经卷有早至辽统和八年(公元 990

年)的雕版木刻本,也有建塔前后的手抄经卷,其中有的卷体长达 30 余米。

① 姚奠中主编:《咏晋诗选》,山西教育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317 页。

② 《元史》,中华书局 1976 年版,第 841 页。

这次罕见的发现又一次轰动了国内外文化历史界人士,使许多人对应县大木塔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了解。

晋祠“鱼沼飞梁”——如果说悬瓮山为晋祠之魄的话,那么难老泉即是晋祠之灵。《山海经》的北山经中有“北五十里,曰悬瓮之山,其山多玉, 其下多铜,其兽⋯⋯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汾水。”①这是中国古典文献中对晋祠难老泉水最早的一则记述。晋祠园林从始建至今,历代造景者对如何利用晋水去构思最佳景致,均费过一番苦心思,而其中最成功者则莫过于圣母殿前的那架称作“鱼沼飞梁”的十字型石桥。古建专家们经过认真考察, 认为现代人见到的“鱼沼飞梁”应是圣母殿的同时代建筑物,都是北宋天圣年间(公元 1023—1032 年)所建。但郦道元写的《水经注》中讲到过晋祠“水侧有凉亭,结飞梁于水上”②的话,又可见晋祠早在北魏时即有水上“飞梁”。是否也是十字形状,今人已无法知道。关于对“鱼沼飞梁”的解释, “鱼沼”当然就是养有鱼类的水池,这在郦道元的《水经注》中也曾提到, 即认为在北魏以前当时的人已把晋祠之水“蓄以为沼”;而“飞梁”,近年主持了晋祠圣母殿 900 余年来第一次落架大修的柴泽俊先生说:“晋祠鱼沼飞梁是建在方形池之上的一个十字形板桥,东西平坦,南北下斜如翼,犹如飞鸟展翅,故名飞梁。”①曾经系统深入地研究过北宋官修建筑专书《营造法式》的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经对晋祠作过专程考察。对完好保留在晋祠园林中的宋建“鱼沼飞梁”实物,他曾深感震惊,认为这种样式的古桥虽然过去在一些古代绘画作品中偶然见到过,然而作为今人还能接触到的历史实物,确实是一个仅存的孤例。在梁思成先生参与领导和主编的

《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中,后来也专对晋祠圣母殿前的“鱼沼飞梁”作了有关介绍。 1961 年国家将晋祠列入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圣母殿及其殿中彩塑,以及“鱼沼飞梁”等北宋文物遗存,事实上已成为晋祠全部文化遗产中的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而这一部分稀世珍品,也是多少年来凡来晋祠游览的中外游客心目中最受青睐的一个部分。

山西的古代园林与珍稀古建筑遗存绝不仅限于以上所列举的这一些,诸如万荣县东岳庙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 1617 年)所建的飞云楼,虽然建筑年代并不算悠久,但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中许多卓有声名的名楼名阁的原物都已损毁湮没(像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鹳鹊楼、浔阳楼等),现在所见到的则多属当代所新建,加上飞云楼本身在整体造型、营造技巧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所以就显得弥足珍贵。再如洪洞广胜寺中的飞虹塔,则无疑在中国古代大型琉璃建筑物中业已成为同类型遗产中的孤例精品。又如五台山龙泉寺山门前的石雕牌坊,其造型之别致与雕造工艺之精湛,均是当前在国内

①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第 80 页。

②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38 页。

① 柴泽俊:《山西古建筑概述》,《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集》,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262 页。

很难找到匹配之物的稀罕品类。据知这座高大精美的汉白玉仿占牌楼,是在耗费了整整 10 年时间和 5 万大洋的情况下,于民国 26 年(公元 1937 年)3

月 15 日才最后完工的。而这一天距离日军在北京发动罪恶的芦沟桥事变,

也只差 3 个月时间了。如从某种角度看龙泉寺的这座汉白玉石雕牌坊,它不是恰巧标志了一个和平时代的终止与另外一个战争时代的开始吗?山西现存的珍稀古建筑物精品事实上并不仅仅见于一般的大型宗教类环境中,在民间建筑遗存里,则同样保留了不少珍稀品类。例如目前仍然基本完好地保存在翼城县武池村乔泽庙中的古戏台,即是我们已知在全国现存的 6 座元代戏

台实物中规模形制最大的一座,距今已有 600 余年的时间。另如高平市孝义里村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祁■家族墓地中的四座石雕碑亭,从其建筑样式的设计角度或雕造工艺水平衡量,不但在目前我国民间同类型建筑中已是仅存之物,而且即使退回到其始建年代,也属当时民间建筑中的上乘之作。

山西古代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珍奇建筑物荟萃且经久不衰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当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名山大川遍及域内,有一个极佳的造景环境;第二,林木山石举目皆是,有一个良好的建筑材料供给条件;第三,传统建筑技术积累雄厚。早在春秋晋平公时期(公元前 557—前 532 年),晋国就曾倾其国力,在古浍河之畔花费 6 年多时间建造过规模宏大的虒祁宫; 几乎与此同时,又在其国都东北沁水上游一带修建了连绵数里而且愈加豪华奢侈的铜鞮宫;之后汉魏南北朝直至隋唐五代,各朝在山西境内修建宫阙之事层出不穷,其中北魏在大同,北齐在晋阳,隋炀帝在宁武天池的大兴土木之举更是尽人皆知。所以,又有一个悠久的工匠技能传承不缀的绵长历史。第四,制砖与烧造琉璃等特殊工艺在山西历史上出现较早,成为促进山西古代珍奇特殊古建筑物出现的另外一个有利条件。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五代至宋以后战争频仍,特别是金元之际的战争,致使山西境内许多珍稀建筑物迅速大批湮没毁坏,其中如举世闻名的建于北周时期(公元 557—581 年)的蒲州鹳鹊楼、隋代时建于宁武天池南侧的避暑行宫汾阳宫、隋代时的太原蒙山大佛之大佛阁、唐代建于蒲州北城上的逍遥楼等。

从文化遗产生态角度观察,山西历史上的许多珍奇建筑物由于其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和随之而来的社会影响作用,遂成为各种传统艺术样式的集中表现对象和历史文化的载体。在这方面,声誉显赫 1000 多年的鹳鹊楼最为典型,仅直接描述它的历代著名诗人的诗歌就几达百首以上。其中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鹊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的名句,则成为诗人身后 1000 多年来激励人生,体现中华民族博大胸襟和英雄人格力量的警世之作。即使金元战争之后楼已毁坏,但继续前往寻访遗迹遗址者仍然大有人在。元代诗人王恽至元九年秋天,即有《祭鹳鹊楼记》传于后世。文中充满了无奈和荣幸交杂在一起的情思:“其岁冬十日戊寅, 奉堂移偕来伻,按事此州,遂获登故基。徒倚盘桓,情逸云上。于是俯洪河, 面太华,揖首阳,虽杰观委地,昔人已非,而河山之伟,风烟之胜,不殊于

往古矣。”① 同篇文章中这位豫北平原上长大的诗人还说,他是在“儿时得闻此州楼观雄天下,而鹳鹊尤为之甲”。可见历史上的蒲州楼观并非少数三二处,能够称得上“雄天下”者,其形制规模也一定非常特别。现在我们仅从唐代诗人的笔下,已经可以得悉仅蒲州州城一地在中唐时名楼即有三座, 那就是鹳鹊楼、逍遥楼与白楼。唐玄宗李隆基与其大臣苏颋有登逍遥楼唱和诗,卢纶、耿◻等诗人则有奉和朝廷重臣游蒲州白楼诗传世。鹳鹊楼与著名的蒲律浮桥毁于金元之际战火,而逍遥楼和白楼则是在五代兵革中就已经化为灰烬的。因为这两座名楼从唐诗中看它们都建在城垣之上,所以一有攻城事即绝不易保存下来,而唐末五代时蒲州城的各方攻夺又何止于以数十次计。后人有人推测白楼与鹳鹊楼实为一楼,这不可能。因为诗人耿◻同时有以《奉和李观察河中白楼》、《鹳鹊楼》分别为题的两首诗出现,假如两楼本为一楼,就不会如此分别命题,况诗人前面一首白楼诗的启首句即是“城上高楼飞鸟齐”。鹳鹊楼是建在城外西南方向黄河滩涂上的,又怎么可能被称作“城上高楼”呢?甚至还有人怀疑逍遥楼也就是鹳鹊楼,或认为逍遥楼根本就没有存在过。这又纯系后人的无端想像。殊不知蒲州的逍遥楼毁于五代后,当时即有人将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为此楼书写的“逍遥楼”楼额从原址拓摹了下来。不久就在广西桂林的东城之上重建了一座同名逍遥楼,并依蒲州逍遥楼颜真卿楼额摹片另刻一碑立在桂林逍遥楼上。北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 1102 年),当时广西的经略安托使程节将桂林逍遥楼改名为“湘南楼”,有人便写了一篇《湘南楼记》刻在桂林逍遥楼重刻碑的碑阴处。值得万分庆幸的是,桂林的这块重刻逍遥楼碑至今仍完好保存在桂林山水之间,并有新建逍遥亭。这块几乎是蒲州逍遥楼毁圮同时重刻的桂林逍遥楼碑,不但展示了桂林逍遥楼的启建历史,更重要的是它保留下了原建于祖国北方蒲州古城逍遥楼的唯一一件今人仍可见得到的重要史迹证据。根据新旧两《唐书》记载,颜真卿曾于唐肃宗乾元元年至二年(公元 758—759 年) 之间做过短暂时间的蒲州刺史。但从现存于桂林的逍遥楼重刻碑原有题款纪年看,“逍遥楼”三个颜体大楷左侧,是“大历五年正月一日颜真卿书”12 个颜楷小字,公元纪年序列当是 770 年,即颜真卿作蒲州刺史整 10 年之后。

时年颜真卿已是年满 60 花甲之人。如果判断无误,此时的颜真卿应是在长安做京官,并已晋封为鲁郡公。从某种角度看,颜真卿的逍遥楼重刻碑虽然现在属于广西桂林的文物遗产,但以研究山西古代历史上的文化名胜而言, 则具有更重要一层的意义在里边。

大书法家颜真卿的题书匾额未能保住一代名楼而不被毁,但是和韩愈齐名而且相从友善的另外一位唐代文坛的名人樊宗师,却由于写了一篇几乎举国皆知的怪文《绛守居园池记》,竟使得绛州城内的一代名园由隋唐而完整保留至今。这座绛守居园池的得名与它所居位置以及始建园池主人的身份,

① 《蒲州府志·艺文》,清乾隆十九年(公元 1754 年)版。

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园池原址在未建池前本属当时绛州州署的后院。隋开皇十六年(公元 596 年),当地的内军将军兼临汾县令梁轨,为了解决城周农田的灌溉事宜,遂将城北数十公里之外的鼓堆泉开渠导引南来。随着又将渠中余水分流引进州署后院蓄作池沼,并建泗涟亭于池中,池畔多植竹木花卉,很快即成郡中一景。这亦即园池初建启始。整整 227 年之后,到了唐穆

宗长庆三年(公元 823 年),这时的绛守居园池已成一座名园,园中的著名景致有虎豹门、子午梁、新亭、望月亭、洄涟亭、苍塘、鳌■原、白滨、香亭、风堤、柏亭等 10 余处。园中除养植各种花卉树木如槐、柏、梨、桃、李与蔷薇、藤萝、兰花、蕙草等之外,还有水禽如鹭与鹇等。此年五月十七日,正在此地作绛州刺史的河中怪才樊宗师即在治所一气写出了那篇共 777 个字的怪文《绛守居园池记》。樊的文章在当时素以艰涩难读而闻名,时有“奇学韩愈,涩学樊宗师”的舆论流行于唐元和(公元 806 年)以后,并颇有影响。而樊宗师的这篇《绛守居园池记》一经问世,便使世人难于句读。更令人慨叹的是,此文面世不到一年,作者本人即在绛州任上逝世。他的好友韩愈亲至其家为他写了墓志铭。几个月后,即唐长庆四年(公元 824 年) 十二月,韩愈也相继去世。这就是说,包括作者樊宗师本人在内,这个世界上能读通读懂《绛守居园池记》的两个人都不在了,他们未来得及将此文的句读奥秘向世人昭明就相继撒手而去,这应该说是一件匡世奇事。也就是从此时开始了一场延续了 1100 余年之久的断句破译《绛守居园池记》的文字疑案。截止目前,虽然历代名家注释也时有所出,但彼此都大相径庭,终久未有真正结果。这或许就是那座建于隋初的著名园林遗址得以完整保存的主要原因吧。为此,我们不妨将樊宗师 777 字的《绛守居园池记》抄录于此, 以供有志者得以欣赏或有所发现与探索。文曰:

《绛守居园池记》樊宗师撰

绛即东雍为守理所禀参实沈分气蓄两河润有陶唐冀遗风余思晋韩魏之相■剖世说总□①其土田士人令 无硗杂扰宜得地形胜泻水施法岂新田又蕞猥不可居州地或自有兴废人因得附为奢俭将为守悦致平理■益侈心耗物害时■自将失敦穷华终披夷不可知陴缅孤颠跒倔玄武踞守居割有北自甲辛苞大池泓横硖旁潭中癸次木腔瀑三丈余涎玉沫珠子午梁贯亭曰洄涟虹蜕雄雌穹鞠觑蜃碍佷岛坻淹淹委委莎靡缦萝蔷翠蔓红刺相拂缀南连轩井阵中踴曰香承守寝睟思西南有门曰虎豹左画虎搏立万力千气底发彘匿地努肩脑口牙怏抗雹火雷风黑山震将合右胡人鬅黄◻累珠丹碧锦襖身刀囊◻挝縚白豹玄斑饫距掌胛意相得东南有亭曰新前含曰槐有槐屃护■郁荫后颐渠决决缘池西直南折庑赴可宴可衙又东骞渠曰

① 原碑此处漫毁,缺一字。

望月又东骞穷角池研云曰柏有柏苍官青士拥列与槐朋友■阴洽色北俯渠憧憧耒刮级迴西巽■间黄原玦天汾水钩带白言谒行旦艮间远■青縈近楼台井闾点画察可四时合奇士观云风霜露雨雪所为发生收敛赋歌诗正东曰苍塘蹲濒西漭望瑶翻碧潋光文切镂梨壑挠挠收穷正北曰风堤乘携左右北迴股努墆捩蹴墉衔渠歆池南楯楹景怪烛蛟龙钩牵宝黾灵庁文文章章阴欱垫■湮溃霭䦝桃李兰蕙神君仙人衣裳雅冶可会脱赤热西北曰鳌■原开咍储虚明茫茫嵬眼澒耳可大客旅钟鼓乐提鹇挈鹭倡池豪渠憎乖怜围正西曰白滨荟深梨素女雪舞百佾水翠披■■千幅迎西引东土长崖挟横■日卯酉樵途坞径幽委虫鸟声无人风日灯火之昼夜漏刻诡诡绚化大小亭饾池渠间走池堤上亭后前陴乘墉如连山群峰拥地高下如原隰堤溪壑水引古自源卅里凿高槽绝窦墉为池沟沼渠瀑潈潺终出汨汨街巷畦町阡陌间入汾巨树木资土悍水沮宗旅盛茂旁荫远映锦绣交果技香畹丽绝他郡考其台亭沼池之增盖豪王才侯袭以奇意相胜至今过客尚往往有指可创起处余退常吁后其能无果有不补建者池由于炀反者雅文安发土筑台为拒诛几附于汙宫水本于正平轨病井卤生物瘠引古沃浣人便几附于河渠呜呼为附于河渠则可为附于汙宫其可书以荐后君子

长庆三年五月十七日①

樊宗师逝世后,身后曾留下了大量著作。其中被称作《樊子》者 30 卷,《春

秋集传》15 卷,各种序、记、策、论等杂著 291 篇,铭文 220 件、诗赋 729 篇。这样浩繁的著述,连韩愈也不得不感到惊叹,他认为樊宗师能有如此成就,真是“古未尝有也”。不但多,而且“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 又何其难也”。②然而奇怪的是,除了这篇《绛守居园池记》和另外一首题为《蜀绵州越王楼》的五言诗作,樊宗师的其他所有著作竟然都未能传至今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使无数后人觉得难堪不解与遗憾。一座著名的中国古代园林的遗址完整地保存了整整 1400 年之久,一篇与此园密切相关的文章

也世代相传了 1100 多年——人们的目的可能想通过这篇文章最终搞清这座园林?抑或是想从这座园林的遗址上读懂这篇藏有奥秘的文章?这真是一件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生态史上的奇怪之事!而山西的许多珍贵建筑和古代园林,正是在这种充满奇人奇事和奇异现象的文化沃土上一代一代积累起来的稀世之品。

① 本书《绛守居园池记》原文据永康胡宗楙校锓本

② 童第德选注:《韩愈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2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