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名泉与洞穴

从发生学角度去看自然界的泉水和洞穴,特别是石灰岩地层中的岩溶泉和岩溶洞穴,它们之间就像是一对“连体婴儿”一样,在地质学家的眼中, 事实上常见的岩溶泉只不过是还充满着流水的洞穴,而岩溶洞穴则仅是岩溶泉枯竭后的一种自然孑遗形态而已。在自然界中,由于裂隙或其他自然力作用而形成的洞穴当然存在,但其构成形态远不及岩溶洞穴那样典型或普遍, 也不像岩溶洞穴在人类中获得了那样显赫昭著的名声。本书在此叙述介绍的就大多属于岩溶泉与岩溶洞穴,也就是国际地质学界称作为“喀斯特”地貌的那种自然遗存形态。

目前,洞穴研究在国际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993 年 8 月 2 日—

8 月 8 日,由国际洞穴学联合会举办的第 11 届国际洞穴学大会,就是在我国首都北京的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这也是国际洞穴组织首次在亚洲举办的国际洞穴学术会议。此次会议曾就洞穴资源与生态环境、洞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并在会议期间对北京附近地区的岩溶洞穴组织了考察。

据知在本世纪 50 年代后期时,由国际洞穴专家纪录在案的世界范围内

的知名洞穴的数字仅不过 500 余个,然而到 80 年代初期时,同类洞穴的数

字竟然增加到了约 5000 余处。其中仅长度超过 100 公里以上的洞穴就有 5

处。美国肯塔基州一处名叫弗林特·猛犸的洞穴,其总长度甚至超过了 500 公里。由英国和马来西亚洞穴专家在沙捞越发现的一处地下洞穴中的天然大厅,其面积居然接近 28 万平方米左右。①

从 80 年代初以来,随着旅游业在我国的蓬勃兴起,对岩溶洞穴自然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各省区也迅速蔓延开来。其中在广西、湖南、贵州、浙江、云南、江西、福建等石灰岩分布比较广泛的江南诸省区尤为突出。已发现或开发利用的岩溶洞穴至 90 年代中期时,在全国至少已接近 500 余处。

历史上山西从来就是一个多泉的地方,卓有声誉的名泉在国内,特别是在北方诸省中更是声名遐迩。例如太原晋祠难老泉、临汾河西龙子祠泉、介休东山洪山源泉、洪洞广胜寺霍泉、新绛吕梁山南麓的古堆泉、朔州马邑的神头泉、广灵壶流河畔的水神堂泉与莎泉,以及黎城源庄谷地中的太行山源泉等,它们不但千百年来早已被当地人民用于农事灌溉,而且在其源头地区借泉开辟园林名胜景观也都无不堪称悠久。世世代代,乡民惠其利,名人颂其胜。许多山西名泉的声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们应该能和号称泉城极胜的济南趵突泉或“天堂”杭城的虎跑之泉相媲美。

李白游览过晋祠之泉,由于此次旅游给他留下了极深极佳的印象,所以以至于多年之后当写《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一诗时,仍对晋泉念念不忘:

① 陈伟:《穴居文化》,文汇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84 页。

⋯⋯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萧鼓鸣,微波龙麟莎草绿。

⋯⋯

与李白描写晋祠泉水的诗句相比,北宋著名诗文大家范仲淹的一首《题晋祠》,对晋祠之泉则写得更为深刻而感人:

神哉叔虞庙,地胜出佳泉。一泽甚澄沏,数步忽潺湲。此意谁可穷,观者增恭虔。锦鳞无敢钓,长生如水仙。千家溉禾稻,满目江乡田。我来动所思,致主愧前贤。大道果能行,时雨宜不愆。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

显然,在范仲淹的笔下,晋祠泉畔已经成为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面对泉中群鱼,他竟虔恭到了一种连垂钓的念头都不敢有的神圣境地。

悬瓮山下晋祠之泉给了宋人范仲淹一种神圣纯清之美,同样在太岳山雨麓,霍泉也给过一位被称为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唐代诗人李端以步入仙境的感觉。李端本赵州(今河北赵县)人,他可能是在前往长安途中路居霍泉时写下了《霍泉》一诗的。诗曰:

碧水映丹霞,溅溅度浅沙。暗通山下草,流出洞中花。春色和云落,喧声绕石斜。明朝更寻去,应到阮郎家。

诗尾所谓“阮郎”,系指东晋时人阮肇。据说阮肇入天台之山,迷路不能出山,忽遇仙女相留,于是从此留居山中如神仙中人。李端在此以阮郎比喻, 显然,他是明明白白将霍泉胜境当作仙界了。

被称作尧都平阳的临汾古城西南又有龙子祠泉,至今水源尚存。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 1707 年)秋天,当时以著作《桃花扇》一剧而知名于世的

孔子 64 代孙山东曲阜人孔尚任,欣然接受平阳知府刘棨的邀请,来到山西

帮助纂修《平阳府志》。孔氏在平阳留居一年多时间,其间出游诗咏甚多, 其中就有《二月朔同人游龙子祠》七律一首,启首四句即曰:

远隔红尘水树幽,宜人景物失乡愁。含烟店柳从容发,破冻山泉放肆流。

所谓“二月朔”,即指农历的二月初一。这时羁居平阳数月之久的孔尚任看样子早已是乡愁重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般而言,带有思乡愁情之人, 即使面对着的是万般景致,恐怕也是难于豪言壮语的。此情此景,孔尚任显然就是处于如此愁绪之中的那种人物。他的四句龙子祠咏物之诗显然看来还是未脱浓浓乡愁,然而使我们感到真正宝贵的一点却是,此诗不但使我们了解到 290 年前早春二月时处于北国大地的龙子祠一带的真实生态状况,而且

更使我们能够据此诗句去客观地衡量龙子祠泉在 290 年间所发生的种种生态变化。

毋庸讳言,在山西历史名泉中,晋祠难老泉和临汾龙子祠泉近 20 余年来所发生的水量生态急骤萎缩,可能是最使当代世人感到震惊和普遍关注的事情之一。然而,事情还并不仅仅如此。根据清雍正版《山西通志》山川卷的记载,当时山西百余个县域中,可以被称为一方名胜的具备名称之泉,其总数粗约算来起码应该在 350 处左右。而事实上今天仍能保持源头之水的此类名泉,可能早已不足十之一二的数目了。也就是说,一些颇有名气的山西名泉的退化与萎缩,实际是在一个带有普遍生态特征的背景中逐渐演变和发生的。许多人都注意到了这种演变和发生,但是绝大多数人却感到茫然而不知何以对策。

如果说世人大多对名泉的生态变化还能保持某种警觉和关注,是因为人类和水之间有一种永久的密切关系的话,那么,显然自然岩溶洞穴在和现代人的关系方面就要相形见绌得多。正由于这一原因,所以当旅游业在 80 年代初刚刚敲开山西高原的门扉时,除了少数对山西地质状况有所了解的专门地质学界的人士外,而几乎所有其他对山西旅游资源构成形态给予关心的人们,当时都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

山西究竟有没有岩溶洞穴?

从 80 年代中期开始,本书作者针对这一具体问题曾经作了一些专门的

调查研究。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确知在公元 18 世纪初以前,山西境内有

明确命名的岩溶洞穴,其数目起码已在 110 处以上。诸如:

翠微洞,壶关县; 白云洞,沁水县·历山;

溪 洞,偏关县; 神居洞,临汾市;

万花洞,盂县; 白牛洞,交城县;

白马仙洞,离石市; 昭泽龙洞,黎城县;

南阳仙洞,沁水县; 石绿洞,忻州市;

隐堂洞,文水县; 西谷洞,太原市;

■峪洞,黎城县; 苍龙洞,平顺县;

龙兴洞,蒲县; 龙囤洞,武乡县;

珍珠洞,浮山县; 灵岩仙洞,古县;

孤仙楼洞,平顺县; 乌龙洞,平鲁县;

碧峰洞,平鲁县; 朝阳洞,偏关县;

黄围洞,陵川县; 仙 洞,兴县·桃花山; 修真洞,阳城县·临涧村; 白云洞,黎城县·白玉崖; 青龙洞,交城县·榆群村; 青龙洞,平顺县·林虑山; 仙明洞,中阳县; 麻衣洞,襄垣县;

风 洞,高平市·米山; 石乳洞,兴县·大寨山; 龙 洞,祁县·鹿台山; 玉华洞,武乡县·南交村; 黑龙洞,高平市·郎公山; 驼 洞,偏关县;

龙眠洞,大宁县; 金仙洞,应县;

清凉洞,襄汾县; 黑龙洞,阳高县·古城乡; 五龙洞,寿阳县·双凤山; 黄龙洞,平顺县·黄崖沟: 蜚鱼洞,朔州市; 辘轳洞,神池县;

黑石崖栈洞,保德县; 桃花河,运城市; 青龙洞,芮城县·历山; 锣鼓洞,平陆县; 青子洞,平顺县; 仙人洞,和顺县;

马岭洞,和顺县; 中方洞,黎城县;

攀龙岭古洞,武乡县; 尤舟洞,武乡县;

妖狐洞,寿阳县; 仙人洞,盂县·仙人村;

六师障洞,盂县; 黑虎洞,晋城市;

莲花洞,晋城市; 白石先生洞,晋城市;

伏仙洞,盂县; 蒸饼洞,阳城县; 龙 洞,阳城县·龙崖; 六泉洞,陵川县; 黄士洞,沁水县; 张万户洞,怀仁县;

金仙洞,山阴县; 三阳洞,浑源县;

玉龙侗,怀仁县; 鹤鸣洞,汾阳市;

龙潭洞,运城市; 风 洞,夏县·柏塔山;

石钟洞,芮城县; 赤崖流泉洞,壶关县;

七龙洞,左权县; 龙 洞,左权县·千亩原;

郝壁洞,榆社县; 双泉洞,武乡县;

白龙石洞,武乡县; 张果老洞,平定县;

阳摩洞,寿阳县; 白龙洞,盂县·高岭山; 龙 洞,阳城县·析城山; 白龙洞,晋城市·松林山;

黄龙洞,晋城市·紫金山; 五音洞,高平市;

风 洞,阳城县·灵通山; 黑龙洞,阳城县·桑林乡; 白龙神洞,阳城县·崦山; 元夭洞,沁水县;

黑龙洞,天镇县·青云山; 黄龙洞,怀仁县·玉龙山; 吕仙洞,天镇具·神头山; 钟乳穴,灵丘县·太白山; 麻衣仙姑洞,汾阳市; 三泉洞,汾阳市;

桦林洞,兴县; 狐 洞,个休市·狐歧山;

石夫子洞,祁县; 黄龙洞,文水县·石峡山; 风 洞,古县·凤凰山; 白云洞,曲沃县·白水村; 九仙洞,汾西县; 龙 洞,灵石县·石膏山;

姑射洞,稷山县; 风 洞,灵石县·鲁班缠;

金牛洞,垣曲县; 仙人洞,垣曲县·王茅乡;

卧云洞,大宁县; 升仙洞,隰县;

冰玉洞,大宁县; 仙人洞,忻州市·系舟山;

屠岸贾洞,忻州市; 龙母洞,定襄县;

阳光洞,静乐县; 春景洞,天镇县; 牡丹洞,交口县。

事实证明,岩溶洞穴在山西的分布已经几乎遍及 90%以上的县、市。实际上山西业已成为我国黄淮以北地区岩溶洞穴最为密集的省区之一。这里列出的 117 处溶洞,仅仅局限于约 300 年前已有确切命名或某种民间活动(如祈雨祭祀和农历二月初二结社游洞等)洞穴的范围,而许多当时显然已被人们发现但由于没有公认的名称或相关活动的洞穴,我们还没有将它们纳入现在的考察范围。近 10 余年来,我们曾多次在报端见到所谓在某处发现了某洞的种种消息报道。我们不能不认为这确实属于一种历史造成的误会。事实上那些所谓刚被发现的溶洞中的绝大多数,早在数百年前或是数千年前已被我们的祖先所认识和洞察。也就是说,真正发现这些自然岩溶洞穴的第一代人应该是我们先民中的某个人或某些人,而的确不是我们。整整 10 年前的

1986 年秋天时,本书作者与分别来自北京和南京的两位青年学者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寻找到了位于阳城县西部临涧村附近的“修真洞”。这是一处深约 1 公里的小型溶洞,洞内的钟乳与石笋类景观发育状况较为典型,各种石灰岩水溶结晶物的自然造型也比较丰富。然而让我们感到有些吃惊的并不是它们,我们的所有同行者都被布满洞壁的千百首古人题咏深深地感染和吸引了。就着微弱的手电光照和火把的照明,我们着意地考察了一下这些古人题咏的时代(所有题咏 90%左右均为毛笔墨书,题咏之后几乎无不留有作者姓名与题写时间)。初步查找之后,我们终于发现了洞内最早的一首题咏古诗的书写时间是在距离我们 866 年前的北宋宣和二年(公元 1120 年)。与其他题咏所不同的是,作者未用墨书,而是用了鲜亮的红色矿物质颜料。在修

真洞洞口处,我们还见到了明朝万历时曾做过太子太傅吏部尚书的当地人王国光当时留下的洞居诗文碑。诗为七言体,共三阕 24 句。诗前有序,序中

王国光在 400 余年前就写到该洞“中有题咏,皆前代笔迹”。距离修真洞不远处还有沁水县界内的南阳仙洞、历山白云洞和黄土洞(当地人又称为黄道士洞)等。其中白云洞中也有古人题咏,而且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时还有游洞古习相沿至今。这些都说明,在我们现代人利用溶洞洞穴作为旅游景观之前很久的时候,我们的古代先民不但早已发现了相当多的自然洞穴生态,而且他们与这些洞穴之间还维持了相当长久的密切关系。

还不仅如此。在山西这许多古老的自然岩溶洞穴中,经过考古工作者们的调查与发掘,证明有些早在数十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即已有古人类在此栖居生活过。例如垣曲县南海峪溶洞、和顺县当城溶洞、黎城南委泉白云洞等。其中和顺县当城溶洞中发现了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化石两块,石制工具竟多达3000 余件。而垣曲南海峪溶洞中发现的各种石器则表明,数十万年前住在这里的古人类已经能够根据石英、角页岩、燧石和蛋白石等不同质量或岩性的石料,去制作出多种不同用途的石器。岩溶洞穴是人类从森林古猿的阶段进入直立人和智人阶段后选择的主要栖居地。这种栖居地不同于新石器时代以后人类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任何一种住宅形式或栖居方式,这主要是因为岩溶洞穴纯属自然形态,它们首先属于自然遗产生态范畴,而同时兼有珍贵的原始文化特征。近 200 年以来,许多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就是借助于对这些居住过原始人类的自然岩溶洞穴的调查与研究,而逐步掌握了数十万年乃至上百万年前人类处于原始自然穴居状态下的某些生存奥秘和生活规律。在我们接触到以上所列举出的近 120 处分布在山西各地的自然岩溶洞穴古代记述资料的初期,我们就发现在古人的眼中,这些洞穴的 80%左右均属于“极深邃”或“深不可测”一类,而且其中绝大多数在数百年前仍然属于多水之洞。例如陵川县黄围山上的黄围洞,据说其深邃竟可与约 50 公里外的壶关县紫团山翠微洞相连。当地县志与清代《山西通志》均记述该洞“洞内有山有谷,有风门,有云门,有神井,有石鸽双飞,有石乳塔。昔人秉炬深入四五里,遇黄河一朽木,不敢越而返洞口。”还讲到该洞中“有灵湫, 殊清冽,旱祷辄雨”。和黄围洞一样,山西古代有许多带水的洞穴都同时是当地民间求神祈雨之地。也许正是出于这种原因,古代岩溶侗穴的命名几乎都是和“龙”或“仙”分不开的。关于壶关县紫团山上的翠微洞,清代雍正十二年版《山西通志》山川卷描述得更为生动:“洞口劣容一人,伛偻入转身而下,侧足而行,高低宽隘倏变,山水与人间无异。水源如缕如线,如盏如碗。石髓上腾为钟乳,如槟榔葡萄,穗垂地如巨柱,巨至合抱。坐如瞿昙, 立如阿修罗。虎豹游龙,闪烁变幻。旁穴歧径,旋转即迷。深◻或烛不能燃, 莫穷其际。相传直透太行外数百里⋯⋯”仅仅从这些古代记述中我们即可看出,真正发现和了解山西岩溶洞穴的应是古代的山西人民,而不是我们。在这一方面,无疑今人已不如古人。

在山西洞穴中,也可见到一些区别于岩溶洞穴的因裂隙作用而形成的洞穴形态。例如位于离石市上王营庄乡境内的“白马仙洞”,即是一处由裂隙与岩溶双重作用后形成的自然洞穴。该洞的被发现,起码应该是在公元 6 世纪以前的隋代。因为至今在该洞洞口的古代庙宇废墟及遗址中,我们仍然可以在一些古代碑碣上看到有关唐初尉迟敬德将军在此督修庙字的记载。另外,在五代后晋时期,石敬塘曾于天福元年(公元 936 年)亲率群臣至此祈

雨,并诏封此洞为“渊济仙洞”,敕命当时的枢密使桑维翰将 4 字书写制匾

作为洞额。与我们见到过的一般岩溶洞穴不同的是,白马仙洞已经探明的 200

余米长的洞体,实际上又是条平均宽不过 3 米而深却达到 150 米的地下峡谷。根据古代方志记载,洞的底部被人们习惯称作为“四十亩放马滩”。近期在开发过程中经过实地测量,这个“四十亩放马滩”事实上是一处长约 80

余米,宽约 40 余米,平均高约 20 米,而面积达到 3200 平方米,空间达到

64 000 立方米以上的地下厅堂。千余年前,五代后晋高祖石敬瑭的祈雨处即设在这个地下厅堂的后部位置。在距洞口约 250 米处,又有岔洞,其深则杏不可测,至今未予探明。正在开发中的白马仙洞其中许多景观与景点,仍然沿用了古代流传下来的名称,如青龙头、飞燕石、卧仙坡、布袋岭、棋盘山、堵心石、翻身涧、白龙池、黑龙池以及九凤山等均是。洞外隋唐以来遗存的古庙宇遗址主要为道家建筑,有洞阳观、天王庙、五岳庙、三清阁和圣母殿等,目前也在做着一些保护基础上的清理整修工作。白马仙洞所在地青松蔽日,清泉潺潺。周围近百平方公里之内大小数十座山峰皆为森林密布区,自然遗产生态与文化遗产生态资源都较为丰富。不久之后,此地有望成为当地一处新的旅游观光区域。

国际地学界专家中,曾经有人作过统计,认为地球上所有洞穴的总面积大约为地球陆地总面积的 1/4,但是现在已被人类发现和利用起来的洞穴却只是地球天然洞穴中的极少一部分。地球自然洞穴中不但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各种矿物资源、古人类文化遗存资源和观赏景观资源等等,而且地球自然洞穴很可能以其特有的带有各种自然矿物质的洞内气流和温湿度,而会给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带来福音。事实上,在欧洲一些国家已经有人利用天然洞穴开设了“洞穴医院”,还有一些科学家则在天然洞穴中设置了地下实验室或地震观测站等等。①

山西山地作为我国北方地区自然洞穴(特别是岩溶侗穴)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拥有着十分丰富多采的洞穴自然遗产生态资源。无疑,在山西大地上存在着一个利用天然洞穴为现代人类造福的广阔前景和充满希望的明天。

① 陈伟《穴居文化》,文汇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8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