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山西文化遗产生态资源(上)

传说夏时禹分九州,冀州是为天下九州之首州。至于冀州之地域,历来史地学家又都相信,春秋之后之三晋即今日之山西,乃为古冀州的基本领地范围。故《吕氏春秋·有始览》则曰:“西河之间为冀州,晋也。”南宋时建阳(今属福建)人蔡沈,学者们称其为九峰先生。他用于专门攻读研究《尚书》的时间就有数十年,所以对于夏商周三代之事尤为通晓。他在《书集传》中写到古冀州地域时,也认为:“冀州,帝都之地,三面距河,兖河之西, 雍河之东,豫河之北。”这里所讲的三面之河,其实是一条河,那就是黄河, 只不过他把位于今山东和陕西、河南的黄河分别称作兖河、雍河、豫河而已。由此可知,所谓古冀州的地面,也确实包括了今山西省的基本范围。

我们中国人从来又把自己称作华人或龙的传人。当代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所谓“中国”一词出现的最早时间当在夏代(距今约 4000 年) 以前的尧舜禹时期,而他们的活动中心即最早的“中国”所指,也就在今天的山西南部一带。所以,苏秉琦先生说:“我们讲晋南一带的‘中国’一词就把‘华、龙’等都包揽到一处了。”①根据近年来新石器时代考古成果的证明,发生在大约 7000 年前的辽西红山文化与同一时期发生在我国中原地

区的颇具规模的仰韶文化,后来(距今大约 6000—5000 年前)即在今天的山西高原北中部相撞击,遂产生了悠久的中华文明的源头。

“山西”,作为隋炀帝时期就已出现的一个历史行政区域,虽然数千年来其行政名称随着朝代的更替常常发生变换,然而其基本地域范围则无太大的区别。直到元代又置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明初洪武元年(公元 1368 年) 改置山西行中书省,从此之后山西作为中国的一个行政省区,遂逐渐固定规范下来。

谈及对山西地理历史形势之分析,言简意赅莫过于明末清初人顾祖禹的论述。他说:“山西之形势,最为完固。关中而外,吾必首及夫山西。”又说:“吾盖征之春秋之世,而知所以用山西者矣。”②他甚至可以从夏商周开始经两汉魏晋南北朝,直到隋唐两宋元明清,去分析山西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或军事,或政治,或经济,在他看来,整个一部中华史,“非晋之大有造于天下也”!他一再发出迴肠荡气般的感叹:“山西之形势诚重矣!”

雄踞于我国北方的山西高原,作为一个地理单元它充满了丰富独特的生态风格,而数千年来华夏民族在山西高原上创造并遗存的无数处文化遗产资源,则更使世人感到璀灿无比。

① 《中国建设》,1987 年第 9 期。

② 《〈谈史方舆纪要〉选译》,山西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199—200 页。

③ 《〈谈史方舆纪要〉选译》,山西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201、20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