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珍稀自然生态遗存

像在历史文化遗产生态中保留了许多珍稀古建筑群落或个体一样,在山西富有的自然遗产生态资源中,同样也保存下来了一大批非常珍稀罕见的自然生态遗存群落或是个体。例如大同火山群落、运城盐湖、宁武天池、管涔山地下煤层自燃景观、壶口瀑布、长子县和乡宁县的古树化石群落,以及榆社县的古脊推动物化石群落等。

大同火山群落——这是一组个体单位多达 30 余座的火山群落,分布在

山西高原北部大同盆地东翼和桑干河中游地段大约 900 平方公里的地域范围内,属于我国第四纪火山运动的典型遗存。大同火山群落中其火山锥景观最为密集和最为宏伟壮丽者是西区部分(地质与地理工作者将大同火山群落按所在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而西区火山中最为著名者则有金山、黑山、狼窝山、昊天山、阁老山、马蹄山、双山、老虎山等。从空中看大同西区火山,其中火山口直径最大者是狼窝山,达 500 米左右,几乎呈正

圆形状,山口深度则平均达到 30—50 米,也是大同火山群中火山口最深的一座。昊天山,即昊天寺火山,是大同西区火山中锥体最为完整的一座,在空中鸟瞰甚至发现不到数十万年间水蚀作用在山的锥体上所留下的一点痕迹,火山口的边沿也保存得格外完整和规整。它坐落在大同县城的东北近郊,已经成为这个小县城的自然标志物。如果说在空中看黑山的火山锥体就像是一只正在蠕蠕爬行的“大海蜇”的话,那么在它西边大约两公里的金山火山锥就更像是一颗夏夜夜空中正在灼灼燃烧的明亮的“彗星”,其“彗尾” 不但硕长(约 300 米),而且洁白闪光。再从空中遥看阁老山火山口平面形状,它尤像一枚金色的“桃心”,由于其四周布满了呈放射状的水蚀沟纹理, 所以“桃心”发出的“金光”就显得更为迷人。东坪山火山锥远离大同西区火山的密集地带,坐落在以上所讲的几座火山东南约两公里处,因为火山喷发时熔岩流朝着东南方向喷流,故而该火山锥体东南部留下了一个很明显的缺口,整个锥冠就像是一只惟妙惟肖的“马蹄子”。久而久之,东坪山就又被人们呼作为“马蹄山”。

根据地学家们的结论,一般呈中心式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锥,依其组成物质的差异和外观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作为盾形、穹窿状、岩渣和层状等四种类型。可以说,大同火山群落的所有 30 余座火山锥中已经包括了全部四种类型的火山锥形态。例如大同东区火山中的大辛庄火山即属于盾形火山锥,大同北区火山中的孤山火山则属于穹窿状类型,而大同南区火山中的大峪口火山又属熔岩渣屑堆砌形成的火山锥体,大同西区火山中的老虎山火山则无疑属于堆迭层状形态的火山锥。

总之,无论是从群落的整体规模和拥有个体数量的角度讲,还是从构成形态的多样性或景观保留的原始状况看,大同火山群落不但在我国,而且即使是在东亚大陆地区也当堪称为自然遗产生态中极为罕见的稀有景观类

型。

运城盐湖——在我国辽阔版图的西北部,西至新疆、甘肃、青海,东到宁夏、陕西、内蒙古和山西,曾经存在过一个天然盐湖分布十分密集的地带。我国从古至今已经确知的盐湖几乎无一不在这个曾经孕育了古老的仰韶文化的神秘地域之内。运城盐湖,就位于这个神秘地域的最东南边沿地区。而从我国古代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看,运城盐湖无疑又是华夏民族初始时期即藉以从中采集食盐的卓有声名的天然盐湖中最主要的一个。

运城盐湖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地学界认为:运城“盐池位于燕山褶皱的向斜部位,第三纪时填充了红色沉积物,喜马拉雅运动时,中条山和峨眉台地继承老构造运动又复上升, 从而奠定了以盐池为中心的向心缓斜沉积环境,即盐池的原始雏型。第四纪初期,中条山地区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北麓断裂下沉,形成狭长的陷落地带, 并接受了富含钾盐、镁盐、钠盐以及碳酸盐、硫酸盐类等沉积物。这些盐类在潴积的水中溶解,又经强烈蒸发,盐分聚集,形成今日的盐池。”①柴继光等先生则认为,除了必要的地质条件外,来自盐池周边的水源补给和区域性的气候环境,也应该是运城盐湖得以形成并一直遗存至今的重要因素。例如,经过当代科学勘察,证明“每年地表延流和洪水流入盐池的水量所带入的盐分为 1.6 万吨。盐池四周的潜水位亦高于盐他水面,并且均自四周向盐

池中心汇集,四周潜水补给量约 34 158 立方米/昼夜,每年带入盐分 8.8

万吨。此外,承压水在运城盆地下部共有 9 个含水层,仅以第一承压水为例,

流入盐池中的水量为 1146 立方米/昼夜,带入盐每年约 1.4 万吨。加上自流

井补给,每年共带入盐池盐分 11. 87 万吨”。②从种种迹象观察,我国西北地区这个多天然盐湖地带在亿万年前应该存在过一个类似于里海和咸海那样的内陆咸水海。运城盐湖虽然地处山西省境内,但它的地形地貌事实上属于西部渭河谷地单元,直接和我国西北地区那个多天然盐湖地带相联结着。换言之,也即是说运城盐湖极有可能就是亿万年前那个内陆威海的直接孑遗物或称为自然遗存。

现存的运城盐湖东西长约近 30 公里,南北宽约 3—5 公里,全湖面积在

130 平方公里左右,湖水最深处约 5 米。和许多盐种一样,运城盐湖中生成的“解盐”也是经过太阳光的照晒之后才形成的。然而又和其他晒盐不同, “解盐”(因为地近解州,故有此称)的最后形成,除了太阳光照以外,则还必须要有自然淡水的搭配和夏秋南风的吹拂。非如此而不能成盐,这又是一个自然之谜。写过《梦溪笔谈》的宋人沈括和明代写过《天工开物》的宋应星等古代学者,都曾对“解盐”的结晶形成必须有日光、淡水和南风三者齐备而感到好奇并有过实地考察与探索。如《梦溪笔谈》中就有这般叙述:

① 山西省地图集编委会:《山西省自然地图集》(内部资料)文字说明部分第 60 页,1984 年。

② 柴继光等:《晋盐文化述要》,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2 页。

“解州盐泽之南,秋夏间多大风,渭之盐南风,其势发屋拔木,几欲动地, 然东与南皆不过中条,西不过席张铺,北不过鸣条,纵广止数十里之间。解盐不得此风不冰,盖大卤之气相感,莫知其然也。”

千百年来,每当到了夏秋“解盐”结晶季节,运城盐湖百里之内一片银白,其恢宏气势真是蔚为壮观。故运城盐湖又有“银湖”之美称。这对于中原大地绝大多数没有见到过天然盐湖的人们来说,确实是一处就近一睹为快的自然奇观。而一旦有了亲见如此奇观的机会,许多人就都留下了他们惊异赞美的心声。如明代人朱知鳌有《盐池》七律,其中就有“条岳翠屏拔地起, 鹾池琼液接天流”和“此境已超尘世外,不须截海觅赢州”之句。明代正德年间曾经出任河东巡盐御史并又亲创过河东书院的河南安阳籍人张士隆也有《盐池》诗,其中又有“何年幻出水晶宫,百里盈盈入望中;雪涌池头重缀白,日烘波面浅浮红”的精彩描写。其他还有“云飞翠岭千秋雪,风送瑶池一夜花”,“银山雪浪五月间,卷出层水六十里;六十里中水接天,波光直与条山连”,或是“尺地寸土皆珠玉,千畦万井凝雪霜;灿如琼华铺满界, 皎如月宫游天阊”,以及“盐泽开皇古,曾传渤海名”等。这些古人的诗句, 不但忠实地记载了历史上运城盐湖壮丽的自然景观,而且尤其珍贵者是它们还无意中向人揭示了该盐湖古时生态环境系统本来面貌。

宁武天他——宁武天池是一组散布在宁武县境管涔山脉上的高山湖泊群落,所处海拔高度均在 1700 米以上。其群落中主要包括了马营海、公海、

琵琶海、鸭子海、老师傅海、双海、干海和小海子等大小近 10 处高山湖泊

水面在内。其中马营海水面最大,约 0.8 平方公里;公海湖水最深,深至 11

米左右;海拔最高的是位于海子背一侧的干海子,海拔高度达到了 1894 米。宁武天池西侧有所谓分水岭,岭之南是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发源地,岭之北则为恢河(此河在大同盆地一段称桑干河,进入华北平原后叫永定河)的源头区。地学界认为,宁武天池群落所在位置在大约百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时期本属古恢河河道。约在晚更新世早期时,由于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古恢河河道下游部分地区隆起,而上游河谷则相对降低。于是,遂产生地形倒置,致使古恢河上游河道中“一些深潭形成闭塞洼地,并积水成湖”。①显然,宁武天池属于古河耳孑遗。

宋元以来这数百年间,山西高原上的宁武天池日益不被世人所知,虽然早在公元 6 世纪时它已被当时的隋代帝王辟为皇家避暑行宫所在地。但知名度反不如明清以后才渐露声名的长白山天池和天山天池,宁武天他群落中各海有各自名称,大约都是唐代在此设立了“牧监”以后的事情,而在唐以前, 则统称曰“天池”或“祁连池”。

管涔山地下煤层自燃景观——关于地下煤层白燃景观,在山西当以河曲县境内的“火山”为最早见于古代文献记载。这里所谓“火山”者,实际即

① 山西省地图集编委会:《山西省自然地图集》(肉部资料)文字说明部分第 60 页,1984 年。

是地下煤层自燃所形成的景观形态。河曲“火山”根据当地方志记载,显然清初时仍然存在,其位置在河曲古县城以西 3.5 公里处黄河东岸的邻河山崖上。方志记述说火山有孔,人们以草投其中马上会烟焰上发,其火势可以熟食。“火山”四周草木不生,黄河水流经“火山”断崖处,腾发而起的水雾就像是将开水锅打翻了一样。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 979 年)在此建火山

军,治平四年(公元 1067 年)又在这里设置火山县,其得名皆因由于此种稀见自然景象。

河曲“火山”地下煤层自燃景观早在清末时已不复存在,但在宁武县境管涔山东麓邻近天池处,则仍可见到同类型的景观。管涔山的地下煤层自燃规模从目前看,很可能要比河曲的古代“火山”要大许多,燃点出露有两三处。在当地居民中了解,其自燃时间起码应在三四百年以上了。人们进入宁武县界,常常可以在数十华里之外清晰地看到管涔山因地下煤层自燃而升腾起的上百米高的烟柱。山西自古多煤,但人们以往较常见到的煤炭自燃现象,则多见于矿区已经采掘出的人工煤炭码堆,而且多在炎暑酷夏日照极强烈时。像管涔山这样规模的且已经自燃至三四百年的地下煤层自燃景观,即使是在山西这样一个号称为煤炭之乡的省区,恐怕也是极为稀有的。作为自然生态遗存中一种特殊类型,地下煤层自燃显然属于非正常形态。但它可能成为有关科学研究的关注对象,为有关科研项目提供有益的参照系和参考系。

古树化石群落——在距今已经十分遥远的地质时代,山西高原曾经是一个原始森林非常茂密的地区,这已经为许多古生物学家和林学界人士所确认。近些年来,有关方面在山西的太岳山区和吕梁山区又数次发现大规模出露的古树木化石群落,这无疑更为古生物学家和林学家们的结论提供了实物物证。

山西目前发现的古树化石群落以长子县南陈乡和乡宁县潭坪乡两处最为典型,规模也非常可观。如位于黄河东岸吕梁山脉南端的乡宁县潭坪乡南岭村古树化石群落,即分布在一条叫做萝卜沟的谷底两侧,面积约有 30 万平方米。根据此地裸露出的古树化石表面纹理观察,多为松柏硅化石。其中最大的一棵树径为 84 厘米。树干断面十分坚硬,许多木化石表面附着一层 1

—2 厘米厚的黑色炭化物,有些表面则可见到黄白色的树脂晶状物质。长子县南陈乡的古树化石群落,则位于太岳山东南的支脉区。在团城,苏村、壑只等村庄范围内共发现 7 处共 30 余株,特点是树体一般都较为粗长庞大。

其中最粗的一株树径为 1.24 米,树身最长的一株则为 14 米。地学界专家认为长子县南陈乡的古树化石群落属新生代第三纪古树硅化遗存物,距今已有数千万年的历史。

古树化石,又称硅化木。至今国内外发现的硅化木群落多在一些含硅物质较多的沉积岩地层中,或是火山灰堆积层中以及多温泉地带的沉积岩地层中。长子县与乡宁县发现的古树化石群落在国内外都非常罕见。这些珍贵的

发现无疑对探索山西山地的地质和古生物变迁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榆社古脊推动物化石群落——榆社县位于太行山西麓浊漳河上游源头地区,地貌呈盆地状,地学界习惯称其为“榆社盆地”。早在本世纪 30 年代初时,榆社盆地就引起了国内外古生物学界和地质学界的重视与关注,像杨钟健、德日进这样一些著名的中外学者都曾先后到榆社作实地调查和勘测。近 70 年来,榆社全县所有 14 个乡镇中均发现蕴藏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 其中动物化石中古脊椎动物类更为突出。“榆社群”古生物化石已成为中外古生物学界和地质学界注目的热点。1959 年 9 月,国务院正式将榆社县全境确定为全国古脊椎动物化石的重点保护区。 1980 年 7 月,又成立了榆社古脊椎动物化石陈列馆。

脊椎动物是地球上最高级的动物类群,生物学家们将其分为 6 个纲目。

即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而这 6 个亚纲在榆社境内几乎均有发现,而且物种与数量极多。如各种原始鱼类、陆龟、三趾马、剑齿虎、猎豹,鬣狗、貉、鼢鼠、巨付驼、弓颌猪、原河猪、大唇犀、剑齿象、乳齿象、原始牛、大羚羊、熊、猞俐、长颈鹿、巨蛇等等。其中奇蹄类的三趾马最多,其牙齿化石几乎遍及全县。

“榆社群”古脊椎类动物化石对揭示探索东亚古大陆新生代气候、地质与生态变迁,甚至是人类起源都极富意义。贾兰坡先生就认为,在榆社发现古人类化石是很有希望的。

壶口瀑布——在亚洲地区,目前已确知落差高度在 20 米以上的大瀑布

共有 27 处。黄河壶口瀑布即排在第 27 位。排在第一位的是我国台湾省嘉义

梅山的蛟龙大瀑布,它的高度约有 1000 米左右。台湾蛟龙大瀑布即使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大瀑布中,论高度它也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是,黄河壶口瀑布虽然落差高度只有 20 米,但以它那壮丽澎湃的非凡气势而论,那却

是极其具有个性与特色的,哪怕是在全球所有已知落差高度在 20 米以上的

190 处大瀑布中,它都明显具备着任何其他大瀑布所没有的两种自然特征和

文化气质。这即是,一,它的源源不断的水源来自约 4000 公里以外的世界第一高原青藏高原,它以它辉煌的黄颜色的瀑色区别于全世界的所有其他大瀑布。二,壶口瀑布以其雄狮般的咆哮怒吼的神姿,将其瀑位深深扎根站定在全球第 6 大河流的河道之上。这在全世界所有 16 条长度在 4000 公里以上的超长河流中,除了位于非洲乌干达境内尼罗河上的木尔齐索纳大瀑布和墨奇森大瀑布(高度分别为 42 米与 40 米)之外,壶口瀑布则是第 3 个发生在世界超长河流主河道上的同类型奇特自然生态景观。举世皆知,中华民族多少世代以来,已经将壶口瀑布及其身居其中流程长度达 5461 公里的黄河比喻作全民族的母亲河,而且将它们作为整个民族的自然象征物。

1988 年 8 月 1 日,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将黄河壶口瀑布列入国家级风景

名胜区序列。而到 1994 年初时,具有强烈自然遗产特征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山西省已经共有五处之多(其他四处为五台山、恒山、北武当山和五老

峰),吉县壶口瀑布为其中之一。

当人类还没有发展到智人阶段以前,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无疑都是原始野生的;而有了智人以后的世界,从此也就有了被人驯化的植物和动物。当代美国学者埃里奇·伊萨克曾经写过一部叫做《驯化地理学》的专门著作。他认为“驯化对人类社会有极大的重要性”,“驯化的发明使得畜牧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可能,从而使得人口众多的、复杂的人类社会能够生存下去。因此,事实表明它是人类对其环境所曾经作出的最重要的一项干预”。

山西大地上保存着极其丰富的人类先祖对原始动植物给予驯化的重要遗产生态资源。1989 年 5 月,原山西省林业厅厅长刘清泉先生出版了他耗费了很大精力的研究成果——《山西古稀树木》,书中翔实记录了山西高原上现存的 109 种共 980 例古稀珍贵树木遗存形态,其中 90%以上应该属于人类驯化植物的范畴。这部著作的可贵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它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学科,更具意义的则是,它不但向当代人类展示了山西自然生态历史的一个侧面,而且还向当代人类无意间介绍了古人驯化自然界原始树木过程中的诸多生动实证。正如刘清泉先生说的那样:“古老树木是大自然的忠实档案。古往今来气候的变化,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环境污染程度,都可从树木的年轮和生长情况中找到科学依据。我们的祖先在营林、抚育、保护等方面的许多符合科学原理的管理,由此亦可见一斑。”①

刘清泉先生所记录的这类古稀珍贵树木,无疑应该作为山西珍稀自然生态遗存资源中极为宝贵的一种类型。刘清泉先生的《山西古稀树木》一书, 给所有有志于研究、考察、观赏山西此类自然生态遗存的人们,事实上提供了一部图文并茂的导游指示图册。

到目前为止,人类对自然遗产生态景观资源的认识(其中尤其是对稀有自然遗产生态的认识),由于受人类生活生产基本区域的限制,如欲同人类对自身创造的各种文化遗产生态景观资源认识的广度或深度相比,则在两者之间明显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与国内其他省区地域相比,山西高原因为受新生代以来地壳新构造运动的剧烈影响,还有受到来自西北大陆性气候和东南海洋性气候两种大气气流的周期性侵蚀夹击,以及更受到数百万年以来山西山地本身植被、水文、生物活动产生能量的种种促动,所以,无疑在这一块古老的土地上还有许许多多自然遗产生态形式而未被今天的人类所认识和了解。本书作者相信,随着人们科技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探索开发技术手段的继续加强,人们一定会在山西高原这块古老神秘、瑰丽奇特的大地上发现认识到更多的自然遗产生态现象。而随着认识了解水平与幅度的逐步提高加强,保护利用这些令人耳目常新的自然遗产生态资源,从而丰富当代

① 〔美〕埃里奇·伊萨克:《驯化地埋学》,商务印书馆 1987 年版,第 1 页。

① 刘清泉:《山西古稀树木》,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3 页。

人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持续发展,不但对生存生活在这块古老大地上的数千万山西人民充满着诱惑力,而且无疑对整个人类更好地驾驭全球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当然具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