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温泉与避暑地

含有多种有益于人类身体健康矿物元素的矿质温泉,还有可以供给人类短期栖息并避开炎夏酷暑的天然避暑环境,显然属于自然遗产生态资源的范畴之内。自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大规模的旅游度假和避暑度假这种极具时代特征的人类休闲活动以来,矿质温泉与各种特色的避暑地就成为各国旅游者和度假者追求的目的地与目的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 1980 年 4 月中旬的时候,世界旅游组织合作成员委员会就曾特别设立过一个叫做“健康旅游”的工作小组。这个小组在此之后的几次工作会议上,首先将世界各地的一些温泉疗养地和有良好气候环境适宜人类健康状况的避暑度假地作为该工作小组的规划实施目标。正如当代法国知名旅游学家弗朗索瓦·韦拉所说的那样:“如果在气候宜人的条件下旅行,外出逗留,那么旅游对提高健康水平,效果尤为显著。十几年前,当温泉和理疗疗养的方式还不太发展的时候,到温泉和气候较好的疗养站去住一段时间,曾是一种令人神往的特别旅游方式。今天在许多国家,前往温泉疗养地和气候好的地方去逗留仍然是一种预防和治疗的好方式。”①中国自古以来在民间或是在皇室与官宦人家中, 都有着利用温泉和气候凉爽之地进行疗养旅游度假或避暑旅游度假的悠久历史传统。本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当现代旅游度假休闲活动在我国

蓬蓬勃勃迅速发展起来之后,至 1992 年 8 月后,我国政府又正式颁布了若干有关在国内各地兴办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法规与制度。各种有利于人类健康疗养和旅游度假的矿质温泉所在地和气候凉爽的避暑地,目前均已成为旅游业界和房地产业界投资开发的选择目标。

山西高原以其特有的自然地质条件和自然气候环境,从来就是一个矿质温泉和天然避暑地广泛分布的地域,见于历史文献记载或直至今天仍然保持良好自然原始面貌的温泉与避暑地,在全省范围内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1. 温泉及其分布

我们目前确知分布在山西全境的温泉(包括历史上曾经发现出露并见诸于地方文献的)和现在仍在使用着的温泉,大概有如下许多(加带*符号的为今天仍在使用或正在开发者):

瑶台温泉*,夏县; 寺平安温泉*,盂县; 奇村温泉*,忻州市; 顿村温泉*,忻州市; 汤头温泉*,浑源县; 北池温泉*,新绛县; 大营温泉*,原平市; 七级温泉*,稷山县; 神堂沟温泉*,太原市; 汤头温泉*,定襄县;

① 〔法〕弗朗索瓦·韦拉著,罗结珍等译:《国际旅游经济与政策》,旅游教育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237

页。

三里屯温泉,天镇县; 鄂山温泉,乡宁县; 汤泉温泉,交口县; 七星温泉,曲沃县; 圣阜山温泉,定襄县; 福寿山温泉,原平市; 半亩青温泉,左云县; 郭壁山温泉,晋城市; 韩村温泉,榆社县; 伏甑山温泉,沁县;

寺坪温泉,盂县; 石梯山温泉,①保德县。

我们在各地古代方志文献中,还发现有许多温泉既无专门名称,又未标明该温泉所在地名,所以这里不能一一列举。根据各方面的资料看,总的印象和结论是,山西高原在我国北方地区来讲,堪称为一个温泉较为密集的地域。在个别小区域中,历史上地热和温泉的出露可能还达到了十分显著的程度, 甚至成片或成群落地出现,以至于影响到了该区域行政地名和自然地名的命名。例如在今原平市(即古崞县)东南和定襄县接境连壤的地方,曾经有成片的山峰被叫做“温泉山”;又如在盂县东部山区,有整条峡谷而被称为“温泉峡”,再如在今孝义市和交口县交界的地方,早在唐初武德三年(公元 620 年)时即因当地温泉驰名一时,所以特置所谓“北温州”,同时又置“温泉县”。古温泉县的县治之所在,就在今天交口县的温泉乡政府所在地温泉村。在整个自然界的荣衰与变迁中,沧海桑田,可说是千年尤如一瞬。和很多河流、名泉的消失与干涸一样,许多古时极有名声颇为旺盛的温泉到今天也都萎缩殆尽,只为我们今天的人类留下了一纸空名。当然也有个别是留下了某些蛛丝马迹和某些微弱的孑遗形态的。即如与原平古温泉山紧相毗邻的今原平市同河同川一带,虽然现在在此地已再难于寻觅当年的温泉山或古福寿山温泉,但是根据各种迹象观察,在这一片小小的河谷盆地中,似乎仍能觉察到地热储能所产生的作用。人称同川易长梨果之树,这应该即与当地地热丰富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温泉在山西高原不但分布较为普遍,而且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历史也较为悠久。即如今天仍被我们利用着的盂县寺平安温泉和浑源县的汤头温泉,就早在约 1500 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已被人们作医疗洗浴所用。北魏郦道元所著

《水经注》中记述:“又东合温泉水,水出西北暄谷,其水温热若汤,能愈百疾,故世谓之温泉焉。”①此处所讲的温泉,即是浑源县恒山南麓今天的汤头温泉。《魏书》中讲在北魏太祖拓跋珪天赐六年(公元 409 年)时,尚书左丞贾彝“请诣温汤疗病,为叛胡所拘执”。此处的温汤同样也是指浑源汤头温泉。《魏书》中另有一处记载得更为具体,说是在北魏文成帝拓跋珪兴光元年(公元 454 年)十二月时,文成帝从中山信都(今河北西部)返归,

① 在古方志中一般温泉并无专门名称,本书列举时根据温泉所在地名给予名称。例如石梯山温泉,即该温泉处于石梯山中,故名。

① 陈桥驿点校:《水经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236 页。

“还幸灵丘,至温泉宫”。②这更使我们确知, 1500 多年前的汤头温泉不但已为皇家所用,而且还专门在此建筑了皇帝御用的温泉行宫。至于今天盂县境内的寺平安温泉,我们同样从其他一些历史文献中获知,原来在北齐孝昭帝皇建元年(公元 560 年)的某一天,刚被废掉的 17 岁小皇帝高殷,也曾作为济南王到滹沱河畔的寺平安温泉作过一次医疗沐浴,而且病情还果然有所好转。

山西境内许多见诸于历史文献的古代温泉虽然今天都再也无法见到了,然而值得给予庆幸的则是,就在进入本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数十年,我们却又陆续在山西境内发现了另外一批新的温泉出露。这些新发现的温泉在过去的古代文献中从来没有见到过有任何记载和提示。比如忻州市西北郊外的奇村温泉和顿村温泉,又如新绛县汾水南岸处于峨眉塬北麓的北池温泉与稷山县的七级温泉,以及近些年来才在临猗具城附近发现的成群落的温泉和地热出露。这些新发现的温泉与地热资源的地域分布,几乎都集中在两个小地域之内。其中一处在忻定盆地的西南部小平原上,另外一处就是晋西南汾河谷地与涑水谷地南北夹持中的峨眉源南北两麓半坡地区。新发现的这些温泉无论是出水量,还是水温与水质,都分别达到了一定的指标。例如临猗县城附近温泉,水温达到了近 70℃,水中以含锶量为最高,达到 4. 23 毫克/升,同时还兼含镭、铀、钍、氡、钙、铁等 30 余种对人体有益的放射性元素及常规元素,据知对医治关节炎、皮肤病、贫血和各种癌症均有良好疗效。又如忻州奇村温泉,水温经常保持在 50℃左右,系弱碱性软水类,水内以含放射性氡为主,又兼含钠、硫化氢、钙和铁等矿物质,对解除疲劳,调整人体植物神经与平衡人的高级神经中枢,以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和各种过敏性疾病,则有更为显著的疗效。再如新绛县的北池温泉,水温高达 35—82℃,水质含氯、硫酸根稍高,同时还含有氟、钙镁溶解盐、铀、镭、钍、钾、钠、碳酸根、硝酸根与硅酸根等多种放射性元素及常规元素。开发利用 10 余年来,已充分证明此温泉不仅可供人类饮用,而且更可供人类沐浴医疗,对一些久治不愈的皮肤疾病、顽固性风湿病、抗药性神经衰弱以及癌类疾病,疗效均很显著。令人们感慨的是, 像浑源汤头温泉和盂县寺平安温泉这两处已经发现并经人类使用了近 1500 年的古老温泉,至今竟仍然保持着相当高的出水能力和出水质量。经近些年的化验测检,汤头温泉水温一直保持在 63℃,水中含有镭、氡等多种放射性元素和钾、钙、钠、镁等 10 余种常规元素。除了对皮肤病、关节炎和风湿病具有明显疗效外,尤其对胃酸过少、轻度心血管疾病、早期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疗效则更为显著。位于盂县滹沱河畔的寺平安温泉,山环水绕,景色绝佳。泉水温度一直保持在 63℃以上,水质良好,内含铀、镭、氡、锂、锶、偏硅酸等多种放射性元素与稀有元素。少量饮用该温泉水,证明可以增强肝

② 《魏书》,中华书局 1974 年版,第 114 页。

胃分泌,并有促进新陈代谢、利尿、催眠、降低血压、强化白血球等作用; 若沐浴,则对皮肤病、神经衰弱、关节炎、肠胃疾病以及外伤治疗等,皆有极好疗效。

作为一种珍贵的自然遗产生态形式,温泉资源无疑对未来发展山西的旅游度假及健身疗养事业有着重大意义。在山西境内,所有当前已经给予利用或者正在规划开发的矿质温泉,不但大多数都与本省的著名旅游风景区距离较近,而且一般温泉所在地的风景景观环境也趋于良好。这显然也会给这许多温泉的保护和利用带来莫大的好处。

  1. 避暑地及其分布

在中国大地上,及至炎夏季节,最使人难耐酷热的地方,莫过于目前京、津、冀、豫、苏、皖这几个处于华北太平原和江淮大平原上的省市。而在这几个省市地域内,最受酷热磨难者则是上亿数的城市人口。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休闲度假观念的普及,特别是还有由于人口急骤增长给这些城市人口普遍带来的环境压力,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市民不但在一般季节中已习惯于去寻找一个惬意的旅游目的地,而且每当到了酷暑季节时,更有许多人们百般渴望着能够为自己就近廉价地寻找一块躲避炎热和烦躁的清凉世界。于是,自然产生了这样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即是: 酷暑季节那成千上万来自平原城市的避暑度假者们,该往哪里去寻找一块属于自己的清凉之地呢?还是到庐山或是北戴河海滨去吗——早已是人满为患;要不到内蒙古塞外或者是青海湖畔——然而毕竟路途过于遥远;拟或就到江南山林之中去如何——更多的人则难于忍受那里的潮湿和蚊虫的叮咬。那么,究竟去哪里为好呢?

看来,山西高原是一个值得选择的好地方。

单就山西高原作为目前国内避暑度假目的地应该具备的若干条件而言,概略地讲,山西山地起码在如下一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1. 拥有多处高山避暑地

至今为止,国内外许多著名的避暑度假区就都选择在滨海地域和高山多林地域。前者依托于大面积水域形成的凉爽气温,而后者则凭藉高海拔山体及其广袤的森林促成避暑环境的最终形成。我国人民熟知的北戴河与庐山, 就分别属于这两种类型的避暑度假地区。

根据多年实地考察和了解,本书作者认为山西山地中,就拥有着多处这样的高山避暑地。这些高山避暑地起码应该属于如下一些地方:

五台县·五台山 浑源县·龙山 左权县·北天池山 壶关县·紫团山陵川县·太行山 沁水县·历山 沁源县·灵空山 阳城县·析城山宁武县·芦芽山 交城县·关帝山

太原市·天龙山

  1. 良好的避暑型气温

根据山西省近百个气象观测站连续 30 余年的观测记录,有充分资料表明,若与同纬度的华北平原众多城市相比,除了省境西南隅运城盆地之外, 整个山西高原 90%地域的年平均气温,均比天津、北京、石家庄、邯郸、德州、安阳、新乡诸城市要低出 3—4℃左右。再以山西高原的年平均气温和郑州、德州以南江淮平原上的诸城市如蚌埠、合肥、南京、清江、阜阳、许昌等相比,则更要低出 5℃以上。特别需要给予说明的是,这里还仅仅是以山西全境的年平均气温和以上平原酷热城市相比,如果要以我们列举出的 10 多处山西高山避暑地的暑期气温再和以上平原酷热城市相比的话,两者之间就会更加悬殊。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其实际情况,事实上在暑期时我们所选择的 10 多处高山避暑地的气温都要比本省一般地区的气温还要低出 5—6℃ 以上。换句话讲,也就是说山西各高山避暑地的暑期实际气温若与同期平原酷热城市相比,气温所低度数应该要在 10℃左右。即如果南京市的暑期气温高达 37℃左右时,五台山或是芦芽山高山避暑地的气温则可能只有 27℃左右。

山西的高山避暑地不但具有良好的避暑型气温,而且因为地处高山(除天龙山海拔为 1 430 米外,其余各山海拔高度均在 1600—2000 米以上), 森林密布,所以大气循环质量很高,湿度适宜。几乎所有这些高山避暑地地域内不但在暑期内降雨十分频繁,同时还保持着充足的日照。一般这些山地中的暑期降雨多在午后 14 时至 15 时之间。多疾雨但时间短促,雨过天即放晴。多雨而不潮湿,阳光充足但无燥热不适。空气新鲜流畅,处处清爽可人, 这可谓山西高山避暑地拥有的最显著的特征和特点。

  1. 丰富多采的观赏游览环境

在避暑度假期间,同时就近寻求一种观赏游览的环境,这是所有现代避暑度假者的正当要求。以上列举出的 10 多处山西高山避暑地,大多都处于已经设立的国家森林公园中心地区或者与附近的文物及风景名胜区紧相毗邻。本书有关章节都已有过较多介绍,在此不赘。

  1. 较为方便通畅的交通环境

本书以上列举出的 11 处山西高山避暑地,其中除了灵空山、芦芽山、

关帝山、龙山和天龙山 5 处位于省境腹地以外,其余 6 处则都坐落在省境东

部和南部与华北平原紧相交界的位置。这 6 处高山避暑地与京原(北京—— 山西原平市)铁路、陇海铁路、京广铁路之间的距离均未超过百公里以外, 而另外 5 处高山避暑地中的芦芽山、天龙山、灵空山,与贯穿山西全境的南

北同蒲(大同——风陵渡)铁路之间的距离,则更未超过 60 公里的范围。

到目前为止,山西高原上已经有 7 条干线铁路(大同至北京、大同至秦皇岛、原平至北京、太原至石家庄、长治至邯郸、太原至郑州、侯马至河南月山) 向东穿越过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早已畅通,而且还有另外两条新的铁路干

线(山西朔州至河北黄骅港、山西阳泉至河北涉县)也正在加紧施工,即将也要向东跨越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相连起来。加上近期业已竣工的太原至旧关高速公路以及其他若干条公路,可以认为,这无疑对今后引进来自华北平原与江淮平原的避暑度假客源并加速开发利用山西的高山避暑型自然生态资源,显然都有着巨大的实际意义。

1400 多年前,北齐文宣帝高洋虽然将其都城定在华北平原的邺地(今河南安阳北),但他却和他的父亲高欢一样,每年暑期却都要回到晋阳城外的天龙山避暑行宫来躲避酷热。同样是 1 400 多年前,隋文帝杨坚取代了北周政权,建都于黄河西岸的长安之地,然而他和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却耐不住都城的炎暑,而要在千里之外的汾河源头另建天他汾阳避暑行宫。另有 800 多年前的一件事情,金元交替时的著名诗人元好问,虽然只是少年儿时随其父亲在太行之巅的陵川县度过了短短几年时光,但直到他壮暮之年时却仍不能忘怀这一块宝地。于是他就留下了诸多赞颂陵川为“清凉圣境”的美好诗文。

作为自然界的造化,清心凉爽的山林间气候无论于今于古,对难耐暑热的人来讲同样都具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而稍有不同的是,古人仅仅只以自然之心寻求个人的自然之举,今天的人们却能将这种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的自然生态视作为经济资源,力求将其供给全社会所用,这无疑是一种标志了时代特征的进步。山西高原上的这许多高山避暑地,必将在未来的社会进步中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和保护,进而有更多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