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历史文化名山

金哀宗亡国的第六年,即公元 1239 年的农历七月,当时在河汾一带颇有声名的才子麻革,接受浑源人刘祁之邀从晋南远上代北,准备攀登游览与北岳恒山紧相毗邻的龙山。未行前,麻革曾想到自己从小生长在河东名山王官峪和五老峰之下,中原一带的名山也游历过许多,荒凉凄凄的塞北会有什么样的名胜之山可游呢?刘祁总不会以夸大之言对我吧。直到几个好友相随登龙山那天的路上,麻革的心中还有些怀疑,原因是自他越过雁门关来到浑源后,所见到的山的颜色都是死灰一般,连山间路旁的草木也缺少青翠诱人的感觉。然而,麻革怎么也不会想到,自登上龙山群峰的那一刻起,他的兴致竟随着山的景色的变换而一步高似一步。一路上诸如大云寺、西岭、文殊岩、北岭、玉泉寺、望景台等,及至攀上龙山绝顶萱草坡时,他完全被征服了。两日游程下来,竟然激动得夜里连觉也睡不着了。于是,这位才子为浑源龙山留下了一篇为后人传颂的《游龙山记》。不到两千字的文章,应该说写得和龙山本身的风景景观一样漂亮而诱人。尤其文末处有一句写得堪称警世之句。是曰:

人之情,大抵得于此而遗于彼,用于所见而不用于所未见,此通患也。

凡读至此的人大都有很深刻的感受和随之而来更深刻的思考。不赘述。

山西是一个山的世界。今天的山西省其总面积中山地面积占到了 72%以上,约计 10 余万平方公里。它主要由太行、太岳、中条、吕梁、恒山、五

台、芦芽、管涔、云中、系舟、王屋等大山系组成。许多山峰的高度都在 1500

—2500 米之间,多属中山类型,均适宜于人类闲暇时攀登游览。五台山的北

台叶斗峰,海拔 3058 米,是山西山地中的最高峰,也是华北地区山地的最

高峰。山西山地中光 2000 米以上的山峰大约就有 30 多座,其中许多都是历史上享有盛名的游览观光胜地,例如五台山的五个台顶高峰、关帝山的孝文峰、芦芽山上的太子殿与荷叶坪、管涔山的林溪山、石膏山的牛角鞍、历山的舜玉坪、霍山的中镇峰、太行山的北天池山、恒山的天峰岭等。

在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山中,山西的历史文化名山群落除了海拔普遍偏高这个明显的特征外,还有另外三个特点,即历史悠久、类型结构丰富与数量多。

关于历史悠久——《山海经》无疑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早专门记载域内名山的经典文献,而山西今天仍然见诸于现行地图标识的许多名山之名,则早在《山海经》的“山经”之中大批出现。如管涔山、狐岐山、天池山、王屋山、太行山、发鸠山、雁门山、姑射山、霍山、薄山、甘枣山、渠瀦山、历山、孟门山等。据我们考察,《山海经》中提到的远古山名里,目前仍在流行使用着的,论省区山西省可能是最多的一个。又如先秦文献《庄子·逍

遥游》不但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的记述,而且明确指出这个藐姑射之山,即在“汾水之阳”。①山西省政府数年前已将位于今临汾市汾河西约 16 公里处的藐姑射山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在这个风景名胜区中至少仍保存着上百通从唐宋直至明清的古代碑刻。其中一宋碑即记述了北宋徽宗时期政和八年(公元 1118 年)赵佶这位有名的道家皇帝巡游藐姑射山的情景。碑曰:“皇上驾游仙境之山,前至马蹄战,偶见四仙下棋,仙接驾不止。皇上前行,四仙随驾,⋯⋯神居洞为止。”以上足可佐证山西历史文化名山历史之悠久。关于类型结构——所谓山西历史文化名山的类型结构,主要是指因不同的历史背景或文化因素而促使形成各种风格的名山类型的本身组成形式。山西历史文化名山群落的自身类型结构形式表现得极为丰富多采。概括起来,可以归纳成这样几个大的类型:

  1. 中国传统祭祀文化类。如五岳之山中的北岳恒山、五镇之山中的中镇霍山。

  2. 佛教文化类。如佛教传入中国后形成的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王四大道场(亦即四大佛教名山)中的文殊道场所在地五台山,毘卢佛的道场芦芽山、佛教净土宗的祖庭之山交城石壁山等。

  3. 道教文化类。如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一洞天王屋山(位于今山西阳城县与河南济源交界处)、七十二福地之一的永济五老峰以及方山县境内的北武当山等。

  4. 中华民族远古先祖祭祀文化类。如历山舜王坪、稷王山(即周人先祖后稷之山)、闻喜汤王山(即商先祖汤王之山)、晋东南的炎帝山、吉县境内的人祖山(祭祀伏羲与女娲之山)等。

  5. 中华民族创世造物文化类。如位于夏县温泉附近的巫咸山传说为商时巫咸造鼓的地方,陵川棋子山(又名谋棋岭)为商时箕子弈棋之地;干定的东、西浮山与长子县的发鸠山的得名则更为久远,前者是传说中女娲补天的地方,后者即精卫填海衔取木石之所在。《山海经·北山经》中有关“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①的记载,所讲即为发鸠山。

  6. 历史人物文化类。此类历史文化名山在山西境内极多见。如介休绵山是晋文公时名臣介子推自焚之山,盂县藏山是为战国时赵国名臣程婴舍亲子以冒险收留隐藏赵氏孤儿之地,永济王官峪是为唐代末期著名诗论家司空图著《诗品》的地方,沁源灵空山则为唐末时先师菩萨(即唐懿宗第

    3 个儿子李侃)削发为僧的落身之山,寿阳方山因唐代李通元(本名通玄,因避

① 《老子·庄子·列子》,岳麓书社 1989 年版,第 3 页。

① 袁珂:《山海经校译》,上保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69 页。

唐玄宗之讳而易名)隐居撰著《华严论》而享誉域内,太原西北郊区的崛■山则因为有明末清初的哲人巨子傅山长久结庐居住于此而更为知名,等等。

  1. 历史事件文化类。如大同市东北白登山,汉高祖七年(公元前 200

年)刘邦引兵追击韩王信,被其勾结匈奴围 7 日于此,之后白登山始有名。陵川县东南有马武寨山、刘秀城山和王莽岭,皆为太行雄峰;山中地名多与东汉初年战争有关,传说当年刘秀取邯郸时王莽曾尾追至此两相对峙。山中景观甚壮伟秀美且古老苍劲,因与河南辉县紧相毗邻,故而成为晋豫交界处之名山。再如灵石韩信岭,自古为晋中名胜。清嘉庆十年(公元 1805 年) 时,寿阳人祁韵士有日记《万里行程记》,记其路经韩信岭时情景:“石磴盘空而上数十转,路益陡峻,策马至山巅,红垣缭绕,为汉淮阴侯墓,前有祠宇颇宏整,下马入拜谒,壁间诗甚夥,太抵当道者驻节所题。侯死(指韩信被吕后杀死)长安,不解何以葬此。阅古碑则云吕后既诛信,函首送代(时刘邦正在代地讨匈奴),适高帝还师驻跸此山,遂命瘗之,后人为起家焉。”

①因为此山与吕后杀韩信的事件有关,且在这里安葬了韩信的头颅,所以韩

信岭遂知名。另如水济首阳山之与周武王讨伐商纣,雁门山之与北宋时杨家将抗辽等,均是。

  1. 民间一般祀神文化类。如乡宁县云邱山祭祀四海龙王,隰县五鹿山祭祀五鹿大夫,和顺县合山祭祀懿济圣母神,沁源县五花山祭祀狐突之神,屯留县三嵕山祭祀三嵕之神,壶关县凤台山祭祀乐氏二仙,离石市九凤山祭祀白马大仙,洪洞县娄山祭祀娄山之神等。历史上这样的地方文化名山,虽然只属于某一个有限的地域范围,但却常常产生很大的文化影响,显得十分繁盛。像在晋东南祭祀崔府君和乐氏二仙的庙宇,尽管在省内外其他地方很少见或根本未见到过,但它们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却不容轻视,就像我国东南沿海祭祀妈祖的情况一样。正是由于它们具有着一种非常强烈的特殊性,所以也就赢得了一定的普遍意义。

  2. 由于某种奇特自然生态现象而产生的特殊文化类型。在山西文化历史文化名山群落中,属于此种类型的名山数量虽然为数不多,然而其存在本身及其文化影响已经告诉人们,确实不失为一种应该引起特殊注意的历史文化名山类型。例如在原平市有天涯石鼓山,此山地热丰富,每入冬落雪即消,从无雪积,古人甚觉奇异;再加上山巅有一巨石,形肖似鼓,久而久之,

    乡人以神物对待,遂建石鼓神祠于山上,祭祀石鼓神者日众,山不但以石鼓作名,且声名远播,成为忻定盆地东北山地一大名胜。距离天涯石鼓山东南不远,又有凭牛山与逆草坡。凭牛山上古有池水六畜饮后有病即愈,为此宋真宗因以封此山之神为“通圣郎君”,古时当地四方百姓则称凭牛山山神为“牛羊将军”,岁时祭祀。逆草坡更为怪异,传说此山曾有幼鸟吃掉了自己的母鸟,从此山石之色皆变赤,而且山上所生草类的枝叶全部逆向而生,遂

① 李广洁整理:《万里行程记》,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4 页。文中括号中语为本书作者所加。

得名为逆草坡。再如方山县境内之北武当山,又名真武山,传说真武大帝北游至此,见此山有一蜂,峰上有两块巨石形如龟蛇,道教以龟蛇比喻水火, 于是遂有真武行宫建于此山,山渐次有名。1994 年北武当山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又如浮山县有司空山,早时山中有风洞,山腹空虚, 人行山上随即就发出响亮的脚步声,打柴的人曾将衣服投入风穴,不多时即又被穴中之风吹推而出。为此乡人多感到神异,不知什么时候在山上建了司空之庙,所以此山随之以“司空”命名。另如陵川县马武山中素有“棘无倒刺蛙不鸣”奇异现象,千百年来即被当地人传为因当年马武率兵保护刘秀躲避王莽时,山中的草兽也为马武和刘秀帮忙而所形成。诸如此类,像长治西南的天台无影山和潞城县南的无影岗(白天日出日入无论何时均无倒影)、宁武管涔山的万年冰洞(洞中结冰四季不融化)以及陵川板山怪泉酷暑结冰而严冬温热等许多奇特的自然生态现象,在这里均已构成产生特殊文化类型历史名山的主要因素。这可能是人类从远古进化至今的总过程中,从来就有一种原始的图腾意识孑遗在后世人心灵深处的缘故,反映在自然山水和人类的相互关系方面,遂成为一种历史文化名山类型形成时的诱导原因。

关于山西历史文化名山数量——与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写下《游龙山记》的麻革一样,元好问也是金末元初山西籍的一位名气更大的诗人,写出过“诗人爱山爱彻骨”名句。无独有偶,元好问同样与浑源刘祁交情不薄,刘祁也向元好问夸浑源的龙山。于是,元好问游过龙山后就有《游龙山》诗作问世。诗写得很长很惬意,但还是有难言的遗憾。他无可奈何间写下了这样几句:

一峰忽当眼,仰看看不休。

一峰一峰千百峰,虽欲一一顾揖知无由!

天下名山无数,人生奈何苦短。莫说是像元好问这样一个经历于战乱之世还常好涉足于官场之事的人物无法一一顾及世间名山,即使是像李白那样一位处于开元盛世,写下过“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这样类似誓言的诗句且足迹遍及天下的人,不是在后来的旅途中也发出了“边山去无际, 流水何时归”这样的由衷感慨吗?感慨还觉不够,甚至生出一丝“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的悲哀来。据考证,李白在三晋大地上所登游过的历史文化名山,也不过恒山、太行、雁门等几处而已。

我们今天站在 20 世纪最后几年的历史坐标上,若以历史文化遗产的尺度去考察,山西境内目前究竟还有哪些历史文化名山可以交给未来人类作为保护和利用的生态目标呢?

根据近年来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包括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在省内属地区性的历史文化名山遗产生态单元,目前在山西至少还有 60 余处表现出了它们的可保护价值和可开发利用价值。例如(包括它们的名称及其所在县市):

北岳恒山,浑源县; 霍山,洪洞县·霍州市;

五老峰,永济市; 绵山,介休市;

芦芽山,宁武县; 冠山,平定县;

黄围山,陵川县; 藐姑射山,临汾市;

龙山,浑源县; 天龙山,太原市;

广志山,黎城县; 柏洼山,中阳县;

仙堂山,囊垣县; 乌金山,榆次市;

云邱山,乡宁县; 天涯石鼓山,原平市;

析城山,阳城县; 雄山,长治县;

东云山,左权县; 汤王山,闻喜县;

诸隆山,盂县; 五台山,五台县;

北武当山,方山县; 石膏山,灵石县;

灵空山,沁源县; 藏山,盂县;

紫团山,壶关县; 历山,沁水等县;

方山,寿阳县; 九凤山,离石市;

珏山,晋城市; 卦山,交城县;

蟒河山,阳城县; 龙山,太原市;

北天池山,左权县; 孤峰山,万荣县;

棋子山,陵川县; 锥子山,平陆县;

云龙山,和顺县; 太白维山,灵丘县;

龙门山,平顺县; 雁门山,代县;

孝文山,交城等县; 姑射青山,汾西县;

人祖山,吉县; 稷王山,稷山等县;

云濛山,阳城县; 悬泉山,垣曲县;

小尖山,阳城县; 陀罗山,忻州市;

五花山,沁源县; 隐堂山,文水县;

翠屏山,浑源县; 老顶山,长治市;

云梦山,交口县; 管涔山,宁武县;

乔山,曲沃县; 太阴山,绛县;

瑶台山,夏县; 砥柱山,阳城县;

十八罗汉山,阳城县; 天柱山,静乐县;

刘秀城山,陵川县; 龙隐山,孝义市;

禅隐山,榆社县; ⋯⋯

在全国各省区中,山西省实际上是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中华历史文化名山精粹四大系列项目的省份。即它同时拥有了五岳之一北岳恒山、五镇之一中镇霍山、佛教四大名山(道场)之一文殊道场五台山,以及道教十大洞天之一王屋山。同样作为中华历史文化名山中的珍贵遗产,北岳恒山和文殊道场五台山在国内外均已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五大镇山中的中镇霍山,在现实生活

中却未能享有它应该享受到的盛誉及其应该给予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和利用效应。

霍山之得名极早,在《山海经》中它被列在中山经。曰:“又北四十里, 曰霍山,其木多楮。有兽焉,其状如貍,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养之可以已忧。”①霍山又名霍太山。霍山所在的大山脉历史上之所以被呼为“太岳”, 本源即在于此南麓今天的古县,古时叫岳阳县的原因,也因为它处的地理位置正好在太岳之阳的缘故。应该说霍太山与中华文明的起源还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尚书·禹贡》中划天下为九州,第一州即为冀州。霍山位处冀州之中。我国先秦史学家刘起釪先生曾认为“冀州为中国之号”①,实际上霍太山夏代已为古冀州之镇山。也就是说早在齐鲁大地上出现那座被秦始皇与以后历代皇帝所祭祀的泰山之前,中国已经有过一个更为古老的霍泰山。泰、太古时通用。今天山东泰岳的得名应该是在西周之后。远古之时,古人将祭祀作为最重要的事情。所谓“祀,国之大事也”。②公元 1899 年安阳殷墟甲骨卜辞的发现以及对其近百年的研究,其中最为突出的一项研究成果就是确认了起码在 3500 年前中国已经形成了有规律的祭祀活动,而对山神的祭祀则是当时殷商祭祀活动中最频繁的一种。从各种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看,霍太山应该是殷商时山神祭祀最为集中的一个地方。如《史记》中记载: “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耒。是时蜚廉为纣石北方,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而报,得石棺,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死,遂葬于霍太山。”③这段记载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商朝末年时,周武王出兵讨伐商代最后一个帝王纣,并在讨伐中斩杀了恶耒此人,恶耒的父亲蜚廉正为商纣王守北方之地。等蜚廉返回时,已经无法挽救商纣王的败局,只好在霍太山立坛为商纣祭祀;不想在祭祀时,却在此地得一石棺,石棺上还刻着铭文。铭文中讲,上帝令处父(即蜚廉)不要再参与殷商为乱,特赐给你一副石棺还是归顺周的大统吧。于是后来蜚廉死时,也就葬在了霍太山。事实上, 从古以来,自今太谷县东南,经祁县、平遥、介休、灵石直至霍州、洪洞一线东南侧的山脉,均属于古霍太山脉的范畴,亦今太岳山系。 1976—1985 年期间,考古工作者曾在太岳山西麓今灵石县施介村附近山上,两次发现了数座晚商墓葬,并出土了一大批商代青铜器。从器形与纹饰特征看,这些青铜器都属于殷商晚期。更值得引起重视的是,根据有关文献记载,早在北魏正光三年(公元 522 年)六月时,当时并州静林寺的一位僧人在象谷(今太谷县东)的山坡上采药时,曾经突然从地下挖出一批玉器,其中玉壁五枚、玉圭十枚。古人祭祀山川之神时常有在山前瘗玉的习俗,且多数以玉壁和玉

① 袁柯:《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111 页。

① 《文史》第 25 辑,中华书局 1985 年版,第 1 页。

② 《左传》,岳麓书社 1988 年版,第 95 页。

③ 《史记》,中华书局 1985 年版,第 174 页。

圭深埋。如《山海经》中各山经文末多有祭祀该山时瘗埋“藻圭”或“婴用一壁”的记述。今太谷、祁县还有以“白圭”和“白壁”作为地名的地方, 特别是在平遥、介休与霍州靠近太岳山的许多村落,用“壁”命名的尤为多见。因为祭祀霍太山的那个时代距离现在毕竟太遥远了,所以“壁”的本义早已不被后人所知,绝大多数地名中的“壁”字也就被讹改为更易被后人接受的“壁”字。例如木壁、遐壁、张壁、宋壁、高壁、岳壁、赵壁、曹壁等。在霍州靠山一带的村庄,索性就把原来的“壁”字改成了“比”字,显得更为简易方便。如杜比、赵比、石比、韩比、宋比、李比、新比等。

凡此种种,正由于有这样许多远古的文化积累作为铺垫,到了西周之后就正式有了“九镇”之山中的冀州之镇山的记载。所谓九州与各自的镇山其顺序为:

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 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华山;正东曰青州,其山镇曰沂山; 河东曰究州,其山镇曰岱山;正西曰雍州,其山镇曰岳山; 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巫间;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霍山; 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①

假如说霍太山在中国远古祭祀文化中的地位于夏商两代时是处于一种“一岳独尊”的状态中的话,那么西周后“九镇”之山的出现,实际上已经表明由于诸侯分封制度的实行,随之而来在山川祭祀文化方面也出现了由一元变多元的事实。唐肃宗在位时(公元 756—761 年)河东才子吕諲曾为霍山之神立传。传曰:

霍山神者,苍帝之中子也,生于天灵之纪,著雍赤奋若之岁。封冀,总领海内名山, 锡璜寰以象其德。青帝赤帝之子,元司白司之神,咸禀承焉。尧时,洪水为灾,遣黄能入洪波寻禹。故禹承舜命,乘四载,先登太岳霍山祷之。于是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地平天成,万世永赖。妃厥藐姑,辅厥五老,带以黄河,砺以太行、中条、五台,衙官仆从也。当殷之衰,蜚廉助纣为虐,神赐之死,亦给石棺⋯⋯②

吕諲的《霍山神传》从某种角度证实了至少在隋唐之前霍山在古人眼中的历史文化地位。由“九镇”之山改称“五镇”之山,始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 594 年),即“开皇十四年闰十月,诏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冀州镇霍山,并就山立祠”。另特别言及“其霍山,零祀日遣使就焉”。

① 《周礼·职方氏》,岳麓书社 1989 年版,第 91 页。

② 释力空:《霍山志》,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第 64 页。

“十六年正月,又诏⋯⋯若修造,并准西镇吴山造神庙。”③ 从隋之后直至明清,“五镇”次序再无变更。

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山西,霍山事实上已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山遗产。 1932 年,蒋阎冯大战刚结束不久,突然有一位曾经在河北灵寿、阳原、行唐与山西定襄等县做过县长,名字叫做任重远的赵城人在太原永祚寺(即今双塔寺)剃发受戒,随后就回到家乡在霍山西南麓兴唐寺

(遗址在今洪洞县苑川乡境内),以释力空的法名修撰了一部六卷次的《霍山志》。据释力空这本《霍山志》记载,虽然久经战乱,但直到本世纪 30 年代初时,霍山历史上遗留下的各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仍有相当规模。人文景观如兴唐寺、中镇庙、“透亮碑”、子孙圣母庙、慈云寺、喝石庵、红崖寺、广胜寺、“兴隆丛林”牌坊、康熙皇帝御书“灵鹫华台”匾额等等; 自然景观则有伏虎岩、双门峰、红岩谷、桃花谷、洗心泉、葡萄坪、天马峰、天竺峰、马跑泉、仙人石、欢喜岭、盘龙峰、宝冠峰、笔架峰、摩天峰、万年坪、钟鼓峰、扪天岭、控月峰、灵龟岩、老龙背、凤凰岩、连珠峰和青霞嶂、朝阳洞,万锦坡、玉柱峰等等。到目前为止,霍山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山遗产生态的一部分,它原有的人文景观仅剩广胜寺景区保存基本完好,而其他历史文化造景,特别是始建于隋开皇年间的中镇庙和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兴唐寺等核心景观都在本世纪中叶时破坏殆尽,其中许多珍贵历史文物也多已损毁散佚于民间。令人欣慰的是,在保存完好的广胜寺中,幸存下来的上寺舍利琉璃塔与下寺水神庙中的元代戏曲壁画,以及霍泉上的分水亭等, 均已成为国内外研究我国古代琉璃制作史、戏曲发展史和水利史等方面不可多得的精粹历史文物,受到了国家文物部门的重点保护和利用。

像湖南湘西的著名风景名胜区张家界、索溪峪和天子山一样,虽然在行政区划上分别属于大庸、慈利、桑植三县,但它们事实上均属于历史上早已形成的知名度甚高的武陵源风景区文化地域之内。同样,今天分别属于介休市的绵山、洪洞县的霍山、沁源县的灵空山和灵石县的石膏山,实际上它们都属于历史文化意义和文化地域意义上的太岳山范畴。今后,实施对这些历史文化名山遗产生态的保护和利用,都应该立足于太岳山这个更高一层的文化基础之上,去逐步实现对这些名山遗产的统一规划、统一保护和统一管理利用。

在山西诸多历史文化名山中,无论从其开发历史的悠古,还是景观的壮美以及传统文化积淀的丰厚各个方面去讲,今天位于永济市境内的五老峰, 是特别应该给予介绍的一处。五老峰,古称为五老山。因为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正好与西岳华山隔黄河遥相对峙,所以在晋、陕、豫三省交界处一带民间人们又称它为东华山。作为道教中的所谓七十二福地之一,五老峰在东汉至两晋时期已颇具名气。晋时有名张僧鉴者曾撰写有《浔阳记》,文中称庐山

③ 《隋书》,中华书局 1973 年版,第 140 页。

“五老峰横隐苍空,其形势如河中虞乡县五老山”。①古虞乡县治在今水济市虞乡镇。浔阳,即今庐山脚下的九江市。以庐山的五老峰与远在北方山西的五老山相比,可知今永济五老峰之得名应在庐山五老峰之前。至于为什么以“五老”而命名这座山,传说“尧升首山观河渚,有五老人飞为流星上入昂,因号其山为五老山。又五老仙入祠,在虞乡县西一十七里”。②首山, 即今天的中条山,当然也包括五老山在其内。说当年尧治理黄河之水时登临中条山来到后来称为五老峰的这个位置时,突然遇到五位老人变作流星一直飞上天去进入二十八宿之一的昂宿星座,所以那五位老人升天之山遂以“五老”命名。凡神话,当然都有它们的离奇之处。庐山五老峰没有这样的神话, 只以山峰的罗列形象作为根据,或可证明它的得名有来自北方五老山的可能。胡世健、张敦仁编著的《华夏旅游史后》在谈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内容时,曾提出过一个“旅游资源向南开发”①的问题,亦即中国古代在这一时期应该有过一个造景文化南移的问题。“五老”山名的南移也当在其中。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谜一样的东西,包括在中国古代历来的传统山水文化中,同样是这样。虽然是谜,令人费解,但又常常给人一种实实在在的美感于其中。如永济五老峰,在它北面的山下平原上,相隔不到 25 公里处, 又有一古老的伍姓湖,金元时期诗人元好问的学生王恽以《五老歌》为题写过一首诗歌。诗中有这样的妙句:

晓破五老峰上云, 晚钓伍姓湖中鱼。忽逢渔夫三五人, 问是伍姓谁家子? 自云无姓亦无名, 接辈相传常钓此。月落天昏驾小舟, 从来不见风波起。得鱼心自安, 无鱼心亦喜⋯⋯②

这就是中国的传统山水文化。“得鱼心自安,无鱼心亦喜。”即使是像元好问那样爱山爱彻骨的人,恐怕也不会向其登临的名山苛求索取任何一种具体有形的东西。人们之所以乐于移情于山水,大多是为了追求来自于自然和自然文化本身所赐予的精神愉悦及人文感受。王恽的《五老歌》表现出的正是这样一种山水文化境界。中古之后,绝对把某座名山作为祭祀的偶像去对待,纯粹将其视为神仙的化身,在中国的世俗社会中不能说没有,但其绝不会是文化主流。像唐玄宗那样敕使自己的妹妹玉真公主把一具金龙模型投入五老峰上的所谓龙井之中,又将龙井敕封为玉真洞,也只能将其视为唐玄宗

① 《山西通志·山川》,清雍正十二年版,第 19 页。

② [清]王轩等纂修:《山西通志》,中华书局 1990 年点校本,第 2672 页。

① 《华夏旅游史话》,旅游教育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89 页。

② 贠创生等编:《河东名胜诗抄》,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24 页。

李隆基本人尊崇道教的一种个人行为,而并非当时的社会时向。说芽了,隋唐之后来自于许多历史文化名山中的传闻典故,大多成了名山造景的文化凭藉,没有这种凭藉,就没有后来遍布神州域内各个名山大川中那浩若繁星的种种名胜。

许多历史资料都表明,永济五者峰与霍山同样作为历史文化名山,它们二者之间在传统文化上的一种根本区别,就在于五老峰上的种种文化名胜大多来自于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以后的各种文化附会,而霍山的文化根基却是深深地扎根在中华民族文明起源时期的原始祭祀文化基础之上的。至清末民初时,河东五老峰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文化名胜群落,已不再单单是中国传统道教系统的一个“福地”形象,佛教、儒教直至泛神的世俗宗教文化,在这座千年以上的历史文化名山上都有一席之地。根据民国 20 年(公元 1931 年)后南同蒲铁路通车不久,由陕西潼关大皇宫道士马葆阳所绘的《新绘山西虞乡县西南五老峰胜景全图》记录,五老峰的人文景观计有五老殿、吕祖行宫、五龙宫、石佛寺、观音行宫、灵官庙、铁楼山庙、棋盘山庙、山神庙、三圣宫等。以绘图人刻印在原图上的话说,是“庵观寺院庙宫大小一共上下六十四处,神像不一样”。而自然景观则有玉柱峰、紫霄峰、祥云峰、笔架峰、芙蓉峰、玉莲峰、文明峰、笔尖峰、羽仙峰、天官峰、新峰、鹤卧峰、聚仙台、八仙洞、北斗坪、甘露泉、雷公洞、紫微峰、莲花台、天乙峰、天竺峰、会仙崖等,还以绘图人刻印在原图上的文字讲,是“大小三十六峰, 十二仙洞,九个泉源。”当时每年农历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日的丑老峰开山庙会期间,光进山峪口处的茶房就达 40 余家,山脚下有新旧两座戏台为庙会演戏助兴。其繁盛景象于此可见一斑。

我们讲山西境内的历史文化名山,并非仅仅限于一般有人工建筑亦即人们一般所讲有人文景观的名山单元。在山西,有一些完全可以称为历史文化名山的自然山体生态,虽然人工建筑极其少见或近乎绝迹,然而若深入考察,这些名山不但可以称为历史文化名山,而且其中个别尤应将其以历史文化名山的精粹来对待。因为,在中国古代的文化名山理论体系中,实际上将自然景观赋予一定的文化诠释,这已经可以成为一条大家都默契共认的思维规律。

关于这方面,在王屋山系与中条山系相交界处有一座声名渐大的历山, 应该是一个很能说明问题本身的例证。

在山西省沁水、翼城、垣曲和阳城四县的交界地域,座落着一处自然生态与风景景观极为奇特的大山,即历山。这是一块面积广约 300 余平方公里

的原始山地,主峰舜王坪海拔达 2358 米,是华北地区南部山地的最高峰。此山森林密布,清泉四季长流;峻峭绮丽的险奇峰峦拱围着主峰舜王坪,尤如众星捧月,数量约 10D 余座;幽深的峡谷纵横交错,其中峡谷最为密集的地方人称七十二混沟,据知至今还无人敢于进出于此。就是这样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尤使我们惊奇的是,此地已知的上百处山水景观,却无不与舜的

传说故事发生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须知,在历山腹心地区约上百平方公里范围内,据知居住的固定居民实际上从明清以来就始终未超过数千人的规模, 明清以上当地居民的人口分布可能更为稀少,其中有文字传播能力的人口当然就更少了,而且这里的村庄与村庄之间相距甚远,交通环境又十分恶劣。即以历山沁水县一侧的下川乡(位于历山最核心的部位)为例,全乡面积 40

多平方公里,到 1986 年时,全乡只有 2300 口人,却分住在 30 余个自然村落中,其中半数以上的居民至今买油盐酱醋仍需远行出村,步行来回。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别原始闭塞的地理区域之中,却能祖祖辈辈传承流布着很多有关舜与当地山水之间内容的美丽传说与故事。

历山人说历山最著名的风景景观有百处之多,而与其相关的舜的传说故事也有百种以上。历山人还说,如果把历山所有有关舜的传说组合起来,当可形成一部舜的历史,而且能与我国古代有关文献中对舜的记载相互吻合。笔者曾经抱着一种好奇对这种说法作了一番实地考察,其结果果然使人欣然叹服。

例如在舜王坪西南方向大约 30 余公里处的垣曲县同善镇附近有一个斜井村,村中有一古井人称舜井,即传说中舜的继母推舜落井处,斜井村附近又有诸冯山,传说是大舜的出生地。与诸冯山相距不远又有山称替冢山,传说此山则是舜的瞎眼父亲瞽瞍的坟墓之所在。

又如,历山及其周围一带自古盛产小麻,然而唯独舜王坪东南 20 公里处的东坪山(在今阳城县西南云濛山附近)却自古从不产麻。这是什么缘故呢?据说这和有关民间传说中所讲舜的继母屡次陷害大舜有关。传说中讲, 一天舜的继母给舜一袋炒熟的麻籽,让舜到西坪山(在今舜王坪东北沁水县一带)上去种,继而又给舜的弟弟(舜的继母亲生,我国古代许多文献中称其为“象”,但在历山一带的传说中则名曰“仄”)一袋生麻籽,让仄到东坪山上去种,并规定俩人将麻下种后必须要等到麻苗出土开花后才准回家, 否则就要赐死,可是,谁知俩人在路上走得饿了,就吃随身带的麻籽,弟弟觉得哥哥的麻籽吃着香,于是就要与舜换。舜此时并不知道继母的恶毒用心,遂与弟弟仄交换了麻籽。结果呢,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那样,历山舜王坪四周的山庄土地都长着麻,而唯独仄所去的东坪山上不产麻。据说,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也曾多次号召乡民在东坪山试种,结果不是产量极低,就是有种无收。其中的原因,当然不会如传说中所讲是因为当初仄在这里种了熟麻籽的缘故。但是,凡是在历山听到过这个故事的人,总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个自古以来我国很多地方民间都在讲的故事,在历山的舜王坪下听起来绝不像是以文字传来的外来事物,而活脱脱就像是历山当地土生土长的发生在昨天的事情那样新鲜和富有天趣。

诸如此类的舜的传说,在历山的主峰舜王坪一带更为密集,每一个传说故事都各与一处或数处风景景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再如像舜王坪东北处沁水县下川村西那条四季长流叫做“富裕河”的小河,有关传说中说它是在一

个大旱不雨之年,为了拯救饥饿中的百姓生灵而由舜的妻子娥皇用金簪划出来的。另如在舜王坪北侧的雪红坪下流淌着另外一条清清的林尺河,林尺河畔长着一种罕见的稀有树种叫做林尺木。这种林尺木木质极轻,通常一根成檩材的林尺木重量不过 10 公斤左右,可是若将它放在水里,却会像石头一样沉重得马上坠入水底,而不像其他树木那样投入水中后能长久在水面上漂浮着。林尺木的与众不同,传说同样与舜有所关系。据说一次舜治理历山一带的洪水,当他坐着车辇过河时,车轮却被洪水冲跑了,于是手下的人赶快就去砍林尺木做车辇的轮子,但是砍倒的林尺木又太重,众人怎么也抬不动,舜一着急就脱口喊道:“这木料应该轻一些!”话还没落声,林尺木果然就变轻了。当装上了新用林尺木做的车轮,又要过河时,由于水大而急湍, 新做的车轮连同车身总是漂浮在水面上打转转,就是走不过河去。这时舜又急得大喊:“车轮应该沉在河底而过!”还是话音未落,原先漂在水上打转转的车轮就立即沉在河底缓缓向河对岸驰去了。从那时之后,当地民间就一直传说林尺木是舜御封过的神木,于是历山人自古都把林尺木当作驱邪避鬼的吉祥之木,连黑夜出门行路,人们也常常要随身带一根林尺木在手中。

即使是在历山的主峰舜王坪的顶巅之上,同样是凡有风景景观的地方就有舜的传说。海拔 2358 米的舜王坪四周悬崖如削,深若干丈,而峰顶却是

一片足有 20 余平方公里的高山草甸,其平缓起伏之状酷似塞外草原。就在这草甸之中,离此地唯一保存的一座古代建筑——舜帝庙不远处,有两股旱不干涸、雨不泛溢的清泉从一眼望不到边的奇花异草中突冒而出。在当地的传说中,这就是在舜的故事中与他的两位妻子(即尧的两位女儿)娥皇与女英有关的妫水和汭水。又有人说,这两股泉水,是娥皇、女英听到舜治湘水而不幸身死南方九嶷山的噩耗后,由两人悲伤的眼泪变成的。从康熙年间的

《垣曲县志》中得知,当年这两股泉水旁,曾经建有娥皇与女英之祠。距离泉水不远,在彩毡铺成一般的夏季五彩草坪上,又有两条与耕犁犁过的犁沟一模一样的垅沟,虽然关于它的出现年代之久远谁也讲不清楚,但垅沟内翻起的泥土,却一年四季总是如此清新,永远像耕犁刚刚犁过的一样。更奇异的是,尽管舜王坪上无处不长着花草,但唯独这两条“舜耕犁沟”却永远没有花卉草木长出。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曾经由衷地赞誉过:“山西作为中华民族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从尧、舜、禹立国建都,后稷教民稼穑、嫘祖养蚕缫丝起,数千年黄河文化的积淀,使这块土地上形成了异常浓厚、丰富和有着鲜明特色的民俗文化层。”①在历山脚下的下川村,本世纪 70 年

代曾经发现了著名的距今 24000—16000 年的细石器类型古人类文化遗址。与下川古文化遗址及舜的一系列传说文化交相辉映,历山还有着相当独特的民俗文化。如在舜王坪近围四县的山村中,我们就发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在其他地方难以遇到的事象:每年春耕过后,这些山村的农民们纷纷将自家的

① 《山西民俗·序》,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 页。

牛马类大牲畜全部赶上高高的舜王坪草甸上,而牲畜的主人们则在送牲畜上坪的当天即返回山下的村落。从这一天开始直至农历十月初,四五个月当中,无论风雨雷电,舜王坪上成百上千头牲畜就在一种无人照管的情况下度过上百个日日夜夜。白天它们安然信步于蓝天白云之下悠然咀嚼,夜晚则与同村的“邻居”们结群而卧。大畜公畜们环卧于外圈以防猛兽侵袭,母畜与幼畜则安卧在圈内恬然而睡。似这种稀有风情究竟起始于什么时代,历山人自己都说不清楚,反正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另外,在历山舜王坪周围的许多山村中,我们还看到至今民间做饭所用铁锅、铜锅或者是砂锅,无论是什么质地,但其锅的外形则与史前人类使用的三足陶釜或陶鼎十分相似。这是否与传说中舜制陶于河滨的故事有着联系呢?我们已不得而知。我们在历山还有另外一个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今天在山外,时代虽早已跨入工业社会,但在历山深处的下川人家庭中,几乎每个成年的家庭成员仍然保持着一种近于原始的采集野生植物果实的技巧及习俗。 1986 年时,这个包括老弱

残幼在内总人口不超过 2300 人的山乡,一年内除了正常的农业耕作,竟能

额外地收拾采集回菖蒲 5000 多公斤,木耳 2000 多公斤,鹿茸 5 公斤,橡籽

15 000 公斤,麻皮 10 多万公斤,松籽 20 多万公斤,沙棘⋯⋯历山人还保持另外一些祖辈相传的文化生活习俗。如在舜王坪西南垣曲县同善镇一带, 历山人习惯在院墙上密密麻麻地插种上许多带刺的仙人掌,而在舜玉坪东北沁水县下川村一方,历山人则又习惯于在自家的屋顶上种植一种叫做“无根花”的鲜艳无比又非常神秘奇特的紫色花卉。夏日远来的游人一来到当地, 就会在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的映衬之中,惊奇地发现这种“无根花”的紫色诱惑。“无根花”没有根,所以不怕它们的根须穿透屋顶使房子在雨中漏水, 但它们既然没有根须又为什么能长得那样茂盛鲜艳呢?下川人的祖先又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时代里开始了这种在屋顶上种植“无根花”习俗的呢? 这真是一个极富文化魅力的历史生态之谜。

历山没有一般历史文化名山所拥有的那些宏伟规模的人文建筑景观,但是历山的每一处山水却遍布了历史文化。这一座目前世人依然罕知的历山, 在它的怀抱里不但仍然保存着历史文化的奇迹,而且同样保留了自然生态的奇迹。在其数百平方公里的地域范围内,有莽莽无际的原始森林,有特大型的刀削斧劈般的大峡谷,有典型的更新世原上层高山草甸,有古老绮丽且深不可测的一处处“喀斯特”岩溶洞穴,有苍劲雄险的悬崖叠蟑,有数不清的山问泉瀑,还有许多在长江以南几乎失其物种的珍贵植物及动物,例如黑鹳、林麟、猕猴、金钱豹、大鲵(娃姓鱼)与鸳鸯等。1982 年,历山已经成为国务院公布的我国第二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下川古人类文化遗址, 则在 1986 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富有特殊历史背景及民俗氛围的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历山的山水风物从此将进入一个新的世纪。美丽而古老的历山,俨然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巨著,现代人类正在揭开它那神秘而苍古的扉页。

历史文化名山与一般文化遗迹相比,虽然我们也将它列入文化遗产生态的范畴之内,但它毕竟与一般文化遗产生态在形式表现方面存在着区别,严格讲,历史文化名山是历史文化遗产生态和自然遗产生态两相结合的一种复合体。在这里,山,实际上起着一种载体的作用;而作为历史文化名山整体内容中主体内容的历史文化遗产形态部分,只是一种附着物。这种作为附着物的历史文化形态,有时在特殊的时间环境中也可以产生空间上的位移或者生态形式变异现象。

北岳恒山在这里即是个活例。

恒山在《尚书·禹贡》中就有记载:“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底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① 后来到周代时,恒山又被列入九州中北方并州的镇山。还有传说讲,在尧舜时期恒山已经享有祀典之礼,然而并无确切的经典文献可以确证此事的真正存在。现有文献记载表明,把恒山作为五岳中的北岳予以礼祭,最早应在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 年)。《汉书·郊祀志》曰:是岁“十一月,巡狩至北岳。北岳者,恒山也。皆如岱宗之礼”“② 根据北魏时郦道元所撰《水经注》中有关古◻水的流经方位分析,至少是在北魏以前,恒山的祭祀活动,应该大都发生在后来的山西浑源县界内。然而,正如历史上发生过的事实一样,由于浑源界内的恒山从汉宣帝正式作为五岳给予祭祀的那个时代起,代北之地(即恒山山脉以北)就常被来自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军事武力所威胁或是占领控制,所以, 受战争的影响,虽然恒山还是恒山,但祭祀恒山的地方却不得不另有选择。这个选择即是后来河北省西北部恒山山脉之阳的曲阳县。于是,实际上五岳从最初确定,恒山的祭祀之地就有了两处,北岳庙实际上也在很长时间中同时存在着两处。那就是一在古恒山的本地山西浑源,一在所谓“权宜”计下的河北曲阳。汉至唐先是匈奴与突厥的经常侵扰,而宋之后随之而来的则是契丹、辽金及蒙古族的长时间占领。所以,从北宋到元明,中原政权在浑源对北岳恒山的皇室祭祀可以说到了完全停废的境地,然而民间祭祀在浑源仍然一直在坚持着。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以至到了朱明王朝建都北京后,产生了一场北岳恒山祭祀之地的争讼纠纷。不错,《明史》中是有这样一段记述:“万历十四年(公元 1586 年),巡抚胡来贡请改把北岳于浑源州。礼臣言:‘《大明集礼》载,汉、唐、宋北岳之祭,皆在定州曲阳县, 与史俱合,浑源之称北岳,止见州志碑文,经传无可考,仍祀曲阳是。’” 先不要说“经传无可考”并非事实,而且明廷执大礼的官员也已承认“州志碑文”均为客观存在,即使以明时一些著名的文史学问大家的著述而言,也与礼官所见大相径庭。例如比万历十四年早出近百年的明成化年间进士且后来又作过南京兵部尚书的晋籍人士乔字,性好诗文,乐于山水,曾写过一篇

① 《白话尚书》,岳麓书社 1990 年版,第 43 页。

② 《汉书》,中华书局 1962 年版,第 1191 页。

很精彩的《恒山游记》,记曰:“北岳在浑源州之南,纷缀典籍,《书》著其为舜北巡狩之所为恒山,《水经》著其高三千九百丈为玄岳,《福地记》著其周围一百三十里为总玄之天。予家太行白岩之傍,距岳五百余里。心窃慕之,未及登览,怀想者二十余年。”及至他真正实现了夙愿去登浑源北岳时,写得更为生动具体:“其上路益险,登程三里,始至岳庙。颓橙古像, 余肃颜再拜。庙之上有飞石窟,两崖壁立,豁然中虚。相传飞于曲阳县,今尚有石突峙,故历代怯升登者,就祠于曲阳,以为亦岳灵所寓也。”读至此, 显然与万历时礼臣所言大有出入。乔字不但是成化时的进士,而且又是武宗正德年间的南京兵部尚书,后来到嘉靖皇帝时还作过明吏部尚书,加上成化后的弘治皇帝,乔堪为四朝元老与饱学之士,应该是言之有据的。

我国明代末年的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所著的《徐霞客游记》中,也忠实地记下了他在浑源北岳恒山的两天经历。时当明崇祯六年(公元 1633 年) 农历八月的事情。“初十日⋯⋯又一里,涧东有门榜三重,高列阜上。其下石级数百层承之,则北岳恒山庙之山门也”。第二天,“十一日,风翳净尽, 澄碧如洗。策杖登岳,⋯⋯三里,有杰坊曰:‘朔方第一山’,内则官廨, 厨井俱备。坊右东向,抬级上,崖半为寝宫,北为飞石窟,相传真定府恒山

(即河北曲阳恒山)从此飞去。再上,则北岳殿也。上负绝顶,下临官廨; 殿下云级插天,虎门上下,穷碑森立⋯⋯下山五里,由悬空寺危崖出。又十五里,至浑源州西关外。”

以上所引乔字和徐霞客两位明代旅行家的游记片段,在此有两个意义。一则通过浑源恒山说明保存历史文化名山遗产生态在我国古代就有此优秀传统,另外旨在理清有关两处恒山的相互关系。事实上,北岳恒山的皇室祭祀直至清顺治十八年(公元 1661 年)时,才又根据礼臣的建议,由河北曲阳改祀于古北岳之地浑源。不可否认,在河北曲阳,也留下了与北岳恒山本于一体的一大批历史文化遗产。

700 多年前,诗人元好问写过这样几句诗,诗中情感颇与今人心境类同。诗曰:

城居日蛙黾,局促复局促。去作山中客,放浪谁检束?①

当然,无论古人今人,之所以都喜欢到山野之中去,并不单单为了摆脱一种市井生活对人的约束。认真考察一下,古往今来,有几个人是愿意到凄凉荒野中去寻求乐趣的?人们追求山野的真正内涵实际上或多或少还在于他们都有一种寻觅文化的动机。还是元好问说得好:“山深地古自是有神物。” 我认为这种“神物”应该就是历史与文化。如果没有历史与文化在里面,名

① 姚奠中主编:《元好问全集》,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45 页。

山将何以为名?诗人李白讲“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这里的关键是“五岳”与“名山”的文化界定。假如没有了历史文化内涵在其中, 试想一下“五岳”非但不成“五岳”,即使天下其他名山还能剩下几座?固然,当代又有名山如川西北的九寨沟、鄂西北的神农架与湘西的武陵源那样一些以特殊的自然生态形式震动了国内外人士心扉的绝佳风景景观。然而, 即使是这样,也不能说它们就是纯自然的了。也就是说,当这些目前在全球已经十分稀有的自然生态景观在开始接待它们最初的一批外来游客时,人们已经开始赋予它们某种文化定义或文化符号。如九寨沟的“宝镜岩”,武陵源的“屈子行吟”、“水绕四门”、“石船出航”和“五女拜师”、“罗汉迎宾”等景点景观的命名,正像黄山“天都峰”、“玉屏楼”最初的命名那样,随着历史的向前推移后来它们必然也就成为历史文化名山中的生态遗产内容。从某种意义看,公元 8 世纪雕凿的乐山大佛无疑属于文化遗产生态; 同样,近年来由游客无意间在乐山突然发现的天然形成的凌云山大卧佛,已经被赋予了文化和历史的生态特征。人类把自身发展的历史作为一个大参照系,然后又对自然山川根据其肖形印象、人文环境赋予某种文化符号或定义,这几乎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景观生态逐渐发生发展的一个定规。在山西,古代人类依据自己对自然山体的肖形印象随之而给其赋予一定文化名称及其传说的例子,可以说是枚不胜举。如在黎城县就有过五仙山、马鞍山、望夫山、石老儿山等,在昔阳县有牛头山、白鹤山、鹤度岭、石马山等,在翼城县有覆釜山、石姑山等。我国当代青年学者喻学才先生在中国传统旅游文化方面的研究颇有成果,曾对古代旅游造景文化的附会现象有过十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他认为:“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文化之初,就是以‘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自然态度著称的。所谓文化,实在是古人在人和自然之间另外开辟的第二自然。在改造自然和自身的过程中,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文化。⋯⋯从微观的方面看,初民们在狩猎、捕鱼、农耕生活中发现许多自然物酷似人形,于是赋予这些石人或其他类似人形的自然物以人的色彩,将多情的人生色彩涂抹在那无情的石人身上,从而创造许多动人的传说。”①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中的一个生态群落,在山西的历史文化名山遗产中,有许多遗产单元即如喻学才先生所言,实际上是一种文化附会现象的产物。

在山西省 10 余万平方公里的山地中,仅从清初地方志中我们就接触到了数千个山地名称。而这有名称的数千座区域小型山体,只不过是整个山西山地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许多人迹罕至甚或从无人类涉足过的山地,以其所在区域而言,从古至今实际上直到今天还没有命名。也就是说,我们在本书中所提及的山西历史文化名山,如果以其数量或面积而言,在整个山西山地中所占的比例就更为微小。所以,与其说山西历史文化名山遗产生态是一

① 喻学才:《中国旅游文化传统》,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32 页。

笔丰厚的经济文化资源,倒不如直接说山西山地本身即是一笔经济与历史文化的珍宝或者更为确切些。因为正是由于有这样丰厚的山地基础,所以才会产生现在我们认识到的山西历史文化名山。